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攒盒里装的是四样点心,婆婆非要拿来。”说着便揭开了盒盖,白氏看了一眼,不大认得出,明春赶着介绍:“这些都是好东西,拿去摆果碟子岂不是好。这是菱粉糕、虾糕、蟹黄酥、杏脯。”
白氏好些听也没听过,笑呵呵的说道:“当真是好东西。哪里舍得自己吃呢,拿去送人也体面。”
明春指着底下的麻布口袋里的东西道:“这些据说是他们宛县出的土物,带了些来给你们尝尝。”里面装的不外乎是些干果、土布之类的东西。
紧接着又抖出一件半旧的石青茧绸斜襟短袄来,笑道:“这衣裳给娘穿吧。”
白氏原想说自己要干活,这些衣裳穿不出去,怕糟蹋了好料子,她又拿过来细细的看了一回,摸到左腋下好像有织补过的痕迹,脸上的笑容也就渐渐的淡下来了。
明春又将一双黑色的缎面的高腰毡靴拿出来,对白氏道:“这是给老爹的,很是暖和,据说是羊毛做的,爹一定会喜欢。”
白氏明眼看见鞋后跟有些磨损了,当时就拉下脸说:“亏得还是回来给你爹过生日,你捡这些旧东西给他,这是谁穿过的?”
明春见瞒不过,只好如实说道:“据说是公公以前的。”
白氏嘴巴一撇便道:“也不嫌晦气,这个你还是拿回去吧。还有这件衣裳,我也穿不了。”说着将短袄一并塞到了明春的怀中,沉着脸便就出去了。
明春想,怎么着母亲就不高兴呢,难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还是嫌东西不好?
白氏心里有气,又不好冲着女儿发火。他们项家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还不至于要捡别人用剩下的东西过日子。
白氏走到外间,见少东和马元两人正站在屋檐下说话,嘀嘀咕咕的也不知讲些什么。
白氏道:“这外面冷,又飘着雨,为何不进屋坐去。”
少东回答说:“我有话要和大妹夫谈,顾不上了。”
青竹和翠枝妯娌俩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弄出了几道还算像样的菜肴。期间翠枝夸奖过好几次:“妹妹年纪不大,没想到手艺就这样好了。看来合该我有口福。”
青竹听了话却想:不过就是找个理由让我负责每天的饭菜嘛,何必说上一大堆肉麻的奉承话呢。
白氏走了进来瞧了一圈,又见菜已备得差不多了,可以开饭。此时却不见永柱在家,只得各处去寻。
妯娌俩张罗好饭菜,永柱和白氏自然坐在最上首,下面是明霞和青竹。少东夫妻和明春夫妻打横。青竹虽然有座位,可也没几时在坐,要来回的传菜,添饭,照顾灶膛里的火。
白氏知道马元爱酒,且酒后丑态百出,避免尴尬,因此暗地里交代少东和永柱不陪马元喝那么多的酒。因此给永柱敬了两杯时,白氏便暗暗的让青竹将酒坛给藏了。
青竹却心想,她也想看看今天这个大姐夫酒后又会闹出什么事来,上次在这里和大姐当众调戏亲热的镜头,至今她还没忘呢。
明春见母亲不大高兴的样子,对自己又有些不屑,带来的衣服鞋子看来是送不出去了。不过当她将那双鞋子给了永柱时,永柱满脸喜欢,双手接过,便乐滋滋的笑道:“到底是女儿心疼人,还真是暖和。”
白氏却皱眉拉了拉永柱的衣裳,也不顾女婿在跟前,直说道:“你还真不嫌晦气,这鞋子以前马老爷子穿过,干嘛要捡一个死人穿过的东西。我们家也还没那么穷。”
明春赶紧解释:“爹放心,这鞋子虽然公公穿过,但是是生前穿过的,并没穿着它过世,听说也没穿几次,都还好着呢。”
永柱也不讲究,满心欢喜的接了下来。
白氏却板着脸说:“还真当我们是叫花子,等着打赏呢。”
这句话让马元和明春顿时脸上很不好看,马元只好装作没听见一般,低头喝茶掩饰。明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满是尴尬,偏偏大嫂又在跟前。只好去拉马元:“我们出来半天了也该回去了。”
“好吧,该走了。”马元起身便向永柱拱了拱手:“岳父大人,家里还有事,改日再来拜访。”
永柱虚留了一阵,白氏听说明春他们要走,也不出来送送。明春只好站在白氏房前说道:“娘,我回去了。”
白氏不吭声,她的火还没消呢。
直到明春走出了院门,方觉得这事是不大好,又折回去将身上的一个荷包解了下来,里面装了约莫有几两散碎银子,便给了永柱,永柱却坚持不收。明春没法又只好给了白氏,白氏原不肯要的,后来经不住明春在跟前念叨,只好收下了。
后来永柱将白氏说了一顿:“明春给你钱,你还真收下了。”
“她自己给了我,难道还不要?”
“我看你是掉进钱眼里了。”
正文 第八十章远游
这日格外的冷,少南早早的回家了。
白氏说,可能天气要变,不知是要下雨还是要下雪,便让青竹、明霞去山上劈些柴禾回来预备着。青竹二话不说便拿了柴刀、绳子就要出门。
明霞却不肯去,青竹道:“我一人怎么弄得回来。”
明霞才不管这些,后来少南走了来说:“我与你去吧。”
青竹忙道:“算了,不敢劳烦你读书人动手,我自己去吧。”
少南却道:“天冷,坐在那里脚也冷,还不如出去走走。”
白氏也不计较,两人便出门了。
腊月的天气,风刮在脸上有些刺骨。青竹觉得身上一点也不暖和,心想着该包条头巾的,头发也不至于吹乱,只是走出家门好一截,也不打算再折回去。
一路上两人也没说什么话,直到爬上了山。山上的树木可不能乱砍伐,每一棵都有人家,青竹好不容易找到了项家的那块山林。放下了绳子,举目观望了一回高高的树干,密密匝匝的枝桠,树叶早已经落光了。
那么高的树,偏她又不会爬树,如何上去剔下枝桠呢,要是明霞在的话,说不定会容易许多。
少南见青竹没什么动静,便对她道:“你拾些枯树枝吧,我爬上去砍些枝桠。”说着就扎好了裤腿,绑好了衣袖,一手拿了柴刀,身手敏捷的向一棵松柏爬去。青竹瞪圆了眼睛望着,赞叹他们兄妹的身手怎么都这么好,偏偏自己学不会呢。
只见少南十分容易的就爬到了树干上,约地两丈高,牢牢的扶好了,固定好身子,举起刀一下下的砍着。
青竹看了一回。仿佛没什么不妥,便依了少南的话,只弯身寻找地上掉的那些枯树枝。走了好大一圈,也寻得不少。便将它们聚集在一起,用绳子拴牢实了,一会儿背下山去。
青竹担心少南没有踩稳从树上摔下来,倘或有个好歹,家里人可会饶过自己,因而站在树下大声喊道:“好啦,别再砍了。当心。”
少南听说便利落的下来,又看了看,接着又去砍青杠树、香樟树的枝桠。两人忙活下来也收获不小。她将地上那些砍下来的枝桠聚集在一起,分了枯树和新鲜树分别牢牢的扎好。
便要叫少南回去了,因为又要起风了,却见少南正蹲在大石头旁,正吸吮着什么。青竹瞧见了。忖度道:莫非他砍伤了自己不曾?
走近一瞧,见少南正吸着自己的左食指,将吸出来的血一口口的吐掉。青竹忙捉过来一看,第一指关节处划出了一道寸长的口子,血止不的往外冒。
少南连忙缩回来,背过身去。继续吸吮着,想赶紧止住血。
青竹在他身后说:“我不是叫你小心了吗?回去怎么写字呢?”顿时便觉得自己成为了罪人。
少南冷冰冰的说:“我又不是左撇子。别大惊小怪的,不与你相干。”
青竹脑中突然浮现出一样东西来。刚才她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连忙转身去寻。
少南吸吮了好一阵,还是有鲜血不断的冒出来,他甚至想会不会永远止不住,血涸而亡。心中陡升一种悲凉来。回头却不见青竹在跟前。以为青竹撇下自己独自下山去了,却见捆好的柴还放在哪里。柴刀也跟着一同不见了。
少南四处不见青竹,等了好一阵子,才见青竹砍了些他不大认识的枝叶来,上面还挂着圆润的紫色小果实,宛如一颗颗的珠子。
青竹一丝也没慌乱,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将采来的华紫珠的叶子摘了下来,先用手中的刀切碎,接着又给捣成了糊,叫过了少南,让他将手伸出来,把捣好的糊敷在了伤口上,并询问了一句:“没有伤着骨头吧?”
“应该没有?”青竹的此番举动让少南有些诧异,她如何知道这种东西可以用来敷伤口呢。青竹解下了自己腰间的一块手帕,手指灵活的替他绑好。
渐渐的似乎没有血溢出手帕,看样子好像已经止住了。
少南不得不佩服起来:“你还真有法子。”
“不过是按照书上说的做罢了,正好我还认得这种东西,也恰巧林子里有,你运气不错。”青竹便去将柴捆背上身就要下山去。
少南却坐在石头上未动。
青竹回头催促着他:“怎么着,你还要在这里吹冷风吗?”
少南道:“过来,我有一事要和你说。”
青竹不知何故,便放了下柴捆就过去了。
少南回头看了青竹两眼,有些出神,半晌才说:“二月里我要去参加府试,倘或过了就算得上是个童生了。”
青竹忙道:“这是件好事呀。”反正她从未想过要去阻拦项少南的前程,她只关心自己的未来怎样。
少南接着又道:“今天先生对我说,若我过了府试,便愿意写封推荐信,让我去云中书院读书。”
青竹立马道:“这样也好,毕竟这种村上的小学校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出去看看,眼界也就开阔了。几月走呢?”
“若中了的话,可能收了麦子就走。”
“哦。”青竹表现得很平淡。
少南又看了青竹两眼,才道:“你放心,一会儿我会向爹说明。让他做主,退了这门亲事。你就可以回去陪伴姐妹了。不用在这边左右不高兴。”
青竹一怔,才想到少南真正想要告诉自己的,是后面的这几句话,按理说青竹听见这个应该欢喜雀跃的,可是脸上依旧没有露出什么神情来,好像她一直是个喜形不露的淡漠之人。只是她心想的却是,这件事或许不会有这么简单,她是想退,可那两位老人的意思呢?会凭借少南的一席话,立马就改变了主意,毕竟他们夏家还欠了项家那么多钱。如今哪里还得上呢。
少南见她沉默的样子,不免有些小小的失望。以为她听见此事后会露出笑脸来,看来失算了。难道她改变了主意,不想回去了吗?因此多问了一句:“你是如何想的,到底好不好?”
青竹低了头说:“你真要去说,我只有感激你的份。这份心意我领了,成不成,却是另一码事。”
“是吗?”少南怔忪了好一阵子。
两人各自背了柴下山去。少南手受伤的事不想让白氏知道,原本就不大的事,怕又闹得不安宁,再说真不与青竹有多大的关系。
青竹独自在灶间忙碌。少南已经回自己房里看书去了,各不相干。
直到天色擦黑时,永柱才从窑上回来。
一家子用了晚饭。少南没有立刻急着回自己房去看书,而是对父亲道:“爹,儿子有事要和爹说。”
永柱累了一天,身上有些酸疼,但一天下来难得与儿子说几句话。见儿子主动来和自己商量,因此硬拖着疲惫的身子,和少南道:“什么事?”
青竹收拾了碗筷,在一旁见了,她知道少南要说什么。自己在此毕竟有些不妥,便回屋去做会儿针线。随后准备睡觉。
昏暗的灯火下,青竹一针一针的缝着块手帕,身上的那张给了少南敷伤口。她已经不打算再拿回来了,不过想来沾染了血渍和污渍,已经很难去掉了。只好自己再做一块,好在她还剩下些零碎的布头,要做块手绢还是够。一面缝。一面想,也不知堂屋里的父子俩谈得怎样呢。
对于少南要出去读书。或许永柱是支持的吧,只是少南年纪小了些,只怕还得用上一笔钱,少东不是还等着这笔钱自己开铺面么。作为当家人的永柱或许就到了抉择的时候,到底是大儿子的立业重要,还是小儿子的读书重要。也不知少南将退婚的事给永柱说了没,青竹猜想着永柱会是怎样的反映呢。不过她本来就没报多大的希望。
这边的堂屋里,门已关好了,八仙桌上点着一盏微弱的小油灯。少南坐在下面,永柱一手撑着脑袋,静静的听完少南说要出去读书的事,倒让他很感意外。
少东已经在隔壁屋子里熟睡了,不知道这边的人谈论了些什么。翠枝却还没睡,张起耳朵聆听了半天,心想这小叔子倒还有些本事,能得先生举荐,看来还真是个人才。
白氏原本在自己房里做针线来着,听得少南说,连忙走了出来。
“你要出远门?”白氏劈头就问。
少南点头道:“是呀,只要考取了童生,先生就说帮我引荐。那云中书院虽不及四大书院有名气,但听闻我们先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