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拥耐芬桓龆樱苤匾亍?br />
当然,苏奶奶是绝对不会真去照顾苏三嫂的,不让苏三嫂伺候婆婆就已经够仁慈了,哪儿有倒过来照顾儿媳的?她就是担心儿媳不经心,过去提点两句。而且,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在意自家孙女说的话,想着儿媳怀孕了,可别仗着肚子作起来,到时候委屈了孙女,她得去镇压着。
苏爷爷倒是浑不在意,直接摆手说道:“你白天去老三家看看,晚上回来,又不是多远,三两步路的功夫。我吃饭的时候,也去老三家,或者就去老大家老二家老四家,总不会饿着的。”
苏奶奶想着这办法挺好,就应了下来。反正不过照看几天,老三媳妇也是生过孩子的人了,能不懂事儿?身上没力气那是闲的,等有事儿干了,就不会没力气了。
☆、51棉花长虫
苏清荷没事儿了就会到苏静林家里去;有时候就瞧见苏奶奶正在训斥苏三嫂:“你也是生过一个孩子了;都不知道一直躺着对身子不好吗?就是你一天三顿不做饭;那也得起来走走;再说了;咱们庄户人家,谁家媳妇怀了孩子就啥也不用做了?”
苏清兰在一边抿嘴笑:“奶奶,娘身子不舒服,就让她歇着好了;不过做两顿饭,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苏奶奶摸摸苏清兰的脑袋:“你是个孝顺的,又勤快又能干,只是;就因为你娘身子不好;才要她多做事情的,将来也好生孩子,咳,你还是个姑娘家呢,我和你说这些干啥。”
说着,伸手推了苏清兰两下:“小荷不是在等你吗?赶紧的,拿着你那针线和小荷到你二伯娘家里玩儿去吧,这眼看要八月了,到时候你三姐嫁出去了,可没人教你们做针线了,趁着这会儿多学点儿,以后也好绣个帕子荷包什么的。”
苏清兰无奈,只好起身到屋子里拎了自己的小篮子,招呼了苏清荷,两个人一起往苏静木家里去。
“四姐,奶奶一直让三娘做活儿吗?”苏清荷有些好奇的问道,苏清兰撇撇嘴:“哪里啊,早饭是我做的,锅碗是我刷的,家里的鸡鸭是我喂的,衣服是我洗的,不过是让她做个中饭和晚饭,闹得好像我欺负了她一样,奶奶看不过去,这才说了两句,你别看她现在怪可怜的,晚上肯定得和我爹告状。”
“那三伯不怪你啊?”苏清荷立马惊了,苏清兰摇摇头:“奶奶会说爹的,再说,爹也不是一直听那女人的话的。好了,咱们出来了就不要说她了,没得坏了心情。”
苏清兰拉着苏清荷跳着往前走了几步:“你看着吧,这才是刚开始,这个月就只是要浇浇地,拔拔草,地里也没啥活儿,到下个月,就该收花生和蜀黍了,那会儿才有的闹呢。”
苏清荷想到苏静森那懒样,嘴角也跟着抽了抽,这肯定得闹啊,苏静森一个人是干不来这些活儿的,要么到时候让苏爷爷苏奶奶帮忙,顺便让苏清兰和苏董氏都去。要么就是花钱雇人。
前者不太好办,因为苏爷爷有苏奶奶是长辈,他一个晚辈不去帮着爹娘干活,反而让爹娘来帮衬自己,这传出去可真不好听。以前倒还好,苏静林没成亲,孤家寡人带着一个闺女,住在苏爷爷那儿,爷儿俩也不算是和老人分出去了,那苏爷爷苏奶奶帮帮忙,还能是当给自己干的。
但是这会儿可不一样了,苏静林成家了,搬出来住了,那就相当于是独立的一个家庭了。虽然苏静林一向不太在意名声,否则也不会那么懒惰了。
懒惰和不孝,这可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后者也不好办,苏董氏一向将自己的嫁妆看的紧,而苏静林手里一向是没几个钱,这花钱雇人,可不是十来个铜板就能搞定的事情。他们家现在有十五亩地,苏董氏嫁过来有段时间了,所以村子里也是分了地的。
十五亩,至少得请十个人,一人一天十个铜板吧,这一天下来就是一百个了,收花生只是个开始,收完花生要摘花生,摘完花生要整地,整完地要下种,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至少得小半个月了。
就算苏静林只算前面那两样,也得五六天。
这钱从哪儿弄?苏董氏会甘愿掏出来吗?
“那咋办?”苏清荷就有些担心了,到时候不用又是让苏清兰买账吧?苏清兰摇摇头,笑嘻嘻的捏了捏苏清荷的脸颊:“奶奶说了,我娘那嫁妆,她管着呢,我爹肯定不会问我要的。”
以前,苏清兰可从来不知道问自己亲娘的嫁妆的事情,更不会关心收获的季节谁要下地干活之类的。这会儿,事事都要弄明白,这样日子才不会过的稀里糊涂。这可真是,被迫长大。
“别管那些了,反正我以后只要对小弟弟好点儿就可以了。”苏清兰撇撇嘴,不想说太多,隔着老远就喊道:“二伯娘,在家不?三姐在不在家?”
苏清芬正在家里绣嫁妆,嫁衣是早就绣好了的,只剩下枕套了和被套了。这会儿正绣累了,在院子里喂小鸡活动活动,听见喊声,直起身子瞧了瞧,应了一声:“在家呢,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来和三姐做伴儿。”苏清兰笑嘻嘻的说道,拽着苏清荷进门,苏清芬放下手里的食盆,拍了拍手,走到水井边洗手:“你们俩倒是清闲,既然过来了,就帮我干点儿活儿,将这绣线给我批开。”
苏清荷和苏清兰自是不会拒绝,两个人一直忙到中午,苏二嫂很热情的留她们吃饭,不过,两个人都没留下来。
回到家,苏清荷就又去看了自己的棉花,然后,就发现问题了——棉花居然长蚜虫了!苏清荷瞬间郁闷了,她以前是跟着爸爸种过棉花,但是那会儿棉花长蚜虫了,都是打的农药啊,这会儿她要从哪儿弄农药回来?
而且,土法她就知道一个——用烟叶水,可是这会儿大烟都还没传过来呢,她从哪儿弄烟叶去?
而这古代的办法,万一不对症,将自己的棉花苗子给弄死了怎么办?
“小荷这是怎么了,从后院回来一趟就这么不高兴,是不是你那宝贝棉花出什么事情了?”苏静森一到家就发现自个儿宝贝闺女不高兴了,赶紧问道:“来,给爹说说,是出啥事儿了。”
“棉花长虫子了。”苏清荷扁扁嘴:“黑的蚜虫,可多可多了。”
苏张氏正在厨房忙碌,听见苏清荷的话就笑道:“长的多不多?要是不多的话就把那有虫子的叶子给掐了,一点儿蚜虫不要紧的,我那豆角不还天天长蚜虫的吗?不用急,这个没事儿的。”
“这会儿不多,只有一点儿。”苏清荷伸手比划了一下,很是沮丧,蚜虫这种东西,一开始会很少,但是会越来越多的,就是现在掐掉了叶子,也不能除根啊,以后肯定还会有很多的。
苏静森拍拍她的脑袋:“不要急,等会儿爹和你一起去看看,要是不多的话,咱们先将叶子掐下来,不行再另外想办法。”
现下也只能如此了,苏清荷只好点点头,心不在焉的吃完了午饭,就立马拉着苏静森往后院儿去了,掀开两个叶子让苏静森看:“爹,就是这里,有好多叶子上都有。”
苏静森蹲下来看了半天,摇摇头说道:“不用担心,蚜虫还小,咱们早点儿将叶子给掐了,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了。”又指示着苏清荷到前院找了两个刷子和一个水桶。
不光是叶子上有蚜虫,就是枝腋上也有不少,得都刷下来才行。
“嗯,爹下午还去地里吗?”苏清荷没精打采的问道,苏静森一边翻看棉花上的叶片,一边说道:“不去了,咱家的地已经浇完了,这两天正好歇着。”
“爹,以前种蜀黍的时候,那上面有蚜虫吗?”苏清荷也跟着摘叶子,得趁早问一些灭虫的方法才行,万一掐了叶子不管用,就只能用那些办法试试了。
“嗯,长啊,麦子上有,豌豆上也有,这东西还不好消灭,总是有可多。”苏静森摇摇头说道,又示意了一下手上的叶子:“这些,等会儿可都得烧掉才行,要不然,根本杀不死。”
“那麦子上的虫子是怎么消灭的?”苏清荷侧头问道,苏静森皱皱眉:“那东西不好弄,往年都是弄点儿大蒜水喷喷,不过,不太有效,还得天天刷下来才行。这虫子一多,可就没办法,一大片麦子说不定都得毁了。”
苏清荷开始使劲回想自己记得的消灭蚜虫的办法,烟叶水,洗洁精水,橘子皮水加洗衣粉,以前多容易弄到的东西啊,现在连个影子都瞧不见。
等等,洗洁精和洗衣粉啊,苏清荷眼睛瞬间亮了,这两个的共同点,那就是去污啊,若是去污的成分差不多,那自己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小荷,换一桶水。”正想的入神,就听旁边苏静森吩咐道,苏清荷赶紧应了一声,拎着水桶去前院,先将这半桶水给倒掉,然后又换了半桶干净水。
爷儿俩在后院忙到晚上,这才弄了一半,第二天接着奋斗。苏清荷仔仔细细的将昨天已经处理过的棉花,重新又检查了一遍,见上面确实是没有大片的蚜虫了,只有三两只,心里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从那之后,她就每天到后院转两圈,一只蚜虫也不放过。到了八月中的时候,早早种下的那一批玉米,总算是结穗了。苏静森高兴的合不拢嘴,到地里掰了十多穗,回来煮着吃。
苏清荷啃着鲜嫩的玉米,笑眯眯的问道:“爹,咱们是不是送点儿让杨掌柜的尝尝?”
苏静森连连点头:“那是当然的,先送十来个,他吃着好吃,自然会来咱家买的,不好吃的话咱们就不送嫩玉米了,剩下的都等长熟了,咱们打成玉米面。”
苏致平皱皱眉,想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之前沈公子不是写信说,这玉米熟的时候,他会过来瞧瞧的吗?”
苏清荷瞪大眼睛:“真的?我怎么不知道他这样说了?我只记得,他说要将产量什么的,写清楚,然后派人过来视察一下呢?他要是过来的话,这会儿就得送信吧?”
“我也记的不是太清楚了,信上没写,是宋大哥说的。”苏致平又低头啃了一口,这才抬头说道:“回头我再问问宋大哥吧,要是需要送信的话,正好让宋大哥带个口信,不需要的话,咱们也算是打了招呼。”
苏清荷点点头,苏静森又疑惑了:“那沈公子想知道产量的话,咱们掰了嫩玉米煮着卖,会不会影响产量?”这个是肯定不能计入到产量里面的,嫩的和熟的,差别大着呢,分量也不一样。
“爹,这个就不用管了,咱们种了十亩,大不了,就留下五六亩不动,等熟了之后算一下产量。”苏致平笑着说道,苏静森想了想,也点头同意,反正十亩和五六亩,差别也不是很大,那沈公子肯定是要亩产量,又不是要总产量。
扔下沈公子这边不说,苏静森第二天送苏致平和苏致安去学堂的时候,就顺带捎了十来个煮熟的玉米。原本是打算全部送个杨掌柜的,但是走了一半,路过医馆,苏静森犹豫了下想了一会儿,拿出四个重新裹好,然后进了医馆。
苏清荷倒是挺赞同苏静森的做法的,不管什么时候,交好大夫总是没错儿的,尤其是这个宋大夫,本事也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爱的yandyandyan亲的地雷~~~嘛一口╭(╯3╰)╮
☆、52亲自登门
杨掌柜自是不在铺子里的;苏静森也不多留;只说这玉米是送于杨掌柜尝鲜的;就将那篮子留给伙计了。原本想着;三五日间;再过去问问,看杨掌柜喜不喜欢,若是喜欢,就能往下谈价钱了;若是不喜欢,他们也好到酒楼里问问。
只是没想到,第二日杨掌柜就找上门了。
“杨掌柜?”在地头干活的苏静森听见路边有人询问他们家的住处,抬头就瞧见了杨掌柜;惊讶之下;赶紧过来:“掌柜的今天怎么过来了?真是怠慢了。”
看了看自己身上带着泥土的衣服和鞋子,苏静森颇有些不好意思。杨掌柜摆摆手,往苏静森身后看了一眼:“是我打扰了才是,没有提前说一声就上门拜访,着实有些失礼了,还请苏兄弟别见怪。”
“没事儿没事儿,我家房子简陋,杨掌柜能来,那真是蓬荜生辉。”苏静森赶紧笑着说道,伸手示意了一下:“杨掌柜请随我这边走,这里的路有些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杨掌柜小心脚下。”
“多谢提醒,苏兄弟,你上次送给我的那个叫做玉米的东西,是种在何处的?”杨掌柜也不等到苏静森家里了,直接开口问道,苏静森心里多少也有些谱,就抬手往另外一边指了指:“在那里,我家的地,都是分散着的,这里一块儿那里一块儿的,村边种的是蜀黍和花生和豆子,河边种的是玉米和山药。”
“山药?苏兄弟家里还种了这些?”杨掌柜略有些惊讶,他可从没见过这边有人种山药的,倒是山东郡那边常见。那边可是药材的大产地,各种名贵的不名贵的,全都用。而优秀的炮制师傅,也基本上都是出自山东郡。不过,倒是有大夫说,这边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