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他现在的几个儿子,读书可没一个成材的。家里光有钱顶啥用啊,回头来个贪官,就跟之前那个一样,不照样保不住自家的钱财吗?还是得有功名在身才行。
苏清兰这小姑娘,据说是一向很得苏静森夫妻的照看的,当然,要是能娶上苏清荷那小姑娘,就更不错了。只可惜,那小姑娘才十二岁,着实太小了点儿,自家儿子可等不得。
所以,这才求了苏清兰。一来苏清兰年纪相当,长的漂亮,也很能干。二来,苏家有了钱,将来说不定也有权,自家这庶子,也算是能配得上的。
于是,黄员外这才赶紧打探了消息,急匆匆的遣人上门了。
这些苏奶奶自然是不知道详情的,但是,媒婆会稍微透漏一些内容,比如说,小夫妻成亲后会去郡里住啊什么的,苏奶奶人老成精,七拼八凑的,就差不多能摸出门道了。
“你要是你四叔的亲闺女,那黄员外的嫡子也是能配的,只是你到底是隔房侄女儿,这庶子也不差了,反正日后你们要是成亲了,就会从镇上搬出去,也不用怕黄员外的大老婆钳制你们了。”
苏奶奶叹口气说道:“哎,你呀,也就日后才能享享致川的福气了,这会儿是指望不上他了。不过,我可是问了,那黄宏远长的也不错,为人也肯上进,很是实诚,他亲娘虽然是个侍妾,却也是个通情达理的,而且身子也不怎么好,估计也就这一两年的功夫了,你嫁过去,倒也不必担心她会为难你。”
被苏奶奶这么一说,苏清荷也没什么能挑刺的地方了。毕竟,男人嘛,还是要看自身本事的,要是生成了庶子,自己还不争气,那她是绝对不能同意自家四姐嫁过去的。
可是这男人要是争气,这门亲事,还真挺不错的。
“哎,对了,四姐,你不是有个小姨在黄员外府上吗?”苏清荷猛然想起来这件事情,赶忙捅捅苏清兰:“要不然,咱们找你小姨问问?看看那黄宏远到底是个啥样的人,行的话咱们就应,不行的话就不应。”
苏清兰脸色微红,手里捏着帕子扭了两三圈,这才低声说道:“我之前见过黄公子的,他曾经去绣坊买过屏风,说是他亲娘过寿,所以想孝敬他亲娘的。”
苏清荷有些疑惑:“这有钱人家的少爷,房里不都有会针线的丫鬟吗?”
“他说他房里没丫鬟,只有几个小厮。”苏清兰低声说道,苏清荷眼珠子转转,再去瞧苏清兰那绯红的脸,瞬间悟了:“哎哟,他怎么和四姐说这些啊?四姐不是只要将东西卖给他就行了吗?”
苏清兰脸色更红,伸手拧了一把苏清荷,苏奶奶在一边愣了一下,赶忙问道:“小兰,这是咋回事儿?你们俩没干出啥事情吧?你们咋认识的?”
“奶奶,我像是那样的人吗?”苏清兰嘟囔了一句,一五一十的交代:“之前他去铺子里看屏风,我正好去送绣好的屏风面,他一眼就瞧中了,就非要买下来。但是那屏风面是我给别人家做的,只好应承给黄公子再做一个。”
“也比较凑巧,那天正好我要去姥姥家,走了一路,就发现那黄公子一直跟在后面,我还以为……”苏清兰脸有些红,她本身长的漂亮,在镇子上也是很吸引男人目光的。于是,就以为这黄公子是个登徒浪子了。
苏清兰一向泼辣,遇见流氓了,那还不是转身就骂?
结果,那黄公子就解释,说是要往别处去,正好和苏清兰一路。苏清兰有些犹豫,但瞧着黄公子眼神清明,神色诚恳,就半信半疑的继续往前走了。
然后就发现,这黄公子跟了两条街,还和她一路。心下顿时警惕了,认为黄公子之前的话就是骗人的,转头又是一顿骂,黄公子没办法了,索性就说了自己的目的地。
苏清兰这一听,更疑惑了:“你去那儿干啥?”
“受人之托,送点儿东西过去。”黄公子很诚恳,苏清兰眼珠子转转:“那你走前面。”
黄公子无法,只好在前面带路,然后,两个人在同一家门口停了。苏清兰盯着黄公子看,黄公子盯着苏清兰看,直到苏清兰哼了一声去敲门,黄公子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你家?”
“这是我姥姥家。”苏清兰白了他一眼说道,闹明白是个误会了,苏清兰也就不矫情了,进了门,亲自给黄公子端茶道歉了:“之前骂人是我不对,黄公子大人大量,别和我计较。”
然后黄公子也说了来意,是替苏清兰的小姨送东西过来了,两个人说着话,就略有些熟悉了,苏清兰就疑惑黄家那么有钱,怎么还在外面买屏风面,黄公子这才有些尴尬的解释了一番。
“就是这样,我们也就见了两次,后来他去取屏风面,这才又见了一次。”苏清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苏奶奶咂咂嘴:“这就是缘分,说明你们两个合该是要做夫妻的。”
说着又盘算了一下:“这样的话,我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回头等那媒婆再上门,我可就表态了啊?”
苏清兰脸若火烧云,扭着身子不看苏奶奶:“奶奶做主就是了。”
苏奶奶心知苏清兰这是答应了,笑呵呵的起身,忙里忙外的收拾:“这亲事定下来,咱们要准备的事情可就多了,得让他们家等两年再成亲,你身量还小,等两年稳妥。这嫁妆,也是该准备起来了。你娘留的太旧了,有些东西得换换才行,这布料就不能放,还有些首饰,得重新打。”
唠叨了半天,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得先去你家一趟,给你爹娘说说,这亲事我是答应了,可不能让他们再给你乱相看人家了。”
话没说完,人就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苏清荷回家将这门亲事和苏张氏说了一番,苏张氏也笑道,倒是一门好亲事。然后听苏清荷又提起她那绣坊铺子,反对的意思就没那么强烈了。
之前苏清荷就说绣坊铺子要请苏清兰过来帮忙,那会儿她只担心清兰没说人家,要是跟着去了郡里,不太好安置。安置了人,那肯定得顺手接过婚事这一茬啊。所以,这才不太同意的。
这会儿听苏清兰要订亲,心下就无所谓了。不过是个铺子,随她们折腾,要是成功了,闺女有点儿私房钱,小兰将来嫁人了也有底气。
要真不成功,那就当花钱买教训了,小荷那种地种出来的东西,可都是金子银子呢,难不成还缺她几个开铺子钱?
不过目前苏张氏是没办法考虑其他的,后天就得办流水席了,她明儿得和苏静森一起去镇上买东西。一只全羊,还有宴席的各种菜,还得请掌勺师傅,忙着呢。
宴席过后,苏静森忙着和里正去县衙办了地契。将自家的田地凑够了一百亩,又给苏爷爷添了十亩地。顺便,又将自家地里的东西都收了,然后将地都给租出去了。
每年的租子是要送到苏爷爷这里的,然后由苏爷爷变卖成钱财。
接着又去找杨掌柜,毕竟这么多年,杨掌柜也算是他们家的大恩人了,要搬走了,得和杨掌柜打声招呼才行。
没想到,苏静森这边刚说吃自家要搬到郡里的话,那边杨掌柜就笑道:“可真是凑巧了,我本家也是郡上的,太原郡杨家,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我也正打算回本家呢。之前我们本家有规矩,成年男子需得在外面历练五年,我这恰好是第五年结束,指不定日后咱们还能做买卖眲”
苏静森愣了半响,才结结巴巴的问道:“太,太原郡杨家?”
不怪他没见识,而是这太原郡杨家,可着实是太有名了。之前致平致安科举,他们刚到郡上,随即就听说了太原郡杨家。
那可是皇商之家,祖上三代,都是管着宫里采买的事情的。整个大华朝,估计就数杨家最有钱了。原本他们都只以为,杨掌柜顶多是有钱而已,却没想到,杨掌柜竟然是杨家之人。
苏清荷倒是请明白了,难怪之前她那松花蛋的方子,要那么高的价钱,杨掌柜都给了。想来,有杨家在后面,这个松花蛋的方子,铁定是不会赔钱的。
还有后来的棉花玉米,杨掌柜若只是普通商人,必然是没办法从这两样里面赚钱的。这世上谁都不是傻子,尤其是做生意的。
不光光是杨掌柜一个人能瞧出玉米和棉花里面的商机,就只说这小镇上,都有好几个掌柜上苏家谈过生意。可是最后,依然是杨掌柜一手全包了,连点儿肉汤都没让别人喝上,这是一般商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恐怕,就是县令也没这个能耐。
“苏老哥可别怪我隐瞒,我这也是没办法说,家族有规矩,不得泄露身份。”杨掌柜赶忙说道,苏静森连连摆手:“不怪不怪,杨掌柜这么些年没少帮我们,我也是和杨掌柜这个人来往的,可不是冲着太原郡杨家的名头来的,自是不会怪罪。既然杨掌柜也是打算回郡里的,那日后我们联系就方便了。”
“自然,若是苏老哥有什么好东西,可别忘了我就行。这是我家的地址,苏老哥有事情,尽管去找我。”杨掌柜提笔在纸上写了两行字,转身叫给苏静森,笑着说道:“苏老哥可别和我客气,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吃酒玩耍,只管去。”
苏静森应了下来,又客气了几句这才晕晕乎乎的领着苏致平他们回去,感叹了两天,但到底是和自家生活没什么大关系的,于是也就丢开不想了。
随后是八月十五,过了八月十五,就是苏清兰订婚的事情了。两家都是很乐意的,这事情办起来就快了,交换生辰八字,交换文书,然后,他们就成了未婚夫妻了。
黄员外听闻苏清兰打算上郡里去开铺子,很是大方的一摆手,将自己儿子也发配出去了:“反正他是要上郡里读书的,赶早不赶晚,这会儿去也行,亲家四弟家有两个秀才,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跟着学学,将来也好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
自然,黄宏远是不能和苏清兰住一起的。苏清兰是要跟着苏清荷一起住的,而黄宏远,就得自己揣着银子去买院子。
说着,又给苏清兰一张银票:“这点儿银钱,就当是我给你开铺子的本钱,回头你赚了钱,就当是你自己的嫁妆。”
苏清兰一瞧那面额,赶紧推回去:“这钱太多了,我不能收。”
“哎,没什么不能收的,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拿着拿着。你嫁妆丰厚了,将来还不是我孙子孙女过得好?况且,这也是你小姨的一番心意,若不是不能出门,你小姨怕是要亲自来送的,赶紧拿着吧,要不然回去你小姨可不绕过我。”黄员外很豪气,苏清兰看黄宏远,黄宏远只点了点头,苏清兰只好收了银票。
不过,这钱也确实是解了燃眉之急。之前她和苏清荷是游说了宋萍儿入股,然后宋萍儿还打算游说其他人呢,结果,大堂姐苏清花二堂姐苏清芳三堂姐苏清芬,谁都不愿意出银子,只说苏清兰和苏清荷两个毛丫头,做事不牢靠。就宋芳儿愿意相信她们,还说要去给她们当账房,也跟着出资二十两。
可到底是差得远了,又不能只让苏清荷掏钱,一时还真让他们为难了。
这下子好了,有了这一百两,她们的铺子定然是能稳稳当当的开起来的。诸事办妥,苏静森请了苏大伯苏二伯帮忙,牛车马车一起上阵,将家里的东西都给放到车子上,又借用了一下黄宏远的马车装东西,一群人这才浩浩荡荡的启程。
作者有话要说:嗯,明天开始就要换地图了~~~~~~~~~~~
☆、94大旱之年
“小荷;这天气可不咋好;你说,咱们地里的那些个土豆红薯,会不会有问题?”苏静森从地里回来;一边换掉脚上的鞋子;一边问一边的苏清荷。
苏清荷也皱眉;过了一会儿才问道:“那河离咱们家着实太远了;爹,不若雇几个人往地里担水吧?”
“那也赶不及;咱们家可是三百亩地呢;一桶水能浇巴掌大的地方。”苏静森叹气:“也不知道家里咋样;回头给你爷爷写封信回去问问。”
“家里肯定也旱了。”苏清荷郁闷的说道,这可是她头一年大规模的种土豆和红薯,要真是因为天气而让产量锐减了,那沈公子那边,可就真不好办了。
最最重要的是,当初她为了凸显这土豆和红薯的作用产量,撺掇着苏静森额外买了一百亩下等田,五十亩种了红薯,五十亩种了土豆。而那另外的二百亩上等田,她也没放过,同样是抽出了一百亩分别种了土豆和红薯。
要真是全减产了,她家今年可赔大了。
虽说她知道红薯是耐旱的,但是土豆不是啊,它得要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才行的。想了想,苏清荷说道:“爹,让人挑水浇土豆和其他作物,红薯不管了。”
“那个不管了?”苏静森立马瞪大了眼睛:“沈公子可还等着那个救命呢,怎么能不管呢?不过是一百亩地,咱们得一起浇了才行。”
“爹,真不用管,前几天我上地里瞧了,那红薯是耐旱的,你也瞧见了,地里的其他东西都蔫儿吧唧的,就红薯那秧苗还绿莹莹的,这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