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这章补昨天的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家好月圆 ) 哈哈,还是推荐小云的另一本书~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已经完结啦!
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
而这方氏倒不是不想分家了,而是一得知大房一家得了颗珍珠换了一大笔银子回来,心思就全放在如何分一杯羹上、哪还有闲工夫想分家一事?
况且眼下大房一家已经买了一座大院子了,自是不会再同二房一起挤在船上了,分不分家对大房一家来说更是没什么影响。
但这方氏可以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眼下她一见大房一家有了大房子住、当下就改变主意不想分家了,转而开始厚着脸皮盘算着如何才能搬到大房一家买的大院子里住,毕竟有宽敞的屋子住谁愿意蜗居在狭窄的船上?
方氏心里既是打了这么一个主意,一等大房一家回去、她自是马上就把杨二柱拉到船尾,窃窃私语道:“眼下大房一家算是发达了,你赶紧去和大哥说一声,让他别光顾着自个儿一家人乐呵呵的搬到大院子里去,让他也想着我们点!”
杨二柱向来比方氏愚笨、脑袋里也没那么多弯弯道道,因此他听了方氏的话后只知道傻乎乎的问道:“月娥,你想让大哥怎么想着我们点?”
“你真是头怎么教都聪明不了的蠢猪!让他怎么想着我们点还用我说?!眼下他们一家有了大院子住了,你说他们若是真想着你这亲弟弟、会给你什么好处?”
杨二柱在方氏逼迫的目光下不得已、只能皱紧眉头认真的想了一会儿,片刻之后他就拍着脑门说道:“我知道了,你定是想等大哥一家搬到村子里去住后,让他把咱家的两条船都让给我们住!”
“这有什么难的,大哥他们一家既然已经住到村子里的大院子里去了,那这船空着也是空着,只要我同大哥开个口、他一定会同意以后两条船到让我们住!到时候我们俩住一条、两个小子住一条,谁也挤不着谁……”
杨二柱话还没说完、脑门就重重的挨了方氏的一下打,只见方氏气哼哼的瞪着双眼、咬牙切齿的骂道:“我呸!谁想要住这两条破船啊?!我是让你去跟大哥说,让我们一家也搬到村子里的大院子里去住!反正他们新买的院子有二十几间屋子,拨个几间给我们一家住不也只是小事一桩吗?”
杨二柱听了方氏的话后一脸吃惊:“月娥,原来你是想跟着大哥一家一起到村子里住,可那座大院子是大哥买的,我们凭什么住进去?”
方氏大言不惭的说道:“就凭你是他亲弟弟!”
“这……这不大好吧?再说了,大哥一走我们就能多一条船住、比以前已是宽敞了不少,你何苦一定要住到村子里去呢?”方氏的要求让杨二柱觉得十分为难,况且胸无大志的他一点也没觉得住在船上有什么不好。
方氏听了杨二柱那没出息的话后脸上怒气更深,立马伸出手指不停的戳着杨二柱的额头,边戳边搁下了狠话:“你懂个什么?总之我让你去同大哥说你就去!大哥若是不答应,你就去和阿爹说,总之我们二房一家一定要跟着搬到村子里去住,绝不能留在这儿替大房看船!”
“我不去。”杨二柱闷闷的回了方氏一句,随后照样缩到了角落、像以往一样以沉默来抗议方氏的过分要求,并打算这一次就算方氏再威胁他说要回娘家、他也绝不妥协。
但这一次还没等方氏再说出要回娘家的威胁话语来,就先有一个微弱没有底气的声音率先响起:“阿爹,我也想住到村子里的大院子里去,我很想知道躺在大屋子里的船上睡觉是什么滋味……”
“阿爹,您就听阿母的话去同大伯说说吧!让大伯给我们一、两间屋子就成,咱们不多要。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以后我们恐怕没有第二次住到大屋子里的机会了!”
杨二柱循声望去,发现杨五郎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船尾,眼下正满脸期望、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显然年少的杨五郎对住到陆地上的大屋子里充满了憧憬,杨二柱也能清楚的看到儿子眼底的渴望、羡慕和期望……
儿子那满是期望的目光让杨二柱顿时语塞、怎么也说不出训斥的话来,心里顿时多了一股酸酸涩涩的感觉,最终长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那我就去同你大伯说说看!不过这房子不是我们买的,你大伯若是不给我们住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我们还是别抱着太大的希望。”
这方氏的目的就是说动杨二柱去和杨大柱开口,因为她认为只要杨二柱主动开口、以杨大柱重兄弟感情的性子一定会一口答应。
因此杨二柱的这番话方氏一点都没放在心上,当下就亲昵的挽住杨二柱的手臂,笑着说道:“行,只要当家的你愿意去同大哥说此事,那别的我们都依你!”
语毕二人便带着杨五郎一起去了大房那条船上,一盘腿坐下方氏就抢先开口说道:“大哥、大嫂,二柱有事想同你们商量!”
“二柱有事?”
杨大柱闻言眼带疑惑的看向杨二柱,问道:“二柱,你有什么事要同我商量?”
“我……我……”
杨二柱没想到方氏生怕他反悔、竟然一坐下就替他起了头,如此直接就进入正题让杨二柱顿时觉得有些窘迫,支支吾吾的半响才硬着头皮说道:“我是想问问大哥、大嫂,你们新买的那座院子有那么多间屋子,能不能给一、两间让我们一家四口住?”
一旁的杨五郎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只见杨二柱话才说完、他就一脸期望的补了句:“大伯,小五也想和大伯、大伯娘还有哥哥们一起去住大屋子,您会带上小五吧?”
杨二柱和杨五郎的话让杨大柱先是一怔,随后想都没想十分爽快的答道:“这有什么困难的?那房子本就大、屋子也多,我本就打算让你们一家也一起住过去,总不能我这个当大哥的住上了大房子,却让弟弟、弟妹和侄子们继续挤在船上吧?”
杨大柱这番爽快的话语让方氏和杨五郎顿时喜上眉梢,而杨二柱听了后却是感动大过于欣喜,只见他又是羞愧又是感激的说道:“大哥,谢谢你!”
“兄弟间谈什么谢?”
杨大柱笑着拍了杨二柱的肩膀一下,体贴的说道:“好了,你们快回去/炫/书/网/整理船上的物事吧,我们明天就可以开始搬家了。”
方氏一听明天就可以搬家当下就双眼放光,边笑嘻嘻的同杨大柱说了几句客套话儿,边拉住杨二柱和杨五郎往家里赶,看样子是急着去收拾物事了。
可这方氏高兴了、刘氏心里却不痛快了,毕竟刘氏早就不想和方氏这个自私自利的弟媳当邻居了……
但刘氏知道杨大柱一直不愿意分家,且他一直是个十分重兄弟之情的人、有机也一定会提携自个儿唯一的亲兄弟的,更是知道就算先前自己反对给屋给杨二柱一家住、杨大柱也依旧会坚持答应。
所以刘氏先前才会一句话也没说、任凭杨大柱把这事给应下了,当然刘氏没出声反对有一方面是因为她只讨厌方氏一人、并不讨老实过头的杨二柱。只是刘氏先前没出声反对、并不代表她不会因此事和杨大柱闹不愉快,所以杨二柱一家一走、刘氏的脸就马上沉了下来,也不搭理同她说话的杨大柱、径直拉着鱼儿气哼哼的转到了船尾。
鱼儿见刘氏心里不痛快,便主动替她捏肩捶背,一边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抚刘氏一边小声的问道:“阿母,您是不是不乐意把屋子分给叔叔他们一家住?您要是不乐意咱就去同阿爹说说,兴许我们大家都不同意阿爹也不得不改变主意。”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家好月圆 ) 一句话简介:广告公司女职员穿越后的发家史。
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
刘氏一听鱼儿这话,当下想都没想就应道:“你别看平日里都是阿母像母夜叉似的欺负你阿爹,我们俩人要真是拧起来、你阿爹可是比阿母拧多了!以你阿爹那臭脾气,就算我们全家人都反对、他也不会改变主意的,毕竟你阿爹一直都盼望着你叔叔日子能过好,只有他日子过好了、你阿爹这个做兄长的才能放心……”
鱼儿又何曾不知道杨大柱是个耿直、心底善良但有时却又比牛还倔的人?
所以鱼儿才会故意说出反话,让刘氏反过来向她分析杨大柱的性格,这刘氏一把杨大柱的性格分析透了,很快就无奈的叹了口气:“哎,算了,我也不同你阿爹赌气了,要是他不是这么重情义的实在人,我当时也不会嫁给他了。”
鱼儿见刘氏想开了心里才偷偷的松了口气,刻意拣了句好话说道:“阿母您别不用太不开心,这屋子咱说好了是借给叔叔一家住,待哥哥们娶了媳妇儿、生了娃,我们自家人屋子不够住了、叔叔他们一家自然也就要把借住的屋子还回来了。”
“哎,阿母也不是个小气的人,只是你婶娘是个极难缠又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人,阿母是怕她将来赖在我们给她住的几间屋子里不走,”刘氏说着顿了顿,随后还是埋怨了杨大柱一句:“你阿爹也真是的,都不和我商量一声就应下了此事!”
刘氏心里的忧虑鱼儿也都知道,但鱼儿同时也十分了解杨大柱的性子,于是只能满是无奈的跟着叹了句:“就是阿爹事先同我们商量了,最后他也会坚持把屋子给叔叔一家住的,谁让阿爹他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兄长呢?”
刘氏见鱼儿也跟着感叹、以为她和自己一样担心方氏以后占着房子不走,连忙悄声说道:“阿妹你别担心,若是日后分家你婶娘她还赖着不走,我自有法子收拾她!定不能再让她占我们的便宜!她要是能把贪别人便宜的心思用在正道上,指不上比我们家还早住上大房子呢!”
鱼儿见刘氏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也就不再追问,心想既然刘氏有把握让方氏以后不赖在自个儿家里,也就不在此事上多说、而是转了话题逗刘氏开心,而有了鱼儿的乖巧相伴后,刘氏慢慢的心里也没再那么气杨大柱了。
第二天杨大柱和杨二柱破例没出海打渔,一家人开始欢欢喜喜的把收拾好的大小物件往船下搬。当然因时间有些紧,所以搬的同时鱼儿和刘氏、杨七娘还在忙着收拾和打包,而岸边除了杨家的几个小子外、小栓子和李二妞也都前来帮着把物事用手推车拉到新家去。
大家伙儿从早到晚、一直忙了一整天才把两条船上的物事都搬到新家去,搬完后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没力气再收拾新家了,于是一家人简单的吃了晚饭后,便先草草的在地上铺了草席被褥对付了一夜,第二天草草吃过早饭后马上就开始收拾新家。
这小岞村的农家院子大多是建得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鱼儿他们的新家也不例外,是个方方正正、整体呈“回”字形的大院子。
乡下的院子也没城里那些几进几出的院子那么讲究,简单来说就是四周一圈都建了屋子、中间留了块方形的空地。这屋子自是住人用的,而中间的块空地左边放着几口蓄水的大水缸,右边放着一排腌制物事的陶罐子,余下的地方则用来平日里晒谷子等物事。
杨大柱边带着一家人参观这座大院子,边顺道把屋子分给大家伙儿住。首先他们走进了“回”字最底下那一排、中央那间宽敞明亮的堂屋里,只见屋里最里头那面墙上挂着一副八仙过海图,画下摆着一张长案子、案上摆着一些不大值钱的花瓶和器皿。
案子前放着一张黑色的方桌,方桌左右各放着一张靠椅,与左右靠椅垂直的两排则放着一溜靠椅,这摆设要比一般的农家小院里的堂屋要讲究许多,想来这骆家的主人原先应该有点身份、这间堂屋则是他接见客人的地方。
这正中间的堂屋左右各连着一间宽敞的屋子,这左右两间屋子都分里间和外间,看屋里的摆设和格局,这里间应该是睡人的、外间则堆放着一些较为贵重的杂物。这左右两间大屋子、东边的杨大柱夫妇住了进去,西边那一间方氏倒是十分眼馋,但杨大柱却分给杨老爷子住。
这么一安排、“回”字底下那一排两间大屋就住满了,紧接着杨大柱开始安排“回”字左右那两排那一溜屋子。
这左右各有六间稍微小一些的屋子,因杨大柱夫妇住着东边的大屋子,因此鱼儿几兄妹便依次住进了左边那排屋子里,六个人、一人一间正好,最贴着杨大柱夫妇房间的是杨七娘、之后才是鱼儿,几个小子也是按照辈分依次住在鱼儿后面那几间屋子里。
右边剩下的六间屋子,紧挨着杨老爷子那间屋子稍微宽敞些、杨大柱已让杨二柱夫妇住了进去,而杨二郎和杨五郎则住在第二、三间屋子里。
这人都住满了、右边却还剩下的三间屋子,于是其中一间被用来做厨房、一间用来做让孩子们读书写字的书房,剩下的一间则用来做仓库放些粮食、农具和渔具等杂物。
这样安排下来后,就只剩下紧靠着大门左右各两间的屋子了,这几间屋子因最靠着外头又紧挨着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