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羌钢淮笮〔灰坏乃住G嘀窈苁呛闷妫聊プ鸥桌锎娣抛攀裁春枚鳎阋铱亲忧魄啤?br />
才揭开一条缝,却被那瘦小的掌柜走了来,训斥着青竹:“不买就别乱翻!弄脏了你全买下呀。”
青竹不乐意的撇撇嘴,心想看一下怎么呢,又不损失你什么,这人怎么做生意来着。蔡氏瞪了一眼青竹,那眼神仿佛在说:别给我找麻烦,老实呆着。
蔡氏已经和掌柜谈好了价格,掌柜的数了数目,又百般挑拣,说个头小,不好卖之类的话,原本说好的七十文钱,又生生的扣了十文。
青竹更为诧异,她瞪圆了眼,心想二十个鸡蛋就几个铜子儿打发呢?在她的印象里出手不都是一锭锭的银子,要不出手都是一卷卷的银票么。眼巴巴的见两人交易完毕。蔡氏算着家里缺少的东西,顺便在他们店里将灯油也一并买了,称了五斤,花费了二十五文钱。青竹便悄悄的替母亲算了笔账,也就是说卖了二十个鸡蛋,除去买灯油的,已经剩下不多,还能再添置些什么呢。看样子没有好的经济来源,很难撑起一家的吃喝,更何况这个家等着的是五张嘴要吃喝。
等着交易完,青竹跟在蔡氏屁股后面出了粮油店。青竹又仰面问着蔡氏:“娘,下一站我们要去哪?”
蔡氏说:“还是先给你看腿吧。怕耽搁得久了,你又受不了。”
青竹忙道:“不了,我腿没有多大的事,虽然疼,但还能走。多几日说不定就好了。何必再花那个冤枉钱找大夫呢。医药钱肯定又得一大堆。”青竹只要回想起刚才在粮油店里,蔡氏和掌柜为了十文钱甚至是几文钱,争得面红耳赤的,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鸡蛋,结果并没卖多少钱,青竹想着糊口要紧,病看不看都没关系。
蔡氏知道女儿心疼钱,不过她好不容易找了邻居借了钱,再说今天出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她看病,哪里有就这么算了的道理。再说青竹想不起以前的事,此事不小,轻视不得,一定要带她去看大夫。再加上青竹在项家受的那些委屈,都是当娘的没本事,不然也不会给青竹带来这么多的不幸,不由得又想起死去的丈夫来,两眼含泪,拉了青竹便走。
绕来绕去的过了好几条巷道街市,最后终于找到了张木匠家说的沈医馆。等着看病的人不少,蔡氏拉着女儿坐在靠门口的长凳上等候着。
兴许是走得的路多了,青竹方觉得腿上的伤势更加疼痛起来,几乎有些站不稳了。蔡氏忙让女儿的身子靠在自己怀里,安慰着她:“青竹别怕,再等等就好了。当娘的对不起你,让你受了这么多的苦。可怜你年纪这么小,要是你爹还在的话,绝对不允许我把你……”话未说完,便滚下一行热泪来。
青竹看见蔡氏哭,心里顿时被揪紧了,便抬起小小的手替她拭泪。此刻她想该说句安慰的话,好些句子都从脑中一一的闪过,却不知到底该说什么才好。
好不容易论到青竹了,蔡氏牵着她走到了那大夫跟前。青竹打量了一下那位所谓的大夫,留着长长的胡须,脸上也是褶子,头发挽了个髻,插了根木簪子,猜想必定有五十来岁了。
蔡氏简单的说了下青竹的情况,又替青竹将裤腿挽了起来,露出了红肿不堪的膝盖,还有小腿肚上那一道道的淤青血印子,那么的触目惊心。青竹咬牙想道:到底是谁下得如此狠手将自己给打了,她知道后定会给那人好看。也太欺负人了。
当那大夫按着青竹的膝盖时,青竹疼得大叫一声“呀!”
大夫又仔仔细细的看过了,拈须道:“大冷天的,只怕好得更慢一些。这个小姑娘长得如此乖巧,谁下得下这么重的手,打成这样。幸好没伤到筋骨。”便低头要去开药方。蔡氏连忙阻拦说:“不光是腿上,还有我女儿的脑袋可能出了什么毛病,麻烦大夫再给看看。”
那大夫便将青竹从头顶到下巴一一都细细的瞧过了,又把了脉,后来甚至伸出三根手指来问青竹这是几。最后得出了结论:“不是个傻子呀,看上去很正常,大姐你多虑了。”
青竹不服气的想到:你才傻呢。
蔡氏赶着解释:“据说磕着了脑袋,不是傻了,而是将以前的事给忘得了一干二净,连人也认不得。”
那大夫听说后,倒迟迟不敢写方子,这种情况他从未遇见过,又不敢随意给她开药,沉吟了半晌只好道:“可能是磕着了什么地方产生了血块,或许血块消失了,慢慢的就好了。大姐不用太担心了,再观察一阵子吧。我先开了腿上的药,是要擦洗的,还是要汤药?”
蔡氏琢磨了一下,便阻拦说:“既然没什么大问题,那么先不开方子吧。我回去找点土办法就行。有劳大夫了,多少的诊金?”
那大夫听见不想开药,脸上的热情立马就冷却了下来,脸拉得老长,爱理不理的,生硬的说了句:“五分银子。”
蔡氏心想,光是诊金都这么贵,要是吃药的话,肯定付不起。只好低头数了五十文钱给他。青竹在一旁看着,心想二十个鸡蛋还不够看病买油。
蔡氏带着青竹出了医馆,稍稍的安了心,又和青竹说:“回去我自己去采点治跌打损伤的草药来,都是一回事。”
“娘,我没什么。你别太替我担心了。”
蔡氏苦涩的一笑:“那就好。要是你能将以前的事都记起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给青竹瞧了病,蔡氏惦记着青梅做的那几件绣活,有两张手帕,抠的两幅鞋垫子,两双袜子,还有一张包头的帕子。自己夜里没事也赶着做了些,得去卖了才行。好不容易找到店子,经过一番的讨价还价,最后卖了二钱银子。
青竹羡慕道:“大姐的手真巧,做出的花也好看。不过娘的手艺更好,那些花儿就像要活过来似的。”
蔡氏笑说:“你嘴巴像是抹了蜂蜜,说得真甜。不过你也该学着做些了。不说拿去卖,自己也要用。”
青竹有些纳闷,当她还是于秋的时候,缝个扣子,做点十字绣还行,不过要将花扎得栩栩如生的本事还真没有。
正文 第六章上上签
蔡氏算了算身上的钱,想着还有哪些必需品要买。接着又去买了两斤盐,给青梅买了点杂色线头。后来又到了一家布庄。
青竹才一进门,就被那些卷成轴,立在墙边那些各色的布料给吸引了。从最廉价粗糙的土黄布到上等的织锦绸缎,真是应有尽有,青竹甚至想,这里是不是这个小镇上最好的一家店面。
蔡氏想着要买些零碎的边角余料回去做点绣活,当进店里时,目光也被那些成匹的布轴给吸引了。想着快到年底了,几个孩子们也该做身新衣裳。因此来来回回的走了一圈,又摸了摸那些上等布料的触感,确实很顺滑,又有光泽。只可惜那些都是有钱人家穿的东西,他们一户小小的农家自然消耗不起。
店里的伙计一直跟在蔡氏身后,又耐心的向蔡氏解释着这是什么布料,用来做什么好,是从哪里运来的,经过了多少道工序等等。
蔡氏后来停在潞绸旁边,见那些颜色真好看,青梅正是花朵一般的年纪,穿了这银红色的做的衣衫,稍稍的打扮了,一定是个出挑的美人。算算青梅年纪也不小了,过了年不久就十四岁,也该说婆家了。她身上的衣服大多还是自己改小的,老是捡自己穿的怎么行,一年到头也难得置身新衣。现在正是打扮的时候,蔡氏狠下心来,指着那潞绸问道:“这个多少钱一匹?”
伙计满脸笑容的回答道:“二两六钱银子。”
蔡氏咂咂嘴,她身上的钱哪里够,一家子还要生活,当真买不起。连连摇摇头,只得咬牙买了带些土黄色的紫花布两匹,又称了两斤麻线,买了些零碎的布头,拿回去也好做点活计出来换钱。
青竹看了眼紫花布说道:“为何名字叫紫花布,不是紫色的,也没有紫色的花纹呢?”摸上去的手感也不顺滑,颜色实在不大好看,不管做什么衣裳,青竹想都穿不出效果来。
蔡氏笑着解释:“我头一回听见这个名字时,也和你想的一样。后来听卖布的人说,织这布的棉花是紫色的,所以才叫紫花布。看上去虽然不大好看,可做了衣裳很结实耐穿。回去再染一染,便好了。”
青竹想,想要穿件新衣裳还真是不容易呀。买了布,还得自己染,自己裁剪,自己缝。等穿上新衣时,不知是哪年月呢。
青竹跟着蔡氏来来回回的兜了好几个圈子,加上腿上的伤势,早已经有些受不住了。蔡氏身子一蹲便要让青竹上背。青竹见她手上还提着东西,又是油盐,又是布料,摆摆手说:“不用背,我自个儿能走。”
蔡氏觉得这场病除了让青竹不能记事以外,好像也没什么不同,反而比以前更乖巧懂事了些。不过这样的女儿却让蔡氏觉得陌生,心想会不会久下落下什么大病症,会不会被什么不好的东西附了体。得赶在项家人发现前,尽量要让青竹想起以前的事来。
蔡氏买了一套香蜡纸钱,青竹不知何故。
蔡氏带着女儿去了一趟当地还算有名气的寺庙,菩提寺。
爬了一截山路,青竹觉得自己再也走不动,有些泄气的问着蔡氏:“娘,你来寺庙里做什么?”
“还不都是为了你。”蔡氏嘟囔道。好不容易到了庙里,蔡氏先拈香祭拜一回,又忙让青竹赶着磕头跪拜,口中念念有词:“菩萨保佑,信女蔡氏,祈求爱女青竹万事顺利,夫唱妇随,少些家宅口舌之争,病魔鬼怪统统退散。”
青竹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叫夫唱妇随?疑惑的看了蔡氏一眼,却见她闭上了双眼,一脸虔诚的样子,正在向佛祖祈祷。
蔡氏带着青竹虔诚的跪拜过,又发下了宏愿。青竹看着那一尊尊有些面目狰狞的罗汉夜叉之流,心生恐惧。总觉得那些塑像好似要立马活过来一般。
青竹想要回去了,蔡氏却拉着她到了一小摊前,摊边坐着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穿着破旧的袈裟,闭着眼,不知是在打瞌睡,还是在养精神。
蔡氏便将签筒递给了青竹,并对她道:“你要虔心,别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摇几下,从里面抽出一支来。”
“哦。”青竹按照蔡氏说的做了,摇晃了好一阵子,不知是不是力道使得大了些,只见一支竹片落在了地上。青竹拾取一看,只见写着几行小字。
第一行为“刘皇叔过江招亲”,青竹很是纳闷,这是何解,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又见下面批注着“上上”二字,青竹想那必是好签。第二行写着像是诗句的东西,依次看去,只见写的是“腰佩黄金印,身骑白玉麟,福人多宝物,玳瑁共珍珠。”更是一头雾水。
蔡氏忙从青竹手上将签递给了老和尚。老和尚眯缝着眼看了一回,点点头,就是不肯说话。
蔡氏便问:“敢问老师傅这是什么签,给解一解。”
老和尚却向蔡氏伸手说:“五两银子。”
青竹唬了一跳,让解个签要五两银子,还真是坑人,这是明摆着要抢劫么。
蔡氏身上哪里拿得出五两银子呀,忙说:“我身上没有那么多的钱,麻烦老师父给看看,这是小女求的。”
老和尚眯缝着眼睛,将一旁的青竹打量了一回,点头赞道:“此女不凡。”
青竹见母亲为难的样子,何必为了那几句似是而非的话花费五两银子,再说根本就拿不出来,便对蔡氏说:“娘,我们走吧。”
“好不容易求来了,怎么能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就走呢,不是白来了一趟吗?”
青竹笑道:“娘不用担心,总归是好话。原本这些东西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什么福运,歹运之类,不过是一些必然的,偶然的因素凑在一起,产生的其中一个结果而已。”
女儿说的是什么,蔡氏听不明白。她想了想,既然解不了签,要那么贵的花费,又听青竹说上面写的是好话,那么也算是中平以上的好签了。便从荷包里数了二十文钱来,对老和尚说:“老师父,这签你卖给我吧。”
老和尚眼睛睁得更大一些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便问:“要这签何用?”
蔡氏赶着说:“若真是支好签,我就买来送给女儿。”
老和尚想了想,便将青竹抽出的那支签扔在了蔡氏面前,转过了脸。蔡氏欢欢喜喜的将二十文铜钱整齐的摆放在签筒边,拿起那一支,便回头对青竹说:“青竹,我们回去了。”
正文 第七章冬夜
到了冬天,夜晚就越发的长,特别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夜晚,多少显得有些无聊。
桌上一盏晕黄微弱的油灯,青竹坐在桌前翻着一本不知是谁留下来的书本。纸张被虫蛀过,还有些褐黄的污渍,也不知当初到底沾上过什么东西。这是一本前人的笔记小说,青竹实在无聊,好不容易翻出来解闷用的。
屋子当中有一炉子,上面放了一把小铁壶。蔡氏和青梅围坐在路旁理着买回来的麻线,青兰和成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