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份给瘸腿婆婆送去,不再像先前那般有剩菜剩饭才给瘸腿婆婆送去。
瘸腿婆婆起初一个劲的推辞,说自个儿收鱼儿当徒弟并不是为了蹭口饭吃,是鱼儿劝了她好久还佯装生气、瘸腿婆婆才不得已接受了刘氏的安排,答应由杨家照顾她的一日三餐。
瘸腿婆婆说收鱼儿为徒不是为了蹭饭的话、刘氏得知后心里十分感动,因此刘氏虽一时筹备不到拜师礼儿,但还是特意挑了一天加了菜、还亲自把饭菜给瘸腿婆婆送去,以此来表示对瘸腿婆婆的感谢,毕竟她们身为父母既已得知鱼儿拜师学艺一事,就算不能马上送去拜师礼儿、也得亲自登门拜谢才算知礼数。
刘氏一到瘸腿婆婆那儿,才发现她住的茅屋已是十分破落,于是刘氏便悄悄的把这点记在了心上,回去就让家里的几个孩子去村子里讨些稻草,第二天就让孩子们上瘸腿婆婆那儿加屋顶去了,先加层稻草好把屋顶上的漏洞堵住。
这刘氏这么一闹、动静就有些大了,瘸腿婆婆想了想把鱼儿寻了过来,让杨家对自己教她影雕手艺一事保密,以免小岞村里的人得知后个个都来拜师。
鱼儿晓得影雕这门手艺不能随意外传,因此当下便应了瘸腿婆婆的嘱咐,不但让家里人不要四下宣扬、连李二妞和小栓子鱼儿都暂时瞒着他们,怕他们年纪小随意替鱼儿炫耀。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鱼儿每天都抽出时间到瘸腿婆婆那儿学影雕,初始瘸腿婆婆只教鱼儿画画儿,先是在纸上画,纸上画好了再随意寻石块来画,因鱼儿学的画最终还是要画在光滑的石板面上的,所以鱼儿眼下更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在石块上画出需要雕凿的画儿来。
虽说鱼儿知道想学好影雕这门手艺就得乖乖的、一步步的先把基本功打好,但鱼儿跟着瘸腿婆婆学了几个月的画儿后、难免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于是某一天鱼儿便缠着瘸腿婆婆,又是撒娇又是哀求的想让瘸腿婆婆露上一手……
“师傅,鱼儿听您讲了这么多雕凿影画儿该注意的事项,可鱼儿还没真正见识如何雕凿影画儿呢,您动手雕凿一幅给鱼儿见识、见识好不?”
瘸腿婆婆闻言一脸无奈的说道:“鱼儿,师傅年纪大了,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是不想动手的,眼下你也还没学到雕凿功夫这一项,等你学到那儿师傅再雕凿一回给你看就是,眼下你就乖乖的把画儿给画好,别老想着后头的事儿。”
鱼儿一听马上摇着瘸腿婆婆的胳膊撒娇,用甜腻腻的声音哀求道:“等到鱼儿学雕凿功夫,那至少得再过个两、三年呢!那么久鱼儿等不及嘛!”
鱼儿先是采用撒娇攻势,撒娇完改而卖乖的给瘸腿婆婆倒了一杯茶,送到瘸腿婆婆跟前、讨好的哀求道:“师傅,鱼儿现在就想见识下影雕师傅是如何雕凿影画儿的,鱼儿想先开开眼界、往后才能有认真学好基本功的劲儿,师傅您就在鱼儿面前露一手嘛!”
瘸腿婆婆被鱼儿缠得没了法子,加上她本来就很疼爱鱼儿这个小机灵,于是最终只能遂了鱼儿的意,带着无奈的笑容说道:“好好好,师傅答应你便是,你莫要再摇师傅的胳膊了,再摇师傅这身老骨头就散架喽!”
“呸呸呸!师傅您真是乌鸦嘴,您就是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散架!”
鱼儿先是故作生气的嗔了老是说丧气话的瘸腿婆婆一句,随后一脸兴奋的问道:“师傅,您雕凿影画儿的家伙藏在哪儿?鱼儿去替您寻来、您好马上开工。”
“不急,我们先去小溪边挑块合适的石板儿,没有石板儿师傅怎么雕凿给你看?”
瘸腿婆婆说着便拄着拐杖往外走,鱼儿见状连忙跟了上去扶住她,师徒二人慢慢的往村子深处走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一条小溪旁。
鱼儿被瘸腿婆婆系统的上过几天课后,才知道原来闽南不仅是石雕之乡、还是石材之乡,闽南各地都盛产各种石材、尤其是惠安一带最不缺的便是石材,鱼儿听了瘸腿婆婆的介绍后、才想起怪不得她前世总能看到许多惠安女肩挑大石块的画儿,想必惠安女挑的这些大石有的便是用来雕凿影画儿的。
因闽南最不缺的便是石材,所以瘸腿婆婆也就养成了一看到好的石材便拣起来、搁进水里的习惯,单是在小岞村破茅屋里住的这段时日,瘸腿婆婆就拣了不少可以用来雕凿影画儿的石块,并全都搁进小溪里任凭溪水洗刷……
眼下瘸腿婆婆便是要带鱼儿去小溪里挑她先前搁下的石块儿,师徒二人一到小溪边,瘸腿婆婆便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用拐杖指挥鱼儿挑溪里的石块儿,不一会儿便挑中了一块椭圆形的青斗石,仕途二人拿着青斗石原道返回。
一回到小茅屋里,鱼儿便迫不及待的再问了一遍先前的问题:“师傅,你那雕凿影画儿的家伙搁在哪儿,这石块都寻回来了、可以把它们亮出来啦!鱼儿可是到现在都没见过雕凿影画儿的家伙呢!”
“什么亮不亮的,说得那些家伙跟什么宝贝似的,也就是几个破钻子,”瘸腿婆婆边说边笑着指了指最初她摸出送给鱼儿的影雕的那个篮子,道:“在炕头的那个竹篮里,鱼儿你去把它们拿出来吧。”
说话间,瘸腿婆婆已拿了块布细细的擦拭起刚刚拣回来的青斗石,不一会儿就把整块青斗石擦干抹净,尤其是被溪水冲刷得无比光滑的那一面,瘸腿婆婆更是十分用力的拭擦,似乎想把那一面磨得更加光滑般。
而鱼儿很快就从炕头的竹篮子里拿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打开后从里头拿出了一枝长约三十公分左右,硬度极大、被影雕师傅称为“小钻”的铳子;还有一枝拿在手里像是有一、两斤重的金刚钻,以及几枝鱼儿叫不出名字的钻子。
鱼儿暗暗打量了雕凿影画儿的家伙后,只得出有些看起来很像螺丝刀的头、有些看起来很像铁杵这样的结论,不过其中一枝铁杵鱼儿掂量着它可是一点都不轻,不由暗暗猜想这样重的铁杵瘸腿婆婆拿在手上,能轻巧灵活的驾驭它、用它雕凿出精细的影画儿吗?
鱼儿把铳子和金刚钻送到瘸腿婆婆手里后,瘸腿婆婆没有马上使用它们、而是突然让鱼儿乖乖的坐到小板凳上,并吩咐道:“你且乖乖的坐在那儿,师傅没喊你、你就不许乱动,你也别心急,只让你坐一会儿就好。”
鱼儿虽然心里满是疑问、但还是乖乖的在小板凳上坐好,而瘸腿婆婆则随意拿起鱼儿练画时的画笔,凝神看了鱼儿一会儿后、就提笔在青斗石面上画了起来……
鱼儿见状当下就明白了瘸腿婆婆的意思,马上一脸兴奋的问道:“师傅,您是在画我吗?你打算替我雕凿一幅画像吗?”
“嗯,既然你这鬼机灵一个劲儿的吵着要师傅动手,那师傅便给你雕幅画像儿,日后你长大了也好做个念想、能时时看到自个儿七岁时的俏模样。”
这小岞村只是个乡下地方,村里大多是目不识丁的渔民和农民,即便有几个能够上城里读书的孩子,也只会读书而不会画画儿。因此鱼儿长这么大,别说是替自己“照相”留下童年的美好时光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就连请人给年幼的自己画幅画儿留恋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眼下鱼儿一见瘸腿婆婆要雕凿一幅自个儿的画像,当下便把这次雕凿当成她的“第一照”,立马兴致勃勃的追着瘸腿婆婆问个不停:“师傅,那鱼儿要不要换个好看点的姿势呢?鱼儿换个好看些的姿势好不?您刚刚都没把话儿说明白,鱼儿可是就胡乱这么一坐,雕凿出来后一定十分难看!”
“这这么说也是鱼儿第一次被画、被雕凿,怎么也得画得漂亮些不是?”
“师傅,您倒是应鱼儿一声啊?鱼儿现在就换个姿势行不?”
这鱼儿一得知瘸腿婆婆是要替她雕凿画像,当下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有点像前世拍写真时、热切的同摄像师讨论摆什么样的姿势好看的意味。
但这瘸腿婆婆绘画的功底很深、因此描绘的动作极快,鱼儿还在那儿纠结着要换个什么样的姿势时,瘸腿婆婆就已经放下笔、一脸无奈的说道:“鱼儿,你就别再折腾了,师傅已经把雕凿的底稿描绘出来了,你就是再换个别的什么姿势也已经太迟了。”
“师傅已经描绘好底稿了?这么快?鱼儿平时在石板上画画儿,一个上午也才勉强能画完一幅,师傅您怎就只用了短短一刻钟?”
鱼儿先是一本正经的拿瘸腿婆婆的速度、同自个儿这菜鸟的速度对比,对比完才回过神来,耷拉着小脑袋、一脸沮丧的说道:“师傅您真坏!您不等鱼儿换个好姿势就定下底稿,一会儿雕凿出来的影画儿定是十分难看……”
鱼儿如此爱美和注意形象让瘸腿婆婆一边觉得哭笑不得、一边又觉得这样的鱼儿十分可爱,于是她最终还是出声安慰了鱼儿一句:“师傅已雕凿了大半辈子影画儿了,功夫自是比你强上许多,打个底稿比你快有什么稀奇的?”
“也对,我这才学了几天的菜鸟怎能和师傅您这老手比。”鱼儿虽然这样说了,但却已经因没能换个好姿势而撅着小嘴儿。
瘸腿婆婆见状只得再安慰她一句:“好啦,你别一直撅着小嘴儿了,这画人像画儿自然是要画人最真实、不矫揉造作的一面了,你费尽苦心摆的姿态、指不定还没师傅随意抓的姿态好看呢!”
这鱼儿前世也是学过画画的,虽然上学时只顾着玩没怎么用心学,但还不至于领悟不了瘸腿婆婆这番话,于是鱼儿当下便一扫沮丧、恢复成先前那副激动的模样,围在瘸腿婆婆身边、一个劲的吵着让她快点开始动手雕凿。
鱼儿的心急让瘸腿婆婆脸上的无奈更深,嗔道:“你看师傅雕凿一会儿,该干啥还是干啥去,这一幅影画儿得雕凿个一、两个月呢,有得你慢慢看的……”
“一、两个月?”
“那是,莫非你以为这一幅影画儿,一个下午就能雕凿完?”瘸腿婆婆笑着问道。
鱼儿老实答道:“那倒不至于,不过一雕凿就雕凿个一、两个月,这费时也太长了吧?这大半个月的功夫我都能绣出好几幅绣品了……”
“若不是影画儿雕凿起来不容易,不但要雕工、画功好,还十分费时费力,这影画儿能这般值钱吗?若不是因为这些难度,好的一幅影画儿又怎会价值连城?”
瘸腿婆婆这话儿说得十分在理,所谓“慢工出细活”,像影雕这种靠着铳子和钻子一下一下钻出来的艺术品,用上一、两个月时间倒也能理解,谁让它做法独特、做工精细呢?
于是鱼儿也就不再感到吃惊了,乖乖的坐在瘸腿婆婆身边看她动手,鱼儿看了一会儿便自个儿先总结出了雕凿影雕的初步法子———一般都是先在石材上用笔勾出轮廓,然后再镌刻。
鱼儿把自个儿总结出来的法子说给瘸腿婆婆听后,瘸腿婆婆笑变投以一个赞许的目光边笑着补充了句:“鱼儿你总结得没错,不过师傅因习惯先用笔打草稿,因此才会即使已雕凿了多年影画儿、还是坚持先用笔勾出轮廓……”
“但很多和师傅一样雕凿了大半辈子影画的老师傅,因他们的技术已十分熟练,所以往往会直接在石材上创作、不必先用笔绘出轮廓来。”
瘸腿婆婆的话自是让鱼儿再次啧啧称奇,这不打底稿就直接在空白的石板上创作,难度可是提高了不少啊!若是功夫不到家的人,大概连底稿画得好好的、都雕凿不出好的影雕作品来吧?
鱼儿正在心里感叹着,一旁已经开始动工的瘸腿婆婆已边做边教起鱼儿来:
“现下我是用最常见的一种手法雕凿,这也是鱼儿你最先要学的法子,你可要看仔细了。”
鱼儿闻言连忙打起精神、目不转睛的看着瘸腿婆婆的一举一动,瘸腿婆婆边熟练的在石板上雕琢,边不忘趁机教导鱼儿:“我们得先用左手在前面托住铳子、以保证用力方向;托住后右手再前后抽动,通过铳点的轻重、疏密来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和景物形象……”
瘸腿婆婆双手并用、熟练的用铳子在青斗石面上细细的雕凿着,她的力道看似很轻但却又恰好能在石面上留下一个个小白点儿,还能边雕凿边一遍遍的叮嘱鱼儿:“鱼儿,雕刻影画儿靠的是用巧力而非蛮力,你切记要把每一下落点的力道都把握好……”
“鱼儿记下了。”
鱼儿边答边把瘸腿婆婆的每一个动作牢记在心,仔细的看瘸腿婆婆在那块被水冲刷得无比光滑的青斗石上轻凿,看她用恰恰刚好的力道在石面上留下一个个白色的小“点”儿。
这些白色的点和没被雕凿到的浅灰色地方形成了明暗和阴影,它们相处衬托、相互点缀,通过疏密、粗细、深浅不一的“点”和虚线的相结合,很快一幅清晰逼真、惟妙惟肖的人物影画儿便跃然石上,让鱼儿的眼底逐渐露出对艺术品感到无比惊叹的目光来。
就在鱼儿迫不及待的想看瘸腿婆婆进一步完善影画儿时,瘸腿婆婆却停了下来,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儿、语带疲惫的说道:“师傅今儿就先雕凿这些吧,剩下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