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苏张氏也笑:“那好,我可等着你给我们赚够三百两银子,然后来买个宅子了。不过,小房子我可不要,我就要那种前后两进院子的大宅子,将来致平和致安娶妻生孩子了,也不用另外找地方。”
“那是肯定的,两进都是小的,咱们要买就买三进的!”苏静森很是大方的摆手,苏张氏轻笑:“德行!你先赚到银子再说,空话谁不会说?”
苏静森呵呵笑了两声,并不搭话。苏清荷左右张望两眼,发现这条街果然不愧有县学,周围的店铺几乎全部是卖书卖笔墨纸砚的,偶尔还有几间衣服铺子或者是小茶馆之类的。
苏清荷拽着苏静森的胳膊跳下车:“爹,咱们上书店里看看呗。”
苏静森瞅着里正夫妻还没出来,叮嘱了苏张氏两句,就和苏清荷往一边的书铺走去。里头一个小伙计正站在书架前整理书本,掌柜在柜台里面打算盘。
瞧见苏清荷父女进门,那小伙计笑着迎上来:“两位要买书吗?我们店里的书可是最齐全了,想要什么样的都有,家里可是有小公子在县学读书 ?'87book'”
“你们这里有齐民要术吗?”苏清荷仰头看着小伙计,小伙计愣了愣,一般上他这里买书的,不是要四书五经就是诗词歌赋,或者再偷偷来两本小人打架,买农书的,还是头一个。
“小姑娘要买齐民要术?知道齐民要术是讲什么的吗?”掌柜听着也有些稀罕,笑眯眯的抬头问道,苏清荷点头,嘴角弯弯,眼神明亮:“知道,是讲怎么种地的。”
“小姑娘知道的还挺多,我这里也是有齐民要术的,但是有不同版本的,有北魏时候的,隋时的,唐时的,五国时候的,小姑娘要哪个版本?”
掌柜笑着问道,苏清荷完全没有犹豫:“就要最近的一本。”
伙计很是机灵,这会儿已经抱着几本书出来了,苏清荷大致翻看了一下,两本书内容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后者比前者内容多一下,最后一卷里面,增添了几种作物。
唐朝民风开放,鲜有海禁,所以有不少异域之人来到中原,中原也有更多人往海外去。来往之间,有些海外的作物就被记录下来了。
这书上增添的,也有不少。不过,顶多是记录了个样子,以及植物形态,到底怎么种植,却没半分涉及。想着也是,这齐民要术是贾思勰亲身实践体验之后写出来的,这海外作物他不过是听说过或者见过,并未曾培植,自然是没办法写出来的。
“这个多少钱?”苏清荷眼睛闪亮亮的看着掌柜问道,那掌柜拿过去翻看了一下,摸摸山羊胡子:“这个要二两银子。”
苏清荷惊愕的张大嘴巴,一本书就要二两银子?抢劫啊?
苏静森也觉得有些贵,低头看苏清荷:“小荷,咱们不是说好了,回头让你五叔给带一本的吗?”
苏清荷有些犹豫,她这会儿才想起来的,苏五叔的书铺是在镇子上,和学堂比较近,但是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小学附近的书店,小学附近的书店顶多会卖一些小学生才用的书籍吧?
“这位客官,齐民要术可不是那么好买的。”掌柜的摇摇头笑道,将书放到自己手边:“这书可都是在当官的人手里的,普通人瞧不得,咱们县里,我估计着,也就县老爷和师爷手里有。”
苏清荷眨眨眼,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都在当官人手里?那伯伯你这里怎么还有?”
掌柜的瞧苏清荷粉粉嫩嫩,十分可爱,就伸手捏了捏她的小发髻:“因为读了这书才知道怎么种地,才能管理好一个辖地,所以当官的就得看这种书。至于我这里有嘛,那是因为我有办法弄到啊。”
到底不是真的小孩子,苏清荷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先不说普通百姓能不能买得起书,就是买得起的,基本上也是买一些有助于科举的,然后好出人头地。
这种教人种地的,一般人用不上。老百姓自有一套祖上传下来的俗语和方法,读书人不屑看,商人不用看,自然也就没人专门买这种书了。
越想,苏清荷越发觉得,自家五叔那里应该是没有这本书的。于是,瞧着掌柜的手边的那本书,苏清荷的目光就越发的灼热了。
“小姑娘,我可不骗你,你不信就到隔壁书店问问,他们肯定没这本书。”掌柜笑呵呵的说道,正说着,后面忽然有人说道:“齐民要术?掌柜的,你这里还有这本书啊?”
“那是当然,我这书铺既然是全县第一齐全的,那就得什么书都有。”掌柜的颇为得意,苏清荷转头就瞧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少年站在后面。
“是这位小姑娘要买?”那少年遇上苏清荷的视线,笑了笑问道,掌柜的点点头:“嗯,公子想要看些什么书 ?'87book'”
“咦,沈大哥,你怎么在这里?”那少年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有人问道,接着苏清荷就听到里正的声音:“苏老弟,要买书 ?'87book'”
里正身边站着的,是个十多岁的小少年,肖似里正,那沈大哥笑着说道:“宋小弟好,可是出来吃午饭?这位是……”
“哦,这是家父,我们是来找苏大叔的。”宋浩明笑着说道,又低头看了看苏清荷:“苏大叔是要买书吗?”
“我们看看,浩明,这齐民要术,是不是很难买到?”苏静森略微点点头,看着宋浩明问道,宋浩明有些惊讶,不过想了想还是点头说道:“确实难得,不过也并非是买不到,苏大叔想要这种书的话,我给苏大叔留意一些。”
苏静森想了想,点头说道:“那好那好,我也就是随便看看,你也知道你苏大叔是不认识几个字的。”
那边的掌柜脸色就有点儿不怎么好了,敛了脸上笑容将书收起来:“别处虽然也有,但是像我这里便宜的,可就没有了,我也是看这小姑娘可爱才二两银子卖的,不要就算了。”
宋浩明微微蹙眉,他出身农家,自是知道二两银子有多少的。
忽然,之前那少年开口说道:“掌柜的,这本书我要了。”说着,拿出一块儿碎银子塞给伙计,那掌柜的立马阴转晴,笑呵呵的拿出一张纸将书给包起来,然后递给了那少年:“还是这位公子识货,这书二两银子可真不亏。”
那少年笑了笑,低头将书递给苏清荷:“小妹妹,这本书送给你了。”
苏清荷瞪大眼睛,这剧情发展是什么意思?
“这位沈公子,这这么好意思呢?”苏静森赶紧推辞道,那少年笑着将书塞到苏清荷手里:“无妨,既是宋小弟的……”
视线转到宋浩明身上,宋浩明赶紧说道:“这是我同村的叔叔。”并未多说什么,也就是说,只是同村的人。
那少年不以为意,只笑着继续说道:“既是宋小弟认识的人,这书就算是见面礼,区区薄礼,还请大叔不要嫌弃。”
“这……”苏静森有些为难,里正在一边打圆场道:“既然是沈侄儿的一番心意,苏老弟你就不要推辞了。不过,既然收了沈侄儿的书,苏老弟你中午这顿饭,不介意多一个人吧?”
“不介意不介意,这是应该的。”苏静森赶紧点头说道,笑着看那沈少年:“这位小兄弟,若是不嫌弃,中午这顿饭就不要推辞了,正好大家都是认识的,也能多说说话。”
苏清荷听苏静森的意思是打算收下这本书了,赶紧抱在怀里,摸了摸,笑眯眯的点头:“就是,大哥哥,你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吧,我还要多谢谢大哥哥呢。”
那少年推辞了两次,却都被苏静森给挡回去了,农家人热情,只拽着那少年非得请他吃饭。最后,那少年拗不过苏静森,只好跟在一群人后面去了酒楼。
宋浩明是知道苏家的情况的,也不将他们往那醉仙楼带,只在街头找了个酒楼,往日里这酒楼就是招待学子先生们的,倒也显得清雅,价格也不是太高。
点了一桌子的菜,一群人分了主次坐下,主位是里正,左边是沈少年,右边是宋浩明,苏静森陪坐末座。苏张氏和宋李氏,以及苏清荷这三个,是另外要了一桌饭菜。
☆、寻求帮助
苏静森不认识多少字,往年里都是在地里刨食,这县城,三年五年都不一定来一次。而那位沈公子,瞧着衣着打扮就知道,家里必然是有些钱财的。说不定,还是非富即贵。
这样两个人坐在一起,肯定说不上多少话,幸好里正是个活络的,往日里办事儿,都是要到县城来的,再加上宋浩明也是县学的学子,和沈公子也算是认识,总算是能说上几句话,让饭桌上的气氛不那么冷清。
“沈公子家里可是县城的?”等说的话多了,苏静森心里的不自在下去了,也就稍微放开了一点儿,敢于说些家常话了,那沈公子笑着摇摇头:“不是,只是出外游学,经过太原郡,听闻此处丰饶幽静,就想过来瞧瞧。”
沈公子长相很是英俊,略微勾唇,脸上带着三分笑意,很是温文尔雅。里正在一边笑道:“不是我自夸,在太原郡,我们洪桥县,可是最富裕的地方了。”
“确实如此,我一路走来,洪桥县百姓最为安逸。”沈公子笑着点头:“是以,我才决定在洪桥县多停留几日,也好多见识一下百姓生活。”
苏清荷在一边听着沈公子说他是在游学,心里就有些微动,若是游学,必然是要经过各种地方的,若是,他能为自己捎带一些种子……
可是自己和这沈公子又不相识,之前人家就送了一本书,现在自己忽然再提出要求,很不识趣吧?非亲非故的,哪怕人家看着很有钱,不在乎那二两银子,但是,自己也不能白白占人家便宜啊。
想着,脸色就有些纠结。想想那沉甸甸的草料衣服,再想想白软软的棉花。想想那粗糙难以入口的高粱面,再想想香甜可口的玉米面。还有烤熟后软糯糯甜滋滋嫩呼呼的地瓜,还有那番茄辣椒洋葱洋白菜,真的还要再等十来年?
“沈公子,您游学的话,是不是要往海边去啊?”犹豫了大半天,苏清荷还是开口问道,那沈公子愣了愣,笑着点点头:“自然是要去的,听说海边多繁华,我也是要去见识一番的。”
“那沈公子,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儿事情?”苏清荷忍了大半天,依然没忍住,换了谁在这没有棉花的地方过冬,都是会像她一样的。
苏静森沉了脸色:“小荷!”
苏张氏赶紧将苏清荷揽到自己身边,对那沈公子赔笑:“沈公子别介意,她小孩子家家的,胡乱说话,您别放在心上。”
那沈公子笑吟吟的摆手:“无妨无妨,今日我一见这小姑娘,就觉得十分投缘,所以才送了她那本书。小姑娘,你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
苏清荷原本心里十分忐忑不安,见那沈公子说话的时候是用了帮忙二字,心里略微就有些安定了,看样子,这沈公子是很好说话的,那说不定,他真会帮自己的忙。
“沈公子从海边回来,还会到洪桥县吗?”苏清荷抿抿唇,无视自己爹娘的脸色,只赶紧问道,那沈公子挑挑眉:“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说不准。”
苏清荷心里有些失望,苏静森再次拦住了苏清荷的话头:“沈公子,别听她小孩子家家的乱说,她能有什么事情要做?小孩子一时调皮,还请沈公子不要放在心上。”
沈公子笑着摆摆手:“苏大叔,既然是小孩子的心思,那听听也是无妨的,小姑娘,你先说说,若是我还会到洪桥县,你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做?”
“我想要些种子。”苏清荷眨着大眼睛飞快的说道:“我听人家说,世界很大,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往日里见的也不过是其中几样,我想瞧瞧,海边都有些什么种子。”
那沈公子愣了一会儿,好半天才笑道:“小姑娘知道的倒是不少,好,我答应你了,若是我还回洪桥县,就给你带一些海边的种子回来。”
苏静森赶紧说道:“沈公子,不用费心,她小孩子家家,不过是捡着别人的话听了几句,不一定有那心思去种呢,您不用太当回事儿。”
苏清荷撇嘴:“爹,我是真打算种的,你看,我都打算买书了。我前几日不是和你说了吗?以后,我要种出很多很多庄稼来,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的。”
苏静森无语,他之前还以为闺女是胡闹的。虽然答应要给她买书了,但是也想着,就是闺女不看,将来也能等儿子给自己念念,然后学学书里是怎么种田的。
地里刨食的人,对于读书人,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对于书本,更是能当做稀罕宝贝的,书上的话就是神佛老天爷的话。所以,苏静森也相信闺女说的,读这些书,就能将田种的更好。
倒是没想到,小闺女居然还打算说到做到。
沈公子在一边哈哈大笑:“小姑娘小小年纪,倒是挺有志气的。”
“那是当然,我也要学这个写书的人,将来写一本种田的书。沈公子,您要是帮我带回来了种子,我必定会付钱的。”苏清荷很是坚定的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