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大哥,你留的字太少了,我都认识了。”苏清荷眨巴着眼笑道:“我瞄了十张大字,大哥回头检查检查。大哥,今天先生讲了什么?有好听的故事吗?”
“有啊,今天讲的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苏致安在一边接着说道:“回头我给你讲讲,小妹,今儿你那棉花种好了?”
之前苏清荷说过这个事情,他们兄弟都是知道的。
“都种进去了,咱爹可能干了,大哥和二哥也得帮忙才行,明天要帮我挑水浇地。”苏清荷趁机提要求,他们家虽然是让苏致平苏致安上学了,但是并不娇宠,一般上他们放学回来,还是多多少少要做些事情的。
农忙的时候,就得下地,等苏静森他们回家的时候,才能跟着回家。农闲的时候,通常就是苏清荷指挥着他们做些事情了。
“好,小妹前几天不是跟着三姐学做绣活儿了吗?我们帮你挑水浇地,小妹是不是应该帮我们做个荷包什么的?我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带出去见人就行。”苏致安笑嘻嘻的说道,苏致平跟着点头:“不要求你绣花了,上面只要绣上名字就行了。”
苏清荷撇嘴:“你们也太小瞧人了,不就是一个荷包吗?等着,我一定会绣两个特别好看的。”她可不是针线都没拿过的娇小姐,大学时候,寝室里谁的衣服破洞了,还都是请她帮忙缝补的呢。
小小荷包,不在话下!
但是随即,苏清荷就知道了,绣个荷包,难上登天啊。现代的针线水平,怎么会和古代的是在同一个线上的?现代只要将破洞给揪住就行了,这古代,要注意针脚,中间不能扯断线,要求一大堆。
正好三堂姐苏清芬又是个爱较真的,瞧见苏清荷绣的不对,就要求她立马返工。虽然不至于将手指头扎的到处都是洞。却也让苏清荷觉得脖子酸痛,眼睛发花。
好不容易绣好了两个荷包,已经是将近半个月过去了。在苏致平生辰那天,终于和苏致安一起收到了自家小妹绣的荷包,上面果然没个图案,就简简单单的绣着几行字。
“小妹的手艺挺不错的,刚开始学着绣东西,就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荷包,大哥以前想错了。”苏致平当即高兴的将荷包挂在腰上,很是赞扬了苏清荷一番。
苏致安则是脸上带笑,嘴上却不饶人:“小妹不是说很简单的吗?这么半个多月才绣好?上面还没个图案,我上次瞧见二堂哥的荷包上有一丛青竹,小妹啥时候能给我绣个那样的?”
苏清荷做抢他荷包的样子:“不喜欢就算了,我不给你了!”
“没说不喜欢啊,再说了,小妹你都送给我了,哪儿再能要回去啊。”苏致安笑嘻嘻的将荷包塞怀里:“这可是小妹第一次送给我荷包,我一定要好好保存着,等小妹七老八十了,再拿出来笑话小妹。”
苏清荷鼓着脸颊瞪他,半响,转身告状:“爹,娘,二哥欺负我!”
苏静森一向是最维护闺女了,当即瞪眼:“致安,怎么不让着妹妹一些?你妹妹年纪还小呢,能绣出这样的荷包就很不错了,你看你们两个都还有荷包呢,你爹和你娘都没有。”
苏清荷赶紧哄道:“爹,那两个不好看我才送给大哥和二哥的,等我学会绣图案了,我就给爹和娘绣个最最好看的。”
苏致平和苏致安佯装叹气,做可怜兮兮样,逗的苏张氏在一边哈哈大笑。苏静森蹲在门口编着小筐子,脸上也带着笑,不过笑着笑着,就又叹口气,转头喊苏致平:“最近镇上的情况咋样?”
苏致平有些不解:“爹,镇上怎么了?”
“你不是读书的吗?光死读书怎么行,得关心点儿外面的情况,你五叔上次说,县令不是要收保护税呢,这都一个多月了,镇上的情况咋样了?”
苏致平皱皱眉,在苏静森身边坐下,帮忙递着芦苇杆:“光是平常的话,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五两银子,应该是大多数商铺都能承担的起的。”
苏致安也凑了过来:“爹,我听说,县里的铺子,要八两银子呢。”
☆、42上门索要
苏静森皱着眉叹口气;因为事关两个儿子的前程;所以现在他也经常关心一下这些事情。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是不利啊;县令是个贪的;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哟。
他不是没想过,县令贪婪也好办事儿,回头等儿子们考试的时候塞上银子就行了。但是里正说了;之前有个县令,也是个贪的,那年科举就收了不少银子,结果;不少学子本来考中了秀才的;都被革取了功名,以后还都不能再考试了。
这种塞银子的事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
“爹,你想太多了,大哥和二哥还有两年才考童生呢,那会儿说不定县令大人就被调走了。”苏清荷也知道苏静森心里的担忧,虽然她也担心,但还是得先安慰自家老爹。
苏致平也笑着说道:“爹,就像小妹说的,不用太担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是后年县令不走,我和致安也能再拖两年,然后攒着些力气,一口气儿将秀才举人全部考了。还不耽误事儿,您看浩明大哥,考了秀才,不还得再学三年,然后才去考举人的吗?到时候,我和致安就不用再花费那三年了。”
苏静森愁了一会儿就不愁了,反正他自己在这里发愁也没用。眼看着天黑了,也看不清楚了,就将编了一半儿的筐子放到一边:“那你们可要好好念书,将来考个状元,也好让我和你们娘过上好日子。”
没过多久,后院的棉花就都冒了芽,嫩生生的,特别的好看。苏清荷恨不得整天蹲在低头瞧着那棉花,每天都笑的合不拢嘴。
苏张氏和苏静森都开玩笑,说索性在后院给苏清荷搭个小茅棚,让她住那里得了,也省得天天跑出跑进的。
“爹娘,你们可别小看了我这棉花,说不定将来还能赚大钱呢。”苏清荷嘟嘟嘴,拎着自己的小水桶又去后院给棉花苗浇水了,棉花这东西金贵,得经常浇水才行。否则,就容易出现干瘪棉桃,那种棉桃产出来的棉花,量少质劣。
刚浇了一半,就听前院有人喊道:“苏老四家的,在不在?”
苏张氏应了一声:“在,谁啊?有什么事情?”
“是我啊,你大婶子。”外面人喊道,等苏张氏开了门,就哈哈笑道:“今儿在家呢?没上地里去?”
“没,地里没啥活儿了,就等着割麦子了。”苏张氏一边笑,一边倒灶房提了水壶出来,冲了一碗白糖水:“大婶子怎么这会儿过来了?现在太阳可大着呢。”
“哎,我这不是着急吗?”那妇人一拍大~腿,叹气说道:“你也知道,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我家那麦子,翻了一半儿,今年这产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大婶子,你也别太担心了,虽然麦子翻了,可这灌浆的时候好好的,肯定不会太影响产量的。”苏张氏笑着说道,那妇人摇摇头,唉声叹气,说了两句,就转了话题:“我听说,你家有一种新粮食,产量挺高的?”
苏张氏愣了愣,随即摇头:“大婶子你听谁说的啊?那东西啊,是我家小荷自己折腾出来的,她一个小孩子,能种出什么新粮食?产量也不是很高,就跟咱们种的蜀黍差不多。”
“我那次上里正家里,听见里正说的,说那东西还挺好吃的,明年要是卖这个,铁定赚钱,你们家小荷,可真是有福气的。”妇人略带羡慕的说道:“我家那孩子,有小荷一半聪明能干,我就谢天谢地了。”
“大婶子可别夸她了,她爹没将她宠上天呢。”苏张氏挑眉笑道,并不接前面那几句话。
妇人又说了两句,见苏张氏总是将话题绕在苏清荷身上,也不提那粮食的事情,就有些着急了:“老四家的啊,你们家那新种子,能不能给婶子一点儿?婶子不让你白给,婶子掏钱买,蜀黍啥价,咱就给啥价,不让你吃亏,你看行不行?”
苏张氏皱皱眉,略有些为难的摇头:“婶子,不是我不卖给你,而是这种子,是别人家的,那会儿小荷从人家手里买的,说是种出来之后,将大半的种子送还给人家,我们家里现在也没多少种子了。”
那妇人脸上的神色一黑,虎着脸说道:“老四家的,你是不是打量着婶子是个傻的?我明明瞧见,你家男人还给里正家送了些,怎么就没种子了呢?”
苏张氏都快无语了,这送种子都是去年的事情了,那会儿没人上门问,怎么这会儿就有人上门了?
“大婶子,你瞧错了,那种子,我们当家的是送给里正家的那个儿子的。”苏张氏耐心的说道,这话得说的有真有假,才更能让人相信:“那种子,原先就是从里正家儿子的朋友手上买回来的,我们家小荷也不好和外人接触太多,就拜托了里正的儿子去送还种子。”
妇人有些不太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婶子我骗你这个做什么?你真不信,到里正家一问不就知道了吗?”苏张氏摊手:“咱们两家啥交情啊?要真是还有太多种子,我会不给你吗?又不是白送,婶子你都说要买了,我能不卖?”
好歹那妇人不算是太不讲理的,见苏张氏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就嘟嘟囔囔的起身:“好吧,你家也没种子了,我也就不要了。你们明年要是还有,可别忘了给我们留着点儿。”
苏张氏赶紧笑着点头:“婶子你就放心吧,明年无论如何我都会给你留着点儿的,对了,婶子我刚做了菜饼,你要不要吃个?新鲜的黄瓜呢。”
“不用了,我家那黄瓜也是刚摘的。”妇人摆着手,摇摇晃晃的往门外走,苏张氏跟着送到门口,等那妇人出了大门,才赶紧关上了门。
“娘,最近有不少人问咱们家种子啊。”苏清荷从后院绕过来,很是疑惑的问道:“去年怎么就没人来问啊?”
“谁知道呢。”苏张氏叹口气:“也不知道这种子能卖大钱的事情是谁传出来的,你大伯娘二伯娘前几天还问我了呢,要不是我说种子不多了,明年一定给他们留着,还不定怎么说呢。”
苏清荷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毕竟,这都快一年了,去年种了玉米,一直到十月份收获,从头到尾大家也不过是好奇了两句,从没人说要点儿种子跟着种什么的。
那会儿她还想着,独家种出玉米来,能抢占个先机。没想到,今年这些人忽然就换了心思。
“对了,小荷,你前段时间说在麦子里面弄的那什么,套种,是怎么说的?”苏张氏随口问道,苏清荷扔了小水瓢,蹲到院子里洗手,春天那会儿,苏静森找人在自家院子里打了水井,这会儿他们用水都不用到外面去挑了。
“就是间隔着种东西啊,娘,麦子间隔那么大,中间还有空地方,留着太可惜了。我就想着,这会儿将花生套种进去,等收麦子之后,花生正好长出来,麦茬沤到地里正好当肥料了。然后花生早收两个月,就能多种一季山药了。”苏清荷笑嘻嘻的解释道,苏张氏自己琢磨了一会儿:“这办法行吗?”
“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娘,咱们试试?”苏清荷兴致勃勃的说道,她是知道这办法行的,但是别人不知道啊,只能先做出试试的样子,然后明年再开始套种。
苏张氏摇摇头:“这事情得和你爹商量,要是不行,可就浪费了种子了。”
晚上苏静森回来,苏张氏就又让苏清荷说了一遍套种的事情,因为之前苏清荷就说过了,所以苏静森也不陌生。只顿了顿才说道:“按说,这种想法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晒不着太阳,那花生会不会不发芽。”
“爹,肯定会发芽的,你看豆芽菜不晒太阳也能长,只不过一个月,花生也肯定行的。”苏清荷努力忽悠道,苏静森想了想,还是摇头了:“不行,这会儿种,花生倒是可能会发芽,但是,结不结花生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这事情不能冒险。”
“爹啊,你还说给我一亩地让我种山药呢,那这一亩地怎么种,就是我说了算吧?”苏清荷抱着苏静森的胳膊撒娇,苏静森绷着脸摇头:“那也得等收了麦子再说,这会儿麦子正是关键时候,你种了花生,地里的粪肥就跟不上了,到时候,花生结不了,麦子也是空壳,两样可都耽误了。”
苏清荷撒娇耍赖,硬是没让苏静森答应下来,也只能暂且将这事情放下了。不过,心里倒是更决定了,等过两年,一定要让爹给自己买十来亩地,自己一个人种!不对,自己一个人做主!
很快,麦子就到了收获的时候。苏家依然是请了短工,热火朝天的干了小半个月,才算是将麦子收割下来,顺便去壳晒干,然后入了粮库。
接下来就是收拾土地了,要铲掉麦茬,要翻地,要撒粪,要犁地,每个人都忙的不得了,天气又热,地里的汉子们大都打着光赤膊。于是,苏清荷就更不能出门了。天天看看她的棉花苗,再往地里送一回饭,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