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潦槭蹲炙投潦槭蹲郑さ秸饷创笏鲋拢姑挥幸谎锹硭哪镒愿龆鞫岢隼吹摹?br /> 鱼儿知道了马四娘的成长(炫)经(书)历(网)后,忍不住问道:“四娘,难道你就没自个儿想做的事吗?”
马四娘努力的想了想,最终摇头说道:“没有,阿母说女孩儿不该存太多别的心思,好好学好各样本事等着嫁人才是正经事儿。从小到大我的事儿阿母都早早安全好了,我也不用去多想……”
马四娘说着顿了顿,才小声的接了句:“我即便想了也没有,阿母不会让我做的,阿母拘我拘得很紧,若不是这儿做针线活凉快、又有吕绣娘看着我,阿母是不肯让我出来这么长时间的。”
李二妞听了马四娘这话,顿时觉得自家阿母真的是无比的宽容,虽然也让她学女红,但却还是允许她自由的到村子里玩,否则李二妞也不可能玩成这样一副性子。
马四娘见鱼儿和李二妞都对她露出同情的目光,怕她们心里会替自己感到难过,于是连忙自发补了句:“我就一直想着能有两个贴心的小姐妹儿,眼下已经有了,我便没什么别的奢想了。”
鱼儿实在无法理解马四娘那种怪怪介绍别人安排的观念,于是便再问道:“你不是说城里人比张梅花等人还势力,你不喜欢这样的人儿、所以心里其实不想嫁到城里去吗?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早早同你阿母说了,好让她不必费尽心思的教你学这个、学那个?”
哪知鱼儿这话却让马四娘一脸不解,像看怪物似的看着鱼儿,问道:“我们做闺女的该学该做的事儿,不都是阿母帮着安排好的吗?莫非鱼儿学的这些活计,不是你阿母逼你学的?”
鱼儿点头肯定了马四娘的话,同时一脸自豪的说道:“我阿母从不逼我,我学的这些活计都是我自个儿想学的,况且我阿母压根就还没想过替我说亲,她巴不得能多留我几年呢。”
李二妞听了鱼儿和马四娘的对话,歪着小脑袋凑过来插了一句:“可不是嘛,虽然我不爱学这些女红活计,不过我阿母让我学时也先问过我的意思,我当时年幼觉得好玩才答应的,没想到这一答应就得一学学到底了!”
李二妞脸上有着一副后悔莫及的神情,鱼儿见状忍不住想起她那个同样有些彪悍的阿母,这李氏虽说天天逼着李二妞学女红,但骨子里却极疼李二妞。
鱼儿就住在李二妞隔壁,自然知道李氏其实一直都十分纵容李二妞,那些小娘子该学的活计、也放宽了要求来教李二妞,否则这李二妞比鱼儿先学了一年多的针线活,怎会眼下的水平连鱼儿的一半都不如?还不是李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惯出来的!
鱼儿想想自己的成长(炫)经(书)历(网),再想想同样受家人疼爱的李二妞,顿时有些同情起事事都无法自己做主的马四娘来了。鱼儿知道自己和李二妞可以算是特例,而像马四娘这种从小到大样样事、连同婚事都由父母做主的小娘子,才是北宋女子最普遍的(炫)经(书)历(网)。
因此知晓了马四娘的成长(炫)经(书)历(网)后,鱼儿变得比以前更爱杨大柱夫妇,也更爱同样宠着她的哥哥们!鱼儿再一次庆幸自己穿越到了这么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庭里,否则她的命运只会同马四娘一样,事事都任凭别人安排好、自己连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此后鱼儿便更加怜惜起马四娘来,而她们的关系越发的融洽后,鱼儿也就大着胆子请教马四娘刺绣功夫,没想到鱼儿才请教了一次、马四娘就主动教起鱼儿来,并且毫不吝啬的把吕绣娘教她的女红一一教给鱼儿,一点都不觉得让鱼儿占了便宜。
鱼儿除了对心地善良的马四娘心存感激外,自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下了苦心学起女红来,于是接连苦练了个把月后,鱼儿的刺绣功夫立马就进步了许多,绣出来的物事和马四娘绣的已是不相上下了。
这马四娘教鱼儿一事,本是趁着吕绣娘不在时悄悄进行的,以免吕绣娘知晓了生出一些没必要的事端来。哪知这一日鱼儿正向马四娘请教针法时,吕绣娘竟突然折身回来了……
马四娘本来正手把手的教鱼儿下针,一见吕绣娘回来立马一脸恐慌的收回双手,哆嗦着身子捧起自己的绣棚、抖着手指拿起针来,扎了半天也没扎下一针,吕绣娘投在马四娘身上的目光,更加让马四娘觉得背若芒刺。
这吕绣娘发现马四娘偷偷的教鱼儿后,便一直一言不发的来回打量二人,她的目光让马四娘心里越来越慌,生怕吕绣娘会怪她偷偷的把她的手艺传授给别人,更怕吕绣娘会到马二婶那儿告上一状……所以眼下马四娘虽然埋头做活计,但那不断颤抖的身子却泄露了她的慌张。
马四娘担心害怕,鱼儿的心里自然也不好受,鱼儿没料到刚刚才起身同人闲聊去的吕绣娘,会不到一刻钟就突然折身回来,也正是因为吕绣娘回来得比往常快了许多,鱼儿才来不及把手上正绣着的帕子藏起来……
既然来不及藏了,鱼儿也只能硬着头皮边继续绣下去、边不动声色的观察吕绣娘的反应,心绪更是急速的转动着、着急的想着对策。
鱼儿知道北宋师父教徒弟的头一个规矩,便是徒弟不能随随便便把师父教的本事外传,这一点鱼儿倒是能理解———若是个个都不按规矩把人家的家传本事外传,那家传本事就不再是家传本事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师傅收徒弟也是十分讲究的,有的绝技只传家人且传男不传女,若是无后也只能传给一个男徒弟,由男徒弟继续把这门绝技传承下去。
即便那些可以外传的绝技,师傅大多也只会收一、两个徒弟,当然像吕绣娘这种人家给钱她就教的要另当别论,但即使吕绣娘靠教女红赚钱,没她的同意、她教的学生也不能随随便便把针法等外传,这些都不必明说大家都知道、便会遵守的规矩。
所以眼下马四娘可以说是犯了规矩,吕绣娘若是不高兴、责罚起马四娘来,也是吕绣娘占理儿,指不定吕绣娘还能揪住这个小辫子、让马二婶再赔一笔银子呢,哪怕吕绣娘不让马二婶赔钱,这件事儿要是让马二婶知道了、她也一定不会轻饶马四娘……
这马二婶的性子可不像马四娘,不但好吹嘘炫耀还是个爱计较、容不得别人占自家便宜的主儿。因此若是吕绣娘到马二婶跟前告上一状,说马四娘不好好的用心学女红、反倒浪费时间把学到的本事教给别人……以马二婶的性子还不狠狠的训马四娘一顿?
就在鱼儿和马四娘心里都忐忑不安时,吕绣娘却慢慢的走到了鱼儿跟前,先是瞧了几眼鱼儿正在绣的帕子一眼,瞧完后干脆一屁股坐到了鱼儿身边,肆无忌惮的看着鱼儿绣帕子的针法和各个动作。
这吕绣娘只是面无表情的看、也不出声骂人,这让鱼儿心里十分纳闷,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绣帕子,边飞快的转动脑筋想着替马四娘开脱的法子,哪知她还没想到好法子,吕绣娘便先开口说了一句意外的话儿……
“你这针下得不对,应该下在这个地方,后面再绣上去的才能衔接得上。”
这吕绣娘非但没怪罪马四娘、也没骂鱼儿,反倒伸手指点起鱼儿的针法来,一下便指在鱼儿下错针的地方、让她改正。这吕绣娘这么好心的出言指点,一时间让鱼儿等人猜不透她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鱼儿心里边揣摩着吕绣娘的意思,边听她的话换了她指的地方下针,眼下鱼儿绣的是一副“蝴蝶追花”图,这图上的花儿有牡丹、有海棠、还有月季等,得用好几种不同的颜色才能绣出这几种花儿来,因此鱼儿绣了一会儿便要换一种彩线来绣,就在鱼儿换彩线时吕绣娘竟再次开了口……
“这牡丹花儿用大红的绣线来绣倒是没错,但花朵侧面部分的阴影你得用暗红色的丝线来绣才行,你眼下绣的地方正是牡丹花的阴影处,所以你现在拿的那把红线不适合,赶紧换了去吧!”
这鱼儿前世可是学过美术的,因此吕绣娘只开口点了几句、她立刻就领悟过来发现自己犯的错误,于是便改拿起暗红色的丝线,串上针后慢慢的绣起牡丹花的阴影部分来。
鱼儿知道这阴影部分不可一成不变,色调虽然看起来是一团暗红、但这团暗红里还是有渐变的过程和过度的地方,于是不等吕绣娘再出声提醒,鱼儿自个儿便先换了线,一连用了三种颜色相近、但却又有细微区别的暗色丝线,才慢慢的把那朵牡丹花的阴影部分绣好。
这阴影部分绣好了,鱼儿便改用大红色的丝线把花朵的其它部分慢慢的绣了出来,当然绣这些地方的时候鱼儿也懂得举一反三、依着自己的色感换了几种颜色相近的丝线,使之呈现出层次感。而有了阴影部分的衬托后,鱼儿最终绣好的牡丹花便多了几分立体感,看起来让人觉得栩栩如生、似有阵阵芬香扑鼻。
鱼儿一绣好那朵牡丹花,吕绣娘立刻拍掌赞道:“好!没想到你竟如此有天赋,只是偷偷的跟着四娘学我的刺绣功夫,竟学得比她还要好上几分!”
吕绣娘的称赞让鱼儿大感意外,就连马四娘和李二妞都怔怔的看向吕绣娘,似乎不敢相信吕绣娘不但不追究偷师之事,还出言夸奖了鱼儿!看吕绣娘脸上的神情,似乎一丝不满都没有!
三人当中还是鱼儿最先回过神来,礼貌的冲吕绣娘说了句:“多谢吕师傅夸奖,我只是背地里比四娘多用了些功,以勤来补拙罢了。”
鱼儿这话倒不是刻意谦虚,打从跟着马四娘学闽绣开始,鱼儿不但白天一整个下午都在村头老槐树下做女红,晚上吃过晚饭还悄悄的躲在船尾琢磨到半夜,通常要等刘氏催过好几回了,鱼儿才会收住心思上床歇息。
这鱼儿比马四娘多花了好几倍的功夫在刺绣上,且鱼儿自身本来就有着一些从现代得来的刺绣知识,加上鱼儿先跟着刘氏学了寻常的针线活来打基础,有了这些前提条件、鱼儿学起来自然比马四娘容易上手了。
加上鱼儿本身对刺绣十分感兴趣,于是便多费了些心思钻研,还把自己前世学画画学到的一些色彩技巧等用到了刺绣上,这些技巧正好和闽绣的特色相互呼应,也就让鱼儿慢慢的绣得比马四娘这个“师傅”还要好了。
鱼儿的用心、吕绣娘自是一眼就看了出来,或许是吕绣娘见鱼儿极有天赋,亦或者吕绣娘存了别的心思,鱼儿同她谦虚了几句后、她竟然开口说道:“以后你每天还和往常一样到这儿来,和四娘一起跟着我学女红吧,我就当收你当半个徒弟。”
第四十三章 原来如此
“收我当半个徒弟?”
鱼儿一脸吃惊的重复了遍吕绣娘的话,同时一脸不解的看向马四娘,马四娘则回给她一个丝毫不知情的眼神,显然没人明白这吕绣娘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好端端的竟然要收鱼儿为徒。
不过即使吕绣娘主动提出收徒,鱼儿却也不能欣然答应———鱼儿可是全程陪着杨六郎去拜师的,自然知道这拜师得送拜师礼儿,鱼儿可不愿意无端端的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加重杨家的负担。
于是鱼儿当下就想开口拒绝吕绣娘的提议,但那吕绣娘似乎能看穿人的心思般、不等鱼儿开口就抢先说道:“放心,我不收你拜师礼、也不会叫你给工钱,因此我也不会特意教你什么,你还是跟着四娘学,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我便是。”
既然吕绣娘主动开口说不要任何好处,鱼儿虽然心中对她的反常举动大为不解,但这事儿鱼儿答应了也没任何损失,因此鱼儿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把这样的好事往外推了,于是便大大方方的应下此事、并同吕绣娘道了谢。
吕绣娘的提议鱼儿应承下来后,接下来自是要把握时机了,只见鱼儿很快就进入了半徒角色、拿着手上正绣着的那方帕子,向吕绣娘请教了许多刺绣上的技巧。
吕绣娘倒真的是不厌其烦的向鱼儿解释和示范,看起来比教马四娘还多用了几分心,而这个意外得来的教导机会、让鱼儿的刺绣功夫立马突飞猛进,许多以前想不明白和绣不好的地方,一经吕绣娘指点便全都攻破了。
鱼儿足足缠了吕绣娘一下午,把现阶段不懂的问题都一一问清楚了,一直问到太阳斜斜的挂在天际,老槐树下围着的人都散得差不多了,鱼儿才打住手上的活计,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事拾掇进针线筐里,鱼儿收拾完毕不忘礼貌的同吕绣娘再道了一回谢,谢完才起身往家里走去。
这鱼儿边走边继续/炫/书/网/整理针线筐里的物事,尽量把它们给摆放整齐了,鱼儿才整了没一会儿、人也才刚刚走出村子,就发现抱着的簸箕里少了一把剪子,想来是落在了刚刚做针线活的地方。
这杨家通共也就这么一把剪子、鱼儿自是要赶紧去把它寻回来了,于是鱼儿赶紧打住脚步转了个身、一路朝村头那颗老槐树奔去,生怕去晚了剪子被别的什么人捡了去。
鱼儿这么一折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