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杨大柱也知道带杨沫沫去城里看病要花上不少钱,于是提完点子后就一声不吭的抗了锄头往田里走去,想把田里的农作物给整治好了,待丰收的时候才能多卖点钱、补上这次给幺女看病花出去的那些钱,而刘氏见杨沫沫阖着眼睡着了,便也起身出去忙活了……
待两个大人都走了,满心牵挂着小妹的杨七娘、才偷偷的溜进用一张帘子在船尾隔开一处的“小房间”里,蹲下小小的身子看着放在褥子上的杨沫沫。
杨七娘见杨沫沫小小的眉眼痛苦的皱在一起,忙伸出短短的小手、费力的握住杨沫沫那比她还小上一号的手丫子,另一只手则轻轻的摸了摸杨沫沫的小脸,奶声奶气的说道:“小妹你要快快好起来,待你好了阿姐再抱你出海玩。”
杨七娘说完踮起脚尖在杨沫沫的小脸上亲了一下,随即有些笨拙的从袖子里掏出一样物事,费力的塞到了杨沫沫微微卷着的小手里,确定杨沫沫紧紧的握住了那物事,杨七娘才轻手轻脚的撩开帘子溜了出去。
杨七娘进来时,生性敏感的杨沫沫其实就已经醒了,但她因晕船而浑身无力、也就故意闭着眼装睡,不过杨七娘的关心还是让杨沫沫感动不已,并十分好奇杨七娘究竟塞了什么物事给自己……
杨七娘刚刚把那物事塞到杨沫沫手里时,杨沫沫只感觉到是一颗十分饱满且圆溜溜的物事,便猜想兴许是颗圆溜溜的果子,那果子杨七娘也不知在怀里揣了几天,塞到杨沫沫手里时、她还能清晰的感觉到果子上带着微热的体温……但杨沫沫还没来得及看一看手里的物事,她躺着的舱尾就又溜进了几个小小的身影。
溜进来的几个小鬼头是杨家几兄弟,带头的杨大郎悄声对弟弟们叮嘱道:“你们几个小顽皮看一眼小妹就好,千万不要把小妹给吵醒了。”
这杨大郎话音刚落,最心急的杨四郎就已经扭着小小的身躯趴到杨沫沫边上,揪着小眉头说道:“阿母说小妹不管吃什么物事都会吐出来,请了游医来看也不顶用,这可怎么办啊?平日里我要是没吃饱肚子就会饿得难受,眼下小妹都没吃什么物事一定更难受。”
杨四郎也才七岁大,可说出来的话儿却也算是老成,一旁比他大了二岁的杨三郎,就只会孩子气的说道:“我不要小妹生病,我希望小妹快些好起来,快些长得和我一样高大。”
杨四郎闻言忍不住翻来翻眼皮子,毫不客气的驳了杨三郎一句:“不是二哥你‘不要’小妹就不会生病,我们得找出小妹究竟是哪里不对劲,才能让她快些好起来。”
杨四郎这番煞有介事的话语让杨沫沫忍俊不禁,看来这孩子比杨七娘还要早熟些,指不定和自己一样、是个披着孩童皮的伪正太……
杨沫沫正天马行空的YY着杨四郎,趴在她身边的杨四郎却已经看到杨沫沫手里握着个物事,于是他连忙对几位哥哥说道:“快看,小妹的手里有一件物事。”
话音未落杨四郎就把那颗果子从杨沫沫的手里掏了出来,几兄弟见了那颗果子都纷纷露出了垂涎的目光,和杨七娘是龙凤胎的杨六郎年纪最小、所以马上管不住嘴巴流出了口水来。
而杨沫沫见杨四郎拿走那颗果子后,杨家几兄弟就突然都不说话了,心里顿时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她便不再装睡、费力的睁开小眼睛想看一看被杨四郎取走的究竟是什么果子。
杨沫沫努力的看了半天,才发现被杨四郎取走的竟然是一颗通体翠绿的青李子!这下连杨沫沫也忍不住流出了垂涎的口水了———这青李子吃起来的味道本就是酸酸涩涩的,眼下又正对晕船的杨沫沫的胃口,哪能不让她馋得流出口水来?
杨沫沫的小馋样儿很快就落入了杨大郎眼底,杨大郎在一群兄弟中年纪最大、也比较有自控力,所以他很快就管住了自己的嘴巴,一把抢过杨四郎手中的青李子,拿到杨沫沫跟前、左右晃动着逗弄起杨沫沫来:“小妹你流了这么多口水,莫不是你也想吃这颗青李子?”
眼下没有大人在场,杨沫沫也顾不得在这群小P孩面前装婴儿了,听了杨大郎的话后她马上使劲的点了点头,同时双眼迸射出热切的期望来。
杨大郎本来只是想随意哄一哄不谙世事的小妹,眼下见小妹真的想吃,不由有些为难起来,道:“可这青李子还没熟透,吃到嘴里可是会酸得让牙齿好几天都咬不动物事哟!阿母还说过,小孩子不能贪嘴吃太多酸李子,否则会闹肚子。”
人小鬼大的杨四郎以鄙视的目光扫了杨大郎一眼,一脸老成的说道:“小妹嘴里连半颗乳牙都还没长出来,哪吃得动这么硬的青李子?”
被杨四郎一奚落,杨大郎才记起杨沫沫还是个婴孩,根本就没有牙齿吃除了奶和迷糊之外的物事,于是他只得一脸无奈的同杨沫沫说道:“小妹,你现在还没长牙牙,等长了牙牙咱再吃这青李子好不好?”
杨沫沫心想她虽然没有牙齿咬,可她还可以用力的吸*允,只要杨大郎他们把这李子给切个小口儿,让她吸一吸那酸溜溜的汁儿,好歹也能解解她的晕船之症啊!
所以杨沫沫一听杨大郎不给她吃李子了,马上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来,可怜兮兮的看着几位哥哥,企图用装可怜这一招来博取几位哥哥的同情,当然杨沫沫兴许直接放声大哭比较能把几位哥哥给说服,但她也知道自己只要一哭、爱女心切的刘氏马上就会冲进来……
届时杨沫沫吃到嘴里的就只会是奶,绝不可能是眼前这颗青李子,所以杨沫沫只挤出几滴眼泪来打动几位哥哥,却死都不发出哭声来。
杨家几兄弟都十分宝贝这个最小的妹妹,加上眼下小妹正在生病,所以他们很快就被杨沫沫那可怜兮兮的眼神给感化了,年纪最小的杨六郎率先说道:“大哥,不如我们把这青李子咬开了,让小妹尝尝味儿?”
说着杨六祖就趁着杨大郎没注意,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青李子,张口就想咬下去,但当他把青李子拿到嘴边刚想要下去,就发现圆溜溜的青李子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牙印子了,那个牙印子让杨六郎呆呆的怔在原地……
过了好一会儿杨六郎才回过神来,小声的说道:“这是七娘上回大病了一场,病好后阿母给她解馋的青李子,当时是我看着七娘咬下去的,没想到七娘只咬了一小口尝了味儿,之后便一直都没舍得吃,藏了这么久她最终还是大方的给了小妹。”
杨六郎这番话让杨沫沫再次感动不已,原来杨七娘希望她能早点好起来,才偷偷的把她藏起来舍不得吃的青李子塞给了她,这份关爱沉甸甸的涌进了杨沫沫的心田,慢慢的浇溉着她那早已干涸的心田,久违的亲情浓浓的包围着杨沫沫、让她的眼眶不知不觉更加湿润了些。
杨沫沫是因感动才湿了眼眶,但趴在她身边的杨家几兄弟却以为她是吃不到青李子才哭的,于是杨六郎忙浅浅的咬了那颗圆润的李子一口,待李子被咬开了便飞快的把它递到杨沫沫的嘴边,用有些不舍但又十分坚定的语气说道:“给,小妹快使劲的吸那汁儿,没有牙齿也能吸汁儿解一解馋。”
第五章 捉襟见肘
此时杨沫沫也顾不上那颗青李子上沾有杨六郎的口水了,马上就贪婪的吸*允起那李子汁儿,酸酸涩涩的汁儿立刻顺着她的食道滑到了她小小的胃里,从胃里涌出来的那股恶心感也慢慢的被那股酸涩味儿给压了下去。抱着那颗青李子吸上一小会儿后,杨沫沫整个嘴巴里就只有那酸酸涩涩的味道,一点都不再觉得恶心和反胃了。
这青李子吃了虽能适度的缓解恶心,但只吃这么一点汁儿也是不管用的,不过兴许这几日已是杨沫沫所能忍受的极限了,杨沫沫吃了李子汁儿、再熬过那几日后,慢慢的就开始不再吃什么吐什么了,想来是在船上呆的时间久了,身体已经慢慢的适应了那时有时无的颠簸了。
杨沫沫病突然自己好了,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刘氏了,为了给杨沫沫补身子,她一天强制性的多喂杨沫沫吃了几回奶,似乎想要把她之前吐掉的营养都给补回来般,这可把杨沫沫这个披着婴儿皮的大姑娘给愁坏了……
不过被刘氏强行按着吃了几回奶后,杨沫沫慢慢的开始觉得身体有劲儿了,想事情的时候也能想得久一些而不犯困了,于是她不得不承认“人奶是婴儿最有营养的食物”这句话,为了把身子养好杨沫沫最终也只能妥协,乖乖的喝着刘氏的奶、当一个乖巧尽职的小婴孩。
吃了几回奶后,杨沫沫的身体越发长好起来,她也慢慢的开始转动起脑筋来,想着如何帮着改善下家里的情况,至少别让家里的几个孩子连几颗青李子都宝贝成那样———当然,杨沫沫现在也只能胡乱的想一想,毕竟她还是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娃娃,就是想到什么赚钱的好点子也不能说出来。
杨沫沫前世的母亲是在国企工作,所以她虽然生长在单亲家庭里,但其实并未受过太多的苦,更是只有在放暑假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在农村的亲戚家里玩上一段时间,杨沫沫有限的农业实践知识便是从那儿得来的,当然若是说起和农业有关的理论知识,杨沫沫可就懂得不少。
杨沫沫读大学时主修的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这项专业对沿海城市一些搞海养殖的企业十分有用,而杨沫沫毕业后想回到家乡陪伴母亲,于是才会学了这么一个在自己生长的海滨城市比较吃香的专业。
虽说当时选择“水产养殖学专业”只是想留在家乡,不过却也歪打正着的让杨沫沫穿越后多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知识,当杨沫沫得知自己穿越到了海边的小渔村时,其实还是暗暗的庆幸了一番———毕竟只要靠着海,她所学的专业知识就有用武之地,她有一技之长也就不用担心在古代活不下去了,且这一技之长也让杨沫沫心里稍微多了一丝安全感。
所以当杨沫沫得知杨家生活过得不太富裕时,首先想到的便是用自己在现代学的专业知识,帮杨家做一些在古代来钱快的水产养殖生意。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就被杨沫沫暂时搁置,因为杨沫沫马上意识到以她现在的身份和年纪,做出这些新奇的事来只会被说成是妖怪,指不定还会被架在柴堆上烧死……
所以杨沫沫只能暂且把最赚钱的海养殖放在以后,等自己长大了、有一定的实力和阅历了再提出来,眼下她只能想着从别的方面帮一帮杨家了。
幸好杨沫沫读大学时也选修了一些和农业技术有关的课程,加上暑假去过在乡下种田的亲戚家里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乡村生活倒也略知一、二,想起什么法子来也不至于全是纸上谈兵、完全不符合实际操作。
熬过晕船那一劫后,杨沫沫倒是健健康康的长了起来,日子也平平淡淡的过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刘氏频繁的喂杨沫沫吃奶,也许是吃得太频繁了、吃到最后刘氏竟渐渐的产不出奶*水来了,这可把一向自诩奶*水多的刘氏给急坏了。
一般孩子都是要吃奶到一岁左右才会断奶,眼下杨沫沫才十个月大,加上身子有些孱弱,所以刘氏改喂杨沫沫吃迷糊后,还会偶尔买些牛乳给她喝。
杨家一家人都十分疼爱杨沫沫这个间隔了五年才出生的幺女,加上杨沫沫出生后就病痛不断———先是六个月时生了一场大病,连游医都说杨沫沫要夭折了,可最后她却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失而复得自然是让杨家一家人更加宠爱杨沫沫了。当然,只有杨沫沫自己知道正是这场大病才让她穿越到杨家来。
接着便是九个月时因晕船而吃什么吐什么,前后两次大病中间只隔了三个月,可把杨家夫妇给心疼死了!所以刘氏产不出奶*水后,杨大柱为了不委屈幺女,刻意叮嘱刘氏用精细的白米磨成米糊喂杨沫沫吃,免得这个金贵的女儿又闹出什么病来。
这米糊虽比不上现代的各种名牌奶粉,但却也已是杨家的“最高待遇”了,要知道在杨沫沫之上的几个孩子,年幼时都只有喝稀稀的米汤的份儿,更别提杨沫沫还能偶尔喝上牛乳了,况且杨沫沫对米糊和牛乳也没什么不满———至少没有含三聚氰胺。
这一日刘氏冲了米糊喂完杨沫沫后,发现磨好的米糊已剩下不多了,于是便翻出装精细白米的布袋子,想要再抓几把白米到村子里寻户人家借磨磨米,但刘氏一翻米袋子才发觉上回拿鱼同人家换的精细白米,眼下只剩下不到两把了。
刘氏愣了下,还是把剩下的两把白米抓了出来,把它们搁在碗里泡上了清水,再给杨沫沫裹了条大巾子挡风,随即才抱着她去田里寻杨大柱。
杨沫沫有几日没下船了,今儿一下船才发觉这天还是同前几天一样———天空一片阴霾,滚滚黑云直压地面,夹杂着浓浓腥味的海风把晾在竹竿上的渔网吹得“扑扑扑”直响,海水也被天空映得一片灰暗。
刘氏看这天气似乎又要下暴雨了,连忙对着杨大郎喊了句:“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