良田秀舍
夫人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酿一些,以后好拿去送礼。”
“葡萄酒那玩意儿好喝吗,只怕和我们自己泡的青梅酒、拐枣酒一样,都是甜丝丝的。”
青竹笑道:“这葡萄酒可是和这些酒不一样,不是用粮食酒泡出来的,是等它自己发酵,加一定的糖而制出来的。”不免想起二十一世纪欧洲那些葡萄庄园里自己酿出的红酒来,装在橡木桶里,年份越久远的越醇厚。心想以现在的条件只见酿不出正宗的红酒,也分不出干红和半干红来。不过是自己试着酿一些去送王府罢了。
“要种葡萄的话还没地呢。”
青竹道:“是呀,家里不可能不要农田,毕竟一家子大小要吃饭。要不看有没有人要卖地,要是合适的话,我们买几块来。”
少东听说青竹打算买地种葡萄,先是一怔,接着才道:“如今地也涨价了,只怕不好买。”
“先买个三四亩种上再说。”
“这事还是和爹商量一下吧。”
青竹微笑道:“这是当然,肯定要和爹说。”
白氏端了一盘才洗出来的桑葚,让他们吃,关于他们的谈话,白氏也只听了一部分:“要商量什么事?”
少东将冬郎递给了白氏,抓了一把桑葚又坐回了原位,跷着腿边吃边道:“弟妹说要买几亩地,打算种葡萄。”
“种葡萄?这里才养了螃蟹又打算种葡萄。你准备在家卖葡萄么?”
青竹笑着解释:“倒不是都卖水果,还能拿来酿酒。是汪侍郎家的夫人和我说的,对了说起这个,程巡抚家的太太最爱吃娘做的板鸭了,还夸娘手艺好。让我再带几只回去。”
白氏一听连巡抚家的太太都夸赞过她,突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还怕腌得不好呢,没想到那些富贵人家的竟然也喜欢。正好家里还养了鸭子,改天杀些来我再做就是。”
“嗯,晾晒好了,我也好带走。”
“听你这口吻,是还要回束水吗?”
“回不回束水不知道,因为少南任期满后也不知还不会留在那里,不过肯定是要走的。”
白氏脸上的笑容渐渐的就冷却了,看着孙子那可爱的面庞,十分的不舍。在心底又将青竹骂了千万遍,一点也不顾家,就知道往外跑。不过这些话却不敢说出口。
等到永柱回来时,青竹将她的计划给永柱说了,永柱心想家里如今有好几项产业了,还要经营别的,怕照顾不过来,这样下去又得请帮工。原本有些不大乐意的,半天没有吱声。不过当听见青竹说是为了给少南的贵人送礼,便答应下来:“这两年家里开销大,再买地的话只怕周转不过来,还是拿两块地先种着看看吧。”
青竹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不过她又想起了别的一件事,笑着和少东道:“大哥,我看以后你开铺子的话也不用卖什么布料,市上卖这个的本来就多,竞争也大。不如把娘的手艺发扬光大,开始卖板鸭吧。”
“卖板鸭?”少东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呀,说不定还是项出路。你考虑考虑吧。”
白氏听了忙插嘴道:“要摆到铺子里去卖的话,只怕我一个人也做不出那么多来。”
青竹笑道:“一步步的来,到时候招点人跟着娘学,帮着腌制、晾晒、渐渐的就有规模了。”
白氏心想这个能卖出好价钱么,还不如就直接卖活鸭,何必这么麻烦,真要做板鸭生意的话那得养多少只鸭子,多大的地方来晾晒,只怕这个院子还不够。
PS: 前面章节在关于时间上做了一些小小的调整。情节不变。感谢猫祺祺投的宝贵粉红票,嗯双倍粉红最后一天,厚着脸吼一嗓子。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巴结
又到了收麦子的季节,家里人大多数都出去忙了,青竹带着冬郎看家。留了宝珠在跟前照顾。
“明天我也下地去帮着收割吧。”宝珠竟然主动请缨干活。
青竹有些疑惑:“能够躲闲,何必再去劳累。你是不知道干农活到底有多累吧。”
宝珠笑嘻嘻的说道:“我也不怕累,能够自由自在的奔跑在田间地头,想想就觉得兴奋呀。”
青竹却摇头道:“你把干农活想得太简单了,真想去帮忙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你去受两天苦就知道好歹了。到时候可别找我哭。”
宝珠笑道:“哪里会呢。”
宝珠几岁的时候就被老爹卖了出来,进了大户人家做丫头,就是在大户人家里也做的是三等小丫头,根本无法到主人跟前服侍,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再加上以前不大爱说话,也没什么朋友。可自从到了青竹跟前,整个人立马就变活泼了不少,或许是压抑的天性终于得到释放了吧。宝珠虽然看上去老成,不过才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已,更何况她根本没享受到什么快乐的童年。
果然第二日,青竹便让宝珠跟着家里人一道下地去干活。果不其然,正如青竹所预料的那样,宝珠才干了一日,第二天就不想再去了。
“没想到会这么累。”
青竹笑道:“农活是看着好玩,其实挺费体力,又要一定的毅力才行。”
宝珠来平昌的这些日子,项家人从来没把她当成丫头使唤,而是当做来家的客人一般,所以也从未要求她帮忙什么的。
好不容易忙完了收割,地里的麦子都担回了家,依旧码放在院子里。没几日。明霞和宝珠就混熟了。两人年纪相仿,天性也相仿。等到收割完麦子,等着犁田的功夫。明霞带了宝珠,提了竹篮去田间拾麦穗。又带了她去爬山爬树,采桑叶,摘桑葚。宝珠的日子过得十分快活。青竹看来,她是不想回束水了。
“你这么喜欢这里,我看要不和秀大婶说说,让她给你找户人家,你就此在这里扎根好了。”
宝珠不懂青竹口中说的秀大婶是谁。偏着脑袋问:“奶奶是嫌弃我了么,急着要将我打发出去。”
“傻丫头,哪里是嫌弃你。”青竹忍住不笑。
明霞听了。也跟着说:“是呀,你干脆别去那劳什子的束水,就留在我们榔头村,我们也好有个伴儿。”
白氏听见这三人的谈话,心想这闹的是哪出戏。
收完了麦子。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放水浸田插秧。还得将田耕出来晾一晾。家里以前的那头老黄牛因为年事太高,去年冬天就卖了。虽然重新买了一头,但还是小牛犊,根本干不了重活。永柱只好去别家借了牛来耕。
这几天天气还算不错,白氏和明霞一道赶着将堆放的那些麦子晾晒起来,下午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脱粒。弄得灰尘漫天。青竹害怕冬郎呼吸到这样的空气不好。于是带着他一直在里屋里玩。
脱粒的事一直忙了四五天才算完。后来田家人给项家捎来了一封信,是项少南写来的。也不知怎的就到了田家手里,不过田家的仆人亲自送上了门来。白氏便让明霞给送信的人抓果子给他们吃。
信很快就到了青竹手上。青竹展开来匆忙的看了,倒也没说什么十分要紧的事,不过是问了些家里的情况,又问青竹什么时候回去等等。信中还提到了一件事,就是涂知县被调查了。连带着少南的日子也不大好过。当青竹看到这里时,心里有些不痛快。当真迎来这一天了么?
要是受涂知县的事牵连过深的话,少南他会不会丢掉官,这才头回任职,难道就无法任满么,不免有些忧心忡忡。
家里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关于官场上的那些事,他们也不大清楚,不过想来和村里的争权夺势应该差不多,若少南真受了牵连,而丢了官的话,他们也没辙。毕竟只是清白没有任何背景的庄户人家,也没有人脉可以依靠。
白氏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村妇,也想不出什么点子来替儿子解决难题,只好去庙里烧香拜佛发宏愿,祈求菩萨保佑儿子平安顺利。
因为少南的事闹得家里几天都愁云惨雾的,后来青竹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劝慰道:“少南他是个聪明人,再说也想了不少脱身的法子。汪侍郎举荐了他,不会不搭手相助,再说还有程巡抚呢,一直想拉拢少南来着,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但愿如此吧,这个家不能再遭受什么不测了。”永柱一副爱莫能助的凄然。
过了两日,田老爷亲自上门拜访。永柱热情的接待了他,两人坐在堂屋里喝茶聊天,青竹在里屋带着冬郎做针线。
田老爷慢悠悠的喝着茶,慢悠悠的说道:“项老爷如今正是享福的时候,儿子在外当官,还操这些田地里的心做什么。依我看不如将这些土地分给佃户们来种,自己安心的做个地主就好,哪里还要自己下地去耕田的。”
永柱却很是谦虚:“当庄户人家当了大半辈子,早就习惯了,当年还在瓦窑上帮工,如今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也闲不下来,一没事干就浑身不自在,是天生的劳苦命。哪里敢和田老爷比,当个自在的乡绅大地主,人前人后有人服侍,城里又有产业。别说在榔头村,就是在整个平昌无人不羡慕,无人不夸耀的。”
田老爷对于永柱的奉承显得很云淡风轻:“这些不过都是些虚浮的东西,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哪里比得上项家的举人老爷。如今又做了官。对了,项老爷不去儿子哪里享福么?”
永柱叹道:“享什么福,屁大点儿的小官儿,去了不是给他增添麻烦?还是家里自在。”
田老爷便笑了起来,心想这项永柱果然只能当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庄户人,一点也不知享受。要是他是永柱的话,还种这劳什子的田地,早就跟着儿子去了。
青竹在里间做着针线,冬郎躺在摇篮里,瞪着漆黑的两眼四处都在看,今天他倒还安静,似乎也和青竹一样正在关注外面的谈话。
田老爷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永柱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并未在田老爷跟前透露出半点关于少南惹着的事,这是项家的事,没有必要让外人知道。
后来田老爷问起项家还准备种点什么,养点什么时,永柱开口了:“二媳妇说要种葡萄,要多养鸭。只是地儿太小了,还只是想想罢了。如今地也不好买。”
田老爷笑道:“也只有你们项家种地种出了花样,不过也翻了身,赚了钱。是个不错的路子。买地么,倒是件极容易的事。”
永柱想,换成田老爷自然是容易的事,他们家上百亩的地还一直买进卖出的,据说在别地也有些田产房产。
田老爷喝了两盏茶便就告辞了。永柱将他送到了院门外。田老爷出门也没仆人随从,便打算一路走回去。
过了两日,田家人竟然派了仆人给项家送了份礼,那礼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一张田产,上面清楚的写着二十亩地。倒让项家人有些猝不及防。
“这田老头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为何要送地给我们。”少东不明白。
永柱道:“我提起过买地不好买的事,没想到他竟然上了心,还送了田产来。”
少东拍手笑道:“这不正好么,如今花钱也不好买,还有送上门来的。田老头还真是个会来事的人。我看也不用谦虚,大大方方的收下,要种葡萄也有地儿了。”
永柱不知是福是祸,却只觉得烫手,心想或许不该接,更何况又是这么关键的时期,思忖了一阵,便将那张田契递给了少东:“我看你还是还回去吧,这么重的礼,我们也收不了。”
少东有些疑惑:“爹,田家好心送了来,我们再给退回去的话,会不会有些不恭?再说也正需要,爹要是觉得过意不去的话,不如我们就给点银子,就当是买的吧。”
永柱道:“二十亩地该多少钱,你算过没有。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钱,再说这里又买了鱼苗、蟹苗、母藕、鸭子等,哪里还有那个闲钱。买地的事以后再说吧。”
少东只是不舍,装了田契,还正琢磨着要不要还回去。此时青竹抱着冬郎出来了,少东心想不如让青竹说动父亲收下这份礼吧,便笑道:“弟妹你看田家人难得如此大方一回,再说送上门来,哪里有退回去的道理,弟妹不是想种葡萄么,有了这二十亩地干什么不成。”
青竹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我看还是别收的好。万一被人抖出来,弄不好会成为少南的把柄,在这关键的时期还是小心为妙。”
“咦!”少东一脸的疑惑。
永柱道:“二媳妇考虑得周全,我看还是退回去吧。你就说我们不能收,地的事以后自有办法。”
少东心有不甘的答应了。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周年
其实白氏想的和少东一样,将田契退了回去,也觉得很是可惜。以后只怕遇不上这么好的事了。
永柱说出了一番自己的顾虑,加上青竹在跟前说项了一回,两人才慢慢的转过来。
说起种葡萄的事来,翠枝倒有建议:“我家院子里倒种了一大株葡萄,都种了好几年了,结的果又多,滋味又甜。不如去剪些枝条来我们来插吧。”
永柱道:“好吧,那就辛苦大媳妇跑一趟了。”
翠枝笑道:“小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