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虽然小栓子和鱼儿没在晋江为自个儿置办宅院,但却也算是变相离开赵家单过了。因此一在新家安顿好,鱼儿就下意识的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可以不用再在公婆的眼皮底下过日子了……
鱼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倒不是公婆对她不好,而是觉得她身为儿媳妇儿,和公婆就是再亲难免还是会隔了一层。
而这隔在鱼儿和公婆之间的薄薄一层,多少还是会让鱼儿平日里难免要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甚至可能以后鱼儿不慎犯了什么错儿,这隔着的一层还会让公婆厌恶鱼儿!毕竟公婆不会像父母那样无条件的包容鱼儿,且鱼儿也觉得“距离产生美”,能够和公婆分开过日子、也许还会让她和公婆的关系过得更好。
而小栓子因初次当官,上任后难免有些大大小小的事儿要忙、把鱼儿给撂在了一旁。而鱼儿虽然内心盼望过上无拘无束、舒心惬意的日子,但当她天天都过上这样的日子时,又觉得有些太过寡然无味、似乎缺少了点什么般。
于是当了“少奶奶”的鱼儿决定继续发挥她的特长、好好的利用她从现代带来的专业知识,怎么也要成为小栓子的贤内助,让他当一个好官的同时能够不愁家里的生计才是……
而鱼儿出嫁前,已把养紫菜的窍门都教给了杨大柱夫妇,让养紫菜成为杨家一项最大的收入,也让杨家在没了鱼儿这个能干的小福星后,依旧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既然杨家眼下把精力都放在了养紫菜上,那鱼儿自是不会重新在晋江发展养紫菜和杨家抢生意,而是把主意打到了滩涂贝类养殖上面!
“滩涂贝类”指的是匍匐或埋栖于潮间带中、低潮区,和潮下带二十米以内的砂泥质或泥砂质的双壳类和腹足类,滩涂贝类的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有适合养殖的海滩、和能够采集到苗种,就可以进行滩涂贝类养殖!
这晋江县和惠安县一样都靠海,寻一片合适的滩涂并不难,难的是鱼儿要如何采集到苗种,只有采集到苗种、并把苗种成功的培育长大,滩涂贝类养殖才能给鱼儿带来*经济受益。
于是找到实现滩涂贝类养殖的关键点后,鱼儿就开始/炫/书/网/整理脑海中的记忆,花了近一个月的功夫将脑海里和滩涂养殖有关的资料都/炫/书/网/整理出来,鱼儿怕今天想到的、明天可能一想别的就忘记了,因此她还特意把这些知识一一写在了纸上,虽然写得零零碎碎,但经过/炫/书/网/整理后倒也让鱼儿摸到了在北宋搞滩涂养殖的门路。
话说早在清代末年,中国境内就有人发现滩涂是块良田、并开始进行简单的贝类养殖。而古代的生态环境比现代要好很多,因此虽然当时没有人工培育苗种的技术,野生苗却很容易捕捞到,于是鱼儿也算是解决了苗种的问题。
随后在小栓子某一个沐休、不用“上班”的日子,鱼儿硬是拉着他一起出去做实地考察,很快就通过一个经验 (炫)丰(书)富(网) 的老渔民,找到了一处质好、无污染、透明度大、盐度适宜的海区,打算先在那片海区做滩涂贝类养殖试验。
滩涂贝类的养殖主要通过滩涂放养、护养、围养、虾塘混养、盐田放养等方式进行,其中以借用浅海区的滩涂来养殖成效最好,因此鱼儿才会拉着小栓子去寻找合适的海区,海区找到后鱼儿便在小栓子不解的目光中、神神秘秘的具体实施起来了。
鱼儿早早就在纸上写下了贝类养殖的全过程,并把整个过程分成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主要包括:养殖场地选择、采苗育苗、养成、育肥和收获加工等环节。
眼下鱼儿正进行着第二部分,这菜苗的部分鱼儿自然是和当初养紫菜一样,采用采捕天然苗的办法,这个办法仔细说起来也不难———只要在贝类繁殖产卵季节,采捕自然附着在海区滩涂上的天然苗种,随即将天然苗集中到滩涂上放养就行。
之后的养成和育肥两个环节,因古代不像现代有诸多设备和肥料来供养贝类,因此鱼儿采取了自然放养的方法,让幼苗自己吸取泥沙和海水里蕴含的养分,虽然这样被动养殖会降低产量,但若是鱼儿养殖成功、也足够她赚上一笔了。
毕竟此时北宋还没有任何养殖海产品的技术,宋人想吃贝类等海鲜还是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捕捞。
但捕捞一要靠运气、二数量也往往十分有限,这样一来各种贝类就会变得“一金难求”,鱼儿养殖出来的贝类也自然就有了市场了。
鱼儿本就有着从现代带来的养殖知识,加上先前已经小试牛刀的养过紫菜、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因此这次滩涂贝类养殖,鱼儿折腾了一、两个月后,倒也似模似样的做了起来,最终靠着滩涂养殖大赚了一笔,让一直以为鱼儿是没事找事做来消磨光阴的小栓子、惊得再一次对鱼儿刮目相看……
“没想到我还娶了个宝贝回家!我的娘子真能干,随意一折腾就折腾了大把的银子进门!”某一日小栓子搂着鱼儿,喜滋滋的夸赞了她一番。
鱼儿一被自家夫君夸赞,小尾巴当下就翘了起来,语气里也多了一分小小的得意:“可不是,你现下知道我是个宝了吧?以后可得对我好些,否则我赚了大把银子回来后不给你花!”
小栓子最爱鱼儿这带着小小得意的样儿,因此他当下就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道:“这会下金蛋、银蛋的小母鸡,可不就是个宝?!嗯,我家娘子是个宝……”
鱼儿先是愣了愣,意识到小栓子这是在拐着弯子骂她,当下就不依不饶的扑了上去,一边抡起小粉拳招呼小栓子、一边嗔骂道:“呸!你才是母鸡!不,你是大公鸡!哼!”
“公鸡可不正好配母鸡?”小栓子摇头晃脑的说道,难得也跟着得意了一回。
“不要,我才不要当母鸡呢!”
语毕两人便抱成一团、嘻嘻哈哈的闹了一番,闹够了小栓子才一脸不解的问道:“娘子,你的小脑袋里怎就装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点子?这些点子你都是从哪里得来的?难不成是有人教你的?”
“从各种闲书、杂书上看来的呗!亏你还是个知县大人,竟不多看点书!”对于众人对鱼儿现代知识的质问,鱼儿已经练就了一套撒谎的本事,眼都没眨一下就随意扯了个借口把小栓子给糊弄过去了。
而这小栓子还真是个死脑筋的人,听了鱼儿的话竟当真了,只见他一边挠着脑袋一边讪讪的说道:“是吗?原来这闲书、杂书还能教人怎么赚钱,那我以后不当官了也买上一堆回家看,指不定这一看、咱家不小心就家财万贯了!”
“扑哧!赵知县,你想的还挺美的哟!”
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
光阴似箭,转眼鱼儿就陪着小栓子在晋江县当了两年的知县了,这两年来鱼儿的滩涂贝类养殖成效一直不错,让他们小两口的荷包越来越满,虽没到家财万贯的地步,但日子却也算过得十分富足了。
不过这两年来却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鱼儿———北宋人讲究“父在子不立”,也就是说眼下鱼儿和小栓子这对小夫妻虽然长住在晋江县,但他们名下的所有产业却还是归赵父所有,不能有半点私业。毕竟若是没有赵家的供养和支持,小栓子也不可能顺顺利利的当上官,因此小栓子自是不可能一成亲、一当官就要求分家……
这样一来,鱼儿在晋江做的滩涂贝类养殖生意,就存在属于赵家、被归入产业这个风险。
当然,因这是鱼儿一个人想的点子、费心办起来的生意,加之又是办在晋江县,所以赵家人只知道鱼儿在晋江做了点小生意,对鱼儿这个“小生意”究竟能赚多少钱并不是十分清楚。加上眼下赵家也不缺钱,所以他们也没仔细的过问过鱼儿做的小生意,不过虽然赵家没过问、但这并不代表赵家同意小栓子攒私产。
而鱼儿归根结底还是个现代人,骨子里的观念和北宋人截然不同,认为她在晋江县经营的滩涂贝类养殖生意,乃是她一手打理起来的、没有靠赵家半分,且按照鱼儿那个时代的话来说,鱼儿还提供了十分珍贵、具有保密性质的技术和知识呢!
因此让鱼儿和小栓子共享劳动成果,鱼儿自是十分愿意,因为他们眼下已是夫妻、而夫妻本就是一体的。但若是让鱼儿按照北宋的规矩、和赵家一家人共享她的劳动成果,鱼儿可就有些不乐意了,毕竟鱼儿成亲后也没想过要把和小栓子一起经营的生意,和娘家人共享,总觉得这是一码归一码、不能混淆在一起!
鱼儿心里是这样想的———她和小栓子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孝顺双亲,那是应该的、也是他们的本分。但若是把自家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切,双手奉给林氏夫妇和赵大夫妇,那鱼儿岂不是白白替人做嫁衣裳了?
再说了,鱼儿和小栓子也得为他们的小家打算,为他们今后的孩子打算不是?毕竟没有哪对父母不想给自家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
除此之外,鱼儿还有着一丝小小的私心,希望小栓子能够把她和将来的孩子放在第一位,能够把他们的小家放在第一位,不要像那些只会愚孝的男人那样,什么事都把和父母亲人共有的大家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只会牺牲小家的利益来迁就大家,若是小栓子真有这样的观念、会让鱼儿觉得很难受……
孝顺父母也要有个度,不要拿妻儿的委屈来孝顺父母,这是鱼儿从现代带来的底线,也算是鱼儿作为女人和以后作为母亲的一点私心吧!
于是随着在晋江县的生意越做越顺、赚的钱越来越多,鱼儿便起了试探小栓子的心思,这一日特意寻了个机会,装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问了小栓子一句:“眼下我们在晋江的生意做得还算不错,每年也能有不少的银子进账,这眼看着就快要到回家过年的时候了,你说到时候———”
鱼儿说到这儿故意顿了顿,轻描淡写的扫了小栓子一眼后,才接着往下说道:“你说到时候我们要不要把自个儿的这本账本交到公中,并把我们这两年来赚的银子一并交到公中的帐上?”
鱼儿和小栓子前一年没能回家过年,因此今年他们是一定会回家过年的,因此趁着还没到回去过年的时候,鱼儿把自个他们早晚要面对的难题给抛了出来,故意给小栓子做决定的机会,想借此探一探小栓子对这件事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小栓子听了鱼儿的话后略微思忖了一番,很快就一脸认真的答道:“娘子,平日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忙着处理衙门大小琐事,养贝那档子生意从头到尾都是你一个人在照看打理,你也没问我要过养贝的本钱,想来那些本钱都是你从自个儿的嫁妆钱里挪出来的……”
“既然这做生意的本钱都是你从嫁妆里头匀出来的,那我们自然就不必把账本和赚的银子交到家的里公帐上了,”小栓子说着顿了顿,还语重心长的提醒了鱼儿一句:“回去过年时,娘子你也不必同家人细说我们在晋江究竟做了什么生意、赚了多少银子,就说随意做了点小生意打发时间便是,免得家人知晓娘子你这般能干、一年就赚了这么多银子,生出些不必要的是非麻烦来!”
小栓子这番话不但说得井井有条还十分利索,显然对此事他早就深思熟虑并有了决定了,这一点让鱼儿微微感到有些意外。
不过小栓子说这番话的意思,鱼儿还是一下子就全明白了———鱼儿夫妇和赵大那一房之间的关系,这两年来处得还算融洽。但眼下赵家还没分家,若是鱼儿他们把在晋江的家底给亮了出去,那今后和大房一家难免会因钱财而伤了感情!毕竟自古以来,再亲再好的关系、一涉及到钱财就会变质,
这是小栓子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他才会主动提醒鱼儿,让鱼儿把他们在晋江的家底给瞒下,当然,这些家底是用鱼儿的嫁妆钱当本钱这一点,也是小栓子做这个决定的关键。
但鱼儿偏偏在这时候钻起了牛角尖,很想知道小栓子究竟是因为是她用嫁妆钱出了本钱、才决定瞒下账目银子,还是已经懂得为他们的小家打算、才做出瞒下账目银子的决定……
于是鱼儿很快就又问了小栓子一句:“那我再问你,若是当初做这养贝生意的钱,是我们俩一起出的,那你眼下会不会把账目和银子交给家里?”
小栓子认真的想了想鱼儿的问题,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不会,我依旧会让你把账目和银子瞒下来,这不是笔小钱,我们得妥善处理。”
“哦?”
………………………………………………………………………………………………………………………………………
小云预计明天开新书哦,请大家关天的更新,也请大家能继续支持小云的新书,大么么大家!
第三十五章 夫妻交心(二)
鱼儿先是对小栓子的回答感到满意,但同时又很好奇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回道,于是便接着问道:“为何要瞒下来呢?我们这样做,若是让阿爹、阿母和大哥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