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磺频搅只趵傻W诺奈锸拢谑亲詈笾荒苋纹纠疃だ潘巳豪镒辍?br /> 这鱼儿和李二妞因年纪小、身形也小,所以不一会儿就钻过几层人群、来到了那货郎跟前,也直到此时鱼儿才有机会打量今儿来的货郎、以及他挑来的各式物事。
只见那林货郎样貌生得十分粗狂、五官一看就知道是北方人,穿着一件微微泛白的蓝褂子,肩上搭着有着大口袋的布袋,张口介绍各样物事时带着浓浓的外地口音,叫人一听便知他是从外地来的。
眼下林货郎的肩上悬空扛着一根竹扁担,身前摆着两只特制的大竹筐,竹筐里盛满各式各样的小物事,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纸糊灯笼,有一些从富贵人家管家那儿淘来的二手货,还有一些半旧不新的衣裳和麦饼、麦芽糖等小吃食。
而被货郎悬空着抗在肩膀上的竹扁担,两头用红绳线吊着各种各样的小物事,有妇女们用的各色头花首饰、有样式新奇花色不一的各式络子,还有那孩子们上书塾时用的纸墨笔本等物事。
鱼儿正想再瞧个仔细,心急的李二妞已拉着她蹲到了左边的大箩筐跟前,指着框里的一样物事说道:“鱼儿你看,这就是我刚刚说的珠帘,这珠帘上面的五彩珠子真好看!要是能把这珠帘挂在我家里头,我一定天天都呆在家里不出门!”
鱼儿一听竟然有物事能让贪玩好动的李二妞不出门,不由十分好奇的顺着李二妞指的方向看去,一看就发现一副颜色炫目的珠帘正躺在几个灯笼下,虽被灯笼遮掩住了一大半,但那鲜艳的颜色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小岞村乃是个不甚富裕的乡土之地,村民家里大多挂着或蓝或红、底子上印着小碎花的布帘子,富裕一些的人家也只会挂个精致的竹帘儿。像林货郎带来的这副精致五彩珠帘,整个小岞村几十户人家里都还没人用过……这样的珠帘,小岞村村民最多也只在城里那些精致的酒楼大院里瞧见过。
而正是因为大家伙都鲜少见到这般精致的五彩珠帘,所以被货郎压在框底的珠帘不一会儿就被人捞了出来,把珠帘捞起来的是村子里家境比较富裕的马二婶,这马二婶因家里地多船多而攒了几个钱,于是最爱学一些土财主攀风附雅,也总爱往城里搬一些小岞村没有的物事回来放在家里……
所以围着珠帘看的人倒是有几个,但却没人把它拿出来细看、似乎生怕弄坏了那副精致的珠帘要赔钱给林货郎般,唯有财大气粗的马二婶一看出那珠帘不是件普通的物事,立马就手脚麻利的把它捞了出来,并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把整幅珠帘慢慢展开。
马二婶为了显摆而把珠帘展开,正好让鱼儿能够有机会、近距离的瞧一瞧那副珠帘,鱼儿凑近一看才发现这珠帘上的珠子,其实是一些细小经过雕刻、磨圆滑的核桃核,只是这些圆溜溜的核桃核被漆上了不同的颜色,所以看起来像彩色珍珠那般漂亮。
鱼儿边看边悄悄的伸手握了握那珠帘的下摆,先摸了摸串在上面的核桃珠、才细细的看了看串着这些核桃珠的线,发现只是普通的红线、只是比普通的绣花线粗了许多罢了,不过这核桃珠本就不重,这般粗的线也就足够把它们都串住了。
就在鱼儿摸着那珠帘下摆欣赏时,周围围观的人已为这珠帘发出啧啧称奇声,马二婶更是一个劲的夸那珠帘好看,且那周围的人越是夸自个儿手上的珠帘、马二婶脸上的神情就越是得意,最终更是把下巴高高扬起、中气十足的喊了声:“林货郎,这副珠帘我要了!多少钱你说一声,我这就回去给你取钱!”
马二婶说完这话、还不忘洋洋得意的扫了那些一脸艳羡的围观人一眼,且她都不等林货郎说这副珠帘要卖多少钱,就大口气的直接说马上要回家取钱买下,明摆着就是要当着众人的面炫耀她马家眼下有的是钱,想让村里人再多羡慕她马家一些……
而那被唤作“林货郎”的东北汉子立马迎了过来,堆着亲热的笑容说道:“马婶子,这可真是对不住了,这副珠帘我不能卖……”
林货郎这话可是大大的扫了马二婶的兴、落了她的脸,让她当下把脸一沉、不悦的质问道:“怎么?难道你看不起我马家,认为我们马家出不起买这城里才有的稀罕物的钱吗?我告诉你,我们马家眼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摆的那些物事可都是城里大户人家里才有的!你莫要以为我们住在这小村子里,就和所有人一样是穷光蛋!”
马二婶这显摆刻薄的话顿时把围观的村民都给得罪了,原本笑嘻嘻的瞧着热闹的人、立马就沉下脸给马二婶脸子看,更有那些不服气或脾气火爆的人,已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拿话讽刺马二婶了。
不过众人的讽刺马二婶还真不当一回事,而是自以为是的认为他们是嫉妒自己,那些人的讽刺反倒让马二婶更加来了劲儿,当下就从袖子里掏出一小块圆溜溜的碎银子、拿到林货郎的跟前使劲的晃了晃!
待围观的众人都看清马尔萨斯手里拿的是块银子了,马二婶才洋洋得意的说道:“林货郎,我这块银子买你这副珠帘,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众人见马二婶拿出一块银子来、脸上都有着吃惊的神色,就连鱼儿也对马二婶的财大气粗感到十分惊讶,毕竟正常人都不会把银子随身携带的———一是出于安全考虑;二则是因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种开销、大都只能拿铜钱去买,你显摆的拿了银子去,人家店家还嫌麻烦而不愿找呢!
鱼儿也是穿越后亲身体验了一回,才知道其实古人并不似现代电视剧上演的那般,只出去吃顿饭、喝碗茶就扔出一锭银子付账,那都是为了剧情效果而夸大的……
其实古代寻常老百姓、平日里使的货币大多是铜板儿,日常所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事,自然用一些铜板就能买到。而银子反倒得到钱庄里换成铜板,才能方便使用。当然,做大笔买卖的商贾除外,做大买卖的自然是要用金子、银子和银票来交易了。
不过区区一个小渔村里的马二婶能拿出一块碎银子来,还是叫人暗暗感到惊讶,更有好事者忍不住在心里猜测、这马家是不是已经富裕到随随便便就能掏出一把碎银子来的地步……
不过那林货郎经常走南闯北、算是见多识广,自是不会被马二婶这区区一块银子就给震住,只见他听了马二婶的话后笑而不语、也不得罪人,只一个劲的赔着笑说道:“马婶子您误会了,我没瞧不起马家的意思,更不认为您买不起这珠帘……而是这珠帘我真的是不能卖。”
这有生意上门林货郎竟然不做?
林货郎再一次将这笔轻松的买卖拒绝,让鱼儿忍不住把注意力从珠帘上面移开,改而注意林货郎和马二婶的对话,也想听一听这林货郎怎么也不肯卖珠帘的理由。
这马二婶显然是个蛮不讲理的村野泼妇,她一点都不觉得林货郎真的有什么不能卖的苦衷,反倒认为林货郎有生意不做,定是看不起她、认为她一介山野村妇买不起这般金贵的珠帘。
于是,只见马二婶不依不饶的揪住林货郎的扁担一头,叉着腰、大着嗓门嚷嚷道:“你别拿这些话来糊弄我!你尽管说一说这珠帘得卖多少钱,我就不信我今儿还真买不起它!”
马二婶的霸道让林货郎一脸苦笑、频频往后退去,想要避开不讲理的马二婶,但这马二婶哪能让林货郎避开她?
只见马二婶步步相逼的迫问道:“你到底说不说?你倒是说说这珠帘究竟卖多少钱?说说我这块银子买下它是不是绰绰有余?”
林货郎被马二婶缠得没办法,于是只能无奈的答道:“马婶子您还正巧说对了,您这块碎银子怕是真不够买下这副珠帘,这副珠帘你别看它只是个挂门上讨喜的物事,上头的做工可是精细得很。”
马二婶一听立马就把嗓音提高了好几倍,怒声质问道:“你说什么?!你说我这块银子竟还不够买你这副珠帘?!你莫要看我是乡下人便胡乱拿假话糊弄我!这副帘子最多也就值个一贯钱吧?你竟敢大言不惭的说我这块银子不够买下它?!”
这马二婶把一块碎银子说的比进口还大,那口气像是在说她手上的银子足以买下几车像这样的珠帘,而这些话只会让马二婶显得十分没见地,且还让鱼儿和林货郎觉得她是典型的暴发户。
不过马二婶手里那块碎银子在小岞村村民的眼里、已然等同于以大额银票,所以周围人的人一听林货郎那话,马上就也跟着纷纷质疑起那副珠帘的价值来,唯独鱼儿脸上的神情一如既往,一丝疑惑都没。
这鱼儿趁着马二婶同林货郎纠缠时,已再细细的把那幅珠帘琢磨了一下,待鱼儿挑了串在上面的几颗大珠子细看了下,才发现原来串在最上头的几颗大珠子上,都细细的刻着花鸟鱼虫等图案,且还刻得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刻这些图案的人刀工十分了得。
鱼儿可是现代穿越过来的人,什么好物事她没瞧见过?
再不济鱼儿前世也经常上上古董行、博物馆逛逛,看了一些古代的好物事后也顺便练出了好眼界,所以鱼儿一细看那副珠帘,就知道单是串在最上头的几颗大珠子,怕是就比马二婶手里那块碎银子值钱了。
但小岞村的村民却没有鱼儿这样的眼界,尤其是那暴发户马二婶,所以那林货郎只能耐住性子解释道:“马婶子您别急着发火,您先听我说,这珠帘其实算不得是我卖的物事,这上头串着的一大半珠子都是主顾预先给我的,是主顾给了我珠子后再、让我带回家让我浑家帮着串的,串的时候那主顾还让我浑家看着再补一些普通的珠子上去……”
“这珠子串好了我便给主顾送去,只赚他一些普通珠子钱和加工钱,我今儿是要把这副珠帘给主顾送去,所以才会放在竹筐里一起挑出来,否则我平日里到你们这儿叫卖,是不会带这种又金贵又不实用的物事来的。”
林货郎这么一说,围观的人便纷纷都信了他的话,毕竟这些货郎走街串巷的卖物事、也是会看地儿带物事去卖的,像马二婶手上这种精致漂亮的珠帘,他们一般是不会带到小岞村这种乡下地方来买的,总不能让这些勉强才维持一家人温饱的村民,掏钱买这些华而不实的物事吧?
基本是货郎们不辞辛苦的带来了,除了马二婶这种刻意想显摆的人会买,正常人家都不会舍得掏这个钱买一个华而不实的物事。
像珠帘、窗花、绢花等较为精致的物事,货郎一般会挑到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后门叫卖,卖给府里的丫鬟、媳妇和婆子等当装饰品。这一次这副珠帘也是城里一户大户人家的管家,特意包了珠子让林货郎帮着串的,否则平日里林货郎也卖不起这么金贵的珠帘。
这管家前天才给的珠子、今天就让林货郎一定要给送到府上去,但林货郎才刚刚去管家呆的府上卖过物事,自然要换个地儿卖了,于是他为了准时把串好的珠帘顺道送去给管家,才会和挑到小岞村来卖的物事放在一块儿……只是林货郎却没想到,这副已经有主的珠帘竟惹出这么一件麻烦事来。
林货郎耐着性子把前因后果都和马二婶解释了一遍,说完生怕马二婶不信自己的话,还指着鱼儿刚刚观察的几颗大珠子让马二婶看,马二婶不情不愿的凑到那几颗珠子跟前,细细的看了起来。
这马二婶再没眼界、也知道在珠子上雕刻图案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光是请名师巧匠的银子就比自个儿手上的那块银子多了,于是虽然心里还是觉得不悦、但最终也只能怏怏的闭了嘴,把那块拿出来炫耀的银子袖了回去,不再提买那副珠帘之事。
林货郎见马二婶终于不再胡搅蛮缠了,连忙找了块红布将那幅珠帘包了起来,包好还刻意塞到了竹筐最底下,免得让别的什么人儿给再翻了出来。
而此时没有热闹可瞧了,家里缺什么物事的人也都挑完物事付完钱了,于是围着林货郎的人群便渐渐的四下散去,最后林货郎身边只围了一群嘴馋想买糖吃的孩童,那李二妞更是边抹着嘴角的口水、边双眼放光的看着插在竹筐边的小面人糖。
这些孩子手里都拿着一个、两个家里给的铜板儿,边“吧啦、吧啦”的流着口水、边指着白花花的叮当糖让林货郎切,更会可怜兮兮的看着林货郎、希望他能手一歪把糖切得大块些。
而手里有三、四个铜板的,则会买那做成各种小动物模样、用小竹签儿撑着的麦芽糖,再有钱的则会买那些捏得栩栩如生的小面人儿,这小面人儿不但能看也能吃,也算是一种十分受小孩子喜爱的糖。
鱼儿袖子里倒有几个刘氏给她的铜板儿、足够让她把每种糖都买上一遍了,可鱼儿却没有像李二妞那样迫不及待的拿钱去换糖,而是悄悄的闪到一旁、待孩子们都买完糖跑一边去吃了,鱼儿才慢吞吞的晃到林货郎跟前。
第三十六章 串珠换钱
这林货郎以为鱼儿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