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无敌乱长安
———————————————————————————————————
第 14 章
往回走的路上发现许多锦衣侍卫正在挨家挨户的查人。
莲子看得心惊,偷偷问路边上的一个老者:“这怎么回事?”
“不知道,据说朝廷里跑了一个什么什么要犯,是个女孩子,十六七岁的年纪,作孽哦,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子能干得出来什么坏事?”
莲子心头砰砰直跳。
这是冲着她来的。
那天跟林晚照说“她是真公主”的话果然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莲子做出一脸镇定自若的样子从关卡处走过。
好在她穿着男装,那些侍卫看一眼画像上的人,再看一眼她,觉得并不是特别的相像,一挥手让她走:“下一个。”
莲子松了口气,刚走出几步,忽然身后有脚步声响,一人把手搭在了她肩膀上:“这个小兄弟,你怎么还扎着耳朵眼呢?”
莲子一颗心几乎从嘴里跳出来。
本来她身上是没有洞洞孔孔那种东西的,被那个破爹认回去之后才乱扎了一通,谁想到一个人竟会死在新扎的两个洞上面呢?
她慢慢地回过头,冲着那人笑了一下:“因为我从小就爱生病,我爹拿我当女孩子养,所以才会有这种东西。”
“哦……”那人看她的眼神十分怀疑,手顺着她肩膀摸了下去,“要是这样的话,你可得让我验验身。”
“喂喂……”莲子跳出三步远。
后面立刻有人赌住了她。
“既然都是男人你怕什么嘛……”
眼看着那人逼近过来,莲子背在身后的手摸到了随身携带的匕首上,想着只要他敢上手就狠狠给他一刀。
可这两败俱伤的办法。
如果逼到这一步那以前所有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那人手摸过来的时候莲子全身都在颤抖。
她没有动,但握着匕首的手已经紧了再紧。
几乎要夺鞘而出的一瞬间,忽然整个人藤空而起,稳稳的落在了马背上。
坐在她身后那人淡淡地笑了:“路教头,你又不是不认识我郡王府的衣服,故意为难是要做给本王看的吗?”
莲子身后的衣服都湿透了。
三郎不落痕迹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路教头却不卑不亢地行了个礼:“郡王见谅,我们是公事公办,不看衣服只看人,这世上什么事儿都有个规矩,您和府里的下人同乘一骑,在属下看来那就是不合规矩。”
“哦,原来我们王子王孙的规矩都是要你教的。”三郎伸手捏了一下莲子的脸蛋,“这小厮生得俊俏,三爷喜欢,连这事你们都想伸个手?”
莲子忍不住大大地翻了个白眼。
三郎风流名声在外,但养娈童那也不好听,那些侍卫看他这么大大方方的在人前跟男孩子调笑,一个个都别过了脸去。
“那是我们得罪了,郡王请。”
三郎笑了一声:“打狗也要看主人呢,下次拜托几位把眼晴放亮一些。”
他一踢马登。
马立时飞奔出去,风声在耳边呼啸。
直到城外的小溪边才慢慢停下了脚步。
夕阳的余辉照在脸上,微微带着一些暖气,但却让人觉得这美景佳色并不长久。
“好久没有来河边玩了。”三郎跃下马,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
他什么都不问,甚至连刚才的风波也并不提起,反而让莲子份外的过意不去:“你又救了我一回。”
三郎笑着回过头:“没什么,反正我们是一家人嘛。我怎么可能让他们欺负你。”
“谁跟你是一家人啊?”
三郎走到马前,按住了她搭在马鞍子上的手:“要不是一家人,我为什么要这么一再而再的为你操心。”
本来是开玩笑开惯了的,可这一次莲子感觉到他手掌中的热度,却不知道为什么特别的心慌意乱:“我……我……我对不住你……”
她明明知道这个时候是最不应该提起来的,她还要依靠这个男人的庇护。
而他也是最清楚她底细的人,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将她粉身碎骨。
可她依然不想骗他。
“对不住……是什么意思?”
“我……碰到我喜欢的那个人了……”
三郎沉默了许久,想起那天晚上莲子眼中透彻的悲哀,那时候的伤心并不掺假,的的确确是为了他吧。
“所以呢?你想说什么?”三郎顿了一顿,“让我不要再碰你了,你要为他守身吗?”
莲子全身一震。
“我是有点喜欢你,可也没你想的那么多……”
三郎一生中从没有对任何女孩子恶言冷语,这个时候却捺不住狠狠伤害她的欲望。
她喜欢别人。
她爱的人从来都不是他。
“你知道,我对所有女孩子都是这样子的,不要以为我们亲亲抱抱就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要真是这样长安城一半的姑娘都要赖上我了……”
莲子脸涨得通红,抬起手向他打过去。
他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好像很久以前他就说过,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打到他。
莲子现在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那手上的力道要把她的手捏断了,可她只是狠狠瞪着他,不出一声。
三郎略一用力就将她拖下了马。
“去找你喜欢的人吧!”
这么说着本该是一走了之,却不知道为什么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手,突然一把将她抱在了怀里,狠狠地吻了上去。
他们总是这样子,与其说是亲吻倒不如说厮咬。
他一把推开了她,唇角的血渍太过于明显,连笑容里的悲哀都没有办法隐藏,“长安城这么多的女人,只有你总能伤到我。”
他翻身上马,微垂了头看着她:“其实不过是因为你比我狠,比我更无所顾忌,所以你狠得下心下得去手……”
“可是……”
“莲子,被人喜欢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不要把我逼得和你一样!”
“喂喂,你听我说……”
可是没等莲子把话说完,他已经一踢马镫飞奔而去。
莲子呆了一呆才反应过来。
这家伙……真的把她丢在城外的河滩上了。
“混蛋……”她抓起一把砂子向他丢过去,“你这混蛋,你要我去跟长安城一半的姑娘抢一个男人吗?”
可是那背影瞬间就消失在了夕阳的余辉里。
莲子踢着河砂用脚狠命踩:“混蛋混蛋混蛋混蛋!”
说什么“只有她总是能伤到他”,明明比任何人都花心烂肠的家伙,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别人?
河砂瞬间就被踩得粉碎。
莲子气得倒在了河滩上。
———————————————————————————————————————————————————————
—————————————————————————————————————————
———————————————————————————————————————————…
第 15 章
好容易挨到了九月初五那一天,莲花山上果然人山人海。
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商人,文人,官人,到处都是闲极无聊来凑热闹的人。
一时间长安城万人空巷。
都跑到莲花山上来朝拜“诗仙”的真容。
莲子雇了四个貌美年轻的男人,抬着一顶纱轿从山底出发,这一路上隔着纱帘看到人们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骂她没脸无耻的,公然跑来追求男人。
也有说她是纯洁勇敢的,看到喜欢的人就拼命扑上去。
但人们更关心的还是那位花边新闻满处乱飞的诗仙李白,这时候有会做生意的,把他以前流传出来的诗印成了册子,在人群中贩卖。
“快来瞧快来看啊,李白新出炉的好诗啊,这诗要说怎么好,它就是好,它哪里好,它处处都好……”
“好个屁丫,这种破烂能值大爷三两银子。”旁边一个花了钱的商人大骂出声。
“本来就是好!”一群听说李白不但诗好人也帅的大妈们立刻跟他对骂起来,“一看你就是个没文化的,还看诗,回家看你老婆去吧。”
“我看你,看我老婆干嘛!”
“你敢看你娘!”
“我打你个老不要脸的……”
“不要打架啊……”
莲子把面纱往下一放,坐在小轿里,份外淡定地从他们身边走过。
到了山顶之上,几百方的一块小地盘早已经被官府占据了,每个想上山来看热闹的人都要交二两银子的占地费。
如果有行李什么的还要加收行李费。
小孩子虽然占地面积小,但出于这种男欢女爱的戏份对他们的成长并不太健康的考虑,一概都不允许携带。
就算是这样仍然人满为患,连找个一只脚站立的地方都觉得困难。
莲子做为事情发展下去所必须的女主角,很荣幸的得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她从轿子上下来,白纱裙飘飘如仙人,面纱是一定要带的,好让人们有更多猜想的余地。
“诗仙……”她一手捂住了胸口,一手探向前方,“还没有来……”
“他要我……等到什么时候……”
“为了他……我就算是变成这山崖上的石头……那也是心甘情愿……死不足惜的……”
不足惜……不足惜……不足惜……
山顶上的风让回声反复一万次。
所有人都掏出官府预售的手帕去抹眼泪。
“太让人感动了……”
“诗仙,你快现身吧。”
“请诗仙快出来吧,有女人这样为你寻死觅活,要不出来就太绝情了……”
李白当然不会出来。
没酿到高潮的气氛像没烧开就沸腾的水,只能落得给人们洗脚或者刷院子的下场。
做了这么多的噱头,李白可不是想给人们洗脚或者刷院子。
莲子念完了开场白,开始大声朗诵李白的诗。
她念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
底下人跟着念一句:“天上来……”
一时之间漫山遍野都充斥着诗歌声,一波接一波,人们拿着诗集如痴如醉地吟颂,连完全听不懂的人只要不念似乎也变成了一种罪过。
莲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李白,你红了……”
唱诗时间过后,插播官方自编自演的万里寻夫记,故事是以秦时一名姓孟的女子跋涉万里,去寻找自己修长城的丈夫为背景的。
里面影射了姚氏女寻李白的情节,倒也算应时应景。
歌舞演到了孟女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在长城角下痛哭流涕,看戏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一片哭号声中,莲子站到了山崖边上,面向着空荡荡的山谷:“佛祖啊,我已经说过,只要让诗仙出来见我一面,我就用自己的性命去服侍你……”
“姑娘,不要,你要想开一点……”
“不要啊……”
这时候人们既盼着李白出现,又怕李白真的出现了,莲子就要从山顶上跳下去。
这份渴望又矛盾的心情,让莲花山变成了一片蒸笼。
火热得连天边的云都染上了一层红晕。
这紧要关头,忽然听到琴声入耳,悠悠然在每个人的心底荡漾回旋。
一片山石后面,几个人抬着李白缓缓上山来,他的琴就横置于膝盖之上,微垂着头,一缕乌黑的长发从额角处垂落下来,随着微凉的山风飘然而动。
所有的声音都静下来了,只能听到那琴声如同高山流水,寂寞而无处觅知音。
莲子一眼望过去也呆了一下。
呃……
这是李白?
平时老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实在没看出来居然有这样的姿色。
静寂之后,渐渐有人声议论,开始是汩汩清流,随后汇川入海,有波涛汹涌而来。
人声如雷动,把琴声也压了下去:“李白,李白,李白!”
像了不得的节日一样的欢呼着,为见到了这样一个天人之姿的诗人而激动得流泪。
“诗仙……”莲子惨叫一声,把所有人声音都压了下去。
这声音提醒了人们,她才是这件事的发起人和大主角,急忙把一部分目光投注在了莲子身上。
她踉跄了几步,跌跌撞撞地走到山石下面,仰望着李白:“诗仙,自从益兴一别,到今天已经是两年整了……诗仙你还记得我么?”
人群中哄然发出了一声感叹:“原来诗仙和姚姑娘竟然是旧识。”
消息迅速延传下去,让人们的心都吊了起来,迫不急待地想看下面的情节发展。
李白却将琴弦一播,发出了“仙翁仙翁”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