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恍!?br />
都快巳时二刻了,夏氏才带着儿媳妇赶来这边。
蔡氏连忙迎了上去,满口说道:“哎呀,我还当大姐忘了,总算是来了,快请坐。”
夏氏看了屋里一眼,心想也不像项家人已经来了的样子。便道:“不算晚吧。毕竟走了这么远的路。”
对于钱家的那位小媳妇,青竹跟着青兰一道以“嫂嫂”称呼,见她穿着一身半旧的玫瑰粉的大袄,身子裹得圆滚滚的,根本看不出脖子来,愈发的显得身子圆,脑袋小。
青竹对于这个表嫂原本还是有些印象的,不过几年没见,还真的长变了,记得以前一副娇弱的样子。现在竟然一点也看不出。不过后来青兰私底下告诉她,那是因为生了孩子以后,身材走形。还没恢复过来。
夏氏作为青竹的亲姑姑,也捎了份添箱礼送来,两根银簪,一双新鞋,一双新袜。一疋蓝花布。礼很简单。但也是夏氏的一片心意,蔡氏忙将青竹叫来给她姑姑道了谢。
这里已经备好了沏得香气浓郁的热茶,青竹亲手刚给夏氏斟了大半杯,捧给了她。又倒了一杯递给表嫂。
夏氏正好想暖暖手,接过茶向青竹点点头。
“这么一来,你也不算他们家的童养媳了。也是正经娶过去的媳妇。还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还有乾坤扭转的时候。加把劲,给他们项家生个儿子。你也有功劳了。”
姑姑的话没什么错,不过青竹却想,我要嫁到他们家去,难道就是为了生个儿子吗?
“他们项家当初要你过去,说你的命格好。没想到你去了几年,他们家越来越不错。看来也不假。”不过说到命格这一事,夏氏不免看了蔡氏一眼,因为这事她心里颇有微词。也不知当初父亲是怎么想的,为了给病重的母亲冲喜,偏偏要兄弟娶这样一个不祥的女人进门。
命实在是硬,母亲过了没两月就没了,后来连兄弟也给克死了,好在没有报应到子女身上。不过此刻再说这些话的确有些不妥。夏氏是个知趣的人,低头喝了两口茶,脸上却依旧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都快午时了,这边的人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白氏和永媳妇,并白显两口,四人一道来了。都是青竹无比熟悉的人。这里夏家人连忙迎接着,在堂屋里待客。
白氏的脸上瞅着是淡淡的,但毕竟是儿子的好事也不好十分做出难看的脸色,这又是在客中,倒不好表现不耐烦的神情。
下聘礼自然就少不了聘礼本身,抬了两抬东西,用大红布盖着,此刻正摆在堂屋正中。
姑姑果然是个来事的人,帮着蔡氏招呼人,又和白氏寒暄,又生了一张巧嘴,不出一阵子就引得白氏一阵笑。
“既然是要从头行礼,这该有的仪式也不能少。不过青竹这些年是在我们家长大的,供她吃穿,供她住。今年养的鸭子又遭了瘟疫,损失了好些钱,要说聘礼的话,也不可能好出色,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亲家母还不要见外的好。”白氏说着便让陈氏帮忙将那些红布揭开。
众人看去,只见有一对大白鹅、一坛酒、两疋簇新的棉布、一小瓷罐的上等茶叶。
夏氏见几样礼还算齐全,也没什么好挑剔的地方。
白氏又让兄弟白显取出钱来,白氏将两块银子推到了蔡氏的面前,笑说道:“十二两银子,给你们家做酒席用,能陪嫁些东西过去当然是最好不过。”
蔡氏笑吟吟的接过去了,心想亲友不算多,计划了五六桌的酒席,想来钱是够了,若还有剩余就给青竹添礼吧。
青竹听说给了十二两银子,想到这白氏果然还是抠门,不过她也不能要求太多,就如白氏所说,自从八岁起就在项家那边,长了这些年,算是项家养大的,如今还要回过头来给聘礼,只怕是一百个不愿意。想当初明春时,马家给了五十两的礼钱,那白氏还嫌少呢。
夏氏在跟前帮着招呼客人,蔡氏坐了一会儿又到这边厨下看饭菜准备得如何了。
这边三姐妹正在来回的忙碌呢,青梅见蔡氏过来了忙道:“娘帮忙看一下火,我去给小平安喂奶,只怕早就饿了。”
这里夏成和小吉祥负责照看小平安呢,小平安扯着嗓子哭了许久,小脸皱巴巴的。两个小伙子硬拿这个小奶娃没有办法,幸好青梅赶来了,见儿子哭得紧,连忙将他抱在怀里哄着,又轻斥两人:“一个当舅舅,一个当哥哥,竟然照顾不好一个小奶娃。”
夏成说:“他只知道哭,又不会说话,我怎么知道他哪里不舒服。”
“想来应该是饿了。”青梅解了衣襟便给他喂奶。
夏成便和小吉祥说:“我们出去吧。”
夏成回头又问青梅:“大姐,二姐夫今天怎么没来?”
青梅笑道:“他来做什么。”
忙碌了整整一上午,总算是做出了三桌的饭菜。青竹知道白显要喝酒,本来让姐夫在旁边陪着,偏偏谢通又不善饮,两杯酒下肚那脸红得就跟柿子一般。
这里蔡氏和青梅又得张罗回礼。回礼准备得就更加简单。备了两斤春茶、四斤自己做的桂花薄皮酥饼、四斤红彤彤的橘子。
饭后,白氏一行人也不久留,便要告辞,蔡氏和青竹俩忙去帮着找车子,不然就一路走回去的话得花将近两个时辰的功夫,很是费脚。
等到送完白氏他们回来,姑姑也说要回去了。蔡氏拉着她说:“大姐,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好歹请你腊月十七,最好是十六就过来帮下忙。”
夏氏道:“知道了,该准备的你们都准备着吧。想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客人,这些年夏家来往的人情并不多,不过总归是件好事,该请的都得请一请。”
蔡氏答应着:“大姐说得是,我知道了。”
夏氏见青竹在跟前便道:“我看他们项家这个当家太太倒不简单,你小心应付着吧。好了,再留下去也该晚了。”又回头叫儿媳妇。
蔡氏赶着去相送,又说要帮夏氏婆媳俩找车子,夏氏忙道:“倒也不用,这条路来回走了好多次,我们娘俩腿脚又快。”
下了聘礼,那么亲事就算正式的进入了倒计时。
结婚那天要穿的喜服,在蔡氏母女的连夜赶工下,总算是替青竹缝了出来。青竹曾经嫌麻烦,甚至还说过:“就穿这么一天,随便应付过去就行了,干嘛要做得这么仔细呢。”
不过蔡氏却说:“加把紧就能赶出来,别说那些话。”
现在青竹正被青梅拉着试衣裳。是件大红宽袖的茧绸大衫,配着四幅湘裙。从衣襟到衣袖,都用了五彩丝线绣出了时新花草纹,裙子四面绣着四幅不同的纹饰,分别是喜上梅梢、瓜瓞连绵、福寿绵长、吉庆有余,都是寓意吉祥的图案。配着的腰带虽然镶不了金玉珠宝,但却捻了金银二线,绣了繁复的卷草纹,很是雅致。
青竹穿在身上,觉得偏大了些,这样的宽袖青竹穿着觉得不大舒服,心想还没平时的衣服自在。
青梅低头替青竹系好了衣带,反复看了看,青兰在一旁嘲笑道:“有几分新娘子的味道了。”
“好看吗?”没有穿衣镜可以照,青竹自己是看不见现在到底是怎样的光景。
青梅和青兰一同点头笑说:“当然好看,你生得好,穿什么都好看。”
青竹不过试了一下,就赶着脱下来了,这一针一线都是母亲和大姐的心意,不能给穿脏了,还得好好的留着。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添箱
早在前些年,青梅得了几尺白色的细纱,本来是拿来做帐子用,可那是富裕人家才用得上,再说也不够。他们家里根本就用不了,不过顶不住她手巧,就着这匹白纱,在上面绣了梅兰竹菊四君子图,倒十分的雅致,又绣的是双面绣,前后看着都好看。
绣好以后,她心里也有了主意,等到青竹的事出来,就将这个裱了,做成小纱屏送给青竹。青梅已经这绣品交给了谢通,让找张木匠帮着配了框子镶了底座,上了一层黑色的漆,更加的显出档次来。
如今青梅将纱屏拿了出来对青竹道:“这个送你吧。”
青竹觑着那屏风看,不禁就想起白氏过寿时,少东以前的掌柜送来的那架大绣屏来,这个虽然不及那架大,不过却着实的雅致了不少,也更显出几分档次,不免笑道:“我们姐妹三个就大姐手最巧,做出的东西也好看。只是那边怕也没处可摆放。”
“这有什么,总有用得上的地方。不过有一句话我先说在前面,这架屏风算是姐妹情谊,二妹别转手送给了别人就行。”
“哪里舍得呢,我会一直留着的。”青竹这是话是真心话。
蔡氏去请来了同村,交情还不错崔氏的儿媳妇来给青竹梳头。
诸事也陆陆续续的齐全了,家具总算是赶在腊八节前打了出来。蔡氏本来说也要买点大红漆来上一层漆料,不过青竹却道:“小平安还太小了,这漆有毒,他吸入肺里只怕不好。我看很不用了。”
“就这样也不好看,我看至少也得上一层清漆吧,将这些都堆放到空屋去,等他们来拉嫁妆时再搬出来。”
对于母亲的坚持。青竹也不好扫了她的兴。只是交付青梅不要将孩子抱到那屋去。
这即将成为新妇的夏青竹并没显露出多少的激动和羞怯来,反正那边的日子她也过了好几年,都是熟悉的,每个人的性情也都是熟悉的,最关键的是她要嫁的那个男人也是知根知底,自己并不怎么抵触。
青梅给青竹送了架纱屏作为添箱礼,青兰是亲妹妹,也拿了几样自己绣的东西来送给青竹。
“二姐,我自己做的这些,虽然不及大姐做的屏风好。但也希望二姐能喜欢。”
青竹翻了一回,只见有一双红缎子的绣鞋、两张细棉布的手帕,一张绣花草蝴蝶。一张绣了两丛蓝色的兰花,还有一张包头的帕子,也都是新做的。青竹没有包头的习惯,不过心想可以拿来做围巾之类的系脖子应该也不错。
青竹拉着青兰的手说:“等你出嫁了,我给你添份厚厚的礼。”
青兰忙道:“二姐快别取笑我了。这些东西原本也拿不出手,二姐勉为其难的收下吧。”
“哪里有不收的道理。”青竹一一的叠好,放进一个包袱里。
夏成自己没钱,也不像姐姐们能做针线活,不过姐姐出嫁他也不能没有表示,去街上买了一张洒金的大红纸笺。写了一幅卷轴送给青竹。
青竹细细的端详着那字,上面是“佳偶天成”四个斗大的楷书。夏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微红了脸说:“我这字写得马虎。实在不敢和二姐夫的字相比,二姐莫笑话。”
“哪里会笑话你,这样好的字,我却是写不来的,难得你有这么一片心。”也欢欢喜喜的收下了。
姐妹们之间相互送了礼。或多或少,都是一片赤忱的心意。在青竹眼里看来都是一样的贵重。
蔡氏说那百子被是做不出来了。青竹针线上的活计也没做出多少来,好在这迎娶也只是个形式而已,那边的日子青竹也过过,婆婆要挑拣也挑拣不到哪里去。蔡氏以前也做了不少的活计来,翻了翻,寻了三双鞋子,也给了青竹,交代给她:“这些就算做是你做的吧,堂上二老每人一双,剩下的这双男鞋就给项家的老大吧。对了,还有一个大嫂,我那里还有一块包头,就是颜色不大好,也不知她嫌弃不嫌弃。”
青竹想到青兰送给她的包头她也用不上,不如就给了翠枝吧,便笑说:“既然不合适,那么就别拿了。我想办法添补上吧。”
“也成,我还做了几个荷包呢,你也都带上吧。大姑子、小姑子的、侄女什么的也得有个见面礼才行。”说着拿了有四五个荷包来给了青竹,虽然都是些碎布头做的,但件件各不相同,送人倒也拿得出手。
青竹也收下了。
虽然没有百子被,不过家里有新做的棉絮,蔡氏打算给青竹两套,被套也有,原本是要准备给以后青兰用的,眼下也只好先给青竹应了急再说。枕头什么的,这一两月来倒也做了一对。枕巾是青梅给描的花样,青竹自己绣了大半部分,后面却是蔡氏帮忙给补上的,绣的是鸳鸯戏水的纹饰。
七七八八的也有不少的东西,再加上一些来往亲密之人的一些添箱礼,凑在一起,也有几抬的样子,虽然不是很丰厚,但也不至于太寒碜。
这些都是青竹的嫁妆,是属于她的财产。
眼瞅着日子一天天的接近了,虽然这次场面没有当初青梅招谢通上门那次大,不过村里和夏家亲近之人也都差不多赶来贺喜。
原本就只备了五桌酒席,后来因为来的人多,不得不又添加了两桌的预算。
这里白氏请了永媳妇陈氏当媒人,同样又是接亲的人。十六这一日就住到了夏家来。在青竹耳边交付了一些事项。
青竹含笑道:“二婶婶说的我都记下了。”
陈氏笑道:“这样热热闹闹的办一场也应当,堵一堵那些瞧不起我们项家人的嘴。不过你是没瞧见少南这几日,做什么事都慌慌张张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