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荣华
讼拔涞淖詈媚昙土恕?br />
“我只是与妈妈说笑的,”陆婷姝见梅妈妈红了脸,立刻笑起来:“难不成我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走么。谁家的孩子不是自幼习武的,我这胳膊腿儿早不成了!”
“就连三娘似乎也大了些吧?三娘你可愿意给梅妈妈当徒弟?叫我说啊你就学吧。反正咱们家又没那么多规矩。”
陆清宁从打听得梅妈妈会易容术那一刻起,便已经惊呆了,后来听说梅妈妈要收她当徒弟,更是喜不自禁的连话都说不出——她这是什么好运气啊,这一世竟然也能遇上个好老师?
水晶几个小丫头虽然也是会武艺的。可跟梅妈妈一比,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更何况那几个可是她的丫头。她难道还能在自己院子里堂而皇之的跟人家练武?
梅妈妈如今愿意教她!这样一来,就算她将前世学会的一点小本事都慢慢练回这具身体上,万一被苏妈妈她们甚至是太太发现了,她也可以说是梅妈妈教她的不是么!梅妈妈愿意教她就是个再好不过的挡箭牌了!
“我愿意,我愿意!”陆清宁立刻小鸡儿啄米般点起了头,甚至立刻起身,要给梅妈妈行拜师礼了。
还是梅妈妈喜笑颜开的扶住她:“三姑娘不用多礼。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时期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行事,只要三姑娘有这么个心思,我已经知足了,什么拜师礼一类的,都是面上事儿。”
“明儿开始。三姑娘每天早晨都早起一个时辰,过来找我吧。”
三姑娘的骨骼很不同常人。这是她早就发现的,否则这孩子再聪明,她也不愿教……她有心早早提出来,却一直没得机会,今儿却被她逮住了!
陆清宁尤其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梅妈妈那句“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时期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行事”,她今晚过来本就是来跟陆婷姝商谈夏妍那事儿的,如今已经歪楼歪到姥姥家去了,是该赶紧正回来了。
“三娘这一箭双雕确实不错。”待她将夏妍之事学说罢,陆婷姝喝了半盏茶,笑吟吟的说道:“可若叫我说呢,即便是夏妍那丫头不愿对老太太做什么,也是可以将她安排到二少爷那里去的。”
见陆清宁一幅洗耳恭听的模样,她便继续道:“夏妍那丫头我也见过不少次,人儿长得不错,又带着一股妖媚劲儿;她又是老太太房里的大丫头,老太太不是一直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给爷们送丫头的?只要她提出来,老太太巴不得叫她去呢!”
“等她进了二少爷屋里服侍,又闹出点不干不净的事儿来,吃亏的除了二少爷,不还是老太太?咱们家老太爷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老太太想择干净了,门儿也没有!”
陆婷姝说的这个,只是退而求其次了,陆清宁想要的却是一击便成呢!譬如叫夏妍削尖了脑袋、打探出包氏曾经做过的、不被老太爷所容的事情来……
她之前在清宁园发呆,便想过陆婷姝提议的这个结果——若是夏妍真的不愿答应她的一些提议,也只能如此了;眼下她还想拿着利诱多吊那丫头几天,反正她不急。
见她迟迟不接话,以最近对她的了解,陆婷姝自然也明白,这孩子想得是稳准狠,并不愿辗转迂回;于是放低了声音道:“三娘你可别忘了,你祖父才四十八岁。”
陆清宁轻挑眉梢,稍稍一想立刻懂了:“姑母是说,以祖父这个年纪,便算是老太太没了,也还是得续弦的?祖父必然也不愿意这么折腾吧?”
陆婷姝了解她,她何尝不了解陆婷姝;陆婷姝肯定是最迫切的、想要老太太命的那个人,为何放着现成的“刺客”夏妍不用,反而退而求其次,必是方才在老太爷那里听了什么教诲了!
“是啊,你祖父先给我吃了个定心丸,又说了句家族的利益要放在首位。”陆婷姝很是不心甘,恨得咬牙切齿道:“若是我能拿出你祖母当初枉死的证据,倒是能令你祖父立刻对包氏下杀手,可是……”
“我虽然早就怀疑你祖母死得冤,是被包氏下了慢性毒药,可我又拿不出任何证据!”
祖母是枉死的!陆清宁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事情!若真是如此,她是不是可以吊夏妍几天,等夏妍想通了,便叫那丫头打探这件事?
“难道姑母凭的只是直觉?”她不免发问道。
“十年前,我比你现在还小两岁呢,又没你眼下这么聪明……”陆婷姝沉声道:“我只记得,你祖母当时病了,郎中又说没大碍,说是只要好好调养一年半载的便可痊愈。”
“我后来长大了仔细一想,当初可不止一个郎中这么说啊,为何她老人家反倒身子骨儿愈来愈糟,最后、最后到底撒手人寰呢?她老人家病着的时候,包氏一直假惺惺端汤侍药呢,不是她又会是谁!”
梅妈妈也是第一次听自己主子提起这件事。她当年在宫里,什么阴私之事没听过没见过?若说是各种害命的毒药,她多少也懂些,立刻疾声道:“姑奶奶可还记得已故老太太的症状?”
陆婷姝缓缓摇头:“没有用,便算是记得也没有用,总不能我将先母的病情描述一番,再寻几个懂得的郎中当着老太爷面前揭穿,便能定了包氏的罪过吧?这种事,没有板上钉钉的证据,不足以要她的命。”
“就算要不了她的命,慢慢折磨她总是可以的!姑母不如学说给梅妈妈听一听,至少咱们自己个儿心里有数儿了!”陆清宁冷声道——莫说已故老太太是这具身子的亲祖母,只说包氏这种用害命手段上位的小三儿,便足以挨上千刀万剐了!
“可不是的,姑奶奶给老奴学学,看看老奴能不能对上号。”梅妈妈狠狠的道:“若真是包氏对先老太太下的手,叫她生不如死不是更好!”
陆婷姝方才只不过是过度愤怒了,如今听陆清宁和梅妈妈都这么说,立刻缓过神来,却对陆清宁道:“这种腌臜事儿,你个小姑娘便不要听了,等我闲下来跟梅妈妈讲便好。”
本来在娘家做姑娘的日子便该恣意些,偏生她们姑侄两个都是这种苦命!后来老太爷将她带在身边,她的日子好过多了,可这个侄女呢,天知道要在这后宅痛苦多久!
虽然等嫁了人,该接触的还是一样儿也少不了,眼下能少一事便少一事吧,三娘可才是十二岁的孩子呢。
“天已经太晚了,还是叫梅妈妈送你们主仆回去早早歇息吧。对了,之前不是说咱们姑侄明儿一早便去禹州么,日子得改了,你祖父安排的管事要初八出发,咱们没必要跟他岔开,便等同一天吧。”陆婷姝一句句嘱咐着。
“你明儿抽空给你外祖家写封信,以免人家觉得咱们陆家失礼……往年都是月初便去送节礼的。”
“还有拜梅妈妈为师这事儿,既是应了,便得诚心坚持,将来可不许叫苦叫累;若是你娘问起来,你只管跟她说,是姑母见你身子骨儿太弱,叫梅妈妈带着你强身健体的。”
反正这孩子已经是这个命了,还能重新活一回不成?索性甩开了膀子多学点本事,至少不用怕被些小人欺负了去!等将来到了婆家,也不至于因为身子不济,随便被人当成借口往房里塞人!
第一百零四章 赶路途中
八月初八的一大早儿,陆清宁便与陆婷姝上了马车,跟随陆家送节礼的车队缓缓离开陆宅,一直奔着东城门而去。出了东城门,便是前往禹州的官道,若是路上没耽搁,午时之前便能进禹州城。
陆清宁一直都挺纳闷儿的,历史上不是说,当官不能在原籍么,怎么包天磊先是在禹州下辖朱江县当县令,后又升任了禹州府的同知,难不成包家并不是禹州人?而是做了朱江县令时才迁来?
待她将这个疑问问出了口,陆婷姝笑道:“确实,包家本是山西人,还是个不大不小的粮商。当年应该是得罪了当地官府,急需银钱打点,可数十个粮仓里积压的白面和上等细米都售不出去。”
“还是咱们家老太爷帮了个忙,辗转着将那些粮食运出山西来,包家感念你祖父救命之恩,便将包氏送给了老太爷做妾。”
怪不得包家零落了,原来卖了几十个粮仓里的粮食后,还要拿着卖粮钱打点。且不论这包家的好与坏,只说在这古代,经商还真是个倒霉事儿,一把不小心得罪了哪个当官的,这日子便别想好过。
“若不是为了这个,包家人也不会弃商从文了。”陆婷姝笑道,“而那包氏若是个好的,我也早都不知赞叹她娘家多少回了。”
陆清宁频频点头。商户弃商从政,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儿,可包家人努力了几十年,如今也终于见到成果了;只是不知道包家的这些成果,又有几成是拿着陆家的银子垫出来的道呢?
“包家得罪了官府,老太爷即便帮着将那些粮食运了出来,谁不知道这正是个趁机砍价的好时机?三十多个粮仓、近六万石的粮食,若是正常售卖。最少要卖四万七八两银,最终却只卖得两万两出头。”陆婷姝一点点回忆着讲给陆清宁听。
当年包氏进门儿,陆婷姝还不曾出生,这些都是后来老太爷讲给她知晓的。
“这两万多两银子,哪够打点官府的,最终是包家又卖了一处大宅子并若干的古董字画,才勉强将官府的事儿趟平,三娘你说,若是包家还有余钱,当初何必卖宅子呢。”
陆清宁微微眯眼。陆婷姝的意思她听懂了。这是说,包家这几十年根本便是靠着老太太包氏一个人儿支撑着呢。
虽说卖了宅子和古董字画也可能是有意为之。这是想叫官府知道,包家已经倾家荡产了,莫再步步紧逼了;不过即便还有些银钱,又能支撑多久,改走仕途哪是那么顺溜的?
因此她便对陆婷姝笑道:“有些人啊。就怕吃惯瘾跑惯腿,包家吃了陆家几十年。一时叫他们停嘴,恐怕是停不下来的。”
两人身边的梅妈妈自然又是一拍腿:“三姑娘这话说儿没错儿,都说升米养恩斗米养仇,包家这是将陆家当成仇人喝血吃肉呢,不吃垮陆家便誓不罢休。”
陆婷姝的柳眉登时皱得很难看。她之前怎么从未想过梅妈妈说的这事儿?
“据老太爷说,几十年前的包家声名很好,否则他也不会轻易出手相助;怎么他口里极好的人家儿、败了家后反倒无赖一般吃死陆家!倒是梅妈妈这话儿提醒我了!”陆婷姝恼怒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道。
“可惜我头几日并没想到这个。否则也能拿着这个说法劝劝老太爷,这不便是不成恩反成仇么!必须早早掐断包家这念头才好!”
陆清宁垂头不语。心头却道莫说是包家,就算是任何一个人家,好好的大姑娘送人当了小妾不说,该得五万两银的粮食最终却仅仅得了一少半。任谁不琢磨琢磨,是不是老太爷陆珩趁机大赚了一笔。既得钱财又得人?
只是她哪里能言长辈之过,因此陆婷姝说罢,她也不曾吭声——就算老太爷施恩之时没有私心,这些年下来、恐怕也早就对包家心有怒气,根本不用陆婷姝提醒。
反之若是他真如陆清宁所想那般,本就想的是人财两得,或许会觉得亏欠包家些许,可亏欠的这些、时至今日也该还完了罢!
要知道包家当初得罪的可是当地官府,若不是陆家当时还有皇商的名号,包家的粮食就算烂在粮仓里,谁敢往外运!老太爷就算拿了些好处,那不是卖了面子换来的?陆家的皇商脸面不值钱?
主仆几人一路说着些有的没的,转眼路程也过半了。马上便快过中秋,官道上车来人往甚是熙攘,看来都是四下送节礼的,再不便是赶路回家过节;因此这一路上骤然多出了许多茶棚,一是供人歇脚喝茶,二也是给女眷们提供个方便所在。
“三娘你可需要更衣?我瞧着有几个茶棚还算干净,不如找个差不多的停下,喝些茶水再赶路也来得及。”陆婷姝当年跟着老太爷四处行走了好几年,并不像一般女子那般避讳抛头露面,何况江南本就民风开放。
陆清宁当然也不在乎,听她如此提议,立刻点头:“我这香囊里还专门装了些好茶,去茶棚只用他们的热水吧。”
过去私自出海的商人不少,回来都纷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