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的,你前段时间不是说要种山药的吗?要不然,爹给你弄一亩地,你种你的山药?”
苏清荷嘟嘴:“你说的一亩地,是指咱家后院的那不到一亩的地吧?”
苏静森大笑,一副你说对了的样子,苏张氏也忍不住笑,拿铲子柄戳了戳苏静森:“你多大人了,还跟闺女开玩笑?好了,赶紧去将后院那块儿地拾掇拾掇,等过几天,我在那地里撒点儿小白菜什么的。”
苏静森笑着应了,转身出门,苏张氏则是问道:“小荷啊,你说,咱家养几只鸡养几只猪怎么样啊?家里东西多了,家里地多了,东西就多了,也不是没东西喂,也不用打猪草什么的。”
苏清荷大惊,赶紧摇头:“不要,好臭的啊,那鸡会到处跑,还到处拉屎,一不小心就踩上了。不过,娘你要是想喂猪的话,咱们可以在河边盖着猪场啊,多养几只,养个十来只。”
苏张氏想了想,摇头:“不能盖到河边,太臭了大家都有意见呢,平常大家都在河边洗衣服,你弄个臭烘烘的猪场,那不得让全村人不高兴?”
“那咱盖到山脚下?娘,咱村边的那个山,是村子里的还是谁家的?”苏清荷忽然想到个问题,苏张氏奇怪的看她一眼:“村边的山?那就一直在那儿,也没听说是谁家的。”
苏清荷想了一会儿,又撇撇嘴,算了,又不是大山,进去还能打个猎采个蘑菇什么的,那座山也就那样,估计也没大用处。要是附近的泥土适合烧砖,那地方倒是不错。
“那咱们在山脚下盖个猪场呗,那里距离村子远,距离河边也算远,肯定不臭。”苏清荷建议道,苏张氏摇头:“也不行,养猪多了,肯定猪粪也多,距离咱家的地太远了就不划算了,每天还得挑猪粪什么的。”
娘儿俩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好地方。
没多久,锅里就冒出一阵阵香味,苏张氏这会儿已经炒好菜了,将平底凹架在了灶台上,开始烙玉米面饼。按照苏清荷说的,那饼里还包了菜,然后压成巴掌大,指肚厚的圆饼,等平底凹热了,涂上猪油,再摊上饼。
煎熟之后,金灿灿的,闻着就特别好闻。苏清荷闻的只咽口水,反正她现在还是小孩子,完全不用太在意形象。更何况,在亲娘面前嘛,形象算毛?
苏张氏看苏清荷那馋样,呵呵直乐,拿了个煎饼放到一边凉着:“你等会儿再吃,小心烫手,我多做点儿,等会儿你给你爷爷奶奶也送点儿,还有,去叫清兰过来吃。”
苏清荷连连点头,用筷子按着煎饼,小心翼翼的撕掉一块儿塞嘴里,还不忘给苏张氏也塞一块儿:“娘,你也尝尝,好吃不?嘿嘿,要是放点儿肉,那就更好吃了。”
“你个馋猫,过几天是你爹的生辰,咱们到时候买点儿肉。”苏张氏想了想,笑着说道,又挑出来几个煎熟的饼子,然后拿了篮子装进去:“你和你奶奶说,要是他们吃着好吃,回头我让你爹送点儿面过去。”
苏清荷点头,反正留够了十亩地的种子,以及给沈公子的,家里还留有不少,想来爹娘是能分配妥当的,自己就不用太操心了。生在这古代,吃独食什么的,那明显是不可能的。
在这会儿,没有宗族的人,那就是没根儿的,将来死了也是孤魂野鬼。古人是相当看重这个的,所以一大家子的人,关系就是不好,也不好闹的太厉害的。
拎着篮子,苏清荷先到老院儿,将话学了一遍,得了苏奶奶塞过来的两个熟鸡蛋和一包点心。回头去三伯苏静林那里,准备叫上苏清兰。
喊了两声,苏清兰才开门,手上脸上都是泥土,看着很是没精打采。苏清荷张望了一下,悄声问道:“你后娘呢?你刚才在做什么?怎么身上这么脏?”
“她在做饭,她让我今天将这些花生摘完。”苏清兰指了指旁边堆着的花生,苏清荷顿时张大了嘴巴,那花生堆,都快比得上她两个那么高了。
“别理她,走,跟我回去吃好吃的。”苏清荷撇撇嘴,拽着苏清兰就打算走,没等转身呢,就听见厨房门口有人喊道:“哟,是小荷啊?吃过午饭了?来找小兰玩儿的?小兰今儿不能出去玩了。”
苏清荷脸上挂上假兮兮的笑容:“不是来玩的,我有事情找四姐,我娘说让我叫她过去。小兰今天为什么不能出去?我三伯呢?就你们两个在家吗?”
“你三伯那个懒人,又出去闲逛了吧?”苏董氏皱皱眉,不高兴的说道:“要不是你三伯不在家好好干活,用得着我和小兰干死干活吗?你看看那花生,都快沤烂了,要是再不摘完,估计都发霉了。”
“我也心疼小兰来着,只是小兰年纪也大了,总不能一点儿活计都不干,这坐着摘花生,也不是多累,我自己可还得下地呢。”苏董氏一边说,一边进屋里拿了两块儿糖出来:“来,小荷,你难得来一趟,吃块儿糖再走。”
苏清荷摆摆手:“谢谢三伯娘,不用了,我正掉牙呢,我娘不让吃甜的东西。三伯娘很忙啊?那我回去和我娘说一声,看她有空的话,过来帮帮三伯娘。我真有事情找我四姐,等会儿就将人送来,耽误不了三伯娘的,三伯娘不用担心。”
说着,也不管苏董氏什么反应,直接拽着苏清兰走人了。
“四姐,你在家的时候,那女人就一直让你干活?”一边走,苏清荷还要一边打探情况,苏清兰皱着眉摇摇头:“也不是,我干活的时候,她也没闲着。”
苏清荷撇撇嘴,那是,看着是公平,大家都在干活。但是,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子,能比吗?再说了,到底不是亲闺女,要是亲闺女,哪儿舍得一直干活啊?肯定是干半天歇半天的。
还有啊,瞧刚才苏董氏那样子,还有说的话,明显是担心自己回去告状嘛。
不过,就算是知道那女人其实对苏清兰并不是太好,苏清荷也不会回去告状的。一来,苏董氏没有为难苏清兰,没有苛待苏清兰,也没有虐待苏清兰,只是让她和自己干一样多的活计罢了。
这和那黑心肠的后娘比起来,已经是好太多了,苏清兰要真是不想干活,随便找个借口说要去奶奶那儿,要去大伯家二伯家四叔家什么的,也能脱身出来,所以,这情况真不算是太坏。
二来,苏董氏现在是苏清兰的娘了,也就是说,日后苏清兰的婚嫁什么的,苏董氏的话能占三分之一的重量,另外三分之一是苏静林做主的,还剩下三分之一,是苏爷爷和苏奶奶做主的。
所以,苏清兰在不是太坏的情况下,直接将苏董氏给得罪个彻底了,那才是最糟糕的。
和这个比起来,苏清兰干点儿活其实也没什么。再说了,农家的姑娘,哪个不干活?遇上那重男轻女的家庭,苏清兰这样的也能算是生活在天堂了。
还有第三呢,苏清兰都十岁了,年纪不小了,也养不熟了,苏董氏何必花费力气去讨好?苏清兰过的好不好,实际上很大程度是苏静林决定的。若是苏静林早些将农活做完,那还用苏董氏和苏清兰出手吗?只可惜,苏静林是个大懒人,于是苏清兰也就跟着没那么好过了。
“娘,我们回来了。”苏清荷放下心里对苏董氏的成见,不进家门就高声喊道,厨房里苏张氏笑呵呵的应道:“来了就赶快进来,刚烙好了几个,就着汤吃正好。”
继庆幸自己穿越的环境和家乡相似之后,苏清荷再次庆幸,自己的亲人,很好。
37试探忽悠
苏静森提了篮子去里正家里,没多久;居然和里正一起回来了;后面还跟着里正的儿子宋浩明。看见苏清荷和苏清兰,里正笑呵呵的伸手;在苏清荷的脑袋上拍了拍:“听你爹说,这个叫做黄金米的东西,是小荷你自己种出来的?”
苏清荷脸红红,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脸颊:“我都是看书上写的;然后请教一下我爹;我爹帮忙打理的;我也没做什么。”
里正哈哈大笑:“没做什么就能种出这种黄金米;小荷可是不得了啊;又聪明又伶俐,以后谁要是娶了小荷,那可真是有福气了。”
苏清荷脸色更红,索性拉这苏清兰钻到厨房去了。里正笑了一会儿,转头和苏静森说道,大多是问一些这个黄金米的情况,比如说年产量,吃法之类的。
苏静森也不能不回答,这种事情,隐瞒不了的,除非苏静森要得罪整个村子的人。只要他明年一种下去,后年就必定有人跟着研究种法了,还不如现在说出来。
反正,能不能赚钱,还是个未知数,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人,一般都是求个安稳,也就是说,在苏静森没有确定这东西能赚钱之前,基本上不会有太多人去种的。
更何况,还没有种子。苏静森能给里正一些,不代表能给村子里的其他人一些,他们自己留的种子还有些不太够呢。所以,就算是里正了解情况了,明年会种的,大约也只有苏静森和里正两家。
一家和两家,其实差别不大。苏静森不是个小气的人,自然是不会隐瞒情况了。
“对了,浩明啊,致平那天写了信,就是说这个黄金米的事情,要拜托你送给那个沈公子,当初他那种子算是定金,还有一些黄金米面,都要拜托你了。”
苏静森唠叨完种田的事情,忽然想到苏致平房间里的那封信。赶紧说道:“这个黄金米的产量是挺高的,而且也好吃,种法也不麻烦,种完一茬小麦之后,正好能接着种一茬黄金米,这东西可真不错。”
宋浩明掰着一块儿面饼,笑着点头:“苏叔叔说的是,这东西确实不错,小荷这次可是办了大好事情,若是这黄金米能大范围的播种,那于国于民,可都是利在千秋。”
苏静森有些尴尬,摆摆手笑道:“你别随便夸她了,她一个小孩子家家,哪里知道这些,不过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真正做好事的,可是那位沈公子,若不是沈公子给的种子,我们再怎么也弄不出来这黄金米啊。”
宋浩明眼神闪了闪,笑着点点头,并未说话,心里倒是有些惊讶的,原以为这苏静森不过是运气好了点儿,有两个聪明儿子和一个聪明闺女罢了,没想到,本人也是有些聪明的,竟然还知道,这功劳该不该要,应该归谁。往日里,他可真是小瞧了这一家子人,看着大大咧咧普普通通的,倒都是聪明的。
“苏老弟啊,有个事儿你心里有谱没?”里正很自然的接过了话头,苏静森有些迷茫:“啊,啥事儿?”
“今年的税收,要加一成。”里正叹口气说道:“幸好你们是年初办了地契,要是等到这会儿,估计连地契都办不下来了,至少得这个数。”
苏静森吃了一惊,五十两银子,那可真不是小数字。
“怎么就加了一成?是朝廷说的,还是县令自己加的?”苏静森沉默了一会儿,沉闷的问道,里正摇摇头:“不知道,朝廷上的事情,咱们怎么能打听得到?不过,这县令是要连任三年的,我要是没记错,今年五月有过一次童生试,再过两年,才是下次,那会儿县令可是站稳脚跟了,要走人还是要连任,可就说不准了。”
去年县令是刚过来,没打探好情况,县里的事情自然是不好和以前太不一样的。而两年后,那就说不准了,万一县令连任了,那科举的事情,可就是县令说了算的。
苏静森皱眉,无缘无故的就加税,这县令也不是个好的。既然不是个好的,那科举这种事情,说不定就要徇私了,往年这种事情还少吗?
当年苏静木科举的时候,不就是因为考官受贿,将静木的名次给往后排了,这才闹的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就只能当个秀才了,静木心里憋闷,索性也就不继续往下考了。
若是轮到自己两个儿子,还出现这种事情……
“苏老弟,你也别太紧张。”里正见苏静森面色不好,伸手拍拍他肩膀:“这事情说不准,也许后年,这县令就调走了呢?而且,科举这事情比较重大,县令一个人也是做不了主的,你别想太多。”
苏静森扯着嘴角笑了笑:“多谢宋大哥安慰了,这事情,我们也都没办法,只能看运气。要真是到时候得花钱,咱们怎么也得想办法给孩子办办。要是办不起,也只能说是孩子没那个命。”
里正见他颓废,就摇摇头,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啊,就瞎想吧,我之前说的话,可不是为了吓唬你。那县令虽然厉害,能厉害得过知府老爷?浩明明年就能考秀才了,再过三年,就能考举人了,咱村子里又不是没人!还有那老杨家的孩子,今年过了童生试,再过三年就能考秀才了,到时候就是出一个有出息的,还能怕那县令一手遮天?”
虽然里正说的是很正气,很有气势,但是他和苏静森都知道,若县令连任了,就是宋浩明和杨鹏程都考中了,估计也暂时没能力抵抗那县令。
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那会儿估计已经晚了。
“宋大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心里想的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