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而小栓子显然十分不开窍,只见他愣是没听出鱼儿话里的意思,只满脸焦急的重复了遍先前的话:“八娘子你怎么还是在意那丫鬟?我先去不是说过了,我连她的一根头发都没碰过,更是早就把话同她说清楚了,让她想都别想当我的小妾。”
鱼儿见小栓子这般不开窍、心里十分郁闷,但鱼儿偏偏又不愿意直接和小栓子说、“我不但不喜欢你收通房丫鬟,还不喜欢你身边有丫鬟围着转”这样小家子气的话,总觉得她要是霸道的把话都挑明了,那多没意思、多没面子、多让人觉得她没气量啊!
因此鱼儿独自郁闷了半天、见小栓子还是一头雾水,最终也懒得同小栓子细说了,决心多给小栓子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顿悟这个“真理”,顺道让小栓子也努力的了解下女人那善变的心思。
于是鱼儿马上“凶巴巴”的对小栓子下达了最后通牒:“我不管,反正我不在你就弄了个丫鬟到身边,这件事我很不满、很不高兴,既然你让我不高兴了,那我们的亲事便只能暂且搁置,等我心情好了再说!”
“搁置?八娘子你不是说真的吧?”小栓子愁眉苦脸的问道。
鱼儿闻言没好气的瞪了小栓子一眼,反问道:“我这样子像是在说笑吗?”
“不像。”小栓子苦着一张脸、老老实实的答道。
“那不就结了!”
鱼儿先是斩钉截铁的说了句,随后见小栓子似乎不解她为何要将亲事搁置,便好心的补充了一句:“我不在的这一年多、你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若是你还想当我的夫君,那还得再让我考验一番才行……”
这小栓子也是个接受事物能力很强的人,他见鱼儿是铁了心不马上和他成亲、很快就认命的接受了事实,并马上从善如流的关心起鱼儿口中所谓的“考验”,第一时间带着讨好的笑容、开口询问道:“八娘子,那你打算怎么考验我?可否事先通个气儿,让我提前准备、准备。”
小栓子这番话却只换来鱼儿恶狠狠的一瞪,只见鱼儿瞪完后才丢下一句话:“我要是告诉你了,那还算是考验吗?哼,你若是真心想娶我为妻,那便什么都不要问、我自会寻机会考验你;若是你不是真心想娶我为妻……”
“我想!我做梦都想把你娶回家去!”
小栓子先是一脸坚持、语气坚定的打断了鱼儿的话,随后马上乖乖的顺着鱼儿的心意表明了态度:“好好好,谁让我这辈子注定要被你吃定呢?八娘子你想怎么考验我都行,我真金不怕火炼!不过你可千万别考验我一辈子啊,我阿爹和阿母还想抱孙子呢!”
小栓子这话让鱼儿下意识的涨红了脸,又羞又恼的嗔了句:“你阿爹、阿母想要抱孙子,和我有什么干系?!”
鱼儿说完这话便跺脚踩了小栓子脚尖一下,踩完不等小栓子叫疼就钻回了自家的院子里,把小栓子给晾在了外头。
而小栓子被鱼儿这么一晾反倒不生气,还觉得鱼儿这样对他让他倍感亲切和踏实!
原来小栓子见鱼儿不像前段时日那般,对他不但态度十分冷淡、还总是带着一分疏远,因此眼下鱼儿又像以前那样捉弄他、欺负他,让小栓子感觉到他和鱼儿总算跨越了、那一年多的空白期留下的鸿沟,回到了从前他们相处时的状态。
因此无论是鱼儿的霸道,还是鱼儿的娇嗔和蛮不讲理,都让小栓子心情十分愉悦,哪怕是鱼儿重重的踩了小栓子一脚,他也是一点都不生气、只看着鱼儿的背影咧嘴傻笑起来……
而鱼儿把心里的打算同小栓子明说后,便开始琢磨起那件在她心里横了十几年的大事———利用从现代带来的专业知识发财致富,带着杨家一家人奔小康!
这鱼儿前世读大学时主修的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这项专业对沿海城市一些搞海养殖的企业十分有用。因此当鱼儿十几年前刚刚穿越到杨家、得知杨家生活过得不太富裕时,就打定主意用自己在现代学的专业知识,帮杨家做一些在古代来钱快的水产养殖生意。
反正“靠海吃海”,这对杨家来说也算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只要鱼儿找到水产养殖的方法后,只要/炫/书/网/整理归纳好后简单的教一教,杨大柱等经验 (炫)丰(书)富(网) 的渔民一定会一点即通。
不过因那时鱼儿还只个呆在襁褓里喝奶的娃娃,因此发家致富的念头便只能暂且搁置,这一搁置便搁置了十几年,一直到眼下鱼儿已经十五岁、且出去外头闯荡了一番了,才有了合适的运作时机。
而杨家眼下的情况是外人看着风光、其实不然。毕竟眼下杨家除了多了两个当官的儿子,多了一座足以容纳下一大家子的院子外,依旧只能靠打渔和种田来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当然唯一不同的是,不必再管杨大郎和杨四郎这两家人的生计。
而杨大郎和杨四郎当官也没几个年头,朝廷发给他们的俸禄、也勉强只够他们自个儿一家人日常的花销,毕竟身在官场、他们多少也会有些应酬,或请客吃饭、或迎来送往、或逢年过节随礼等等。
因此把杨家眼下的情形仔细的分析了一遍后,鱼儿便明白只有靠她拥有的优势另辟蹊径,杨家才能过上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富裕日子。
且鱼儿心里也打算先把杨家的状况改善好了,待杨家有了稳定的生财之道,杨大柱夫妇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时,她再安安心心的出嫁离开杨家。
…………………………………………………
想把鱼儿和小栓子相处时的情形写得欢乐一些,想把小栓子写得可爱一些,想让鱼儿和小栓子在一起时可以无拘无束、不用戴任何面具~
不知道小云想表达的,大家看出来了米?
咳咳~还有,大家真滴不要小秦童鞋了咩?好吧,我承认我对后生的儿子比较疼爱,一个劲的给他做推销~
第四卷 发家致富当地主婆
第一章 北宋紫菜
当然,鱼儿除了想靠着自己的现代养殖专业知识帮杨家发家外,还存着一点点小小的私心———鱼儿虽在北宋生活了十几年,但她最终还是不敢说自己已经彻彻底底的融入到北宋这个大时代,更是会把“不愿意同别的女人分享男人”这个底线坚持到底,哪怕是最终孤独一生鱼儿也不会向大时代妥协。
而鱼儿知道自己这个来自骨子里的坚持,说白了和北宋这个大时代是格格不入的,毕竟这是个男人纳妾不会被人指责、还会被人恭喜的大时代,如果真的要争出个子丑卯寅、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纳妾合情合理。
也正是因为纳妾乃是被大时代所允许、是封建社会的特有制度,让鱼儿不敢乐观的过度相信北宋男子,哪怕是鱼儿亲自调教出来的小栓子,鱼儿眼下也不敢对他放一百个心,想再多考验他一阵子。
而北宋男子不能被鱼儿无条件的信任,便让鱼儿少了许多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少让鱼儿决定从现在开始抛开一切、把心思都放在发家致富上,趁着现在还没到那非嫁不可的地步,先多赚些钱来傍身!
只要鱼儿找到路子赚到了钱,那哪怕以后她真的嫁不到称心如意、接受她的坚持的老公,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双手挣下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产业,独自一人逍遥自在的当个地主婆。
当然,不到那逼不得已的境地,鱼儿还是和天下间所有的女子一样,都想嫁个如意郎君,同他相濡以沫、相伴到老,过简单幸福的小日子。
鱼儿的这个念头其实早在她流落在建州时就有了,因为那一次意外让鱼儿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钱财的重要性,因此重新回到家乡后,鱼儿最想做的事不是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而是费尽心思的想如何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家业。
但刘氏的想法显然和鱼儿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母亲,她觉得没有什么事比鱼儿的终身大事重要。因此刘氏每天都忙着见从不同地方赶来的媒婆,听着那些媒体唾沫四飞的介绍、忙着替鱼儿筛选合适的夫君人选……
刘氏的那个积极劲儿让鱼儿见了颇为头疼,到最后更是发展到鱼儿见了刘氏就躲,因为刘氏一拉住鱼儿就能说上一整天、把手头上合适的人选都说一遍,所以鱼儿只有一见到刘氏就躲得远远的、才能好好的钻研发家之道。
而另一方面,因之前林氏四处散播消息、说杨赵两家即将结亲,因此大家伙儿都以为鱼儿铁定是赵家的媳妇儿了,有些也想上门提亲的也都打消了念头。
但杨家拒亲的消息传出去后,一些想要高攀杨家、或是相中鱼儿的人便重新打起了主意,纷纷前来杨家提亲。
已经见了不少媒婆的刘氏,竟还能耐住性子见这些提亲的人,这让压根就没想过要定亲的鱼儿心里暗暗叫苦———这发财致富的法子不是说有就有的,鱼儿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头绪、现下也还没研究出来好办法来。
因此鱼儿也就是找不出什么正当的理由、来让刘氏暂且打消嫁她出去的念头,加上为了拖延亲事,鱼儿也不能把他们误会了小栓子一事同刘氏明说了,否则刘氏一定会改变主意马上答应赵家的提亲。
因此鱼儿只能一边躲一边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刘氏,不是说这个样貌长得欠佳、就是说那人品性不好,实在不行就说对方的父母一看就是那不好相与的主儿,到最后鱼儿实在是找不出拒绝的借口了,只能直截了当的说那人看了她就不想嫁……
而鱼儿连这样的借口都找出来了,刘氏自是觉察到鱼儿是不想正正经经的相个夫君,于是便不再由着鱼儿胡闹了,再遇到合适的人选就强行把鱼儿拘到提亲人跟前,让提亲人相鱼儿的同时、也叮嘱鱼儿好好的听一听对方的情形。
这一日,有一户家里祖祖辈辈都以“采集紫菜”为生的人家,前来杨家替自家儿子提亲。这“采集紫菜”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本事,在闽南一带也算是一项十分赚钱的生计。
因此刘氏对这户人家的家境还算是满意,于是便硬是逼着鱼儿同她一起见那前来提亲之人,于是一大早就把鱼儿拘在身旁、并早早把话给撂下了:“阿妹,今儿有人会上我们家里提亲,你不许四下乱跑、就在阿母屋里呆着,一会儿跟着阿母去见见人家。”
“阿母,昨儿我不才见了一个吗?这婚姻大事本就急不得,您就不能慢慢来、几天相一个吗?非得一天一个,这般挑选我们哪能静下心来挑出好的?”鱼儿无奈,只能想着法子让刘氏打消念头。
刘氏早就知道鱼儿对自己的亲事不上心,因此当下就苦口婆心的劝起鱼儿来:“阿妹,你今年都已经十五了,这亲事得赶紧定下才是!再拖下去,你可就成了老姑娘了!到时候你就是想嫁,也得看人家男方愿不愿意要你……”
鱼儿闻言便撅起小嘴儿,小声的抱怨了句:“哪有阿母您说的这般夸张,再过个一、两年再着急我的亲事,那也还来得及嘛!再说了,若真心想娶我为妻的人,便不会在意我是不是老姑娘!”
说实话,十五、六岁出嫁鱼儿都还觉得太早了,毕竟在她原本所在的那个时代,女子得年满二十周岁才能结婚,到了三十岁还没结婚的更是比比皆是。因此鱼儿虽然知道北宋女子都是及笄后就差不多都出嫁了,可她心理上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也下意识的不把刘氏口中那“老姑娘”一说放在心上了。
不过鱼儿虽然因是穿越女而打从心里不愿意早嫁,但刘氏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妇女,自是不容许她这般胡闹了。因此无论鱼儿说什么刘氏都不当回事,且她也不和宝贝闺女再在此事上争执了,而是直接以行动来告诉鱼儿她没得选择、只能乖乖听话。
只见刘氏一把把鱼儿拉到自个儿身边,随后让林氏坐到门口把门给堵住了,待鱼儿偷溜的唯一出口被堵死了,刘氏才慢慢的介绍起今儿要来提亲的那户人家的具体状况……
“那户人家姓高,听说祖祖辈辈都是靠采集紫菜为生,虽然不是一年到头都会去爬礁采集紫菜,但哪怕高家一年只采两、三回紫菜,也足够应付他们一家人一年的嚼用了!”
刘氏的话让鱼儿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的追问了句:“阿母,你说高家一年只要采几次野菜,就能应付一家人一整年的嚼用?”
“就是这样,且这采集紫菜还让高家的家境十分富足呢!”刘氏见鱼儿追问,以为她对这户以采集紫菜为生的高姓人家感兴趣,于是回答的同时还不忘给高家添了句好话。
“这紫菜竟这般值钱?比鱼虾还贵?”
鱼儿得到刘氏的肯定回答后依旧有些难以置信,毕竟这紫菜在现代只是十分寻常的海产品,各大超市都有出售,且价钱也都不贵。
刘氏见鱼儿不信,便细细的给她解释:“这紫菜本就难采且数量稀少,这般稀罕的物事价钱自然也就能卖得高一些了,且那上好的紫菜还是专门进贡给朝廷的海珍贡品,我们这些寻常老百姓想吃还吃不上呢!”
刘氏说着顿了顿,随后便又替高家说起好话来:“高家在我们惠安一带海域采的紫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