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鱼儿见状生怕刘氏对未过门的媳妇儿产生偏见,连忙撒娇道:“阿母,等我挑夫婿时,您也得把那些人的家世背景一一的说与我听,再带我悄悄的去把他们给观察仔细了,我可不要随随便便嫁给见都没见过、不知道品性和为人的男子为妻!”
“好好好,我们阿妹的夫婿,不但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好好的相看,还要多相看一些时日把他的品行看透了才行!”
刘氏虽然一脸无奈的嗔了鱼儿几句,但心里却已慢慢的感到释怀———是啊,自个儿家择夫婿,他们不也是打算让鱼儿亲自挑选和过目,且一切都要以鱼儿的意愿和喜好为主吗?倘若鱼儿想姜五娘那样,因不中意而拒绝了几户人家,她自是一个字都不会说鱼儿,更是不会怪她。
刘氏这么一想,也就能体会姜家的那份苦心了,毕竟天底下没有哪对父母不希望自家的闺女嫁个既可靠又体贴的人……
于是刘氏心里对姜五娘的那丝偏见很快就散了去,心里没了芥蒂后很快便笑着同张巧嘴聊起了提亲的事宜。而既然杨姜两家乐意结亲且对此事都十分重视,那接下来便是走一些结亲的仪式了,交换庚帖、提亲、下聘,三书六礼一样都没少,杨家和姜家按部就班的都给办齐了。
于是前前后后算在一起,杨家一直筹备了三个多月,才把杨六郎的亲身给办妥了,最终在早就选好的黄道吉日、热热闹闹的把姜五娘给抬进了门,让杨家再添了一口人。
而年纪最小的杨六郎成亲后,杨家便只剩下鱼儿一人还没成亲了。这样的情形让杨大柱夫妇开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鱼儿的亲事上,并直截了当的给鱼儿下了最后的通牒———最迟年底,一定要把鱼儿的亲事给定下来,绝不能再拖了!
而几个哥哥都娶了老婆,鱼儿初始还是很高兴、觉得刘氏的心头大事终于解决了大部分,对刘氏的“逼婚”也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年纪还小,晚点成亲也没什么。
不过慢慢的,看着几个哥哥总是成双成对,和嫂嫂们也十分恩爱、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鱼儿渐渐的心里不知不觉的生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日子久了那丝丝惆怅竟变成了失落,让鱼儿突然生出想找个人依靠的渴望。
有了这样的渴望后,鱼儿慢慢的也看清了自己的心———两世为人,虽然所(炫)经(书)历(网)的一切都算幸运,但这比别人多出来的(炫)经(书)历(网)却让鱼儿身心疲惫,让她有了历经沧桑后想有个男人好好疼爱她,陪着她继续走下去的渴望。
鱼儿一稍微有了这样的渴望和惆怅,刘氏马上就敏锐的觉察到了,随后她更加着急的为鱼儿张罗亲事。而刘氏的着急让鱼儿明白这亲事实在是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她无论如何也要选一户家嫁了,否则真会成为那没人要的老姑娘……
于是明白了这一点后,鱼儿慢慢的做好了嫁人的心理准备,也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替自己挑个如意相公,不再让刘氏干着急下去了。
起初鱼儿还想着反正不着急着定下亲事,因此没有马上在刘氏面前提起小栓子,而是顺着刘氏的安排见了不少前来提亲的人。那些上门提亲的人大多是能说会道的媒婆,即便不是媒婆、也是些说话极为伶俐的人儿……
因此那些人儿无一例外,都是把男方的情况说得十分夸张,也专挑一些好的地方来介绍,似乎只要是要说给鱼儿的小官人、就一定是好得不能再好,这让鱼儿被那些说客说得生出了一丝兴趣来,有些想见见她们口中的绝世好男人。
于是鱼儿便挑了几个听起来家世背景、品行脾性都不错的男子,背着人偷偷的和刘氏去相看了几回……
这鱼儿十分聪明,往往是拉着刘氏到茶馆、酒肆等公共场合“偶遇”那些相亲对象,且偶遇了后更是没有露面,只躲在暗处悄悄的观察那些相亲对象。可惜这一观察,鱼儿很快就发现那些人的真实情况,同那些上门说亲的人嘴里说的完全不符,样貌品性等跟自家的几位兄长更是没得比。
于是这些“绝世好男人”鱼儿自然是看不上眼了,也不敢再随意相信那些媒婆的话了,看了几回后鱼儿更是觉得、还是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小栓子比较靠谱,甚至连远在建州的秦衡临都比这些人强!
于是鱼儿很快就打消了嫁给这些不相熟、但却被认为“条件”极好的男子,打算寻个机会同刘氏提一提小栓子,探探刘氏对小栓子的看法如何。
只是虽然鱼儿已经下定了决心把小栓子推出来,但心里却始终还是有着一丝犹豫不决,第一次不敢肯定自己的选择一定是对的。
而就在鱼儿寻思着该不该选定小栓子时,杨家突然来了一位意外之客,这位意外之客让鱼儿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心湖,又被搅得泛起了阵阵涟漪……
话说秦衡临千里护送鱼儿归乡后,转身便马不停蹄的往家乡赶,一回到建州更是比别人都刻苦勤奋,日日都苦读到深夜为秋闱备考。
第十四章 求娶
这秦衡临书本就读得不错,因此不但顺利的通过了乡试,连后头的省试、殿试他也都一并通过了。和杨大郎一样,第一次参考科举考试,就顺利的谋到官职出仕。虽然所谋之官不算大,但却比那些考了多次都没能通过殿试的举子强上许多了。
这秦衡临因曾亲自把鱼儿送到杨家大门口,对前往鱼儿家的道路十分熟悉,因此虽然他没有提前和鱼儿打声招呼,还是顺顺利利的寻到鱼儿家,给了鱼儿一个大大的惊喜……
鱼儿的确没料到秦衡临会突然前来拜访,一直到见了他本人还有些难以相信,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突然来了?也不提前让人给我捎个信儿……”
秦衡临闻言笑而不语,站在离鱼儿大约三尺远的地方静静的看着鱼儿,一直看到鱼儿不好意思的别开脸、躲开他那含着异样情愫的注视,秦衡临才语气温和的答道:“那一日我不是留了信给你,说一旦考完科举把该安顿的事情都安顿好了,便会再来探你吗?”
“我以为你只是随口说说。”秦衡临那温雅的笑容让鱼儿觉得有些久违,更是下意识的看得微微失神,好一会儿才随意答了句话。
鱼儿那微微发怔的模样十分可爱,让秦衡临见了嘴角高高的扬了起来,依旧带着温暖的笑容,以不紧不慢的节奏答道:“怎会是随口说说呢?我说了会来探你,便一定会来,再说我也不想你我就这样天各一方……”
秦衡临话虽然说得很隐晦,但意思鱼儿却是听明白了———他还没有放弃对她的那段感情,甚至不愿意让彼此的缘分就这样断了,更不愿意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秦衡临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也很明显,让鱼儿感觉到只一年多没见,秦衡临已经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胆子也比以前大了不少,似乎在鱼儿面前已经能够强自镇定、不再害羞了。
鱼儿最近本就因为亲事心绪一片混乱,眼下秦衡临的突然到访、自是让她的心又添了几分乱,一时间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秦衡临,只能对他话里暗藏的意思故作不解,挑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来说:“秦大哥,你先坐坐,我阿爹和阿母很快就回来了……”
“他们知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早就说要好好的答谢你,可惜上回你走得匆忙、他们没机会同你见上面,这一回你可不许再急急忙忙、招呼都不亲自打一声就走了。”
鱼儿说着偷偷的抬眼扫了秦衡临一眼,见秦衡临目光温和的直视她,似乎只要这样看着她就满足了……
那含情脉脉的目光让鱼儿不自在的把头埋得更低,心里一边暗自着急杨大柱夫妇怎么还不回来救场,一边没话找话的同秦衡临闲聊,更是故意不给秦衡临开口的机会,生怕他会对她说出更唐突的话来,让彼此感到尴尬。
而就在鱼儿已经快没话可聊、心里窘迫得不行时,杨大柱夫妇终于及时赶回来了……
只见刘氏一看到秦衡临,就一脸亲切的拉着他的手,热情的问道:“这位就是从建州来的秦家小哥吧?”
鱼儿见状先是暗暗的松了口气,随后赶忙开口介绍道:“对,这位就是把我从拐子手里救出来的秦大哥!秦大哥,这是我阿爹、阿母。”
秦衡临闻言连忙直了直身子,规规矩矩的给杨大柱夫妇行了一礼,虽然面上还是堆满笑容,但语气却下意识的多了丝紧张和拘谨:“伯父、伯母好。”
“真是个懂事知礼的孩子,来,别干站着了,坐!”
刘氏一边笑着夸了秦衡临一句,一边亲热的拉着他坐下,一坐下便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语———无非就是感谢秦衡临路见不平、出手相救,不但帮着鱼儿脱险还千里迢迢的把鱼儿护送回来,让鱼儿能够平平安安、毫发未损的回到家人身边。刘氏还说秦衡临是杨家的大恩人,有机会杨家一定会好好的报答他。
而秦衡临却一直都不敢居功,只一脸认真的说了句:“伯母快别这般客气了,能够在因缘际会下结识八娘子,乃是我这辈子的福气。若是事情重来一遍,哪怕当时情况再凶险几分,我也依旧会毫不犹豫的救八娘子脱离险境。”
“这话说得好,有男子汉的气概!”
刘氏先是一脸赞赏的夸了秦衡临一句,随后马上把话题转到了心里最关键的那些事上:“我听我家八娘说,秦家小哥当时是急着回去参考科举,才会来去匆忙没机会同我们见上一面……”
秦衡临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当时时间的确是有些紧促,所以我才没进门拜见伯父、伯母,而是急忙忙的往家里赶,怕回晚了会耽误考试。”
“那这秋闱、春闱早早就都结束了,秦家小哥你一定是榜上有名吧?自古以来好心有好报,像秦小哥心底这么好的人,不用说也一定能够高中!”刘氏故意挑了些好话来问,一旁的鱼儿先前没顾上问秦衡临这件事,因此眼下心里也颇为关心结果如何,刘氏话一问完她就下意识的竖起了耳朵倾听。
“这一回我算是碰上好运了,三试竟是一口气全过了,”秦衡临说着冲刘氏谦虚一笑,随后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眼下的处境简单说了一下:“家里拿了不少银子出来托关系,加上正巧有相识又亲近的人在东京为官,最终替我谋了个不错的差事。”
这杨六郎也是一口气考过三试当上官的,刘氏自是比谁都清楚能够一口气考过三试的人,除了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外,平日里也都没少下苦功夫苦读,由此可见秦衡临也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当然刘氏心里也很清楚,这能够一口气考过三试,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算是十分了不起了……
于是刘氏当下就越看秦衡临越满意,并且一点都不含蓄的问起了秦衡临的亲事:“我看着秦家小哥的年纪应该同我家小六差不多大,不知可曾同人议亲了?还是早早的就已经成了家?”
刘氏话一说完就一脸紧张的看着秦衡临、似乎很在乎他的回答,而一旁的鱼儿一听刘氏问起秦衡临的婚姻状况,马上就猜到刘氏是动了什么心思,当下就羞红了脸蛋,有些难为情的娇嗔了句:“阿母!人家秦大哥成没成亲与我们何干?您问这么多也不怕人家不高兴?”
哪知鱼儿的话刘氏一点都没放在心上,更是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也是关心秦家小哥、把他当成是自己人才会这样问他,我想秦家小哥一定不会不高兴吧?”
刘氏说着便拿眼瞟秦衡临,秦衡临见状赶忙开口表明态度:“不会、不会,我怎会不高兴呢?”
秦衡临说着顿了顿,先是意味深长的看了鱼儿一眼,随后才清了清嗓子,一脸正色的答道:“不瞒伯母,我虽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但却一直都没同人议过亲。”
“当真?”
刘氏闻言双眼顿时一亮,随后忍不住追问道:“我听我家八娘说,你家在建州一带可是有房有地的大地主,加上眼下你又出仕当了官,以这样的家世背景来推测,想要同你说亲的好人家应该有不少才是,你怎地到现在还没说亲?”
“因我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所以家里帮着挑的我便都推了,”秦衡临缓缓的说出答案,随后不给鱼儿和刘氏思考的时间,便一脸正色的说道:“其实我这次千里迢迢的前来惠安,是想亲自上门向伯父、伯母提亲———我想娶八娘子为妻,希望伯父、伯母能够同意。”
秦衡临的话像平地惊雷般,炸得在场的几人一时间都怔在了原地、忘记开口,尤其是鱼儿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她怎么也没料到,秦衡临竟然会千里迢迢的上门提亲,且还一见面就郑重其事的把心意告诉了刘氏等人。
而秦衡临显然早就打定了主意,只见他竟然将下摆一撩,直接跪在杨大柱和刘氏面前,情真意切的恳求道:“伯父、伯母,我也不敢瞒着你们,早在建州时我便悄悄的喜欢上八娘子了,所以才会厚着脸皮、千里迢迢的上门提亲……”
“伯父、伯母你们放心,只要你们肯把八娘子许配给我,我一定会好好的对她,一生一世都不会辜负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