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夜里两人又商议了一回。第二日拂晓。匆匆用了些早饭,青竹抱了冬郎,宝珠帮着提了包袱便上了车。贺钧这边却出了点小岔子,那赵氏不知为何事和贺钧拌了几句嘴。就说要回湘南去。
贺钧也拉下脸来:“真要回去,我便让人送你走。”
少南和青竹连忙帮着劝了一回,旁边人也跟着劝说了。这才缓和下来。赵氏和贺钧赌气,便不肯与他一道乘车,便上了青竹这一架。少南只好到贺钧那边去。
“你和嫂子好好的。怎么又吵上呢?”
“都说女人心眼只有针尖大,看来说得不错。如今我算是领教到了。得了,犯不着和妇人一般见识,倒让你们看笑话了。”
这些话少南还是头回听见贺钧口里说出,很是意外。
“你们还是准备住会馆吗?”
“是呢。也没别处可去。你们呢?”
少南道:“巡抚大人让我去投靠汪大人。”
“你倒好,有了这两处靠山。将来什么都不怕。”
说起这个,少南便想起涂知县的事来,现在想来也觉得心烦,不过总算是平稳过去了。他保全了自己,也没给程巡抚和汪大人添麻烦。
赵氏因为和少南拌了嘴,虽然和青竹一车,但整整一上午都没主动开口说话。青竹自然也不好打扰。
车子一路往西而去。
路上两家人同行同息,相互照料,倒还算平顺。等到京城时,已经是八月十三了。
青竹闻着满城的桂花香,觉得心神旷怡。赵氏微微挑了车帘子一角,不住的往外看。暗暗纳罕道:不愧是天子脚下,果然繁荣昌盛。
从了德胜门,又向东行驶了一段路,车子便缓缓的停了下来。少南走到车前喊赵氏:“你下来吧,我们该和项兄弟他们分别了。”
赵氏心想还真快,临别前向青竹道了扰:“这段时间给姐姐添麻烦了。”
“这有什么,姐姐慢慢去。回头再聚吧。”
赵氏点点头,弯了身子正要下车时,青竹却拉了她,低声在她耳边说道:“两口子赌气都是些小事,快快和好吧。”
赵氏含笑道:“让姐姐看笑话了。”车下的人已经替她放好了脚凳。她踩着凳子已经下了马车。又向青竹摆手,两人道了别。少南站在赵氏身后,向青竹作了一揖,说道:“珍重!”
青竹点点头。没有再下车送他们。只见贺钧扶了赵氏上了前面的车,赵氏扭头和贺钧说了几句,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青竹心想,应该缓和些了吧。
等到贺家的车子渐渐走远了,他们才择了别的路而去。
汪家得了少南他们要到访的事,提前几天就已经备下迎接他们。祝夫人盼了又盼,总算是盼到了婆子来报:“太太,项家人来了。”
祝夫人便吩咐了跟前的大丫头蕊儿和陪房去迎接。
过了一会儿,少南和青竹在仆妇们的引领下,已经进了祝夫人的院子。宝珠帮着抱着冬郎。这里青竹快步走上前去,与祝夫人行了礼,赶着说:“许久不见,夫人可还康健?”
祝夫人满脸堆笑道:“总算是将你们给盼来了。”
少南也跟着行礼。
祝夫人虚扶道:“快别多礼。我和老爷昨晚都还在说呢,怎么还没到。”车上的东西汪家的下人们帮着卸了下来。这边祝夫人早已经备了座单独的院落,虽然僻静了点,但也还算宽敞。
对于祝夫人的细致入微,少南和青竹很是感激。就这样,他们暂时在汪家住了下来。
青竹又奉上了随行带来的礼。祝夫人笑道:“我还时常想念你婆婆的手艺,让厨房里也照着做了几回,可始终绝对不对。”
青竹笑道:“毕竟每个人的手感不一样。婆婆她也总结了几十年,才总结出了一套经验。”
祝夫人笑道:“说得也是。”又见冬郎长大了不少,便更加喜欢。又特意拨了两个丫头给青竹使唤。
“你们也别见外。就当在自己家里一样。我人老了,有些地方疏忽了,还请直说。”
青竹忙道:“夫人太客气了。”
在汪家暂且落了脚。待汪侍郎回来,青竹也去见了礼。汪侍郎留了少南闲聊。
这里青竹和宝珠将带来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小院子十分小巧,房屋不过三四间的样子,两明一暗,连带着间小小的退步。
前面栽种了不少的芭蕉,只是叶子没有夏天那般翠绿了。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床上的被褥等也都是簇新的用品。可见祝夫人的细心之处。
“还是第一次来京,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去城里逛逛。”
“你还顾着玩呢。如今在客中,听主人的安排吧。”
宝珠笑道:“当然该这样。”
其实青竹也想出去见识见识。不过带着冬郎有些不方便,又不好将他扔给汪家的人。聊了没几句,祝夫人就过来了。青竹忙起身来。祝夫人忙道:“坐着吧。”
宝珠赶着要给祝夫人添茶,可发现壶里水已经没了,跟前一个丫头将壶拿去:“我去炊水。”
祝夫人笑问着:“项奶奶可还习惯这里?”
青竹忙道:“十分不错,倒让您老费心了。”
祝夫人道:“我们家别的没有,就空闲的屋子还有几间。你们安心住着吧。对了,才惠王府里派了人来请我过去赏桂花。就在明晚。项奶奶要不要一道去?”
惠王府?青竹心想她算是什么身份的人呢,再说从未见过面,只怕到那连话也说不上一句,正犹豫着要怎么拒绝,却听得祝夫人道:“项奶奶倒不用担心,你只管跟着我,一起去见见王妃吧。王妃最是谦和,很好说话。你难得来一趟京里,四处见识一下也好。”
祝夫人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青竹想也拒绝不了,只好硬着头皮道:“不懂的地方还请夫人多多指教。”
祝夫人笑道:“你也别害怕,跟着我就行。到时候能引荐的话,我替你引荐。”
青竹点点头。心里却越发的不安,若在王妃面前失了礼怎么办,说不定还连累了祝夫人。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 慎重
对于惠王这个名号,青竹只听少南提起过几次。只知道是当今天子的第三子,深受当今天子的喜爱。
汪侍郎、程巡抚,都是惠王的人。少南是汪侍郎提携的,自然也算做是这一方。可说不定惠王连项少南这个名字听也没听过。
他只是个不起眼的县簿而已,这里虽然代领了知县一职,就算转正了,也只是个七品小官,惠王根本就瞧不上眼。
当青竹将祝夫人的话告诉了少南后,少南道:“既然夫人好心来问你,自然是想你跟着一道。我觉得倒是个好机会,跟着去玩玩也好。冬郎就不带去了吧。”
青竹道:“这个我自然知道,留了宝珠照顾他。只是有些胆怯,怕到时候失了礼。不是让夫人为难么?”
少南忍不住笑道:“你向来天不怕地不怕,今儿怎么胆怯起来了,倒一点也不像你呀。不要太在意了,表现得大方一点。”
青竹撅嘴道:“你说得倒容易。那样的场面以前想也没想过,紧张害怕也很自然。”想想前些年,她还只是个普通的乡村少女,只是个受气的童养媳而已,如今突然说要见王妃,天差地别,难免会有些不适。
到了酉时二刻,祝夫人派人来请他们夫妻俩过去用饭。
饭摆在祝夫人的宁萱堂。少南却不和他们一道用,去了前面的屋子。
汪家现在是大媳妇在当家,帮着祝夫人打点事物,二媳妇随丈夫在外任上。三媳妇才过门半年,还有些羞怯,对于家事也不大上心。唯一的一个女儿还在闺中。
青竹以为会坐满满一桌的人,没想到只摆了三副碗筷。祝夫人坐了上首,又请青竹坐了右手边。小女佩文坐在左面。
屋里站了不少来往服侍的丫鬟仆妇。
这么多人看着用饭,对青竹来说有些许的不适。祝夫人对大媳妇道:“怎么不见槐哥儿?”
姜氏道:“他说在前面吃,太太不用管他。”
祝夫人便不问了。三媳妇有了身孕,不大出门,饭菜一般都在自己房里用。祝夫人也不计较。又热情的招呼青竹用饭菜,青竹连连答应了。
吃了大半碗饭,喝了半碗汤。青竹便放下了碗筷。
祝夫人道:“你还奶着孩子呢,该多吃些。这个汤最是催奶的,我特意吩咐厨房给做的,你再喝点吧。”
“真是给夫人添麻烦了。”
祝夫人笑道:“项奶奶是太客气了。”便让姜氏给青竹添汤。青竹忙道:“我自己来吧,不麻烦大奶奶。”
祝夫人听说冬郎已经能吃粥,早就吩咐人炖了浓浓的虾米火肉青菜粥让丫鬟给送去。
对于祝夫人的细心体贴之处。青竹感激在心。心想堂堂侍郎家,能看得上他们实在是不易,如今还处处关照着,真的犹如一家子。
歇息了一晚,少南要去吏部述职。留下了青竹在家。青竹倒也不觉得孤单。到了宁萱堂这边陪着祝夫人说了半天的话,又和佩文熟悉了,两人年纪倒相仿,没说上几句就熟络起来。
后来青竹通过别人才知道佩文不是祝夫人跟前养的,是小妾养的女儿。但汪家就这么一个女儿,因此也格外的宝贝。祝夫人待她也犹如己出一般。
佩文芳龄十五。已经定了人家,不过夫家还在外任上,如今就等着他们来京时再过门。青竹听丫鬟说起过:“我们家小姐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晓。我们老爷疼她比疼三个爷还甚。”
青竹笑道:“这才是所谓的大家闺秀吧。”相比起自己,青竹顿时觉得粗鄙不少。
当佩文来找青竹下棋的时候,青竹忙摆手道:“小姐快别取笑,我哪里会下什么棋。不敢和小姐较量。”青竹确实不会围棋,当她还是于秋的时候。也只会玩玩玻璃珠的跳棋,会下简单的五子棋。其余的一概不会。
佩文笑道:“我见嫂子也是端庄有礼,带着书卷气质,还以为能和嫂子对弈一回。”
青竹道:“只识得几个字罢了,别的都不会。倒让小姐见笑了。”
不过佩文找青竹下棋的事传到了祝夫人的耳朵里,祝夫人倒斥责了佩文一回:“你也真是的,也不怕客人生气。以后不许这样了。”
佩文道:“我知道了。”
祝夫人又忙和青竹道:“项奶奶别在意。小女年幼,不大懂事。”
青竹笑道:“怎么会呢。我还羡慕小姐是个绝顶的才女呢。”
午睡过后宝珠便说要替青竹妆扮。毕竟要见那么贵重的人,是得好好的妆扮一回。好在带了几套还算不错的衣裳,首饰虽然少了些,但也有几件。
宝珠说给青竹梳头,没想到就梳头这一项,就足足花了半个时辰的功夫。
“这个叫牡丹头,奶奶可还满意?”
青竹道:“倒还不错。”额头上那道印记被掩盖住了,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宝珠又替青竹簪了一朵才剪下来的红蔷薇。青竹忙取了下来:“还是别簪花,给人感觉不端庄。”
宝珠笑道:“奶奶从来都不爱戴花。”只好又插了根玉兰簪。
梳好了头,换上了玫瑰紫妆花缎的织锦窄褙,配着银红的挑线裙子。青竹很少穿得如此正式还有些不习惯。
头回见面,又赶着中秋,青竹少不得要备点见面礼。什么金银的,在那位王妃面前只怕都俗气透了,临时也找不到别的。好在随行带了青梅以前亲手做的两件绣活。虽然只是两副扇套,但青竹觉得也还算雅致。说不上贵重,但只是表达心意而已,也足够了。
祝夫人已经遣人来催过一次,青竹忙道:“该出门了。你好好的看着冬郎。我去去就回。”
宝珠答应着:“奶奶多保重!”
这里随了祝夫人出了宁萱堂,过了穿堂,早已经备了车轿在等着他们。
祝夫人剩了前面一定翠盖的四人小轿,青竹和随行的大丫鬟蕊儿坐了后面的车子。刚刚出发,青竹就觉得越发的紧张起来,手心里全是汗。只好一遍又一遍的安慰自己,进高考考场也不紧张。这算什么。倒不能让人给小瞧了。
好不容易调整好心态。感觉到车子已经进了街区,耳畔听见那大街上嘈杂的人语声,伴随着阵阵馨香的桂花香气。
蕊儿似乎看出了青竹的不安,一直在和青竹聊着天。
“项奶奶还不知道吧,京城里种了有上千株的桂树。所以一到中秋,满城都在飘香。”
“难怪不得。倒真好闻。”
“要是项奶奶也住京城就好了。”
青竹笑道:“哪能呢,不过一地方芝麻小官。要熬到京官岂是那么容易的,再说有人一辈子也在做地方官。”
蕊儿道:“也看要看机遇。我们小姐的夫家也一直在等着入京,所以婚事虽然定了,但还没办。”
青竹道:“汪小姐也还年轻,再等两年也还等得及。”
蕊儿笑道:“这也是。老爷也还舍不得。”
随意聊了一阵,也不知过了多久,最后感觉到车子渐渐停住了。蕊儿先下了车,她要去掺祝夫人。
青竹这才下了车。只见已经处在一道道红墙里,抬头一望,就能看见碧绿的琉璃瓦,还有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