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傲纾铱茨阏馀┗罡傻糜心S醒⒁坏愣疾槐劝⒌睿≌庋詈昧耍凑悴挥孟翊蟾纭⑺母缢且谎焯焐现菅ィ每梢匀杖瞻镉愣醋盘锏兀浇剿⒆阶匠娑裁吹摹?br /> “阿妹,你不是打算让六哥每天都来帮你种田吧?”杨六郎苦着脸、可怜兮兮的问道。
“没错,鱼儿正是这样打算的呢!六哥你会答应鱼儿对吧?”鱼儿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杨六郎。
第六十九章 黄豆丰收
杨六郎一看就知道鱼儿又要发起撒娇大攻势了,于是立马把头一低、强迫自己做出了微弱的反抗:“鱼儿,你不是和阿母说你知道怎么种黄豆吗?怎么眼下反倒把事儿都推到六哥身上了?”
鱼儿一脸无辜的点了点头、道:“没错,鱼儿是知道怎么种,可却不知道犁地、播种和撒肥的法子啊!鱼儿只听瘸腿婆婆闲聊时说起过种黄豆的法子,再说了,六哥你觉得一向爱漂亮、爱干净的鱼儿,扛起锄头知道要往哪儿锄吗?”
杨六郎定定的看着自个儿白白净净的小妹,内心挣扎了好半响后终于妥协了:“算了,看你这细皮嫩肉的模样儿、定是连锄头都握不紧,再说了,我也舍不得让我们家最最娇嫩的小公主动手种田啊!要是我胆敢撂担子让你来种地,大哥和四哥准会追到年师傅家里揍我一顿!”
杨六郎的回答让鱼儿十分满意,当下就笑容可掬的赞了他一句:“这才是我的好六哥嘛!鱼儿知道六哥最疼鱼儿了,再怎么也舍不得让鱼儿吃苦受累!”
于是在鱼儿这甜滋滋的迷魂汤下,杨六郎从此甘愿当鱼儿的“长工”,同年师傅告了假、暂且搁下编竹制品的活计,每日挽高裤脚戴了草帽、扛着锄头陪鱼儿到田里来,按照鱼儿这位总指挥的各种指示锄草捉虫、施肥浇水,几亩毛豆在杨六郎的悉心照顾下、很快就吐出了几片绿茵茵的嫩芽儿出来……
这可是鱼儿穿越到北宋后第一次动手种田,因此几亩地里的毛豆一吐出嫩芽儿、鱼儿就兴奋了一整天,同时也更加充满了信心、暗暗下决定一定要把黄豆种个大丰收!
鱼儿仔细的回想了下前世种黄豆时的情形,并把田里毛豆的情况仔细看了一边,最后做出了估测———若是一切顺利,那等这毛豆的嫩芽长到两片叶儿,就可以移栽了!
于是鱼儿自然是和杨六郎一起,小心翼翼的照看这那吐出嫩芽的毛豆,看着那片嫩芽儿慢慢的长大,同时鱼儿还不忘提醒刘氏可以置办白菘种子了。刘氏虽然不懂鱼儿的用意,但还是乖乖的置办了一些白菘种子,并把种子交给鱼儿让她全权处理。
这鱼儿每天都要仔细观察自家毛豆的生长情况,几天后鱼儿便发觉这些毛豆终于由芽进化到叶片了、且一下子便长出两片叶儿,于是鱼儿当下就兴奋的冲杨六郎说道:“六哥,叶儿已经长出两片来了,我们可以开始把这些毛豆移栽到田埂上去了!”
杨六郎虽然打心底佩服自家小妹,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把毛豆移栽到田埂?阿妹你这个法子倒是稀奇,不过这毛豆移栽到田埂后能种活吗?”
鱼儿知道小岞村的人只懂得把农作物种到田地,压根就不知道有些农作物其实可以种在田埂上,大家伙儿也只把田埂当成在田间行走的道路、和区分各家田的分界线。鱼儿因穿越前种过一回毛豆,因此知道毛豆在田里吸收养分、种到吐出两片叶儿后,便可以移栽到田埂上种了。
这把毛豆种在田埂上,鱼儿最初知道时也觉得很是稀奇,待她回家仔细查了资料、才发现这能在田埂上种的农作物还真不少,例如蚕豆和毛豆等植株相对矮小、直立生长的草本作物,这些都可以种在田埂上。
鱼儿知道田埂一般常在沟渠旁,十分有利于各种野菜和草本作物的生长、以及种子的传播,加上种在田埂上的农作物不占肥田、节省了空间,也正是因为如此鱼儿才敢和刘氏打包票、说绝不会耽误她种白菘的功夫。
这杨六郎虽然没见过人把农作物种在田埂上,但鱼儿自小就是个聪明、鬼主意多的孩子,因此杨六郎还是乖乖的听鱼儿的话,小心翼翼的把吐了两片叶儿的毛豆移栽到了田埂上,这田里的毛豆一移栽完,鱼儿马上叮嘱杨六郎叫上几位哥哥、一起把白菘再种了下去。
这毛豆移栽到田埂上后,鱼儿比先前还要关心,不但每天都要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还亲自给那些嫩嫩绿绿的绿叶片浇水,这样日复一日、很快这些绿叶片便迅速的长高起来,没过几日杨家的几条田埂上便都立满了高矮不一的毛豆苗。
大约一个月后,这些毛豆苗都长到了一尺多高,那一排排绿油油的苗儿看得鱼儿心情大好,更是天天和杨六郎一起盼望着这些毛豆苗能赶紧挂豆。
鱼儿和杨六郎盼了一个月后,田埂上的毛豆苗终于陆陆续续的开花了,开完花便开始结荚,这结完荚、荚果便会一点一点的涨大,直至整颗毛豆上都挂满了圆滚滚的豆荚。
这毛豆是鱼儿和杨六郎一手种下的,因此一见几排毛豆都已经开始挂豆荚了,鱼儿和杨六郎自是一边感到兴奋、一边感到很有成就感,天天掰着指头数日子,就等着时候一到、毛豆成熟呢!
转眼便再过了一月,而田埂上的毛豆从撒种到结荚、从头到尾也整整(炫)经(书)历(网)了三个月,鱼儿记得毛豆的生长周期差不多就是三个月左右,再加上见毛豆苗上挂着的豆荚都快要鼓得炸开了,鱼儿便知道这毛豆算是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既然种在田埂上的毛豆可以收割了,那杨六郎自是要挑个杨大郎几人有空的时候来收割了,否则让他一人收割这么几排毛豆还不把他给累死?
而杨大郎一听说鱼儿和杨六郎捣鼓的毛豆可以收割了,马上就上村里同熟人多借了两把镰刀、带着杨三郎和杨四郎前来帮忙了。
这毛豆也属于杂粮作物,因此它虽然与众不同的种在田埂上,但收割起来却和稻谷小麦没什么不同,都是先用镰刀齐齐割下、然后再捆在一起用扁担挑回来晒。
杨大郎几人收割毛豆时正值一个好天气,鱼儿跟着他们在田地里忙上忙下、小脸儿晒得红扑扑的煞是可爱,且一把成捆的毛豆挑回家、鱼儿就忍不住蹦蹦跳跳的跑到刘氏跟前邀功:“阿母,鱼儿种的毛豆已经可以丰收了!今天挑回家来的可不少呢!”
“收了就好,”刘氏说话间已放下手上的活计,拿了块帕子边替鱼儿擦脸上的汗珠儿,边一脸溺爱的唠叨了句:“毛豆熟了让你几个哥哥去收就行了,你这丫头跟着去凑什么热闹?瞧你蹦跶出这么一身汗来,小心着凉!”
鱼儿笑嘻嘻的接过刘氏手上的帕子,边自个儿擦了起来边说道:“鱼儿要去盯着哥哥们呢!免得他们趁鱼儿不在偷懒!再说了,鱼儿也要在一旁提醒他们别踩到地里的白菘。”
刘氏见这鱼儿才种了几个月毛豆、整个人就黑了一圈,不由满脸心疼的嗔了句:“你这丫头,你的几个哥哥谁不知道咱家田里那点儿毛豆、眼下可是你的命根子?哪敢不好好的替你收割下来?阿妹你不是一向嫌田里日头大不爱去吗?怎么眼下倒是天天往田里钻?”
“阿母,您就别心疼鱼儿了,这初春的日头一点都不毒,”鱼儿边说边把帕子搁到了木架上,喝了一大口凉茶后便急急忙忙的下了船,临走前还不忘丢下句:“眼下哥哥们正在帮鱼儿晒豆子呢,鱼儿得去盯着去,免得他们敷衍了事!”
刘氏见鱼儿难得对农活这般用心、也就由着她去了,心想鱼儿大概是头一次自个儿种地心里感到新鲜吧!殊不知鱼儿之所以如此兴奋和重视种黄豆,乃是冲着各种豆制品去的……
待鱼儿下了船撑着小竹筏到岸边时,杨大郎几兄弟已把成捆的毛豆解开、一一铺在一块空地上,铺完就都到一旁歇着去了,只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是不是搅*弄几下晒着的毛豆。
鱼儿知道这毛豆出豆可比稻谷容易多了,不必用石磨来碾碎谷壳,只要把这些毛豆放在空地上让太阳暴晒上几天,待太阳把豆荚的水分都晒干了、最后豆荚就会爆开,里头的豆子更是会自个儿一个一个的蹦出来!
当然也有些豆荚无论太阳怎么晒都不肯爆开的,因此等这些豆子都晒得差不多了,鱼儿便会再告诉杨大郎几人一个法子———拿几根扁担,死命的往那些还合着的豆荚上捶打,打上一阵后这些豆荚就会自个儿裂开蹦豆了。
鱼儿的这些法子,都是从前世那乡下亲戚那儿学来的,这些法子都十分简单且不用靠任何现代工具,因此前前后后历时三个多月、鱼儿终于把杨六郎送来的拿一布袋黄豆,变成了几大麻袋的黄豆,那几大麻袋的黄豆让鱼儿十分有成就感……
不过鱼儿也没光顾着趁机在成就感当中,这黄豆一大丰收后,鱼儿便开始琢磨着用它们来做些什么豆制品好换钱。鱼儿前世的亲戚经常把黄豆制成几种日常食用的豆制品,比如豆腐、豆皮、豆浆、豆腐乳以及腐竹等,这一点可以说是黄豆最主要的用途、也是最体现价值的地方,这豆制品怎么也比直接把黄豆拿去卖值钱。
第七十章 制作豆腐乳
鱼儿仔细斟酌过后,决定把收获的几袋黄豆用来做不同的物事,做好了由杨家几兄弟分别担到城里去卖,试一试哪样比较有销路再多做哪样。
当然,除此之外鱼儿还打算做一个前世常做的拿手小菜,只是这个小菜做的周全有些长,鱼儿才会先让杨六郎几兄弟商量着先做些别的。
于是接下来鱼儿和杨家几兄弟可忙了,先是鱼儿拿出自个儿为数不多的私房钱买了各种辅料,随后大家伙儿在刘氏的指导下又是磨豆浆又是做豆腐、豆腐花儿,这些豆浆和豆腐乡下人大多都会,因此做起来也没什么难度,费些功夫磨好了担去城里买就行,不过这些物事也只能比卖黄豆多赚些钱。
不过这些都只是辅助生意罢了,鱼儿最想卖的其实是豆腐乳!且鱼儿一早就拉着杨六郎上城里去,把这豆腐乳的行情和价钱都给打探清楚了。
这豆腐乳做起来并不难,鱼儿没穿越前就自个儿DIY过几回,同时也趁着百度豆腐乳的做法时,把豆腐乳的历史顺道给查了一遍。
鱼儿当时费心查到了豆腐乳的发展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五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更是开始大量加工腐乳。也就是说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
虽然这豆腐乳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但鱼儿却早就打探清楚豆腐乳是到明代才开始大量加工、家家户户也才吃得到。在此之前豆腐乳可是个稀罕物儿、不是常人想吃就吃得到的,制作豆腐乳的方子也还没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懂得。
而正是因为豆腐乳在北宋还没成为大量加工、家喻户晓的食物,鱼儿才会选择利用它来赚足杨七娘的赎身钱。且鱼儿一早就和杨六郎一起上城里的酒楼和饭馆里打探清楚了……
这北宋别的地方有没有人卖豆腐乳鱼儿不清楚,但她却可以确定泉州府还没人卖这个玩意儿,更是没人懂得腌制这个玩意儿,也就是说这对懂得腌制豆腐乳的鱼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于是鱼儿开始把剩下的黄豆分成两大份一小份,那一小份是留着下回再种时当种子的,另外两份、一份鱼儿让杨六郎拿去磨豆浆,另外一份则拿来做豆腐。不过这一次豆腐做好后不卖,鱼儿要拿它们来做豆腐乳。
在豆腐还没做出来前,鱼儿率先把做豆腐乳的材料都一一准备好,这做豆腐乳真的很简单、也用不上多少材料,因此鱼儿只准备了米酒、盐糖、十三香,以及八角、桂皮和姜蒜等调料。
之后再寻了一些能够密封的大小陶罐、几块白纱布和一些稻草,这些物事都准备好后,只要刘氏那边指导杨六郎把豆腐做好,鱼儿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豆腐乳了。
这杨六郎一听说鱼儿要用豆腐来捣鼓能卖大价钱的物事,当下就倍加用心的做了几块白白嫩嫩的豆腐,一做好就迫不及待的给鱼儿送来了。
这豆腐一到,鱼儿立马带着杨六郎钻到了厨房里,先是按着前世吃的豆腐乳的大小,把几大块豆腐都切成一小块、一小块,鱼儿边切还不忘边对自愿打下手的杨六郎吩咐道:“六哥,可以先取些干稻草铺到大的陶罐子里。”
杨六郎边拿着稻草往陶罐里塞,边不解的问道:“鱼儿,为何还要往陶罐里塞稻草?我看你这样子是想先腌豆腐吧?哪有罐子里腌物事还塞稻草的?这样罐子里腌的物事还能吃?”
鱼儿正忙着梳理脑海里制作豆腐乳的具体步骤,杨六郎一开口就打断了她的思路、让她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六哥,我让你垫稻草你垫就是,哪来这么多话儿?我这样做自有我的道理,你又不懂如何腌制豆腐乳,就别在一旁瞎嚷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