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米迹 ?br /> 鱼儿早就料到黄牙侩一定会出言推翻自个儿先前说的话,因此不慌不忙的再说了句:“那可真是神了!黄牙侩你估测的价钱竟真的一分不差!那一日我同你闲聊完后、转而去问了一位经常往东京跑的大叔,那位大叔说的价钱同你说的一模一样呢!可见这东京的房地价就是黄牙侩你估测的那个价钱……”
鱼儿说着冲黄牙侩灿烂一笑,道:“若是黄牙侩不信,咱大可找几个经常往东京跑的乡亲来问上一问。”
先前鱼儿设计巧讨黄牙侩话时,黄牙侩为了在鱼儿跟前卖弄自己的本事、倒还真是十分精准的说出了东京的房地价。因此眼下他们就是找了别人来问、也只能再次证明黄牙侩说的价钱没错,对黄牙侩是一点好处都没。
于是黄牙侩只能一边对当日自己的刻意卖弄感到后悔莫及,一边不情不愿的答道:“不必再找人来问了,你说的我都信。”
鱼儿见状十分满意的点了点,随即把心里早就想好的措辞一一倒了出来:“既然当日黄牙侩说的东京房地价做得准,那就好办了———我记得当时黄牙侩说东京的地分上、中、下三等,这比最好的地差上一点的中等地、一亩大约要一千五百两银子……”
“黄牙侩你还说过这东京的地价乃是我们这一带的五倍,也就是说我们这儿中等、一亩大的地大约只要三百两银子,”鱼儿说着重新把手放在那本小册子上,指着刘氏先前看中的西边那块地上说道:“那么位于我们村子西边这块不好不坏、只能算是中等的一亩大小的地,也就是值三百两银子。”
这杨四郎对数字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他一听鱼儿这么一说、当下就惊呼道:“我记得西边那块地小册子上头标注的价钱是三百五十两!也就是说黄牙侩你足足多标了五十两!你这是想坑我们的银子!”
黄牙侩闻言下意识的嘀咕道:“你们又不买西边那块地,操这份闲心做什么?”
鱼儿闻言笑眯眯的看着黄牙侩,气定神闲的出言纠正道:“黄牙侩这话可就说的不对了,既然西边那块地你都在原价上多标注了五十两银子,那我们看中的那块地本就比西边那块好上不少,有这么好的前提条件在、指不定你还不止只多标注了五十两银子呢!”
黄牙侩没料到鱼儿小小年纪竟如此细心和聪明,因此一被鱼儿说中心思脸色就微微的变了变。但黄牙侩当了这么多年的牙侩早就练就了一副厚脸皮,当下就来了死不承认:“你这小娘子可别血口喷人!北边那块地地主就是要求卖五百五十两银子,我可是一分钱都没多标注上去!”
鱼儿可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而在咨询发达的现代社会、什么骗局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让广大老百姓都知晓,于是鱼儿在网上看多了这种新闻、对这些中间人吃回扣的伎俩自是一清二楚,也知道这其实也算是商业圈中的潜规则了。
不过杨家好不容易才得了一千两银子,且这一千两银子也不单单只有买房地这么一个用处,因此鱼儿当然要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家人的利益了。虽说五十两银子对随随便便就买得起房地的人来说不算多,但对过惯了清贫日子的杨家来说,这五十两银子可是足够解决他们一家人小两年的吃穿用度啊!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家好月圆 ) 小云的另一本完结文,还请大家多多捧场~
第三十四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因此鱼儿自是要把这价钱给谈下来,不过鱼儿知道这黄牙侩定是死都不会承认自己意图赚回扣,于是她也不再同黄牙侩兜什么圈子了,直截了当的说道:“我就不去深究黄牙侩你究竟在地主给的价钱上加了多少价、就按你只加了五十两银子来算,这块地若是黄牙侩愿意以五百两银子的价钱卖给我们,我们即刻便可立契书、缴纳定金……”
“若是黄牙侩执意要以五百五十两银子的价钱、将那块地卖给我们,那我们也只好直接去找地主重新谈了,反正我们同地主本就是一个村子里的人、直接洽谈也没什么大问题。大不了我们同地主谈妥了后、再寻个现成的牙侩来做保人便是。”
鱼儿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让黄牙侩当下便飞快的转动起脑筋、衡量这其中的利弊来———这鱼儿还真是猜对了!西边那块地的地主因急着用钱、的确是只打算连地带房只卖五百两银子,这地主还说只求能早些将地脱手、多赔点钱也不在意。
而北宋的牙侩行还有着一些别的潜规则,例如卖主给出心里的价钱底线后、就会默许做中间人的牙侩对价钱进行一些调整。只要牙侩能按照他们定的价钱把物事卖出去,那能卖多少钱就是牙侩自个儿的本事了,卖主只会拿走最初自己顶下的那个价钱,剩下的都归牙侩所有。
当然,正常的卖主都会打探过时下的行情再给牙侩定价钱的,因此作为中间人的牙侩也不一定能在这上头赚上一笔,这个也得靠牙侩个人的运气、看他们有没有好运气遇到好的卖主和接到好买卖。
当然许多卖主也都会定个期限,而有些不好卖又急着卖的物事,牙侩也不好再加价、只会以卖主定的价钱来找买家,最终只赚中人费、不捞别的外快。
而这黄牙侩向来就是个擅长同卖主沟通的牙侩,于是托她卖物事的卖主大多会给她调整价位的权利,于是黄牙侩会因买家的不同、或多或少的抬高一点价钱。
而小岞村北边和西边那两块地都还算不错,黄牙侩觉得按卖家定的价钱来卖有些太便宜了,加上买的人是鱼儿这种土生土长的乡下人、而不是城里那些到乡下买地盖别院的有钱人,才让黄牙侩多了欺瞒之心、大着胆子把价钱往上抬高了五十两银子。
只是黄牙侩没想到鱼儿竟然比城里那些做大生意的富商还“狡猾”,没两下就看穿了她的诡计、还不动声色的从她嘴里套了话!最终更是伶牙俐齿的说得她哑口无言、心里气得牙痒痒……
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黄牙侩若是不把那块地减个五十两银子卖给鱼儿,那最终她可就连最基本的中人费也赚不到了!
于是左右衡量了此事的利与弊后,黄牙侩最终怏怏的给了鱼儿答复:“算了,我就不同你这小娘子多做计较了,五百两就五百两吧!”
这黄牙侩思量时鱼儿一直都不慌不忙的拉着杨四郎说闲话、一点都不着急,眼下见黄牙侩同意降价后也没显露出过多的欣喜,而是一脸冷静的说道:“那好,那我们就先付五十两银子作为定金,黄牙侩你收了银子就先给我们立个契书,待你把买卖房地的文书等都准备好了,我们再来付余下的银子和签名画押。”
鱼儿话儿说得有条不紊、事情也都想得十分周到,让黄牙侩一时间也没什么好补充的,只能带着一肚子怨气按照鱼儿的话把事情给办了。
随后鱼儿先把黄牙侩写的契书仔细过了一遍、再递给杨四郎重复看了一遍,没发现任何文字陷阱后、才给了黄牙侩五十两银子做为买地的定金,随后双方约好两天后正式进行房地交易,届时双方还得到官府去办些手续才行。
能够少花五十两银子买下最划算的房地,鱼儿一家自是都十分高兴、当晚便又加了菜庆祝了一番。而在杨四郎眉飞色舞的渲染下,鱼儿的聪明才智再次让刘氏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的把鱼儿搂在坏里夸奖,更是连连感谢老天爷给他们一家送来这么一个既聪明懂事、又乖巧贴心的小福星。
相比鱼儿一家的兴高采烈,黄牙侩却对鱼儿的伶牙俐齿恨得咬牙切齿,更是觉得自个儿竟被鱼儿这么一个小姑娘给套了话,最后还不得不把价钱降下来,乃是她牙侩生涯的一大耻辱,更是对自己小看了鱼儿感到后悔莫及。
而就在黄牙侩满心怨恨时,一个同样对小岞村西边那块地感兴趣、自称姓庄的妇人找上了她,一见面就开门见山的提出想买小岞村西边那块地,让黄牙侩赶紧把卖地文书给准备好。
黄牙侩听了庄氏的话后没好气的丢给她一句话:“这位大姐你来迟了,那块地已经有人定下了,我连他们的定金都收了!”
庄氏听了脸上明显有着震惊的神色,有些不信的问道:“已经有人定了?这么快?那骆家不是前两天才刚刚说要卖,怎没两天就被人定了去?”
那黄牙侩有些恨这个庄氏没早些来打听,因此有些没好气的答了她一句:“那块地可是块香饽饽,自是有识货的人早早抢先把它定下!大姐你若是想买就该早点来向我打听才是,你不是连卖主姓骆都知道吗?那为何不一得知骆家想卖房地就来找我?”
那庄氏听了黄牙侩的话后脸上满是懊恼的神色,转着一堆绿豆般的小眼珠子思虑了一小会儿后,很快就再度开口说道:“大妹子,你看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定金退还给先前定下的那户买家?”
这黄牙侩先前在鱼儿那儿吃了不少哑巴亏、正积着一肚子气呢!眼下一见这庄氏说话一点都不靠谱儿,当下就把她当成了出气筒、大声嚷嚷着教训她:“退?我倒是想退?可怎么退呢?!这什么事儿都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若是没什么正当合理的理由,我就是心里再不想做这桩买卖、也没办法把定金退给他们!”
这庄氏眼前有求于黄牙侩、自是不能得罪她,只见她一点都不在意黄牙侩那不友善的态度,边小心的陪着笑脸、边凑到黄牙侩耳边说道:“我这儿倒是有这么一个法子,不知能不能让大妹子你把定金给退了,我家当家的……”
庄氏的话让黄牙侩脸上的神色突然变幻不定,听完庄氏所说的后暗暗的在心里琢磨了一番,随后缓了缓脸色、问道:“既然你们家想买那骆家的房地,为何不早些明说了?早说不就没眼下这么多事儿了吗?”
黄牙侩这话让庄氏当场叹了口气,道:“这骆家卖的房地的确是便宜,但先前我们自个儿有几间屋子、也犯不着花这个钱再多买几间来闲置,若不是我儿子和媳妇儿突然说要回乡长住,我们也犯不着急忙忙的买屋买房啊!”
“我那媳妇儿本是城里人受不得什么委屈,且还带着一大房的陪嫁人,总不能让这一大帮人回来后,跟我们这两个老的挤在几间小屋子里吧?”
庄氏说完生怕黄牙侩不帮她这个忙,赶忙抓了一把钱塞到她手里,讪笑着说道:“若是大妹子愿意帮我把骆家那块地买到手,回头我还会有重谢,一定亏待不了你!”
这事儿还没办成庄氏就大方的塞了一把钱给黄牙侩,此举自是让黄牙侩心里的窝囊气散去了一些,加上黄牙侩有些不甘心就这样让鱼儿把这么好的一块地买去,于是她很快就应下了庄氏的请求:“好,那我就按着你说的那个法子同那付了定金的买家说看看,尽量拿话吓唬他们让他们把定金给退了。”
庄氏听了脸上一片欣喜,拉着黄牙侩的手说道:“那就辛苦大妹子了。”
于是送走庄氏后黄牙侩再暗自思虑了一番,吃过午饭后就急匆匆的往小岞村杨家赶去,一见到鱼儿就愁眉苦脸的说道:“杨家小娘子,这事情突然有了变化,西边那块地你们家怕是买不成了!”
鱼儿闻言皱眉扫了表情夸张的黄牙侩一眼,问道:“怎么买不成了?出了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早上你们兄妹前脚一走、后脚就有个自称‘庄氏’的妇人找上了我,那位妇人说她是卖主的邻居、不同意卖主把房地卖给别人!”黄牙侩边说边有些心虚的偷偷看了鱼儿一眼,见鱼儿面色还算正常才再问了句:“那条被称作‘先买权’的法令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家好月圆 ) 一句话简介:找个能干的地主当老公,当日日数银两的逍遥地主婆。
第三十五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一)
黄牙侩这么一提醒,鱼儿才记起先前为了了解北宋买卖房地的法律程序,她去村里老秀才家借阅各种相关书籍时,曾经看到过一条和买卖房地有关的条令———北宋律法明言规定,只有在亲属、近邻都无意购买或者想买却出不起合适的价钱时,业主才能把房产、土地转卖给别人。
而黄牙侩口中的“先买权”,简单来说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和街坊四邻,和其他买主出同样的价钱时有优先获得买房地的权利。
也就是说业主亲属是第一顺序的购买人,当然在亲属间也得分个先后顺序,血缘关系越近就越有优先权,这点反映了古人想尽量把祖产留在同宗名下的愿望。
排在亲属后的第二顺序的购买人是近邻,这里的“近邻”指的是其房地跟要出卖的房地相接的邻居,中间隔着别人的土地、房屋和公共道路的可不算数。如果都满足近邻的条件,也还得按照东西南北的顺序依次享有先买权。
鱼儿在脑海里把和“先买权”有关的条令都回想了一遍后,很快就猜到那庄氏定是仗着自己是骆家的近邻、所以才敢找到黄牙侩那里去,直截了当的表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