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⒕统匙欧旨业某笫吕矗 ?br /> 那位须发花白的老汉是杨氏一族在村里辈分最高的长辈,也可以算是杨氏一族的族长了,只见他说完就冷冷的甩着袖子离去,显然因方氏的不懂事对杨大柱兄弟很是不满。
而其他的亲朋好友见证也纷纷都告辞离去、一副不愿在杨家多呆的模样,杨大柱见状脸色当下一片难看,瞪了杨二柱一眼才跟上去送亲朋好友出门。而杨二柱见大家伙儿都指责他、当下就急得涨红了脸,用力挣脱了方氏还搭在他耳朵上的手后,才又气又恼的追出去赔不是。
一旁的刘氏见了这副情形心里也是气得慌,当下就训了方氏一句:“我说弟妹,你就算是做梦都想着分家,也不用急着这一时半会儿吧?难道你不知道父亲去世后兄弟若是想分家,也得等父亲去世满百日吗?真是枉费阿爹在世时那么疼你,你却连这点孝都不能替他守!”
方氏虽然被刘氏说得有些心虚,但却还是嘴硬的狡辩了句:“我不知道什么百日后才能分家的规矩,我们村子没这样的规矩……”
刘氏也懒得理会方氏,径直带着鱼儿兄妹几人进屋去了,而杨大柱回来后也没像以往那样对方氏和颜悦色,看都没看她一眼就径直往堂屋走去。
而杨二柱见了杨大柱的态度后,知道这一回杨大柱是真的生气了,当下就觉得没脸在地坝站下去了,二话不说就拉着方氏往他们住的屋子里走去。
方氏被杨二柱拉得生疼,当下就不满的叫了起来:“你那么用力拉我做什么?!你拉痛我了!我告诉你,你再这样对我、我就……”
“你还不快给我住嘴?你还嫌丢人丢得不够吗?”方氏还没抱怨完,对她已是忍无可忍的杨二柱终于爆发了一回、冲着方氏吼了句。
而这方氏从没被杨二柱这样吼过,当下就被吼傻眼了、只怔怔的站在原地看着杨二柱,意识到杨二柱真的是在凶她时,马上就坐到了地上、放开嗓门大哭了起来:“好你个杨二柱!阿爹一不在,你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你见过有谁像你这样吼媳妇的吗?你这个挨千刀的混蛋!”
“我嫁到你们杨家十几年了,跟着你没享过福也就算了,眼下却还要让你这样欺负我?这日子简直就没法过下去了!你干脆让人帮你写张休书把我休了得了!我回我娘家过去!你这个死没良心的,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要是换做往常方氏别说是像眼下这般哭闹了,只要搬出“回娘家”这句话来威胁杨二柱、杨二柱立马就乖乖的妥协了,但这一回的情形却和以往有着重大的区别,让杨二柱没有马上上前哄方氏……
首先杨老爷子才刚刚入殓、方氏就提出分家,这已然把杨二柱推到了不孝之地;其次方氏把杨氏一族的族长给气得拂袖离去,并害杨家两兄弟让亲朋好友看不起;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向让着杨二柱的杨大柱、这一回也被方氏的不孝之言气得对杨二柱不理不睬。
杨二柱一想到杨大柱那责备的眼神、和老族长摇头叹气的模样,当下就逼着自己把心肠狠起来———他已经由着方氏胡闹了十几年了,这一回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顺着她了!
打定主意后,杨二柱很快就不再理会坐在地上大哭大闹的方氏,径直抬脚往屋里走去、把方氏一人留在了地坝。而原本打算借着哭闹让杨二柱服软的方氏,见杨二柱竟对她不理不睬、还独自一人先走了,当下就傻眼了!方氏一连揉了好几次眼才确信这次杨二柱真的是丢下她一人走了!
这杨二柱一走方氏再哭闹下去也没有观众看了,于是她再干嚎了两声、见杨二柱没有折回来,只能怏怏的打住撒泼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后灰溜溜的出了门,看样子是觉得跟在杨二柱身后回屋很没面子。
不过这方氏从来就没真想过要回娘家,所以她在外头转了一圈后、最终找上了在外头玩耍的杨五郎,叮嘱了杨五郎一番后才拉着他一起回到了杨家,见了杨二柱后还故意板着一张脸、说要不是杨五郎死命的拦住她,她现在早就回到在隔壁村的娘家了。
而杨二柱其实一时间也很难把心全狠下来,因此他见方氏回来后也就没再提先前那件闹得大家伙都不愉快的事。而杨二柱不提、方氏自然不会主动去触他的霉头,只一心打着等杨老爷子去世满百日后、再提分家一事。
而杨大柱回到堂屋后就一人坐在窗边、抽着烟想了很久,一直想到烟杆子里的烟都抽完了,杨大柱才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她那么想分家,那等阿爹去世满百日后,我们就把这个家分了吧!”
刘氏虽然心中十分赞同分家,但却知道杨大柱其实不愿这么早分家、让兄弟间越来越生分,于是刘氏很快就压下心里的欣喜、问了句:“当家的,你真决定要把这家给分了?你就放心得下二柱?”
“不分又能怎样?二柱眼下也已经当阿公了,是该自己当家作主的过日子了,”杨大柱说着顿了顿,才一脸无奈的往下说道:“我总不能一辈子都把他留在我眼皮底下吧?该散的时候还是得散……”
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
“那就散了吧!反正分家后我们两家又不是不来往了,你和二柱也依旧是好兄弟,孩子们也可以常常在一块儿玩。”
“嗯,等阿爹去世满百日后,我们就找二柱商量此事吧!”
杨大柱既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打定主意要分家了,刘氏自是高高兴兴的应了他的话。此后虽然刘氏面上没做出什么举动来,但私底下却是已把家里的公中账本翻了出来,打算分家前先好好的把账目再算一算、以免分家时有什么遗漏不好交代。
日子一晃就过了三个多月,第四个月的上旬一过完、杨老爷子去世也就满百日了。这百日一过方氏就又开始把心思放在分家上头,整天琢磨着怎么让杨大柱同意分家,但她怎么也没料到她还没想出法子、杨大柱就主动把他们二房一家唤到了堂屋。
方氏一到堂屋才发现大房一家都在,而杨大柱也不同他们二房说什么客套话了,当下就开门见山的问了方氏一句:“弟妹,你不是急着想分家吗?”
见方氏点了点头,杨大柱才接着往下说道:“那好,那我眼下当着几个孩子的面再问你一遍———你当真想分家?这家分了后你们不会后悔?”
“大哥,我……”
“当真!大哥,我们当真想分家!二柱也是已经当了阿公的人,该自己当自己的家了!”
杨二柱才一开口起了个头、方氏就飞快的出声打断他的话,而杨二柱觉得方氏虽然有些过分,但后半句话倒也说得在理———这杨二郎都娶了媳妇儿、他都当阿公了,是该自己当自己家的主了。
而杨大柱见杨二柱没再插话心里也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一锤定音的说道:“既然你们二房想分,那我们就分吧!”
杨大柱说完也不等杨二柱夫妇发话,直接对刘氏说道:“你且把我们家公中的账册拿出来给二柱和弟妹看看。”
刘氏闻言把早就准备好的账册递给了方氏,而方氏大字都不识得一个更别替看账本了,于是便干笑着把账册递给了去学堂里念过几天书的杨二郎,并催促道:“小二,你识得字也懂算数,快帮阿母看看账目对不对!”
杨二郎闻言自是赶忙把方氏手中的账册接了过去,而方氏松了手后却依旧还是不放心,纵然那账册上头的字她一个都看不懂、却还是硬凑到杨二郎身边,一个劲的唠叨道:“你可得看仔细了,别看错看漏了,让大房一家给占了便宜……”
方氏的话让杨二郎头上顿时满是豆大的汗珠儿,更是赶忙让他的媳妇儿帮着拿了一架算盘,把算盘放在桌上后便飞快的打了起来,足足打了好一会儿才把账册看完……
杨二郎看完账册都顾不上擦额头上的汗珠儿,马上就答上了方氏的话:“阿爹、阿母,这本公帐上记的账目都没错,账目每一条也都记得十分仔细,可见大伯母这几年来很用心记账。”
刘氏闻言脸上有着满意的神色,点头说道:“没错就好,我也没特意用什么心思记账,只是照着家里的实际情况记罢了,力求咱家里用了什么、多了什么都能清清楚楚的记在上头,既不多一样也不少一样。”
方氏眼下可没耐心听刘氏表功,当下就一脸急切的问道:“小二,那这公帐上眼下一共还剩下多少两银子?”
杨二郎飞快的把账册翻到最后一页看了眼,答道:“这上头写着我们家眼下还有五十两银子。”
方氏一听这个数目当下就叫了起来:“才剩下五十两银子?这怎么可能?”
而方氏这质疑的口气让刘氏听了心里很是不舒坦,当下就冷冷的反问了一句:“怎么不可能了?咱家就只靠着大柱和二柱出海打渔换回来的那点钱,和几亩田里种出来的那点物事来维持生计,这些物事要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本就十分不易,能有五十两余银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方氏闻言当下就不服气的说了句:“老大媳妇儿临出门前不是给了你五百两银子吗?这不才过了一年,怎可能全花光了?”
方氏这话让大房一家听了心里都十分不'炫'舒'书'服'网',鱼儿更是当下就出声驳了方氏一句:“婶娘这话是什么意思?那是我大嫂拿嫁妆钱来孝敬我阿母,同咱这公帐有什么干系?难不成我大嫂的嫁妆钱,也得入到我们家的公帐上来?”
方氏本就抱着占便宜的心思,因此当下就厚颜无耻的说了句:“这钱老大媳妇儿既然给了你阿母,那就是你阿母的钱了……”
鱼儿闻言一脸不屑的嗤了方氏一句:“就算这钱眼下是我阿母的了,那也是我阿母的嫁妆钱,同我们家的公帐还是一点干系都没!”
方氏听了这话虽然没再大声的嚷嚷,但却小声的嘀咕了句:“你阿母哪还有什么嫁妆钱啊!”
杨二柱见这家才开始分、方氏就由犯起了老毛病,连忙上前扯了她一把:“你少说两句不成吗?这家就是让大哥他们一家做主分了,也亏待不了我们!”
“你怎就知道他们不会亏待我们?”方氏毫不示弱的大声嚷嚷道,似乎生怕鱼儿一家听不到般。
而这李二娘也是个聪明人,见方氏一门心思打那五百两银子的主意,干脆假意说了句:“若是我这个做晚辈的私下孝敬阿母的银子,反倒让我们两房人眼下不好分家,那我把这银子要回去便是……”
李二娘说着笑吟吟的看向刘氏:“阿母,您不会舍不得把银子还给媳妇儿我吧?”
方氏见李二娘冲自己偷偷的眨了眨眼、当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马上一脸爽快的说道:“舍得!我怎么会舍不得呢?那银子我拿了一些去办小三的婚事了,不过还剩下一些就是,剩下的那些我一会儿就取了还给你。”
刘氏和李二娘一唱一和的把那五百两银子的事抹去后,方氏也只能讪讪的闭了嘴、没法再打那笔银子的主意了,只能把主意打到别的方面上:“那船呢?船怎么分?”
这杨家眼下的两条船,一条是杨大柱把旧船卖了后、贴了钱买了新的,这贴的钱是典当珍珠得来的,并不是用公帐上的钱,况且当时公帐上也没那么多钱可以用来换船;而另外一条则是原先杨老爷子留下的较新的那一条,但杨大柱也用典当珍珠的钱将它翻修了一番。
所以若真是要分,因那两条船而出了不少钱的大房、自是最有资格分新买的那条船了,但杨大柱心里始终念及杨二柱是他唯一的弟弟、有心让他占些便宜,因此杨大柱很快就开口说道:“我们大房只要那条旧船。”
杨大柱的话让方氏听了心里十分满意,当下就笑眯眯的应道:“好,这船就按照大哥您说的这样分,你们大房要了旧船、那新船就归我们二房了。”
这个分法杨大柱早就同刘氏和鱼儿兄妹说过了,因此刘氏听了也没有任何异议,只开口说道:“接下来就剩阿爹留下来的几亩田地了……”
刘氏说话间已拿出一叠田契来,把田契一张张的展开放到桌案上后,才指着它们说道:“阿爹留下的田地,好的、差的加起来一共有九亩,二柱、弟妹,你们看怎么个分法合适?”
这好的田地土壤肥沃、每一年的收成都要比差的田地好上几成,因此方氏自然是想要多分几块好田了,但她却又不愿意在数量上吃亏、于是一时有些拿不到主意。
而杨老爷子留下的九亩田当中,好的田地一共只有五亩,剩下的四亩都是些收成差一些的田地。因此最好的分法便是一房分三亩好田、一亩差田,另外一房分两亩好田、三亩差田。
于是方氏想了想、最终还是目光短浅的看中了数目,只见她很快就抢先说道:“这好田我们二房要两亩就好,但这差田我们可就要三亩了,这样分才公平……”
杨大柱和刘氏先是对视了一眼、交换了彼此的意见后,杨大柱才开口说道:“成,就按弟妹你说的分,这田我们大房要三亩好田、一亩差田。”
方氏见杨大柱答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