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翠
付小药一见他有发展成话唠的趋势,脸色就有些不耐了,在这种地方,最怕的就是小贩跟你讲故事,一般老玩家听见故事都会立马闪人,那老板见状连忙道,“十万块!一口价,不还价!”
这玩意儿没坏上了拍卖会兴许能值十万块,有残以后五万顶天了,付小药是想买来赚钱的,也明白这位老板为啥摆了这么久都没把这玩意儿卖出去了,笑了笑,将玉佩放了回去,也不还价,看起其他的东西来。
那老板生意正忙,也顾不得付小药那么多,付小药不问,他也不继续纠缠,转过去招呼其他人。付小药则是继续挑选其他的物件,摊子上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大件的,小件的东西便拥挤在一起,付小药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另外一个黑色的盒子上,圆形的盒子,像是竹条编成的,上面上了黑漆,大小不过七八厘米,看起来跟脂粉盒似的,拿到手里才感觉到不是竹制品,里面沉甸甸的,还装着什么东西。
黑漆有些斑驳,却依旧能看出上面精致的雕工来,轻轻的将上层的盖子揭开,才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方砚台,付小药不由得微微吃惊。
再翻过来看看下面,下面却是没有任何的标识,不由得心中一动。随手拿起旁边的一玉器,是一把玉梳,抬头问老板,“这要多少钱?”
109 顾二娘
老板看了一眼付小药,本以为同行的傅山叉穿着很好,应该是个给得起价的,可她听了十万的报价以后就不再问了,也不知道是个胸有成竹的,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这潘家园,不光是买东西的虚虚实实,卖东西的也是一肚子的鬼主意,看了一眼那把玉梳才道,“五千!”
“五千太贵,我看五百还差不多。”付小药笑了笑,“这玉不咋滴,不通透也不润泽,我就是看着这个造型好,才买回去玩的。”
老板问夸张的道,“五百?姑娘,你这一下就砍的我血本无归了。”
付小药扯了扯嘴角道,“要真血本无归你还能这么跟我侃大山?我瞧老板你也是在这儿混迹多年的了,眼力劲儿是足了的,那玉佩是好东西,您一口价咬定十万,这玩意儿我瞧着还是有点儿赚头就卖了吧。您要是不卖,我换别家瞧瞧,指不定三百块就能拿下来。”
老板闻言咬咬牙,“三千!”
付小药摇头,起身欲走,那把玉梳就是普通的玉石做的,到广州溜达一圈,三千能买回十把八把的来,不过就是废点儿做旧的功夫罢了,胡静水可是行家。
“一千!不能再少了!我进价都是八百,姑娘你总得给我赚点儿车马费吧?”老板在身后叫道。
付小药闻言笑了笑,“六百!”
“九百!”老板咬牙道。“七百!”付小药笑。
“八百!我看姑娘也是诚心要买的,就不赚你的钱了!”老板狠了狠心,又往下压了点儿。
付小药眉毛一挑,“八百也行,那你得送我点儿东西,我也就是看你这个梳子合了眼缘。”说着蹲下去,捡起那个砚台道,“我瞧着这个脂粉盒做的也挺精致的,送我吧!”
那老板见状一把将那梳妆盒抢了过去,叫道,“这个最少值一万!你买这个送梳子还差不多!”
付小药讪讪的笑了笑,果然啊,有些来历的都是火眼金睛的,正想开口说话,傅山叉站起身来冲着那老板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呢?要是把小药给磕碰到了,少了一根头发,别说一万,就是一百万你也赔不起!不就一万块的玩意儿么?少爷我给了,东西拿来,梳子你说是送的,还有,立马给她道歉!”
这小子!就是个事儿兜子。
付小药拉了傅山叉一把,低声道,“那玩意儿哪儿值得什么一万块,五千块顶天了。你别乱花钱啊!”
说是低声,其实音量不大不小的,恰好让周遭几个人都能听见,傅山叉一看付小药这模样,不由得心中一动,抬起头来,推开付小药的手道,“小药你别管,少爷我最看不惯这种跟女人动手的人了。卖东西,又没谁抢他的,摆出来了还不兴让人看了?不就是琢磨着咱们买不起么?少爷我今天还非得拿钱砸人玩儿。”
说着又冲着那老板道,“你说的一万块送梳子啊!”从包里掏出一叠钞票,往那老板怀里一塞,就把砚台拿了回来递给付小药。
付小药却是连连摆手,“我不要这个,这个值不了那么多钱的。”
傅山叉坚持道,“退不了货了!”
那老板见遇上的是为不太讲道理的款爷,他先前的动作是有些过分,寻思着那个砚台又没有标识,也没有落款,不过看起来精致了点儿,其实也没几个看的上眼的人,做生意不就图个和气生财么,连忙道,“是啊是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已经两清了。”
胡静水这才出来劝合,笑着道,“算了,出来玩就图个痛快,既然买下来了,小药就收下吧。”
付小药自然不会占了便宜还卖乖,拖着还有些嘀咕的傅山叉离开了那个摊位,不管事情的经过如何,结果到底是好的。
四个人也逛的有些累了,索性便去餐饮区去喝些水休息休息,顺道也解一解心中的疑惑,那个砚台,看付小药的样子,应该是她中意的东西才对,可没有落款,没有标识,很难让人猜出到底是什么来历。
听着张书玉的疑问,付小药宛然一笑,反而是望着傅山叉道,“顾二娘,听说过么?”
傅山叉稍稍一愣,便道,“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奇女子,顾家四代制砚大家,顾二娘更是达到了巅峰,可惜这手艺因为顾家绝后没能传下来,听说她只须以脚尖点石,即能知道石质的好坏新旧。死后十砚老人有诗纪念: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为干将,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她生平制砚不过百方,却是从不留标记名字,是以极难辨认,如今在京城博物馆里面就藏着一方,去年佳士得的拍卖会也出现了一方,市场价格在三十万左右。”
张书玉听的入迷,胡静水又笑着补充道,“顾二娘制砚多小巧,多为二到五寸的小品砚。又曾云,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可为。因此,她制砚做工不多,以清新质朴取胜,有时也镂剔精细,但却纤合度。这方砚台却是瞧着颇得几分风骨了,只是不知道怎么会落到那个人手里,要知道这顾二娘的砚台,非当世大家不可得的。”
付小药轻轻的将砚台放回盒子里去,笑着道,“那人说他祖上是清朝的低品武官,我琢磨着,往前数兴许官儿还要大些,不过后来没落了,加上经历了特殊年代,当过武官的事儿都唯恐避之不及,更别说翻老黄历了,巴不得忘了的好。而这顾二娘的砚台对于文官来说是个宝,落到武官手里恐怕觉得不过就是块破石头么,哪儿有真金白银来的实惠。往仓库里一扔,数百年不见,也就忘了。谁又想得到竟然还有武官家里藏着这玩意儿呢?加上又无标识,一般人怕是在这龙蛇混杂的地方不敢轻易的下结论。”
这只是推论,反正付小药只知道,砚台是端砚,盒子是黑漆嵌银盒,加上其做工和所测试出来盒子的年代,得出的结论就只剩下那一位闻名遐迩的女人了,当然,也不排除盒子是真的,砚台是假的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相当的低就是了,不过,即便只是那个做工精美的盒子,一万块也是足以回本的了。
张书玉闻言笑道,“那是,这端砚落在不写字不解风情的武夫手里,恐怕还真的拿他当破石头,不过,那送礼的人也太不会拍马屁了。送把刀也比送块砚台又破费,还把马屁拍到马腿上好啊。”
说到这里,胡静水便问道,“那这块砚台你打算怎么处理?”
付小药道,“带回去,让石老鉴定一下,然后再找人开份儿证书吧,没这东西想转手也不方便。”这意思,自然是要送到拍卖会上或者找合适的下家了。
胡静水也是这个意思,傅山叉摆明了不是那种能耐下性子写书法的人,也没有留下的打算,既然如此,好东西要卖给识货的人,不像是之前那些东西,随便找个人就可以转手掉,少赚的也不过是万吧块。
有了这个砚台,此行的收获便是非常的丰厚了,下午剩下的半天,一行四人自然是去帮张书玉挑送她爷爷的礼物,晚上的飞机回蓉城,谁知道刚逛了一半,就接到易水的电话,说是云南那边有一批毛料,让付小药直接飞云南去跟他会合。
付小药现在正在眼睛里冒‘’符号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钱的事儿,恨不得在去美国之前,都在京城整天的淘玩意儿好了,只可惜地摊区只在周六和周日开市,而其他的古玩店那帮子人都是火眼金睛的家伙,从傅山叉那儿拿了些钱,才不甘不愿的回去。
一接到易水的电话,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立马打给航空公司把机票改签,到了后半夜的时候,便又落在了腾冲的机场上。
易水则是特地的开车过来接她。
从京城到云南,飞机只用飞上三个小时,可这温差就大了去,春城的名号是不需传的,落到地上的时候付小药便有干涸的鱼儿回到水里的感觉。
她为啥以前会觉得云南干燥呢?
跟京城比,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儿好不好。
走进付小药用房卡开房间的时候,听见易水在自己背后用房卡开正对着付小药房间的那道门,扭过头去冲着他道,“有家不住,你住酒店?”浪费啊!这酒店一晚上可要一千多大洋!
易水笑道,“我就想试试用银行卡能不能开门而已。”话声落,面前的那扇门灯亮起,发出一阵电子音,易水摇动门把手,推开来,走了进去。
付小药一愣,这家伙还附带神偷技能?有些犯傻的拿出银行卡来想试试,背后却是传来易水爽朗的笑声,转过身,就看见易水正盯着她手上的那张工行卡,而易水身边走道上取电的地方已经插上了一张卡片,付小药的眼睛清晰的分辨出卡上的字样是‘某酒店’。
不由得笑了起来,“学校教室的门锁,我小时候可以用一根别头发的夹子打开。”
110 再临云南
翌日一大早,付小药便上了易水的车,一路往目的地行去。
一边开车,易水一边跟付小药解释,“东西是早就到了,不过想着你在京城,我有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就到昨天下午才通知你。不过,这样也好,虽然已经被别人挑过了,这种事儿总是难不住你的,反倒是价格要便宜上不少,我为了咱们的公司,努力的省钱,你说你要怎么谢我?”
付小药偏着头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在城市的外围,没有工业的污染,四下的一切看起来都是格外的干净,而不像在城市中看什么东西远了都像是蒙上了一层什么似的感觉。
冬天的云南,依旧是绿意环绕的,不过是绿色深重了一些,伴着枯黄的其他颜色,看起来厚重却并非萧瑟。
这会儿付小药的心情也挺厚重的,沉甸甸的压着几个强大的‘’符号,听见易水的话,便有些没好气的道,“为难你了。亏得我去京城一趟赚了些钱,否则还不知道拿什么来买毛料呢。”
那方砚台的估价是三十万,付小药临走的时候厚着脸皮向傅山叉借了十万,说是等砚台转手之后多退少补,否则她除了食宿的钱,就只能去买几百块一颗的毛料了。
一想到这事儿是由易水而起,就不由得心生怨怼,这家伙,真当她是聚宝盆了咩,需要钱的时候往里一伸手,一准儿能拽出来。
易水闻言低低的笑了起来,付小药之前把卡上的钱全部打到公司账上了,对于付小药的经济状况他还是有些理解的,这人就只有一张卡,身上揣的钱若非必要绝对不会超过五百块,他不否认有看戏的心理,也有相信她在蓉城饿不死的心理,这种没什么野心的人,不逼她一下,她就没进取心,一逼她吧,还真能让人惊讶。
实际上,这次他过来是带了公司的卡的,既然付小药这么说,他自然不用拿出来了。
不过短短一周时间,他倒是有些好奇,付小药到底赚了多少钱?
付小药被易水笑的越发的郁闷,索性不说话,扭过头去看窗外的景色。
这次到的地方是一个偏僻的小镇,镇子上的风情让人有些怀疑是不是回到了五六十年代,想到自己跟易水过来开了足足三四个小时的车,而且是在那种颠簸的路上开过来的,付小药便释然了。
要想富,先修路,连路都不通,除非是像赌石这种极为有利润有吸引力的事情,谁还乐意到这种地方来?偏偏这种事儿又是不常见的,除非个别有门路的,才会干上这么一票。
从易水的话中不难听出,这个地方已经接近边界了,具体在哪儿付小药也没闹明白,反正还是在中国境内呗不过,付小药心里也有些犯嘀咕,这儿的赌石有名,还有个很有名气的产业——毒品。
依稀记得当初在工地上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