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谁都能过,就是不能离了她。刷锅洗碗,割草放牛,摘桑养蚕,一日三餐,哪里少得了她。”
少东听说便笑了:“如此说来是我顾虑不周全,让你见笑了。”
翠枝虽然身上不痛快,但见丈夫还算知冷知热,即便心里有委屈,也都渐渐的烟消云散了。
豆豆还未满两月,五官也还没张开,不过比刚出生的那时候要顺眼多了,一张小脸也不再是那么的皱巴巴,红扑扑的。初为人父的喜悦,让少东这个大大咧咧的粗汉子多了几分柔情,豆豆刚出生的那几天,他抱也不敢抱,生怕自己的粗鲁弄坏了孩子。
翠枝的事少东放在了心上,隔日找了医馆里的大夫问了,回来和翠枝说要找苍耳、苦楝花和臭牡丹的根煎水清洗。
翠枝听说了便说要去自己上山去挖,用背带将女儿绑好背在背上,便问青竹锄头在何处。青竹见翠枝一脸要出门的样子,因此留了心问道:“大嫂要去挖什么菜吗?”
翠枝道:“我哪去挖菜。”又将自己的事和青竹说了,青竹听后含笑道:“既然如此,这两样东西我都还认得,只是那个叫臭牡丹的不清楚,我回头问别人去。不如我帮嫂子去挖吧。你就在家里好生歇着,外面热,只怕豆豆也受不了。”
翠枝听说便道:“我也想出去走走,只是带着它又不大方便,不如我同你一道去吧。”又赶着将背带解开,将豆豆抱在了怀里,欲与青竹同行。
明霞突然跑了来,央着要一道去。这个家里她最喜欢豆豆,也想时时刻刻的都围着她。翠枝听说便将豆豆递给了明霞来抱。明霞年纪虽不大,不过这一个多月已经很会抱孩子了。
一行人出了门,翠枝乐得有人帮她照料孩子,毕竟抱着豆豆自己也要热几分。翠枝想起这些日子来,白氏都在给明春张罗亲事,便问明霞:“前几天我见娘拿了一对银镯子出去,是拿去做什么的?”
明霞答道:“娘说让银匠的师傅给好好的打整一下,再传给大姐说是当陪嫁。”
翠枝听说便抿嘴笑道:“娘在这件事上还真是上心,现在将镯子传给了明春,你以后出嫁了传你什么呢?”
明霞心想自己才多大来着,哪里就说到出嫁的事来。不过转念又想,娘一向都很宝贵那对银镯子,据说是当年外婆的外婆传给了外婆,后来娘要嫁到这边来,又传给了娘。如今快到大姐的手上了。娘果然还是偏心的,难道就因为大姐嫁得好,所以娘才赶着要去巴结吗?明霞也不想再去费心力的想。
青竹听见了翠枝的这番言论,又见明霞明显的不大说话,怕是说中了明霞的心事,青竹笑说了句:“大嫂也真是的,好好的又提这个做什么?”
翠枝道:“哎,我不过白问了句,难道连问也不能问。婆婆有什么好东西自然是要留着,偏了女儿,我们做儿媳妇的哪里有份儿呢。当初我出嫁的时候,我娘传给我一对镯子,比她那对我觉得还要好些,以后就留给我们豆豆吧。”
爬了一段的山路,后来豆豆哭了起来,翠枝心想或许是饿了,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衣襟一掀就给豆豆喂奶,丝毫不顾有没有路人来往。
苍耳这类野草很是常见,不多时青竹已经挖了不少。明霞却爱摘那些苍耳子,沾在衣服上觉得好玩。高高的苦楝树上,开满了紫色的小花,别有一番风姿。青竹个子矮,又不会爬树。此刻明霞挺身而出,将辫子咬在嘴里,衣服裤脚扎好,身手那枝利落几下就爬到了树上。
苦楝树不算长得十分的粗大,只见桠跟着摇晃,很快,明霞摘了满满衣兜的苦楝花又利落的下来了。
青竹也是头一回对明霞产生了几分敬服。
正文 第五十章登门
翠枝煎水接连清洗了好几天,总算要好些了。等到女儿满了两月,娘家兄弟来接她,便收拾东西回娘家去了。
白氏一心忙碌明春的事,才没工夫理会翠枝。
永柱没什么心思管明春的亲事,白氏做母亲的,自然是当仁不让一肩扛了起来,要找马家的人商议,看能不能将此事定下来,就怕以后会有什么变化,马家不认账。
六月二十七这一天,马家那边总算是有动静了。马家太太亲自来项家登门拜访。坐着小竹轿,撑着油布伞,两个婆子抬着。
到项家门前时,便让去叫门。白氏正和青竹忙活着收大麦,听见外面有人叫门,忙让明霞去看看。明霞忙跑去开了门,枣树下栓着的狗也连忙起身来,向着门外吠了起来。
明霞开了院门一看,只见来了好几个人,都穿着上好的绸缎衣裳,不大认得,连忙往院内喊了句:“娘,来了好多人。”
白氏一看依稀见是马家的人,连忙丢下手中的东西,赶上前招呼。马家太太下了竹轿,见了白氏含笑着颔首:“大姐还是这么的精神呢。”
白氏的脸上的笑意早就堆成了一朵花,搓了搓手让明霞牵着狗,侧着身子让马家太太进院子去。
这是青竹第一次看见马家太太,圆润的脸庞,白白净净的,那气质还真不像是个农村妇人,梳着圆圆的发髻,收拾得整整齐齐,发脚一丝不乱。衣服是时新的梅红绣花纱衫,湖青色的挑线裙子。一看就知道马家的生活程度在项家之上,项家是绝对高攀了,这两家怎么就联了姻呢,难怪白氏一心想着女儿早些嫁过去。
白氏见马家人亲自登门来,便知道肯定是为明春的事,连忙将马家太太迎到了堂屋内。青竹几下收拾好了大麦,洗了手,要赶着来倒茶却被白氏阻拦了,小声在青竹耳边说道:“这里没你的事,去做几个像样的菜来。”
这可让青竹犯了难,已经是下午过半,她上哪里去弄肉弄菜,就是上街去买也不一定能买到。
明春前两天染了风热,身子不大利索,正在屋里歇息呢,白氏忙让明霞去将明春给叫来。
这里白氏陪着马家太太说着客套话,马家太太让一个两个婆子将两端东西拿了进来,都是用大红的绸布盖着,是马家给项家的礼。
明春进屋来了,见是马家太太,她原也见过两面,如今见登门拜访,心里知道是为她的事,含羞带怯的上前与马家太太行礼问安。马家太太笑着拉着明春的手说:“好久没见倒又见标致了。”
明春自然是脸上染了红晕,低了头。
白氏很是喜欢忙让明春给马家太太献茶。
马家端起茶碗小小的抿了一口又放下了,让婆子将两端礼送至白氏跟前,揭开绸布请白氏过目。一端彩缎,约莫有几丈的样子,一端的绸布下盖着的是,红绳串着的十几串铜钱,婆子端得有些手沉,白氏看了一眼,估摸着有十来两的样子。
明春在跟前陪了一会儿,觉得今天这氛围她有些不大适宜在跟前站着,便和白氏道:“娘没什么吩咐,我就下去了。”
白氏点点头,明春欠着身子便退下了。
白氏看了看这两端礼,故作糊涂道:“马太太上门做客是我们的荣幸,怎么还带礼来,倒让人承受不起。”
马家太太说:“很快就要成为亲家了,走动走动很是应当。今天我来就是为了小儿的亲事来的,想着也是时候和大姐商议商议。”
马家太太的话正中白氏的心坎,忙陪着笑说:“是呢,只是明春年纪也还不算太大,再留些时日也还留得。别看她在客人面前害羞不惯见人,不知底下却淘气,我再教训两年也行。”
马家太太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下来,微微叹了一声:“我们家的情况大姐也是清楚的,这门亲事当初家里的老爷给定下的,说两人的八字很好,是天定的姻缘。我们元哥儿也十八了,要说成家也很该了。只是这个孩子不成器,平日大手大脚的惯了。还想着怕耽搁了明春。只是早就定下的事,实在没有说反悔的道理。”
马家太太说得极为谦逊,当初两家说要联姻时,她可是不乐意,认为项家不怎么上得了台面。明春长得普普通通姿色也寻常,但听见来相面的婆子说明春面相好,带着福分,又说她骨架长得好,宜男丁,她心里才活络了些。
这鬼天气着实有些闷热,马家太太忍不住拿着手巾扇了扇,白氏见了连忙递了把蒲扇给她。
马家太太又说:“我们老爷子自从雨水那天起,身体一直不大好,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瞧。药也吃了不少,就是一直不见好转,现在半边身子动不了,专门要人伺候着。大姐你听听,得了这样的病岂不让人忧心。”
白氏也跟着说:“是呀,一家子平平安安,没病没痛才是最大的福分。”
“可不是呢,哎。上个月家里忙碌,一时照料疏忽,竟然又添了几分重病,半夜咳血,急忙请了大夫来看,说怕熬不过秋天……”说到这里时,马家太太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只是在别人家不大好,连忙拿了手巾擦了擦。
听到这里,白氏心里明白了几分,心想看来马家是打的这个主意了,只是一时心里没什么成算,不知该如何应对。
堂屋里的人絮絮叨叨的谈论着,青竹则在灶间忙碌。破天荒的,明春也赶来帮忙,赶着劈柴、淘米、洗菜,比往日勤快了不少。青竹心里清楚,今天马家的人来了,这是做给别人看呢。往日倒没见她勤快到如此。
菜地里只有些茄子豇豆之类,青竹少不得拿了几个鸡蛋出来打算烧个汤,这是她尽了最大的能力能够招呼出的菜式了。
两人正在忙碌时,永柱回来了,他在院门外碰见了明霞,因此也大致知道了家里的事。手里提了只还张着嘴的鲤鱼,青竹见了忙笑道:“正愁没下锅的东西,大伯这鱼送得真及时。”连忙接了去,赶着拿了刀熟练的处理起来。
(亲们,明日起开始双更。依旧是老规矩,一更上午十点,二更晚上七点半。求打气,求收藏。)
正文 第五十一章冲喜
(送上第一更,拜求支持!)
马家太太来项家还没坐到半个时辰,和白氏嘀咕了好些话便告辞了。白氏和永柱再三挽留马家太太用了饭再回去。
马家太太却说:“不了,不说时辰还早,就是家里有个病人,也着实不放心。以后再来拜访吧。”坚持要走,婆子们扶了马家太太上了竹轿,便就告辞了。
青竹和明春还没忙活过来,只见人已经走了。少东少南兄弟俩都还没回来,要吃晚饭也还早,便熄了火,等过些时候再做。
青竹将处理好的鱼用盐巴和黄酒腌好了,放在阴凉透气的地方,等那两人回家了再继续。
白氏不问家事,就进了自己房里。明春一直在这边帮忙,也不知道马家太太过来和母亲说了些什么,也无处打听。她知道的定是和自己的亲事有关,心情突然激动起来,她真的要离开这个养了她十几年的家了吗?
永柱也跟着进了屋,见白氏坐在床沿边,抹着眼泪。永柱沉默了片刻,在一张木凳上坐下和白氏道:“你也别难过,这是那孩子的命。只要他们家能善待她,我们也就放心了。”
白氏偏着头说:“话是这么说没错,只是让她是冲喜也实在太冒失了些。要是她福气真的好给马老头的病给冲好了,当然是件好事,要是一命呜呼了,不是反而要说我们明春不好么。”
“你是太多心了。”永柱不知该如何来安慰妻子,他向来话不太多,总显得有些木讷。
白氏又道:“这样冒冒失失的,只怕好些礼数也不周到了,这不是对不住明春吗。我还想着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呢,还想着大操大办,看来是不成了。”
永柱心里却想,大操大办,那么点家底,哪里经得住折腾。这是嫁女儿,又不是娶媳妇,哪里那么多的事。
白氏接着说:“日子也定下来了,说在八月十七。眼见着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日子过得很快。还有好些东西都还没准备,我只想着可能要种了麦子才到正期,没想到竟这么快,那两天正该赶着收稻子了。只怕要请人也不好请。”
永柱听说也自是烦闷,为了宽慰白氏,只好道:“帮忙的人我倒能找。”
白氏看了永柱一眼,总觉得丈夫眼里只有两个儿子,对明春的事想来不怎么关心,女儿又不是她一人养的。
“才马家的人说了,彩礼钱给五十两,让我们随便给添置些嫁妆。这话倒好听,五十两够什么,办酒席,添箱,难道都不要钱么?才又和我哭穷,说是今年收成不大好,家里一个病人花费不少,又说他们家老大做生意亏了。这些都是他们马家的事,难道就要我们明春跟着委屈么,这不是还没过门吗。我看当初定这门亲事的时候,就该再细细斟酌一下,难道还愁嫁不成。”
永柱听到这里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听白氏这口吻,怪当初自己不该将明春许配给马家。前些日子不是还盼着马家人赶快来议亲,急着要将明春给嫁过去,怎么今天却又反悔呢。再说五十两也不少了,他们马家现在有些困难,他倒还能谅解,怎么到了白氏跟前就诸般不如意呢。永柱心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