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少南上前劝道:“娘,你就别打了。”
“走开,这里没你的事。我不教训教训她,只当我平日里说的话都不放在心上。趁早管教好了,以后别人也少闲话。”
少南见劝不住,明霞抽噎着,有些喘不过气来。
后来少东也出来劝,白氏并不理会,只是数落着明霞:“以后还依我不依?”
明霞却是个倔脾气虽然吃了皮肉之苦,却一直犟着不肯服软。白氏还要打时,少东却将明霞一下护在怀里,和白氏争辩着:“好了,再打下去娘也不怕出事么。”
白氏见儿子阻拦,也不好打儿子,只好扔掉了手中的荆条。
永柱依旧若无其事的吃着自己的饭,一碗饭见底,便将碗递给了青竹让帮忙添饭。青竹见永柱不闻不问的态度,心想或许是因为父母打骂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吧,所以不肯插手。
明霞腿上火辣辣的疼痛,因为和白氏赌气,索性连饭也不吃,气呼呼的回房关上门就睡觉。白氏也不理会。
折腾了半宿,总算是安静下来了。众人都知道白氏在气头上,虽然打了明霞可还没彻底的发泄完,因为谁也不去招惹她。这样的季节到了夜里已经有些冷了,再无人在院子里久坐。又要节约灯油,吃了饭不久便各自归寝。
青竹收拾好了碗筷,院子里没有遗留下什么紧要的东西。便也要回屋睡觉。刚走到门口,却见隔壁屋子的少南便探出头来,冲她喊了句:“你过来一下。”
“什么事呀?”
少南提着一双破烂的鞋子对青竹说:“烂了两个洞,你帮忙补补。”
青竹道:“好呀,空了就给你做。”
“你马上帮我补好吧,明天要穿。”
“都烂了你穿它做什么,又不是没别的鞋子。”青竹想,这个爷较什么劲呢,耽误她不能睡觉。看了看那破烂的地方,两只鞋尖的地方。钻出有铜钱大的洞来,真不知他是怎么穿的,要说缝补的话。难度也不算大,可她并没准备好熬夜,便和少南说:“现在补不了,明日吧。你若是明日非穿它不可的话,就拿去给大伯娘看看。”
少南心想母亲正在气头上。谁敢去招惹,听青竹如此说,只好道:“那你什么时候空了就帮我缝几针,别补得太难看,填些太刺眼的布出来,不然我可穿不出去。”
青竹知道他自尊心强。便也没说什么。见床下阴暗的地方摆放着双新鞋,她弯身找了出来,拍了拍上面落着的灰尘。举到少南跟前:“喏,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我娘给你做的吧。明天就穿这个,难道还差了不成?”
少南已经不记得这双鞋了,拿到灯下细看了一回。又试穿了一下,觉得略有些松。大致还算合脚,便问青竹:“我怎么不记得呢?”
“你哪里会记得呢,当初我娘巴巴的做了来,你嫌不好,看也不看一眼么。”
少南脸上有些歉意,这才知道辜负了人家的一片美意,含笑着与青竹说:“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几个月前我脚还小,大概穿不了,所以就放那了。没想到现在穿还算合适。”
青竹想,比起年初的时候少南的确突然长高了不少,如今已经比自己足足高出一头来,而自己像是几乎就没怎么发育一般。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身后有人在喊青竹:“喂,有没有什么吃的?”
青竹一惊,回头看时,却见是明霞倚靠在门板上,一手抚着肚皮,看样子是饿坏了。
原来明霞晚上并没吃什么东西,在床上躺了一阵,饿得脑袋发晕,打量着白氏已经睡了,便起身来问青竹要吃的。
青竹想要不理她,但想到她今晚挨了一顿狠打,也算是得了教训,看她可怜巴巴的样子,也软了几分。她和明霞近段时间也没说上几句话,各自干各自的,现在有些晚了,便和她说:“灶房里的斗橱里还有两个窝窝,自己拿去。”
明霞听说也不点灯。摸着黑开了灶间的门,翻了一阵子才找到了两个窝窝,虽然是冷的,但此刻也管不着这些,胡乱的往嘴巴里塞。后来有些咽不下去了,明霞摸着了个碗,就在水缸里舀了半碗凉水喝了。
青竹提了少南那双破烂掉的鞋子就回屋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各房的人便起了身,匆匆的用了早饭,上工的,上学的相继出了门。青竹本来要去放牛,结果又遇见老姜头来借牛犁土。青竹倒乐得轻松,给小鸡崽们添好食水,见没别的事可做,便回屋给少南补鞋子去。
青竹虽然说不得手有多巧,也无法像青梅和明春她们那样扎出艳丽的花来,针线上的技艺本来就平平,但到了这里以后,什么都得自己动手,身上的穿戴无一不是双手亲做的。补一双鞋子自然也就成了小事。想到这里青竹顿时涌出一股自豪感来,看来双手的创造力还真是惊人。
白氏不知从哪里搬出个手摇小纺车,经久不用,已经落满了灰尘,绳轮上也松动了,想着等永柱晚上回来给修一修。另外梭子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找齐全了,得空闲时摇一摇。说来自己也几年没有纺过了,难怪这纺车一直丢在那里没有去打整。
西坡那块不长东西的两分沙土地里,白氏说空着也空着,不如种些苎麻,没想到还真有收成。
白氏想着将这辆纺车收拾好,将麻纺出来,再去借章家的织布机一用,看能不能织点夏布什么的,拿来做衣裳也行,强过在外面买的那些,不过就是费工费事,麻烦得紧。
白氏心想,要不去卖些棉线回来,混着一起纺出来,也能织出些棉麻布来。
青竹是头一回见到纺车,以前只在电视和图片上见过这么古老的东西,也不知如何用。但见白氏兴致勃勃的收拾好纺车,正招手教她过去。
“你来舂麻吧。”
青竹一头雾水,她一点经验也没有呀。
白氏将晾好的麻放进了木硾里,让青竹拿了木槌一下一下的舂着,青竹只好照办。
“你太用力了,这样下去,连麻都弄损了。”
青竹只好收了些。
白氏又说:“再加重一点,不然连皮也剥不下来。”
青竹心想还真麻烦,比起舂米来还要讲究,如此几番,白氏在旁边一面指点,一面将硾里的麻随时抖动着,忙活了好一阵子,青竹觉得手臂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总算是将麻舂了出来。
将麻舂了出来,下一步的工序就到了将这些麻丝挽成团。青竹以为这活很简单,就像挽毛线那样,团成一个个的毛线球不好,却不是那样的。白氏在旁边指点着,让青竹将这些麻挽在腰间,左手拿着挽麻的套子,接着理出一丝来,挽成个“8”字型向那套子上套去。一圈圈的缠下去,直到青竹觉得手很沉,已经有些接不住时,才开始挽第二个。
白氏见青竹一副生疏的样子,皱眉问道:“你娘连这些都没教过你?”
青竹摇摇头,两世为人,这还是头一遭干这些古老的活。
“那么纺车你也是不会用呢?”
青竹道:“不会。”
“那你还有什么用。”一手将青竹推开,自个儿拾了只矮凳在纺车跟前,将挽好的麻丝放进一个笸箩里,上了纺车,一手摇车把,一手捻线,理线,青竹见麻丝上还捻了些洁白的棉花在上面混纺呢,摇着的车把带动着绳轮滋悠悠的转着。青竹觉得很是新鲜,便就看住了。不一会儿纺好的麻线一圈圈的绕在了几个线锭子上。
这个时代没有蒸汽织布机,什么都得靠手来,也全都要靠经验来,最朴素的小手工,小农经济。
白氏一坐了就坐了一上午,青竹在跟前也帮不上什么忙,索性忙自己的去了。
纺好了线接着便是网线,主要是检查一下线的均匀度和有没有受损的地方。忙活了一上午,用过了饭,便让青竹将一口不大用的铁锅里掺了些清水,还加了些木柴灰,然后将网好的线放进锅里便开始煮。据说这样漂白麻线。待煮得差不多时,捞出埋在草木灰中药捂上三个晚上,最后捞出来到河沟边清洗干净,果然那些麻线变白了不少。
明霞这几日都不肯和白氏说话,有时候见着就躲,或是在屋里不出来,连饭也端到自己房里吃。白氏就当没看见一般。
后来和明霞说:“你成天嚷着要穿新衣裳,这里织出布来就给你裁一件,过年穿。”
明霞不吭声,心想自家能织出什么好布呢,拿去做抹布还差不多。论布料,论花色哪里有布庄里卖的好。
从纺线,到后面的排线、织布、漂白、滚布等白氏都让青竹在一旁看着,那阵势看来是想让青竹学着点儿,以后自己织布,不用再花钱去买。
正文 第七十九章寿礼
且说青竹跟随白氏学习如何纺线,如何织布。没想到家里的这些麻加了棉花混纺出来的,后来竟织了几丈布出来。夹着粗纤维的土布,摸上去没有丝绸的光滑和亮泽,不过由于是自家动手做出来的,虽然自己不是主力,但也全程参与了,青竹心中涌出一股自豪来。
后来章家见白氏要染布,二话不说送了些以前用剩下的染料来,自己加了稻草灰化开了,将裁剪成丈把长的布投入染缸里。过得几日,便染出了三种桃红、靛蓝、青灰三色。白氏嗔怪青竹将料加少了些,那桃红的颜色有些淡,觉得不好看。不过青竹倒很是喜欢。
晒干了布,白氏就筹划着这些布的用处。像是桃红这样艳丽的颜色自己一把年纪断乎是穿不得了,便预备着给明霞留着。靛蓝色的可以给少南制一身新衣,剩下的还够自己一条裙子,青灰色的给永柱做身裋褐。少东的衣裳白氏不愿意管,再说他这些年常在外面跑,不愿意穿这些土布衣裳,挣了两个钱,又要自己出来做买卖,衣着也讲究起来。旧年里白氏给他做了身衣服,可能是嫌不好,至今也没见他穿出来过。
在白氏的分派里,翠枝和青竹压根不在考虑的范围内。翠枝颇有言辞,看来她也算个外人,亏得还添了个女儿,结果倒和青竹一样。青竹倒不怎么在乎,反正她是个外人,只是来这家帮工而已,要求不能太高了。
白氏给明霞量了一件短衫,一条裙子,还剩了不到半疋布的样子,后来给了青竹:“辛苦了一场,拿去吧。要做个什么,随你的便。”
青竹脸上并未露出什么欣喜的神色来,冷冷清清的接了过去。心想这么点布料够做什么呢。
明霞听说给自己做新衣裳,倒也没露出什么喜欢的样子来。依旧是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诸事不问,白氏也不想再打骂了,由着她野去。
这里青竹新得了布,想着做条裙子吧,似乎又有些不够,颇有些纳闷。只好数了些钱。再上街买了截鹅黄的棉布回来,将两色裁剪四指宽一条条的布条来,最后再一一的夹杂着缝上。不就是条两色相间的褶子裙么,淡雅相宜,比起那些俗气的大红大绿来增加了不少的韵致。
后来明霞见了眼红,就央着白氏也给自己做一条同样的,白氏没那闲工夫。明霞便不依。白氏和青竹道:“你给她做吧。”
青竹却不肯接手:“没布了,再说我还要赶双鞋子,要动这个针线还不知要到哪年月。”
青竹心想自己织的布已经缝好了,还没上身呢,总不能拆了重做吧。白氏听了青竹的这番话,骂了句:“白养了你。”
青竹只当没听见一般。她给明霞做裙子。也得瞧她乐不乐意吧。白氏成天拿这事数落青竹,明霞也吵着要,白氏后来说让青竹将自己做的那条给了明霞。青竹当然不肯。直到后来听腻了白氏的数落和念叨,索性将那条裙子送给了青梅穿。
裙子事件渐渐的落下了帷幕,白氏见青竹将它给了娘家人,虽然不悦,也冷言冷语说过几句。但总归是渐渐的不再提及此事。
腊月初一是永柱年满五十二岁的生日,虽不是什么整生日。但他是一家之主,不管是在瓦窑上帮工,还是地里的农活,几乎都是他一手撑起了这个家,因而也要庆贺一回。
可这一日天公不作美,早起就开始下小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不见停息。
明春跟着马家人扶了灵柩到宛县祖坟下葬,总算是在永柱的生日前赶了回来。这一日便携了丈夫带了贺礼前来庆贺。
这一日少东也没去杂货铺帮工,因为前几日染了风寒还没有好。
永柱自己去河沟里钓的鱼,有四指宽的两三条,还有几条粗细不一的黄鳝。自家菜地里这个季节不出什么好的蔬菜,除了萝卜、豌豆尖、青菜、菠菜、蒜苗之类就不出别的好菜了。还是秋天好,各种蔬菜都有,索性当初还晒了些类似于葫芦干、苦瓜干、豇豆干、茄子干之类的菜,还能拿些出来或炖,或蒸,或煨。
明春一到家便进了白氏房里,将带来的那些东西都给了白氏,零散的东西堆了大半床。明春一样样的指给白氏看。
“攒盒里装的是四样点心,婆婆非要拿来。”说着便揭开了盒盖,白氏看了一眼,不大认得出,明春赶着介绍:“这些都是好东西,拿去摆果碟子岂不是好。这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