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彩云归
文秀淑由于高兴,话比往常多了好几倍。
徐忆兰把孩子们领进卧房,让他们把鞋换掉,又为天佑换了身新衣裳,伊星也换了身艳丽的衣裳。为孩子们打扮停当,徐忆兰打开衣橱,想为自己找出件衣服换换,可是翻来翻去找不出一件合适的来。
罗正卿走了过来,指着一件翠绿色的软缎衬绒夹袍对忆兰说:“这件蛮漂亮的。”
“哎哟,这件还是结婚时,你给我买的料子呢,太漂亮了,我穿不出去。”
“蛮好的嘛,有什么穿不出去,穿吧,穿上让我看看。”
既然丈夫喜http://www。345wx。com欢,徐忆兰就穿上了:“你看行么?”她转着身子让丈夫看。
“好看,多漂亮的身段,简直光彩照人!”
“你就会给我戴高帽子。”徐忆兰娇嗔地对丈夫说,俊俏的脸上飞上一片红晕。
“喏,还不换鞋。”
“喔,我忘了。”徐忆兰赶紧把孝鞋换掉。她深有感触地对丈夫说:“你不知当时我们有多难过,我真是怕了。”
“让你们受惊了,忆兰。”罗正卿很有些欠意地对妻子说。
“我们真是幸运,看到你活着回来我太高兴了,正卿,你怎么不早点写信回来呀?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去年去了香港,今年8月底回到上海。”
“你已经到了上海为什么不给家里来信呀?害的我们虚惊一场!“
“都怪我,怪我太懒,本想忙完一段时间就能回家,谁知一拖就是一个多月,”罗正卿又说,“手头上的事一忙完我就回来了,本想给你买几块漂亮衣料回来的,可是急着要回家,顾不上去百货公司了。”
“我们苏州的绸缎也是有名气的。”
“那好,我带全家去各家绸缎庄挑选你们喜http://www。345wx。com欢的衣料怎样?”
“嗯”忆兰喜笑颜开。
“我有一个月的休假,我们全家可以到各处景点。。。。。。”
听丈夫说是回来休假的,忆兰的笑容消失了,她失望地说:“你还要走呵?”
“嗯”罗正卿用歉疚的目光望望忆兰。
“我以为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呢!”
“没办法,我是身不由己啊!我仍然得吃军队上这碗。”
“你说过等仗一打完,我们永远都不分开。。。。。。”徐忆兰的声音变得喑哑起来,“我都怕了,你把我们老老少少的丢在家里,我好难啊!好心慌啊!你知道这样的日子有多难熬么?!”
“我知道,我也一样舍不得你们!”
“那么你就回家来吧!不要再当兵了。”徐忆兰恳切地望着丈夫。
婚后的许多年,赶上了战争,丈夫戎马倥偬,征战不断,一家人提心吊胆度日。如今,战争结束了,一家人团圆了。徐忆兰认为:一切艰难,一切痛苦都熬过去了,她只求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她不求荣华富贵,不求丈夫荣升高官,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重要,全家团聚平安度日是她最看重的。
罗正卿明白妻子的心思,但是他仍摇着头说:“我也愿意回家过安稳日子,但是世上的事是复杂的,有时,身不由己啊!”罗正卿叹了口气,“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念完医科大学,时事造就了我,我没能当成医生,而当了名军人,这是出乎意料的。”
看着丈夫沮丧的神情,她很为他伤感。
罗正卿把徐忆兰拉入怀中,摸了下她的脸:“忆兰,你可不可以跟我随军?这样,我们夫妻就不会分离了。忆兰,你肯不肯跟我走?”
“怎么会不肯呢!只要和你在一起,天南海北,我都会跟你走的。”
“是么,”听徐忆兰这么一说,罗正卿很高兴,“那么,你就跟我走吧!许多军官都是带家眷的。”
忆兰沉思一会又说:“我跟你走当然不成问题,但是我们还有孩子,军队流动性大,孩子们念书怎么办?另外,妈妈年纪渐渐老了,跟着你东奔西跑的身体也吃不消。如果我独自跟你走,老的小的留在家里也不放心呀!”
“目前我在上海驻军,我想一家老小都去上海,如果我调防到远处,再作打算也不迟。”
“那倒也成,可是妈妈肯不肯跟我们走还不一定呢。”
“妈妈是心疼我们的,她又是通情理的人,我们不妨动员她跟我们一起到上海去。”
两人正商议着,伊星跑了进来:“妈妈,好婆买回好多好多螃蟹哎!”
“是么?”
“是的,好婆说是为了犒劳爸爸打日本鬼子有功!”
忆兰笑着对丈夫说:“妈妈多疼你!”她又问,“你想怎么吃?我去做。”
“我想吃家里做的面坨蟹,这么多年来,我还没尝过一口呢,真想吃啊。”
“好的,我去给你做。”
徐忆兰来到厨房,见婆婆正往木盆里放水。两个孩子围着地上的那只竹篮,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些吐着泡泡的活物。她笑吟吟地取过围裙系在腰间,走到木盆旁对文秀淑说:“妈,你歇着吧,我来做。”说着拉过一只板凳,坐下来,又从孩子们中间,把竹篮往木盆旁挪了挪,她看到了用稻草系着的三串蟹:“呀!买了这么多大闸蟹呀!”只见每串上一只压一只地摞了一“打”。她拎出一串看了看,高兴地说:“真叫好哎,只只是团脐哩!”她把蟹放进木盆,孩子们围着她,看她操作。徐忆兰一边忙着一边对婆婆说:“买这么多我们那吃得完呐。”文秀淑笑笑说道:“多烧些给前面的伙计们端过一盒去。这些年得到了他们不少的关照。对了,我们还要买些礼物去吴家,方家府上去拜访拜访,好好地谢谢人家。”忆兰也赞同婆婆的提议,认为是应该的。
文秀淑又说:“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正卿回来了,这是喜从天降呀!还不该庆贺庆贺么!”
忆兰解开一只蟹,捏住脚爪,把它浸入水中,反过来调过去地用板刷“沙沙”地刷。
“妈,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像在梦里一样呢!”
“谁说不是呢!”文秀淑深有感触地应和着。
“正卿说,他想吃家里做的面坨蟹。”
“他从小就喜http://www。345wx。com欢吃面坨蟹的,这回让他吃个够。”文秀淑一边说一边从碗橱取出一只汤碗,盛上面粉,往面粉里加各种调料,然后调起面糊来。
天佑望着那么多的蟹,高兴的不得了,他看中了其中的一只,用手指着那只个头较小的螃蟹,对母亲请求道:“妈妈,给我一只玩玩好么?”
“天佑乖,跟姐姐到外面去玩吧。”忆兰没有满足儿子的请求。继续用板刷“沙沙沙”地忙着手里的活儿,她把洗净的蟹放进木桶里,然后迅速地盖上盖子。
天佑见母亲忙着手里的活儿,不理他,也就不敢再开口,只是不开心地站在一旁愣神。
罗正卿笑呵呵地出现在厨房里,他走到孩子们身边,一手一个揽住自己的一双儿女。
他见儿子噘着嘴,便问:“怎么不高兴?”
“他要螃蟹玩,我没给他。”忆兰替儿子回答。
“哦,是为这个呀。”罗正卿笑了。
“你得跟妈妈这么说,”罗正卿向儿子传授“技巧”,“好妈妈,请你给我一只蟹玩玩好么?你这么说,妈妈就会给你了。不信,你试试看。”
天佑抬起头来望望父亲,见父亲对他眨眨眼睛,他对慈祥的父亲咧开嘴笑了。
“好妈妈,请你给我一只螃蟹玩玩好么?”天佑按着父亲的指点向母亲请求着。
“等妈妈洗到这一只再拿给你喔。”忆兰乜了一眼丈夫,笑着嗔怪道:“你呀,太娇惯孩子了。”
等到她刷到那只螃蟹时,用稻草拴好后递给儿子:“拿去吧,当心别让它咬到手。”又对女儿说:“伊星,带弟弟到外面玩去吧。”
两个孩子高兴得像小鸟一般飞到庭院里去了。
忆兰把洗干净的蟹一只只地从桶里拎出来,肚皮朝上地放到砧板上,用刀一劈四半。她不慌不忙捻熟地操作。
罗正卿站在一旁,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妻子的一举一动。
“哎,真好吔,妈,你看呀,只只都是肉实黄满的吔!”
文秀淑正在往锅里倒油,侧过脸来看看砧板上的蟹:“他还真有口福,一到家就有好吃的犒劳。”
“那是呀!否则我为啥千里迢迢地要往家赶呢!”
文秀淑开始烧火,徐忆兰则在灶台上面忙,她把蘸过面糊的蟹块,一一地放进油锅里煎,煎到两面发黄后捞出,放进另一只锅里,用中火煮,临到面坨蟹出锅时,撒上一把青蒜叶,顿时满屋飘香,诱人垂涎。
热腾腾的饭菜,热腾腾的心境,一家人从从容容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这顿团圆饭,多年不见的甜蜜与温馨又回到了罗家。
吃罢午饭,孩子们到庭院里去玩耍。忆兰收拾干净饭桌,敛起碗筷到厨房里去洗。罗正卿和母亲隔着茶几坐着饮茶,聊天。
罗正卿啜了口茶后,对母亲说:“我在外面这么多年,真担心你们呐!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过的?”
“平民百姓最怕的就是打仗啊!躲没地方躲,藏没地方藏,大炮,机关枪的这么一响,吓死人呐!老百姓天天盼,夜夜盼着的就是能过上太平日子啊!”文秀淑又说,“这些年日子过得苦啊!吃没吃的,喝没喝,打起仗来有什么办法呀!再苦的日子也得熬着过呀!现在好了,仗总算打完了。”文秀淑吁了口气,又说,“你在外面打仗,我们是揪着心度日呀,正卿,以后你没再受伤吧?”
“打仗是要死人的,受点伤是常有的事。”
文秀淑不安起来:“那么说,你又受过伤啦?”她站起来,想查看儿子的伤情:“让我看看,又伤着哪儿啦?”
“妈,你放心吧!没有事啦,我不是好好的嘛,活活的一个人在你面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罗正卿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胳膊腿:“放心吧,妈,你坐下,坐下说话。”罗正卿把母亲按回到座位上。
徐忆兰从厨房回到厅堂,见婆婆和丈夫说话,她静静地坐在丈夫一侧,听着他们母子交谈。
只听文秀淑又在问:“那一天,你和阿明一路上顺利么?”文秀淑想起了这个一直挂心的问题。
“有几次好险,遇到鬼子盘查,不过还是顺利通过了。”罗正卿端起茶杯默默喝着茶,他想起了阿明,心情沉重起来。
“阿明是不是和你一起回来的?”文秀淑又问。
“明天我要到阿明叔家看看。”罗正卿所问非所答。
“他回来了么?”文秀淑又追问,“他还好么?”语气中明显透出不安的成分。
“阿明叔已经牺牲了。”
“啊!”文秀淑、徐忆兰同时惊叫一声。一时间大家心情十分沉重,闷闷地坐着,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良久,罗正卿缓缓地放下茶杯。他的思绪又回到了那场硝烟弥漫的战场,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叙述:“阿明叔到了军队后,担任救护伤员的工作。一次,他在护送伤员途中与鬼子遭遇。。。。。。当时他放弃伤员,只顾自己跑的话,也许能够逃脱,可是他没有。。。。。。他被鬼子用马刀活活劈死了。”罗正卿的咬肌在一抽一抽地动:“在这场战争中,多少中国人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和平来的太不容易了,中国人吃尽了打仗的苦头了,以后可以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了。”徐忆兰见婆婆在落泪劝道,“妈,你别哭了。”虽是这么劝,但是她自己也忍不住落了泪。
上卷,十三
更新时间2011…9…22 19:53:25 字数:5828
十三
抗战胜利不久,国共两党和谈破裂,接着内战全面爆发,中国人民重又陷入战争的旋涡之中。
国民党军队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一败涂地。长江以北的半壁河山控制在共产党手里。
国民党不但在军事上连连失败,经济上也已崩溃。通货膨胀席卷蒋统区的各个角落。到处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蒋介石仍想利用长江天堑这道天然屏障,阻止解放军的进攻,试图维持他那摇摇欲坠的统治,但是毕竟大势已去,他已无回天之力。
由于战事吃紧,几个月来,罗正卿一直东奔西跑很少回家。这天,他接到立即撤往台湾的命令,他的脸比往日更为阴郁。
王岱山望着神情冷峻的罗正卿,知道一定有重要情况,他的神情也为之一紧。
“岱山,我们要撤离上海。”
“往哪儿撤?”
“台湾。”
“什么时候?”
“马上行动。”
如今的王岱山与十年前给罗正卿当勤务兵时已大不相同,他已是个中尉军官。
自从1940年罗正卿伤愈返回军队后,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因为他们有生死之交,岱山救过他的命,他们以兄弟相称,亲如手足。
“岱山,你又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