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四哥这计划好,读书才是大好出路。今儿我瞧着,致平和致安也都是聪明机灵的,日后好好读书,必定能有出息。”苏静木笑着点头,苏张氏赶紧说道:“五弟,你也知道,我和你四哥,也就能认几个字,致平和致安上学要用什么东西,要到哪儿找先生,我们是完全不知道的,不知道五弟有什么建议没。”
苏静木沉吟了一下,看着苏静森问道:“四哥四嫂今儿忙不忙?若是忙的话,改日我回家了,咱们再说这件事情,若是不忙的话,咱们就先到我铺子里坐坐。”
苏静森迟疑了一下,点点头:“今儿大概是不行了,我和大哥一起来的,等会儿要到布庄买点儿粗布,还有置办点儿年货,恐怕得等你回家了。”
“那就回家再说吧,这事情可得仔细着办才行,万不能耽误了两个孩子。”苏静木笑着点点头说道,走到路口,就和苏家人分开了。
☆、读书计划
等苏家五叔身影走远了,苏静森俯身抱起苏清荷,在胳膊上颠了颠,转头看苏张氏他们:“咱们去布庄?”
苏张氏自是应了,一边往前走,一边凑到苏静森身边问道:“小荷,告诉娘,那松花蛋能煮粥能做菜,都是听谁说的?还有那方子,你之前不是说只裹了炉灰和茶叶吗?谁告诉你要放其他东西的?”
苏清荷心里郁闷的要死,三百两银子居然都没有让自家娘亲乐晕了头,然后忘记这件事情!
脑袋转的飞快,好半天苏清荷才迷茫道:“放了肉不好吃吗?”
苏致平在一边噗嗤一声笑出来,苏张氏也愕然了一下,随即笑道:“咱们小荷原来是馋肉吃了,那好,等会儿咱们买点儿肉,今儿回去炒肉吃。”
笑完了,接着问道:“那放盐什么的,还一捧黄土,两捧稻壳,都是谁教的?”
“娘做饭不放盐吗?不放盐不好吃。”苏清荷比划了一下,然后捏手指:“那埋在地里,不就是要用黄土吗?稻壳是我随便说的,反正也放不坏……”
苏静森瞧着小闺女委委屈屈的捏手指,立马心疼了:“好了好了,闺女大概是误打误撞,那会儿瞎弄弄出来的东西,这会儿便将用的东西都给说出来了。”
苏张氏立马又变得担忧了:“那若是小荷说的方子做不出松花蛋……”
“这个无妨,咱们回去也弄几个鸭蛋做着,让小荷按照一个月前的那种做,他们要是做不出来,那咱们大不了让他们过来跟着学。”苏静森倒是有些不在意,自家闺女都做出来了,还怕同样的办法不成功吗?
苏致平也跟着点头:“娘,您不用太担心了,小妹聪明着呢,上次小妹生病,那后山观里的道士不是说,小妹大难必死,必有后福的吗?”
苏张氏眼睛亮了亮,赶紧点头:“是,那个道士当时确实是这么说的,这么看来,小荷确实是个有福气的。”说着,转头看苏清荷:“今儿小荷不管想吃什么,娘都买给你好不好?”
“好。”苏清荷只要能躲过去这一关,哪怕是今儿不给她买任何东西,她都高兴的很。
一家子先去了布庄,这会儿虽然没有棉花,但是棉布还是有的。麻布棉布丝绸,一应俱全,苏张氏挑了两匹蓝色和一匹粉色的棉布,两匹藏青色和一匹暗紫色的麻布。
苏静森在一边劝道:“你也买一匹棉布吧,贴身穿着舒服。”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早习惯了。”苏张氏不愿意,苏清荷扒着苏张氏的腿:“娘,里面用棉布,外面用麻布,都用棉布,里面都用棉布。”
苏致平和苏致安也跟着劝,最后苏张氏略有些心动,迟疑了一会儿,就将那暗紫色的麻布,换成了暗紫色的棉布。
总共六匹布,一人能做两身衣服。苏清荷身量小,她的倒是能做三身还有多余的布料。
“这个是什么皮?怎么卖的?”苏清荷眼尖,瞅着柜台上放的灰扑扑的皮子,就垫着脚尖问,那掌柜的大约是瞧着前面几匹布给钱给的爽快,倒也没瞧不起苏清荷,只笑眯眯的说道:“这个是野兔皮,一张半两银子小姑娘你要是做个兔皮衣服,大概得五六张。”
也就是说,只做一件衣服,就得三四两银子了。苏清荷不用想就知道,没戏。虽然之前赚了三百两,但那都是用大用处的,完全不能浪费到这上面。
苏致平和苏致安瞧着苏清荷那可怜巴巴的样子颇是心疼,跟着瞅苏张氏。苏张氏咬咬牙:“掌柜的,能便宜点儿不?”
“不能啦,这野兔到冬天可不好找,你们也知道,咱们这儿也没个山什么的,平时就没什么兔子,难得有个,价钱可不便宜。”掌柜的摇头说道。
苏张氏想摇头,但是瞅瞅闺女,又有些舍不得。苏静森拍板:“买一张,回头给小荷做个袖手什么的,咱们大人冬天耐冻,小孩子可不经冻。”
“对呀,娘,给小妹买一张吧,要不是小妹,咱们现在……”苏致平也跟着说道,苏致安连连点头:“嗯,给小妹买吧,要是冻坏了小妹,那可就坏事儿了。”
苏清荷赶紧摇头:“我不要,太贵了,给哥哥留着以后买纸笔。”
苏张氏忍不住笑了笑,伸手揉揉苏清荷的脑袋:“买!就冲我闺女这么懂事儿,也得买个给我闺女。”说着,又掏出一串铜板,数了五串给那掌柜。
出了布庄,几个人又到东街去,那里是小商贩的集中地,平日里,谁家有什么东西要卖,也都是上这里来,今儿正好是大集的日子,所以东街熙熙攘攘的,差点儿挤不进去人。
苏清荷又坐到了苏静森的脖子上,居高临下的打量周围的小商贩,有卖肉的,有卖菜的,不过这会儿是冬天,菜还真不多,也就大白菜和萝卜,还有一些晒干的山珍,这个价钱贵,倒是很少有人问津。
另外还有卖红灯笼,门神之类的,对联倒也是有,不过不太多,一般上,这些东西都是书铺里顺便卖的,毕竟,识字的人不是大多数。
一到了集市上,苏张氏就成了领导人,她走哪儿,剩下爷儿仨也跟到哪儿,苏清荷完全是被忽略的。
从集市上出来,苏清荷手里已经多了不少东西,夹着肉块儿的烧饼,吹成一头猪样子的糖人儿,最经典的糖葫芦也没错过,吃的苏清荷直皱眉,太酸了。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了。苏清荷早在车上的时候就累的睁不开眼睛了,下车的时候更是迷糊,模模糊糊的知道有人将自己抱下来,有人给自己擦手擦脸擦脚。
最后,身子一滚,躲到被窝里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苏张氏很是高兴的招呼苏清荷:“过来,娘给你量量身子,看长高了没有,量完就做新衣服。”
苏清荷高高兴兴的张开胳膊:“娘,要往里面塞草料吗?”
“是啊,不塞草料可是要冻死人的。”苏张氏说道,苏清荷瘪嘴:“那个草料很沉,穿着不舒服,娘,我在面多穿两件衣服好不好?”
“好,给你做了新衣服,你在里面穿一身,在外面穿一身。”苏张氏想了想,很痛快的答应了。苏清荷四下瞅了两眼,没瞧见苏静森和两个哥哥,就又问了苏张氏。
“你爹去里正那里看看,明年咱们家买点儿地,看好了就先划下来,开春就能直接播种了。”苏张氏解释道:“你大哥和二哥出去玩了,等会儿回来。”
苏清荷嫌天太冷,就一直躲在家里不出来。苏张氏见她乖巧,就给她根针,指点她跟在一边缝罩子,这个很是简单,只要缝的密实,不让里面的草料漏出来就行,苏清荷倒是干的得心应手的。
过了四五天,在苏清荷的新冬衣出炉之后,在外面玩耍的苏致安跑着回来了:“娘,五叔回来了,爹让你过去呢,说是商量我和大哥读书的事儿。”
苏张氏一喜,赶紧起身:“真的?在你爷爷家里?去将今天早上我蒸的几个包子拿上,咱们到你爷爷家里。”
苏致安应了一声,苏清荷也赶紧出门:“娘,我也去!”
到了苏爷爷家,苏清荷也见到了传说中的五婶——之所以是传说,那是因为从苏清荷醒过来到现在,差点儿连整个柳村的人都认识了,唯独没见过这个还算是亲人的五婶。
苏五婶是镇子上长大的,当年苏家家贫,好不容易凑够银子送苏五叔去读书,却没多余的银子让苏五叔买书。于是,苏五叔就常到书铺里看书,去的次数多了,就遇见了苏五婶。
后来,苏五叔考上了秀才,苏五婶就嫁给了苏五叔。再后来,苏五婶的爹过世了,苏五叔就继承了那个书铺。
“小荷长的越发漂亮了。”苏五婶笑着拉了苏清荷到自己身边,赞了两句:“比以前文静多了,可比我家那泼猴乖巧,来,这是五婶给你买的零嘴儿,看喜欢不喜欢。”
话虽然说的温柔可亲,脸上的笑容也挺温和亲切,但苏清荷总觉得,带着一股子疏离。想了想,也觉得没什么,本来就不是一路人,没必要太热络了。
“谢谢五婶,我很喜欢。”捏了那点心包,苏清荷笑着道歉,然后依到苏张氏身边。苏张氏客气了两句,就去专注苏静森和苏静木的谈话去了,什么都没两个儿子的前途重要。
“要我说,自是送到镇子上读书更好,镇子上有个学堂,那教书先生是个落第举人,学识也都不错的。束脩是一年五两银子,就是离家远了些,不过倒是能住在我那里。”
苏五婶的脸色沉了沉,不过最终也没说什么。
苏静森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我可是知道的,你那里就几间房子,他们去了根本没地方住。镇上也不远,驾车不过半个时辰,真不行,我就接送他们。”
☆、准备进镇
“四哥有没有想过在镇上买房子?”苏静木沉吟了一下问道,苏静森笑着摇摇头:“还不是时候,我们才刚赚了一笔,若是没点儿计划,那就是坐吃山空了,我计划着,是先买地,过两年,致平和致安若是出息了,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去了,这次要是买房子,估计就不剩下多少了。”
苏静木赞同的点点头:“总之,我的意思就是,让致平和致安到镇里上学,我那儿的书,他们要是想看,也能过去借两本看看,纸笔什么的,也从我那里拿就行了。”
苏张氏迟疑了一下:“这个,五弟啊,小李庄也是有个学堂的……”
“四嫂,要我说,既然你和四哥是打算让致平和致安读出来个好结果的,那就不能在小村子里的学堂耽误了,镇子上的人家,有点儿钱的,都是五六岁启蒙,十二三的时候就考童生了,致平今年是十岁吧?致安今年也有八岁了,他们两个耽误不起啊,比别人上学晚了,要再没个好先生教着,那可真是白白浪费了束脩。”
苏静木慢慢的说着,转头看苏致平:“致平,你和致安两个人独自去镇上,觉得害怕吗?”
“不怕。”苏致平立即摇头,转头去看苏张氏:“娘,我和弟弟去镇上上学好了,我们两个年级也不小了。要真是天气不好什么的,我们也可以住在五叔家里。”
苏张氏叹气:“你们是不知道,前几年,咱们镇子上还有被拐卖的孩子,你们两个不害怕,我却是不放心你们的。万一你们要是遇见点儿什么……”
“这样吧,我送两个孩子上学。”苏静森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拍板做出决定:“每天来来回回加起来也不过是一个时辰,明年咱们家里买地了,我也忙不过来,肯定得请短工,到时候我也能抽出时间来。农闲的时候,那更没问题了。”
见一家之主都发话了,苏张氏也就没意见了。
苏静木见事情确定下来了,就笑着转头说道:“我让你带回来的东西呢?”
苏五婶扭扭身子,转身到里屋去拿了包裹过来,直接递给苏静木:“这里。”
苏静木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两套笔墨砚台,和两本书,一叠子纸:“你们两个要读书,这是好事儿,我这个当叔叔的也没什么好送你们的,就这笔墨纸砚,你们日后可要好好念书,这样才对得起你们的父母,才能为我苏家争光,知道吗?”
“知道,谢谢五叔,我们一定会好好念书的。”苏致平上前接了东西,和苏致安一起给苏静木鞠躬行礼,在一边当了半天隐形人的苏爷爷这才高兴的说道:“好好,我们苏家,总算是又出了两个读书人。今天我高兴,孩子娘,做点儿好菜,我们爷儿几个喝两杯。”
苏奶奶笑盈盈的应道:“好,正好静木回来带了点儿肉,中午做点儿好菜。”说着,就要起身下厨,苏张氏赶紧跟过去:“娘,我来就好了,您坐屋里歇着。”
“你又不知道东西在哪儿放着的,我给你说说,咱们一起做。”苏奶奶拍拍苏张氏的手笑着说道,苏五婶在屋子里站了一会儿,转身回自己房间了。
苏家的老宅子,也就是现在苏爷爷和苏奶奶住着的地方,是有三间正房,两间西厢,以及两间东厢的。当年分家,苏家老大和苏家老二先分出去,西厢住着老三一家,还有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