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杨大郎这明显偏袒鱼儿的话语让杨四郎当场便跳了起来,一边躲杨大郎的手一边愤愤不平的倾诉委屈,当然杨四郎的倾诉都被杨大郎当成了狡辩、因此杨大郎自然是要继续追着杨四郎打了,于是两个半大的小子便在狭小的船舱里蹿来蹿去……
两个儿子的玩闹让杨大柱夫妇下意识的弯了嘴,被刘氏抱在怀里的鱼儿见杨四郎挨揍、自是捂着嘴儿乐个不停,虽然杨四郎唠唠叨叨的让小小的船舱显得有些呱噪,但一家人聚在一起耍闹的热闹情景,倒也算是其乐融融的另一种境界,让鱼儿十分享受……
只见鱼儿懒洋洋的倚在刘氏的怀抱里,看了打闹的杨大郎和杨四郎一会儿,便移开视线、转而透过那小小的船窗欣赏起海上的景色来……
漆黑一片的海面上倒映着一弯明月,带着淡淡腥味的海风钻过小窗户、轻轻的拂过鱼儿粉嫩的小脸蛋儿,那感觉就像是有枝柳芽儿不断的挠着鱼儿的小脸般,让鱼儿脸上和心里都痒痒的、但全身却又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舒适感……
这股舒适感让鱼儿慢慢的阖上了眼,打算就这样慢慢的在刘氏的怀里睡去,但鱼儿只眯着眼打了一小会儿盹儿,就被一阵凄惨的哭喊声给惊喜。那声凄惨的哭喊声像一道突然闪现的闪电般、重重的划过原本一片宁静的夜空,更是将小小船舱内那副其乐融融的画面给彻底撕碎了……
最先感到不对劲的是刘氏,只见她一听到那凄惨的哭喊声、就倏然绷直了身子,拉着杨大柱问道:“当家的,岸边似乎有人在哭,你可有听到?”
杨大柱的脸色因刘氏问话的语气慢慢的凝重起来,他与刘氏对望了一眼后、才答道:“我也听到了。”
“你……”
刘氏顿了顿,才接着说道:“你是不是觉得那哭声听着像……像是七娘的哭声?”
“怕是你听错了吧?七娘在王家过得好好的,怎会大半夜跑到岸边来哭?”杨大柱嘴上虽然说了这样的话来宽刘氏的心,但他脸上的神色却已出卖了他、让刘氏知道杨大柱其实有着和她一样的疑虑。
若是刘氏一人这样觉得,刘氏兴许还会以为是自己思念杨七娘、因此听岔了,但眼下连杨大柱也有这样的感觉,那刘氏自是马上放下鱼儿、不顾一切的冲了出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岸边站着的是不是杨七娘,她都要亲自去看一看!
“大郎和四郎好好的带着阿妹留在船上,外头黑、你们兄妹不可跟下来,我和你阿母下去瞧瞧就行!”杨大柱一交代完就急匆匆的追着刘氏而去,不一会儿船头就传来放竹筏的声响,紧接着响起的是竹竿撑水的动静。
而被刘氏惊醒的鱼儿问了一旁的杨大郎、才知道刘氏和杨大柱突然冲出去的原因,那原因让鱼儿心里顿时觉得堵得慌,她边把头靠在船窗边透气,边默默的在心里祈祷———希望这只是虚惊一场,在岸边哭的人一定不是杨七娘。
但老天爷似乎故意遗漏了鱼儿的祈祷、还是让船上三人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刘氏和杨大柱才下船没一会儿就回到了船上,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全身是伤、身上一片鲜红的杨七娘。
鱼儿记得杨七娘大概半个月前才回了杨家一趟,那时的她脸色红润、身子看着也比先前胖了一些,怎么看都是个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小娘子……
可怎么才半个多月不见,杨七娘就多了一身的伤?还半夜跑回家门口哭?
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变
刘氏一把杨七娘抱上船,就急急忙忙的对杨大郎和杨四郎说道:“大郎,你快去取些平日里晒干收着的、专治皮外伤的草药来,四郎你去打些清水来,快!”
“阿母您别着急,我和四弟这就去。”
杨大郎安抚了一脸焦急的刘氏一句,便带着杨四郎出了船舱,取草药的取草药、打清水的打清水,杨七娘那副惨状杨大郎兄弟俩也都瞧见了,因此他们丝毫不敢有所怠慢,不一会儿就把该拿的物事都拿了、一刻不停的赶回船舱里。
而被刘氏搂在怀里的杨七娘,因哭得久了而浑浑噩噩的睡去,刘氏见状更是心疼得两眼都是泪、一个劲的查看杨七娘身上的伤口,见杨大郎和杨四郎把草药和清水取来了,才小心翼翼的把杨七娘放在铺了草席的甲板上。
一旁的鱼儿不忍细看杨七娘身上的伤口,只粗略的扫了一眼、便赶紧别过头去,一边替刘氏把帕子打湿一边问道:“阿母,阿姐身上这些伤看着像是被什么物事给抽打出来的,也不知阿姐遇到了什么事儿、竟被人抽打成这样。”
刘氏一边接过帕子一边对杨大郎吩咐道:“大郎,你赶紧取几样治皮外伤的草药一起放到石臼捣了,捣了我好给七娘敷伤口。”
“孩儿晓得了,阿母您别急坏了身子,七娘一定会没事的。”
杨大郎的安慰却没能让刘氏宽心,只见刘氏一边小心翼翼的擦着杨七娘身上那一道道渗血的伤口,一边忧心忡忡的问道:“这伤口仔细点敷上药,慢慢的自会长好,这些伤口我倒是不担心,我是担心……”
“我是担心七娘究竟遇到了什么事儿,竟被人毒打成这样?!王家人不是答应过我会好好的照顾我们七娘吗?怎么眼下却让她落了一身伤,柳氏她到底还记不记得自个儿说过的话”
刘氏说到最后忍不住哽咽起来,杨大柱忙寻了些话儿来宽慰她:“素娘,你也别急着怪王家,兴许王家还不知道七娘出了这样的事儿。”
“他们怎会不知道?指不定就是他们给打的!”
护女心切让刘氏变得有些蛮不讲理,也不想想别的可能就直接怪起王家来了,无论杨七娘这身伤和王家有没有直接关系,眼下刘氏已然将当初把话儿说得无比动听的柳氏恨了起来……
杨大柱见状只得无奈的提醒了刘氏一句:“这七娘眼下也还没没醒过来,无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我们说清楚,你咋就糊里糊涂的怪起王家来了?我看王家不像是那种会虐待媳妇儿的人,当初柳氏不是和你保证会好好的待我们七娘吗?这些年来他们待七娘也还算不错……”
刘氏一听这话当下就不乐意的顶了杨大柱一句:“我就是信了那柳氏的花言巧语、眼下才会把我们七娘害得这般惨!我若是知道七娘去了他们王家、最终会落了这么一身伤,那我们家就是再难熬下去、我也不会把七娘送去他们王家当童养媳!”
这刘氏本就一直因当年迫不得已、把杨七娘送去王家当童养媳而耿耿于怀,眼下见杨七娘被打成这副惨样、心里那份愧疚当下就被无限放大,又气又心疼的捶着自个儿的胸口,怪自己当初没咬紧牙根抗过难关、把杨七娘送到王家害成这样。
幸好杨大柱还算是有点理智、没有跟着刘氏一起埋怨起王家来,毕竟杨七娘已送去王家七个年头了,这七年来王家一直待杨七娘不错,真是把她当成了媳妇儿来养,前一阵杨七娘回来时还白白胖胖的、脸色也十分红润……
这些可不都是王家的功劳?
杨大柱和刘氏两人都心知肚明———若是杨七娘一直留在杨家,眼下肯定不可能吃得白白胖胖、脸色红润。
而王家若是想虐待杨七娘,七年前早就虐待了,何必等到现在?因此杨七娘这身伤可谓是疑点重重,只能等杨七娘醒来亲自揭开谜底了。
因此闺女突然被打得一身伤,杨大柱虽然也万分心疼和愧疚、但却不会像刘氏那样只会一股脑的埋怨王家,反倒是冷静的提出了另外一个可能:“会不会七娘一时想回来看看我们、便趁夜出了村子,没想到一出村子就遇上了贼匪、才会被被贼匪打成这样?我看……”
杨大柱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氏厉声打断:“你休得胡言乱语的玷污我们七娘的名声!你瞧瞧你说的那都是什么话儿?!还不快给我闭嘴!”
鱼儿一见刘氏真的发怒了,赶紧伸手扯了扯杨大柱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往下说了———就算杨七娘真的是被贼人打成这样,这杨大柱也不该就这样口无遮拦的说出来啊!
要知道此事可是关系着杨七娘一辈子的清誉啊!在北宋,哪个被贼人调戏过、打得伤痕累累的小娘子,将来还能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嫁户好人家?
鱼儿知道杨大柱也是因为心急才会口无遮拦,于是连忙开口替他打了个圆场:“阿母您别生气,阿爹不也是担心阿姐才会多做猜测吗?他不是故意说这样的话儿来坏阿姐名声的,眼下咱家里也没外人不怕这话传出去……我们都是阿爹的闺女,阿爹又岂会不心疼我们?”
鱼儿打圆场的话让刘氏的脸色稍微转好了一些,鱼儿见状赶忙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我们这一带一直都没什么贼人山匪出没,鱼儿猜想阿姐应该不是遇上什么坏人才会落了一身伤,阿母您别着急、阿姐肯定是被别的事儿害的。”
这时杨大柱猛然站了起来,用力的握着烟杆子、说道:“我们都别猜了,我上王家问一声、或是把柳氏叫来,便知道七娘这究竟是怎么了!”
刘氏也急着想弄清楚杨七娘这身伤究竟是怎么来的,于是她难得有一回没和杨大柱唱反调、反而一个劲的催促道:“那你就快去啊!快去王家问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把柳氏叫到我们家来,今儿无论如何她都得给我一个说法!”
“嗯,我这就去,你好生照顾好七娘。”
杨大柱说着便取了件外衣披上,随后转身就往船头走去,哪知他才走了几步、衣角就被一只小手给紧紧拽住,杨大柱还没反应过来是谁拉着他、不让他走,就听见躺在甲板上的杨七娘、闭着双眼低低的说了句:“阿爹别、别去,别去王家,我是……是偷偷逃回来的。”
杨七娘的话让刘氏当下便皱眉追问道:“偷偷逃回来的?好好的你为何要逃回来?”
“我、我,我……咳咳……”
杨七娘只说了几个字儿便剧烈的咳嗽起来,鱼儿见她面无血色、嘴唇发白像是体力不支虚脱了般,赶忙凑近她问了句:“阿姐,你是不是没吃物事身子虚弱、说话没力气?若你真是饿了便点点头、鱼儿马上给你做吃的去。”
杨七娘闻言当下便轻轻的点了点头,鱼儿见状便知道自己猜对了———这杨七娘不但没吃饭还被打成这样,全身不虚脱无力才怪!
于是为了不让杨七娘太过难受,鱼儿细心的叮嘱了杨大柱夫妇一句:“阿爹、阿母,阿姐眼下怕是已饿得没力气说话了,你们先喂她喝点水儿让她缓一缓劲儿,鱼儿这就去替阿姐熬一锅粥……”
“待阿姐喝了粥身子恢复了力气,阿爹和阿母再慢慢的问阿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现下先让阿姐歇一歇、否则闹不准会累出什么毛病来。”
“还是鱼儿细心,眼下七娘不但全身是伤、整个人看着更是一丝力气都没,我们实在是不该只顾着问她发生什么事儿了,先让她吃点物事才是最紧要的事儿,”刘氏说着摸了摸鱼儿的头,道:“阿妹乖,快去替你阿姐熬粥吧。”
鱼儿见刘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放心的拉着杨四郎去了船尾,朝砌在船尾的小炉子里塞了几块黑炭,麻利的放上装了清水的小铁锅、抓了把米洗了撒进去,再把一把去皮削成小块的红番薯丢进锅里,便开始给杨七娘熬红薯粥了。
这杨七娘眼下身子虚弱得很,只适合吃些易消化又有营养的物事、而这白粥便是最佳的选择,鱼儿特意丢进去的红番薯含有糖分、还能适当的提高下杨七娘的血糖。
鱼儿把该放的物事都放进去后,自个儿便躲到一旁去、只让杨四郎死命的拿扇子扇炉子,在鱼儿的鞭策下杨四郎一点儿都不敢偷懒,拿扇子把炉火扇得旺旺的、不一会儿就把红薯粥给熬好了。
这红薯粥一起锅、鱼儿把她勺到白瓷大碗里,勺好也不急着给杨七娘送去,而是用竹篮子吊着放到冰凉的海水里冰镇了一会儿,待红薯粥的温度被冰镇得刚好不烫不凉,鱼儿才把它给杨七娘送去。
鱼儿一把粥送到,刘氏便亲自喂杨七娘吃下,杨七娘一口气吃了两大碗粥、才慢慢的恢复了生气,那狼吞虎咽的模样儿、让刘氏看了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了一下般,疼得眼眶里满是打转的眼泪。
而杨七娘先是躺着歇息了一会儿、后又被灌了水和喂了粥,于是面色便慢慢的没那么苍白如纸了,嘴唇也逐渐有了一丝血色,刘氏见杨七娘气儿喘得顺了、马上迫不及待的问道:“七娘,你刚刚说你是从王家偷偷逃回来的,这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你这一身伤是怎么来的?”
刘氏一问杨七娘便扑到刘氏怀里低低的抽泣起来,哭了好半响也没答个一言半语,惹得性子急躁的刘氏把杨七娘推开也不是、搂着她压着她的伤口也不是,悬着手犹豫了半天、最终只得恨恨的拍了下桌子出气,拍完更是气急败坏的再追问了句……
“七娘,你倒是开口说话啊!别只顾着哭!你想急死阿母吗?你不知道阿母看你浑身又是伤又是血的蹲在海滩上哭,心里有多难受!阿母恨不得替你受那一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