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青梅和青竹俩在厨下忙碌,蔡氏陪着客人在堂屋里聊天。青竹推了推青梅,小声问了她一句:“怎样?”
青梅故作糊涂:“什么怎样?”
青竹取笑道:“大姐就和我装蒜吧。”
谢家母亲倒是一眼相中了青梅,见这闺女做事勤快,虽然话不多,但本分。因此和夏氏说道:“我养了七个儿子,这个儿子是老六,如今老二都三十一岁了还没娶媳妇,老五二十一了也还没娶,我也管不了了。老六愿意出来,我也由着他。只是不知你们夏家觉得我们家老六如何。”
谢通坐在旁边,听见长辈们谈论起自己来,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起身借口走开了。
这里三个女人继续谈论着,蔡氏对谢通还算满意。这些年她扛着这个家,青梅虽然也能分担一点,但毕竟没个壮劳力,所以才一心想要招个女婿。又瞧见谢通模样还算周正,举止有礼,不像是那般不三不四的人,她也不去问青梅的意思,便满口答应下来。
“既然是大姐帮着相准的,我也没什么话。瞅着倒也还好。”
夏氏便向谢家母亲说:“这事我看能成。我做姑姑的就算是媒人了,只等换了庚帖找人合下八字,若没什么犯冲的,早些定下来也好。”
谢家母亲听说便也喜欢。
蔡氏满心喜悦走到灶间,叫了青竹:“过来替我写几个字。”
青竹擦了擦手说:“好勒,马上就来。”又瞧见蔡氏一脸欢喜的样子,便笑问道:“什么事这样高兴呀,娘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蔡氏看了眼青梅笑说道:“当然是大丫头的亲事呀。”又问青梅:“你觉得如何,我看着也还好。”
青梅淡淡的说道:“娘说好就好吧,娘做主就是,何必来问我。”
蔡氏才没说什么,叫了青竹出去了。蔡氏找了夏成用的纸笔,让青竹帮忙写几个字。
“辛亥年三月十三,未时。”蔡氏念道。
青竹很快就写好了。
蔡氏接过去看了一眼,其实她也不大识字,又转手递给了谢家母亲。
谢家母亲也不识字,不过觉得这字倒也漂亮,不禁打量了青竹两眼笑道:“这是你家二闺女吧,哟,还真了不得,原来是个女秀才呢。”
蔡氏笑道:“什么女秀才,她哪里懂得什么,又没正经念过书,谢姐姐别抬举她,只是以前她爹还在的时候,教过她一点半点,不过以一充十罢了。”
谢家母亲又深深的将青竹从上到下看了个遍,心想,怎么这么快就将老六的事给决定下来了,见他们家的老二似乎比老大还好,看着也聪明,又会读书写字,不像老大那样有些木讷。不免有些后悔。转念一想,又立刻笑吟吟的和夏氏说:“廖大姐也是知道的,我家里还有个小儿子,今年才十四岁,我见你们家这个二姑娘好,不如说给我们家老七如何?”
夏氏倒吃了一惊,本来说青梅的事,说得好好的,为何又说到了青竹身上,又去看蔡氏。蔡氏脸上有些尴尬,夏氏忙着解释:“这事恐怕不成,这二丫头是有婆家的人了。”
谢家母亲听说忙叹:“哎,真个可惜了。可怜我福分薄,得不到这样好的媳妇。只是我见你们家二丫头年纪也不大啊,怎么这么早就定下来呢?”
蔡氏这才解释道:“说来也不怕谢姐姐笑话,我们老二送给了人家做小媳妇,就因为她大姐的事,我才将她叫过来帮下忙。”
谢家母亲听说便也不再开口了,只恨她家儿子没这个福气。
谢通正站在篱笆下发怔,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春红走了去,拉了拉他的手叫了声六哥。
谢通回头笑笑:“怎么呢?”
春红小声的在谢通耳边说了句:“你喜不喜欢未来的媳妇呀?”
谢通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抬头看时,只见青梅正端了方盘从屋檐下走过,又连忙别过了目光,看向别处。
过了两日,谢家找和合了八字,算命的人说两人的八字好,以后夫唱妇随,并没什么犯冲的地方,这段姻缘做得。谢家和夏家便正式的订下了婚约,谢家也承诺拿些钱出来帮夏家修两间房子。又换了信物,只婚期还未定。蔡氏一直操心的事总算是有着落了,夜里睡觉也安稳了好些。青梅对于这件事,从来没露出半点喜欢,或是不喜欢的神情来,完全像个局外人一般,不闻不问,任由母亲和姑姑去操持。
正文 第九十八章求医
自从秧苗下了田就一直暴雨不断,才晴了不过三五日又是接连的大雨。
连日来的雨水让人心烦,由于下雨,窑上开不了工,永柱在家休息,有时候有做点竹活。
灶房这边地势较矮,那雨水已经灌进了屋子。青竹裤腿已经挽到了膝盖上,打着赤脚拿着水瓢将屋里进的水往屋外舀,堆放着的柴草也大都被浸湿了,这下做饭如何生火呢。
等到青竹将屋里的积水打扫干净,白氏去搬了几块青石来将门槛垫高了些,不至于再让水灌进来。紧接着灶房后面的屋子可是堆放着粮食,那是一家大小的口粮。
青竹犯着愁:“这要怎么做饭呀,柴禾全都湿了,只怕点也点不燃。”
“后面的竹棚上还堆放了些,抱些那里的来烧,应该能应付两天,只要这死老天不要再下雨了。”白氏见这大雨不断,心下很烦,又愁田里的那些秧苗会不会被大水给冲跑了,要真是如此的话,没有收成吃什么呀。只好日夜念着佛号,求菩萨保佑这雨赶快停下来。
翠枝坐在自己房里没有出来,豆豆在床上安然躺着。翠枝一面纳着鞋底,心里却极是烦恼,心想这少东出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遇上这样的大雨,路上会不会出什么事,若是车子翻下了山沟只怕也没人了。越想越害怕,每日在心底要将少东给骂上好几遍,又暗地里嗔怪少南读什么劳什子的书,让一家人都不得清静。
明霞走了来,要和豆豆玩,却见豆豆在睡觉。翠枝说:“你去别处玩吧,她哭闹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睡着了。别给吵醒了。”
哪知明霞并不走。而是脱了鞋要上床和豆豆一处躺着睡觉。翠枝见了皱了皱眉,待要说几句又怕白氏听见不高兴。只见明霞脚上还沾着泥,不知是不是去玩了水,现在就将泥带到了床上,翠枝别过头去,就当没看见。
豆豆从梦中惊醒,放声大哭。明霞守在旁边听见了,便要抱她去外面。翠枝阻拦道:“她昨日起身上就不大舒服,别抱她去外面。”
“那我就在这里陪她玩。”明霞将床上的衣服卷成一团,摆在豆豆跟前和她说:“豆豆。这是小娃娃,来,你看她哭了。快抱抱她。”
换做往日豆豆还喜欢和明霞一道玩这些小游戏。今天却哭个不停,看也不看明霞。翠枝连忙放下了针线将豆豆抱了起来,柔声哄道:“小宝贝,你怎么呢。是不是也想你爹了,乖。你爹很快就要回来了。还会给我们小宝贝带好吃的。别哭了。”
哄了一阵,翠枝想到可能是她饿了,这里已经没有再给她喂奶,便打算去熬些稀粥给她喝,便让明霞帮她好生照看着。明霞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翠枝走进灶间一看,四处都是湿漉漉的。不得不提起了裙子,小心翼翼想要找下脚的地方,生怕稀泥污了她的鞋子和衣裙。
青竹端了些草木灰打算要铺在地上吸一些水渍。见翠枝在此忙问:“大嫂要弄什么?”
“豆豆只是哭,我想她是不是饿了,想着给她做点吃的。”
青竹道:“柴草都湿了,大嫂去将竹棚上的抱些来吧。”
翠枝听说便去了。这里赶着给豆豆熬了鸡蛋猪油稀饭,翠枝吹了吹害怕给孩子烫着。就喂她吃,哪知豆豆却头扭向一旁。根本不给翠枝面子。
翠枝心疼的抱在怀里,又摸了摸她的额头,有些滚烫,心里一惊,这孩子是病了。外面的雨还没停息的迹象,翠枝看得心下着急。毕竟孩子是心头肉,昨儿夜里她睡得就不安稳,怕再拖延下去,拖出大病来。便给她穿了外出的大衣服,裹得好好的。自己又换了身衣服,找白氏要蓑衣和斗笠。
白氏道:“还下着雨,你带着她去什么地方?”
“她饭也不吃,只是哭,又发着烧,不能再拖了。”翠枝满心焦灼。
青竹取了雨具来对翠枝道:“大嫂,我与你一道去吧,多一个人也方便些。”
翠枝感激道:“那真是极好的。”
这里妯娌俩一并出了门,明霞追了出来也说要同去,却被白氏一把拉住:“你跟着添什么乱啦,我让你做的活,都做完呢?”
青竹戴着斗笠,翠枝披着蓑衣,青竹又帮忙打着伞,翠枝怀里抱着孩子,两人齐往镇上的医馆而去。
雨越来越大,两人已顾不得身上是不是给淋湿了,一脚高一脚低,踏着泥水就去镇上。青竹脸上也说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汗,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医馆,却见大门紧闭。翠枝连忙拍着门,又大声叫道:“有没有人呀,快来帮我看看孩子。”
喊了半日也没见有人过来给她们开门。这镇上就两家医馆,她们又只好去找另一家。青竹祈祷着能有大夫在家,不然她们就白跑了一趟。
走到了第二家,还是大门紧闭,青竹帮翠枝敲了好一阵的门,才见有人来开门。
“什么事?”
翠枝见有人,连忙一脸惊喜说:“快帮我看看我女儿,她病得很厉害。”
“进来吧。”那人将门给打开了。
青竹将雨具放在了檐下,心想天不绝人,幸好有人在。
这位大夫三十不到的样子,倒还年轻。穿一身灰蓝的直裰,戴着六合帽。让翠枝将豆豆放在小床上,那豆豆只是哭,一张小脸红红的,哭得翠枝心里难受。
后来大夫说:“时惑所致,发热、啼哭、不肯吃饭也正常。我给开两剂药,等到她吃了,若还不见好,再来找我。”
翠枝听大夫这样说顿时就放心了不少。青竹坐在凳子上等候着,一面又打量这医馆,倒十分的简易,靠墙立着的是满壁的药屉。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香。收拾得倒还算整洁,窗棂上也没落下什么灰尘。
大夫写好了药方,又连忙拿了小秤称药。豆豆还只是哭翠枝一面哄着,心想她睡着了只怕要好些。
青竹瞥了一眼那药方,只见写有什么紫苏、板蓝根、桔梗、枳实等。这些日子来她也研究药方来,只是不会诊断,不会辩症,也不大会配伍,看书学了点,连皮毛都还够不着。心想若是自己自由的话,她倒愿意在这小医馆里做学徒也不错,多少是门手艺。
等到拿了药,付了钱,青竹和翠枝便一道回去了。
永柱一上午只编了个竹篮,见她们回来了,随口问道:“豆豆她没什么事吧?”
“大夫说不要紧,给开了药。”
青竹说帮着熬药,翠枝一直守在女儿身边,怕她醒来看不见自己更是哭得厉害。
白氏在自己房里坐着,倒也没出来瞧一眼。从豆豆出生起,她也没抱过几次,本来就不大喜欢,听说生病了,更是一句问候的也没有。
这里青竹帮着熬好了药,待凉了些,翠枝便一勺一勺的给她喂药。豆豆不肯喝,后来翠枝让青竹帮忙将豆豆给按住,强灌了下去,又是一阵大哭。青竹心想这小孩子生病还真是受苦。
后来豆豆竟然将灌下去的药全部都吐了出来,弄得满衣襟都是药。翠枝更是心疼,抱了豆豆也跟着一起哭。
青竹在旁看着拉了拉翠枝的衣裳:“大嫂,你怎么也跟着哭起来了。我看不如先给她喂点白水,过会儿再熬药给她吃。”
如此折腾了好几日,豆豆的病虽然有所减轻,但每夜必要惊醒,有时候夜里依旧要发热。翠枝更是提起了万分精神,衣不解带的守在跟前。
白氏见豆豆总不见好,心下也烦,闹得家里一刻也不清静。走来说:“既然吃药没有效,不如我去找刘婆子过来瞧瞧。看是不是撞着什么呢,也好给她驱一驱。”
翠枝也没法子,听得婆婆这么说便答应了:“有劳娘费心。”
白氏说做就做,找来了刘婆子,刘婆子说豆豆撞见了路过的红发小鬼,要了豆豆的八字,又要了一套香烛,一疋红布。自己写了两道符,在屋子里跳了一阵神,口中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一阵装神弄鬼,后来化了符水,交给了翠枝:“早起喂她喝了,忌走孝家。五日见好。”有用红布做了个三角形的小包,里面装的是供了神仙的米和火镰石,让给豆豆戴在身上,说是能够驱邪除祟。
翠枝将信将疑的接了去,又给了刘婆子二钱银子作为谢礼。
当着白氏跟前,青竹不敢说什么,这跳神、符水之类她是压根不相信可以治病。又见翠枝兴致勃勃的样子,想到豆豆生病受的这些苦,待要劝两句。
翠枝却道:“你说我现在还有什么法子呢,她总是不见好。你大哥也不回来,我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不管好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天保佑。”
听了这话青竹只是为豆豆心疼,又为翠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