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是呀,摘了花儿来,郝大夫给看看。”
郝大夫翻看了一下。让伙计给秤了秤,又报数:“二斤七两四钱。”
郝大夫笑道:“还是给十二文一斤,最近这个价钱下来了。”
青竹倒没什么异议。又道:“我家孩子正闹肚子呢,所以想来问问郝大夫,看能不能给开点药。”
“多大呢?”
“七个多月了。”
郝大夫道:“现在天气热,小孩子肠胃不好,一热就容易拉肚子。要小心些。正好这里有对症的药散,拿回去调了水早晚各喂一次。吃完了还不见好转的话,就抱来我给看看。”
青竹答应着。郝大夫从后面的药屉子里拿出一个包得好好的纸包来,又数了卖花的钱给青竹。青竹又问药钱,郝大夫摆手说:“这个就算了吧。本来这花的价格就给你算低了些。不用再给了。”
青竹倒没怎么推辞,郝大夫又道:“对了。正好你来了。前儿我儿子回来和我说魏掌柜那里有种丹参的门路,你要不要种?”
“丹参么?可以试试看,只是下个月要回束水。回去和大哥说一声,让他去百草堂那边找魏掌柜问问。”
郝大夫点头道:“也好。”
青竹笑道:“多谢您将这么重要的事告诉我。”
买了药,卖了花,本该回去了,只是见那娘几个还没过来。只好再等等她们。青竹便和郝大夫闲话起来。后来又说到了贺钧的事。青竹道:“他现在是真出息了,在湘南那边做知府呢。”
郝大夫一听。忙念弥陀:“果真是出息了,好在没有让他继续跟着我,不然真是埋汰了他。”
青竹笑道:“要是以后见了他,我将郝大夫这话转达给他听听。”
聊了没几句,又有人来看病拿药,青竹只好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继续等白氏她们。
直到她们回来时,这才一道回家。青竹连忙调了水给冬郎喂药。小孩子吃药是件十分费力气的事,哭喊得异常厉害,她和宝珠两个人忙活了好一阵才将药给喂下去了。后来冬郎流了一头的汗,青竹拿着手绢给他擦汗,又是心疼。
“谁叫你生病呀,要是好好的,谁会喂你这些。快些好起来吧。下个月我们还得赶远路呢。”
宝珠在一旁道:“不知爷会不会亲自来接我们。”
“他哪里走得开,我可从未奢望过。”
宝珠笑道:“那倒不一定,说不定爷会回来的。”
青竹却只是不信。
“中午还是给冬郎煮鸡蛋粥吧。”
“行呀,最好是再加点菜叶。”
随着辅食吃得越来越频繁,青竹喂奶的次数也在渐渐减少。心想再过一个月就给断了奶,可又怕他挑嘴,那么营养就跟不上去。白氏却说:“有些一直要吃奶吃到两三岁。我看怎么着也得喂到满了一岁半。”
“不断是不行的,只好慢慢来。”
现在冬郎坐没有问题,已经快要学着爬了,青竹也一直在锻炼他。甚至也开始教他说话,不过听人说女孩子开口说话要早些,男孩子有些一岁多的时候才会开口。
青竹心想只好一步步的慢慢的教他,也不急。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还家
杀好的鸭子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了一天。又取了长针,在鸭子身上各个部分都扎下了不少的小孔,里外的都细细的抹了一层盐,接着晾晒。白氏便开始准备卤水。
“这些比重都是这么多年来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哪一样放多少,也全都凭着自己的感觉。多了少了都不行。”
青竹道:“这个我清楚,不然味道就不纯正。”
“是这么回事。”
白氏打开了纸包,又一一指给青竹看:“陈皮、山楂、茱萸、草果、紫蔻、丁香……”一大包卤药。
白氏将这些东西又添了些糖、适量的盐,一并煮上了。汩汩的煮了将近一个半个时辰。熬得颜色也浓郁起来,冒着草药特有的香气。
后来取来一只木桶,兑了卤水和一定比例的冷开水,便将初步腌制过晾晒好的鸭子浸入卤水中。据说要整整泡一天一夜。若是赶上冬天的话必须得浸泡到三天以上。
夏天做这些腌制的东西一稍不留意就会做坏掉。保存就成为了首要的难题,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不过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白氏也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也是自信满满的。
浸泡完毕后,接下来就该熏制。用来熏鸭子的燃料就更加讲究了。香樟叶和柏木枝,并泡过水已经晒干的茶叶末。
在地上挖个小坑,埋上燃料,不用明火,只要烟雾熏制就好。只要一熏就至少要半天的时间。青竹想,只要反复的熏制只怕也快睡了。
白氏却道:“还是生的,只是让味道更深入到里面,控干水分,更容易保存而已。”
青竹这才明白。心想要吃上熏鸭还真是费时费力。
过了两三天,白氏将熏好的鸭子蒸了一只来吃。果然醇香无比,味道也浓烈,余味深长。暗暗为白氏的手艺叫好。
青竹要带走些去送人,白氏只好又让永柱杀了十来只鸭子,一一开始准备熏制起来。
青竹尝着口感醇厚的鸭肉,心想白氏这么好的手艺,说来这也是门生财的门路。若只是供自家人享用,不能变成赚钱的点子的话,那也太可惜了。镇上几家熟食店的生意也一直不错,要是经营有方。能在城里盘一家好点的门面,将招牌打出去,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能宾客盈门。财源滚滚。
青竹闭上眼几乎就能预见那副情景了。
“娘,我在想,要不明年我们就开始大规模的养鸭子。然后再进行加工,自己开始卖熏鸭和板鸭吧。”
白氏依旧觉得是天方夜谭,摇头道:“不行。我没那个精力。你不肯在家帮忙,又有谁愿意呢。明霞这里也要出嫁,我也上了年纪,你大嫂看样子是不想动手。不是白费力气么?”
“我却觉得是个不错的法子。只要肯经营,不出一两年,一定会成为一个品牌。娘传授经验。雇些人来做。再去盘家门面,有什么做不成的。”
白氏道:“你说得容易,这里面的门道却多着。要是真卖了钱。生意不错的话,那些人肯安分,不会打听做法?再说这些做法本来也算不得十分困难,只怕他们学一次就会了。”
青竹笑道:“娘不是有秘方么,哪里就那么容易的泄露了出去。多少的配比你也摸索了几十年才总结出一套经验。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你只管配料,别的工序交给旁人来坐。冬天大都农闲。说一声请人,我看村上好些女人都会赶来找事做。开个合适的工钱,不都有了。”
白氏心想青竹说得倒像那么回事,只是真要卖的话,她依旧一点底气也没有。再说连门面都没有,她是不放心交给外人经营。
此事青竹已经上了心,就想将它做好。家里目前经营的事项虽然已经不少了,但有些费时费事又不大来钱的门路觉得可以渐渐的舍弃了。不过关于经营门路的事,光青竹一人做决定还不行,得和永柱、少东商议。
过了七八天,少南却突然回来了。虽然坐在朱轮马车里,可当他下车以后,不少村民都看见了,纷纷议论:“项家的官老爷回来了。”甚至还有磕头跪拜的。倒把少南弄得很是不好意思。
少南一句招呼也没打,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个个都是一副惊恐的样子。
“你们都怎么呢,我不过走了一年多,难道不认得我了吗?”
永柱见少南站在门口,倒比以前更加威风凛凛,仪表堂堂,头戴褐色纱帽,身上虽然是家常便衣,但见那衣料也不是十分平常之物,一时感慨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搓了搓手,却没什么举动。
倒是白氏显得自然许多,拉着少南上下瞧了一回,甚是埋怨:“你这臭小子,出去一年多也不回来瞧瞧我们,将家里人都给忘了。”
少南面有愧色道:“儿子不孝,让爹娘操心了。”
少南回家,阖家欢喜。青竹也很是意外,宝珠小声的和青竹说:“奶奶,我说得如何,爷果然回来接奶奶了。”
青竹想,宝珠怎么就料着了。
和儿子分别了几个月,又长大了不少。少南见了儿子就伸手要去抱他。冬郎却将头偏向一旁,根本不理会他。对于冬郎的无视,少南还是很有意见的,捏着他的脸说:“臭小子,连你老子也不认识了。”
青竹笑道:“他现在怕生得很,除了家里几个人,别人都抱不了。一沾手就哭,淘气着呢。”
少南道:“没关系,只要他在跟前几个月,就会又变得亲近我。”
永柱问道:“你不是总说公务忙么,怎么有空回来呢?”
少南笑道:“偷了空闲才脱了身,不过也呆不了几天。不是不放心他们母子么,所以想来接他们回去。”
白氏听说呆不了多久又要走,连孙子也要走,顿时就不言语了。心里很是不舍。
见少南亲自来接他们回去,青竹心里却是高兴的。随行来的那两个军牢白氏只好暂且将他们安置在蚕房那边,好在这些日子没有喂蚕。
叫了宝珠,赶着要杀鸭捞鱼准备给少南做顿好吃的。
等到下午太阳落山,天气凉爽些时。青竹将冬郎放在小车里,和少南一道出去走走。
残阳如血,洒了一池五彩斑斓的霞光,就连垂柳也镀上了一层旖旎的光芒。柳树下、鱼塘里四处可见三五成群的鸭群。藕塘里的莲叶也长得比人还高了,有些甚至已经冒出了花骨朵,再过半个月不到就能荷香满塘。
勇娃正在帮忙看守鸭子,棚子前后的草坪上是养的几只驴,此刻正在惬意的吃着草。勇娃见了他们连忙起身来问好。少南点点头。
数月来官场上的事让他心力交瘁,此情此景,却让他在瞬间觉得世界都美好起来。正好妻儿在旁,少南心想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么幸福。
青竹指着那片沉寂的田地说:“看见没有今年藕种得不多,就这么一片,那边以前养泥鳅、黄鳝的地方已经重新养了螃蟹。只是还太小了些,起码得过了中秋以后才能吃上螃蟹。你回来得不是时候。”
少南笑道:“我又不是为了吃几只螃蟹才回来的。”
青竹笑道:“是呀。辛苦你跑这一趟。”
少南望着四周自家的产业,不由得想起小时还在学堂里念书时期的事来。那时候家里还靠着祖上挣来的几亩地生活。老爹还在瓦窑上帮工,大哥也在镇上的铺子里当小伙计。那时候却从未憧憬过现在这一幕,自家也能拥有这么多的田地,养鱼、养蟹、养驴、种藕、种药更是想都没想过。
这一切的改变是青竹来家以后慢慢才有的,虽然只是个童养媳,却有着不同一般人的见识和眼光。如今这个家也初步繁荣起来了。
想到这里,少南突然挽住了青竹的手,紧紧的攥住,柔情蜜意的说了句:“青竹,所幸遇见了你。”
青竹听得一头雾水的,心想这是干嘛呢,好端端的来这么一出,含笑道:“你不觉得肉麻么?”
“肉麻我也得说。”此时的项少南倒像是个顽皮的大孩子。
有蜻蜓飞来,冬郎看见了扬了小手想去捉住,青竹却道:“让它飞走吧,你捉住了就知道往嘴巴里塞。不是什么都能吃的,小傻子。”
少南也蹲下身子来,和青竹道:“我们俩一定要尽力将冬郎培养成个出色的人。”
青竹道:“我从未想过他有多么出色,或是顶天立地,只要他能健康成长,以后谦逊有礼,知上进就行了。不敢奢望太多。”
少南若有所悟的点头道:“你说得或许不错。”
此时水边的蚊虫不少,不一会儿,又见冬郎的脸上、小胳膊上被叮出几处红点来。青竹便推了他准备回去了。
堤岸还没走完,少南突然见那田埂上站了一人,身影有些熟悉,忙对青竹说:“好像是左兄,你先带了冬郎回去,我找他说说话。”
青竹答应着,就见少南往左森的方向而去了。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话
晚上就家里的这些人,还满满的坐了两桌,加上少南带回来的两个随从以及做长工的勇娃,硬分了三张桌子。可忙坏了白氏,好在翠枝和豆豆也在这边帮忙,再加上宝珠也基本能忙过来了。
席间,少南问起了明霞的亲事,听说是盛家,还硬没什么印象。
少东却道:“他们家在平昌也有间铺子,就是桂花盛。是卖糕点的。”
少南还是不大能记起这些,毕竟这些年在家呆的时间不多。
白氏道:“我看不如去和他们盛家说说,让二女婿过来坐坐。少南也见见,看配你妹妹配不配得上。”
少南笑道:“明霞惯像个男孩子,只怕她配不上人家。”
明霞听了撅着嘴有些不高兴,青竹小声道;“何苦来,你又取笑她。”
白氏道:“我满心希望你们能在家多呆段时间,还想和孙子多亲近亲近,下次回来只怕就不认得我这个当阿婆的了。”
永柱却显得很冷静:“我看少南也难得回来,不如通知下自家亲戚,让他们来坐坐吧。备个四五桌的酒席。算是办个简单的家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