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荣华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瞧瞧去,沁玉姨娘也回吧。”陆清宁笑了笑,转身带着两个丫头往院门里走去,也没问她眼下这时辰又来千叠园做什么。
沁玉看着她们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无声的叹了口气。三姑娘最近几个月处处都像个大人了,真的会做出那种事?可若说宋姨娘是胡编乱造的,难道那臭女人不想要命了?
“我的三姑娘呀,你可回来了!”才进了厅堂门,石妈妈和高妈妈双双迎来齐声道:“太太在房里不高兴呢,快去劝劝吧!”
陆清宁却站下脚步。有什么可急的,再急也得先问问谢氏周围的人怎么说才是,否则立刻就去将宋姨娘捉了来,万一冤枉了人就没法收场了。
“可是谁来说些不好听的话了?”陆清宁拉住两位妈妈问道。
高妈妈摇头:“若只是谁说些不好听的也就罢了,晌午时又收了禹州方知府家送来的信……”
上一封信送来时,因为谢氏当天晚上就生产了,之后又坐月子,方家并不曾急着要回话儿;如今连满月也过去不少天了,方家这是着急了?
陆清宁这么一想,不由有些后悔——之前她竟然将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否则在外头时、也许能跟老太爷要个准话儿?若老太爷不答应,谁也不能强迫她早早定下亲事吧!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有信来
陆清宁进了内室,就瞧见谢氏双眼红肿,不过已经没再掉眼泪了。见她进来,显然还不曾消气,脸色也颇有些不好看。
“娘这是怎么了?我大清早儿便跟着老太爷和六弟出去了,才回来就听说您叫石妈妈找了我好几趟,可是有什么事儿?”陆清宁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一味的装糊涂。
或许是这话稍微给谢氏宽了宽心——跟着老太爷和六少爷出去是件好事儿啊,谢氏脸上的神情不由有些松动,却还是略带严厉的喝问:“除了这事儿,你还做了什么?你可知道这满后宅都在说些什么?”
若是别人问这些话,陆清宁火气上来,不是顶着来,就是转着圈子偏不讲实话;可谁叫眼前这人是她娘呢,她立刻笑道:“您是说外面都在传,大清早的从我院子里出来个陌生男子?”
谢氏微微有些发愣。这种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啊,女儿竟然还轻描淡写反问她?莫不是还有隐情,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么一想,谢氏提了大半天的心忽悠就放回肚子里——她就说么,她的宁儿怎么会是那么不知深浅的?
高妈妈石妈妈之前确实也劝过她,且不说宋姨娘那种人说出来的话到底可信不可信,只说三姑娘的为人,也不像那种胆大妄为不考虑后果的;更何况,陆家的后宅何曾到了外男随便出入的地步?
可陆清宁身上的男式大氅还披着呢,进了屋来也没来得及脱掉,谢氏抬眼又是一看,这才发觉,立刻又皱紧了眉头:“难道没有那么个人?那你穿的这又是什么?”
这话口气很严厉,谢氏说罢却又红了眼圈。陆清宁也惊醒过来。原来自己还披着那件衣裳呢,怪不得进了屋就一直觉得燥热,忙解开脖子附近的扣儿,将那大氅脱了下来,这才笑道:“人儿确实是有的,不过也不是别人,而是您女儿我呢。”
“老太爷大清早就叫孙姨奶奶来传话,说是要带我和小六儿上街去逛逛,我总不能做女儿家打扮陪他们四处溜达吧?这大氅还是小六儿头些天上街给我买回来的,您瞧这样式是不是挺好看的。小六儿的眼光还不错呢。”
谢氏立刻破涕为笑,原来竟是这么回事儿?她就说么。她的宁儿怎么会做那种傻孩子才会做的事儿!
笑是笑了,嘴上却还佯嗔道:“净胡闹!天颖府民风开放,你就算做女儿家打扮又如何,偏要打扮成男孩子,大清早的从后宅里大摇大摆走出去。你这么做可曾考虑过自己的名声!”
陆清宁咧嘴笑了半天,这才道:“我来您这儿时才回来呢。出去先是跟着老太爷去了一家木匠铺子,将前几天画的那个小车的图给木匠讲了又讲,又一同去了陆氏茶庄,见过朱天黎朱爷爷,喝了会子茶,聊了会子天儿。”
“之后又去同福街看了一处小院,还去天海居吃了饭。这一来一去的大半日,还是男装更方便不是?”
民风再开放,去木匠铺子拿着图跟木匠说话,去酒楼大堂里四平八稳的吃饭喝茶,终不是女装打扮的她能做的事儿。
谢氏终于释然。面上还带了些惊讶。这孩子也许并不知晓朱天黎究竟是何许人也,她却是知道的。那可是老太爷八拜之交的大哥,陆家丢了皇商的身份后,若不是有朱天黎的多年协助,也许陆家早就败了!
这人于老太爷来讲,又不单单是异性兄弟,亦师亦友不说,还是头号大军师呢……
“女儿虽然没弄清朱爷爷的确切身份,可也猜得**不离十。”陆清宁笑着回谢氏:“我不是一直闹着想开个女子医馆么,老太爷将同福街那处小院子送我了,说是年后便差人去修缮,再带我去衙门更名上档子。”
谢氏更是惊讶万分,却不曾想还有更大的惊喜在后面——老太爷竟然叫女儿领着两个管事研制砖茶!这、这是将女儿当成儿子养了不成!
娘儿俩将这个男装之事说开了之后,见谢氏神色彻底轻松起来,陆清宁不由发问道:“我听高妈妈她们说,您是收了方家的信才不高兴的,难道方家舅母不大好?”
她若是不提,谢氏几乎都要将这事儿抛诸脑后了,听她一问,方才的欣喜立刻杳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说不清的表情;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那封信拿出来递给陆清宁:“娘也没什么背着你的,你自个儿看吧。”
老太爷都将闺女当男孩儿看待了,她还说什么呢,这孩子自己有自己的主意,她讲什么都是白搭,不如叫这孩子自己看罢信琢磨去。
陆清宁接过那封信,心头难免有些忐忑。谢氏这是怎么了,要知道方夫人可是跟谢氏商量过要结儿女亲家的,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儿却叫她自己看,难道看完了能叫她自己拿主意不成?
待她将两三页纸看完,心头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了。
方夫人的病似乎并不见好,还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了,可这话里话外,却不再催着谢氏给她一个承诺,反而说,方可谦说了,宁儿妹妹还小,总不能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就将人家女孩儿早早定下,原因却仅仅是他们方家怕儿子三年后娶不到媳妇,那样做太自私……
陆清宁一直恶作剧的想,方可谦都十八大九了,却尚未娶妻,连个亲事都不曾定下,不是心中有所爱却求不得,就是性取向有问题。
看了方夫人的信她才知道,原来方可谦曾经订过亲,那女子……却在十五岁及笄前夜得了暴病而亡,外加现如今方夫人病入膏肓,外面都风传方可谦是个克妻克母的命呢。
“她……方家舅母这么说,是不是欲擒故纵啊?”陆清宁这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她总习惯将事情往最坏了想,却忘了谢氏与方夫人的交情了。
谢氏却不糊涂,知道闺女跟自己个儿最亲,手帕交再好也是外人儿,不免笑道:“你这个孩子,心眼儿恁多。你方家舅母与我相交多年,怎么会不知我的性子,我从不是个死打烂缠的人,跟我欲擒故纵又有何用?”
“那您收了这封信后为何不高兴?”陆清宁难免有些糊涂。
谢氏并不太愿意跟方家结亲,如今方夫人信里已经说了不强求,谢氏为何还哭得一塌糊涂,莫不是担心方夫人的病?不是都说生死有命么,哭出多少眼泪,还能救命不成?
谢氏长叹一声:“人就是这样儿啊,被迫之时不论心底怎么想,总是觉得不快活,觉得像是被人要挟一样,理所应当的便想反抗拒绝;可一旦人家不逼迫了,静下心一想,其实自己也不是多反对那事儿……”
若不是方夫人在她临产前来过那封信,谢氏始终不敢想,自己的女儿竟然还有知府家求娶,毕竟自家只是商户;可方夫人那封信就像软硬兼施,令谢氏心底登时结了个大疙瘩。
而现如今方夫人松了口,她却突然觉得很失落——若女儿不嫁给方可谦,以后怕是不好再找比方家还好的亲事了!可谦那孩子也算她看着长大的,论人才论品貌,都是挺好的,唯独是年纪太大了!
陆清宁听了谢氏一番言论,既有些好笑又有些着恼。谢氏多大的人了,竟然还有逆反心理!不过这话倒是大实话,人大多数都是这样不是么?
就像她前世曾经遇上追求者一样,那一方越是迫切,她越讨厌,等对方死了心,对她的心思转淡,她也会有些失落……
谢氏见她不再答话,也就认为她害了羞。方夫人虽是不曾催促定亲之事,却也没曾说就此拉倒了,恐怕还有后续,到时见招拆招也就是了;这么一来,就又想起早上时候宋姨娘来说的那些话。
“那宋姨娘……宁儿你说该如何处置她?”若不是女儿最近大半年强硬起来,在她怀胎生产这一段,将大房打理得越来越清净,谢氏也许就乐得眼不见为净,只叫宋姨娘闭门不出,请安也免了。
过去的谢氏,若是讨厌一个人,一定会冷着她,姨娘们似乎也早就习惯了她这个行事方法;可现如今,宋姨娘那些话可全是对着女儿来的,她若是不惩罚这个小妾,岂不是助长了胡言乱语的风气,叫女儿过去的努力都白搭了?
陆清宁当然明白谢氏的苦心,立刻笑道:“虽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可这大年底的,正是评论功过的好时候儿,莫如明儿一早女儿早些来,趁势给娘这千叠园也做个总结,该奖赏的奖赏,该罚的……也便一起罚了吧。”
千叠园的仆妇们真没有偷奸耍滑之流,就连新来的小铜钱都很招人稀罕;她这主张其实就是为了叫宋姨娘瞧瞧,小妾与婆子丫头一般都是奴才,谁也不比谁强,奖励了一大批,偏要罚她,看她往后还有什么脸!
“是个好主意,就这么着。”谢氏一边叫点翠服侍着洗脸,一边笑着点头。
第一百四十三章 趁机要挟
第二日一早,陆清宁早早收拾好自己,便带着水晶和碧玺来了千叠园。
到了千叠园后,高妈妈将早就准备好的仆妇花名册交给她,陆清宁却一眼就瞧见了高妈妈双眼有些红肿,不知是没睡好,还是为什么哭过一场。
“妈妈是哪里不舒服?”陆清宁关切的问道,“可是小八小九夜里又闹人了?”
高妈妈是太太的奶娘,又比石妈妈为人柔和圆滑,只要一日不回家养老去,太太就一日还得依仗她,怎么能叫她心里不痛快呢,该开解时必须得开解呀。
说什么小八小九夜里闹人,也不过是借着幌子提个头儿;那俩孩子的奶娘都挺精心,再怎么闹也不用高妈妈彻夜看护,若是又吐了奶或是别的不好,也早该请郎中了,哪用高妈妈熬夜伺候。
高妈妈一下子就听出了三姑娘话音里的关切,眼圈又是一红,却还是强忍住摇头;陆清宁不免半沉了脸微嗔:“您是把我当外人了!”
“您若是不跟我说,我就找别人问了,石妈妈和施红姐姐她们总该知道些底细。”她越发的相信,高妈妈这是遇上什么难处了。
听她要找别人打听,高妈妈也没办法了,左右太太还没收拾利索,她也有空跟三姑娘唠叨两句,三姑娘聪颖,能给她出些有用的主意也说不准。
待听得高妈妈学说罢,陆清宁的眉头越拧越紧。高妈妈这个侄子是不是不大可靠啊?若叫高妈妈随他就去了,那可不一定是养老,那是将高妈妈当成钱匣子了!
原来是高妈妈的侄子来信了,说是冬至月里,他那媳妇做活儿跌断了腰。到底没治好撒手西去了;他信里的话里话外一边跟高妈妈打听,能不能早些回家去,回家能带着多少银子,可够再给他娶个续弦,一边问高妈妈,太太这里可有要放出去的丫头……
这分明是想人财两得呀!陆清宁这么想罢,却不好搀和人家的家事,只得换了方式劝慰高妈妈道:“若是令侄想续弦,也在理儿上,毕竟孩子还小。家里没个女人总是不像样儿。”
“不如叫人给他捎些银子回去,叫他重新把日子过起来。您还是留在咱们家罢!太太很乐意给您养老,您何苦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