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接下来还要拜见几个妃子,当今皇上身强体壮,儿子都有十几个,除去贵妃生的那四个儿子,四个妃子都都是有儿子傍身的。在后宫,也算是有面子,所以苏清荷都得走一趟。
收获了不少赏赐,等苏清荷出宫的出宫,已经是差不多中午了。出了宫门上轿子,伸手往背后摸了一把,果然是满身的冷汗。吁了口气,苏清荷靠在轿子上,盘算着得赶紧先离开京城才行,再多呆几天,指不定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回到四皇子府,没看见苏致平和苏致安,苏清荷就有些疑惑,问了苏张氏才知道,今儿四皇子举办了一个什么诗会,他们两个也参加去了,也算是见见世面。
苏清荷这个县主其实身份也不算是很高,若是在唐朝宋朝,这县主还能有个封地什么的,另外还有独立的县主府,以及配套的下人。
可是这个朝代的县主,也就光顶着个名头了。连王爷什么的都没封地了,她这个小小的县主,能领着俸禄就不错了。至于分到她名下的下人,这些是有的,县主府也是有的,只是,县主府是盖在京城里的。
苏清荷不想留在京城,而之前皇上册封的圣旨没说让苏清荷必须留在京城。所以还是苏致平问了四皇子,将县主府暂且交给平嬷嬷打理之后,苏清荷就只带着嬷嬷丫鬟跟着回太原郡了。
这些嬷嬷应该是内务府安排的,可正好苏清荷和大刘嬷嬷小刘嬷嬷以及平嬷嬷王嬷嬷等人熟悉了,四皇子索性大方的将四个嬷嬷给分到了苏清荷名下。
反正这几个嬷嬷年纪也不算大,最大的也才四十多岁,还能干个一二十年。而之前四皇子说接了她们来府上荣养,不过是记在他的名下,让这几个嬷嬷出宫了而已。
四皇子问过她们之后,她们也都愿意跟着苏清荷。毕竟,四皇子对她们虽然不错,但毕竟四皇子府有配套的嬷嬷太监,将来有了四皇子妃,那也是有四皇子妃带来的嬷嬷的。她们能做的,真是不多。
整日里闲着,都将人闲出毛病来了,所以,就从四皇子手上转到了苏清荷名下了。
另外县主府外院的管家,也是内务府分下来的,是个太监。苏清荷只到那县主府转了两圈,里面还是空荡荡的,只有家具什么的,摆设也不多。
苏清荷也只感叹了一下将来上京之后有地方住,不用去租客栈院子了,也就丢开不管了。对她来说,这个宅子更像是意外之财,有了高兴,没了也没啥不高兴。也就不是那么上心了,反正也不能租出去,就只好这么放着了。幸好县主是有俸禄的,要不然,这一院子的下人,还真不好养活。
等他们动身回太原郡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四皇子还特意派了一队士兵沿路保护,带着一大堆的特产,苏家总算是启程回去了。
“还是家里舒服。”苏清荷一进门就扑到自己床上,后面小刘嬷嬷绷着脸:“姑娘,要注意形态,就是在自己房间里,有人在跟前,那就得注意着。”
苏清荷也知道小刘嬷嬷就是这么个脾气,轻咳了一声坐起来,笑着叫了红绫她们进来:“这是小刘嬷嬷,以后就是我的教养嬷嬷了,我房间里的事情,都交给小刘嬷嬷管着,你们可不要惹小刘嬷嬷生气。日后,有空了就跟着小刘嬷嬷学规矩,小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规矩可是最好的。”
包括云暖云朵都赶忙应了,又给小刘嬷嬷行礼。
大刘嬷嬷是跟着苏张氏了,她为人温和,正好帮着苏张氏管家。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这个县主府,很显然,这是花开瞎写的,按说公主郡主县主一类的,都是出嫁之后才有自己的府邸的,出嫁前是要住在娘家的,但是鉴于咱们的小清荷是特殊情况,她娘家不显,所以就当是皇上额外的赏赐,大家表计较哦~~~~~
110衣锦还乡
果然这行家出手就是不一样,原本苏家买了下人;但是行事方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总带着几分大家混居在一起的感觉,而不是上下分明的阶级感。
现在有了大刘嬷嬷和曹管家内外分别一手抓;到了十二月底的时候,苏家的风貌已经大有变化了。至少;现在苏张氏吩咐一件事情;那下人不是东问西问的拖沓了。
这转眼间到了年底,苏家就开始商量着回家过年的事情了。这会儿就讲究个衣锦还乡,苏家好歹也是上过京城见过皇上的人了;怎么能不回家显摆显摆?就是他们自己想低调,那还有亲人朋友宗族村子镇子县里呢;总得回去应付应付才行。
所以刚进十二月,他们家就开始准备了。因为这身份上去了,所以这回家带的东西,也得千挑万选才行。档次低了不行,档次太高也不行。
最后还是大刘嬷嬷给出的主意,从绣坊里拿的布料,档次不同的,各挑选了十来匹,另外是绢花银簪银镯子之类的,也各自备上十来套,专门备着回去送人。
还有特意给苏爷爷苏奶奶买的年礼,不过这会儿先买了布匹什么的,菜肉米粮这些,等到了镇子上再买也行,省的拉回来拉回去的费劲儿了。
到了腊月初五,他们就开始往家里去了。
刚到县城门口,还没进去,就先瞧见老三苏静林领着两个侄子——苏致山和苏致岩等在那儿,幸好苏致平和苏致安之前因为坐马车太憋屈了所以在外面骑马,要不然,真能错过了。
苏家刚买的下人,可都不认识苏家的三老爷苏静林。
“三哥,咋在这儿等着?”苏静森赶忙出了马车,苏静林嘿嘿笑着拍拍苏静森的肩膀:“老四啊,了不得啊,我之前听说,你见到了皇上?皇上还封你做了个什么什么官儿?”
“三哥,你听岔了,哪儿是什么官儿,就是个员外,跟咱们镇上的黄员外差不多,只不过他的是花钱买的,我这个是皇上亲自封的。对了,你们啥时候来这儿等着的?”苏静森哭笑不得,解释了一番,又看苏致山和苏致岩:“可把致山和致岩冻的,脸都青了。”
“一大早就等着了,咱爹收着你的信儿了,就让我一大早过来了。”苏静林笑呵呵的说道,往后看了一眼:“侄女儿呢?我还听说皇上封侄女儿当什么县令了,是真的?女人还能当官儿?”
“你都打哪儿听的啊,没那回事儿,咱们赶紧先回去,爹娘恐怕也等急了,有啥话,咱们回去一起说。”苏静森笑着说道,伸手指了指后面的马车:“三哥,咱们坐后面那个?前面那个都坐满人了,你弟妹还有侄女儿,还有清兰,几个丫鬟什么的,坐不下了,咱们坐后面,致山和致岩也上来。”
苏静林有些犹豫:“咱们这可还有牛车呢,都坐上去,那牛车咋办?”
“让人来赶着。”苏静森朝后面招呼了一声:“乔安,赵平,你们穿的厚不厚?过来赶着牛车。”
后面应了一声,出来两个中年人,正是之前苏家买的两户人家里面的男人,一个憨厚,一个机灵,上前行了礼,都说自己穿的挺厚的,两个人挤上了牛车,跟在马车后面。
一进柳村,苏致平和苏致安就发现,这阵仗更大,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在村口守着了,就连外村都来了不少。苏致平和苏致安赶忙下马,和下了马车的苏静森一起给苏爷爷苏奶奶磕头行礼:“不孝儿(孙)给爹娘(爷爷奶奶)磕头了。”
苏爷爷一把扶了苏静森,苏奶奶一手抓了苏致平一手抓了苏致安,两位老人家将他们给拽起来,一脸激动:“好好好,回来了好,回来了好,饿了吧?渴不渴?快,回家去,家里有热饭热汤,你们家里灶膛还是冷的,今儿就在老宅吃饭,正好你们兄弟也聚聚,对了,你媳妇和小荷呢?还有小兰,也都来了吧?快别下车了,外面冷。”
苏张氏和苏清荷苏清兰哪儿敢不下车啊,前面爷儿们都磕头了,她们要是不下车,那可说不过去,几个人赶忙过来也跟着磕头,苏奶奶和苏爷爷受了礼,也将她们给拽起来。
那边苏静森已经和里正寒暄开了,苏致平和苏致安则是笑着回答乡亲们的问题,一路热热闹闹的回到了老宅,里正拍拍手说道:“行了,知道大家都是盼着静森兄弟一家的,不过呢,他们一家子刚回来,这热饭热汤还没用一口呢,咱们也别在这儿挤着了,让老苏家的人自己说说话儿。”
苏静森赶忙说道:“大伙儿来接我们,也是有心了,回头我请大伙儿吃饭。”
众人哄闹了一会儿,在里正的劝说下,也都一一离开了。里正笑呵呵的拍拍苏静森的肩膀:“我早就说,老弟是个有福气的,看看,可应了我的话吧?”
“哈哈,要不是浩明侄子,我们也没这福气,里正大哥请进请进,这次回来,我可是给里正大哥带了好东西呢,里正大哥不是最爱喝两口吗?京城的状元红!”
苏静森挤眉弄眼的说道,里正佯怒:“怎么,还叫我里正大哥啊?”
“宋大哥!是我叫错了,等会儿我自罚三杯!来来来,咱们进去喝两口。”苏静森说着就拽着里正往里走,里正赶忙摆手:“那可不用,我也不耽误你们一家团聚,这刚回来,事情也多,等你安置下来我再找你喝酒,不着急不着急,你赶紧进去吧,苏大叔和苏大婶一大早就等着你们了,这天儿冷,可别让老人家受冻。”
说着,使劲挣开了苏静森,急急忙忙的走回去了。苏静森追了两步没追上,只好转身回家去了。
老宅子不算大,所以装不下太多人。苏致平先吩咐了曹管家将大丫鬟小丫鬟领到自家院子里,只留下了给苏爷爷苏奶奶买来的下人。马车也只留下了装着年礼的那个,剩下的,也都赶到苏家去了。
“儿啊,快吃。”苏奶奶到厨房先端了热汤:“这可是我昨晚上就熬着的,这会儿正好吃,快,多吃些。致平,致安,快些吃,小荷也多吃,看着小脸瘦得。”
苏爷爷坐在上首,笑呵呵的瞧着他们先喝了半碗鸡汤,这才问道:“老四,之前你写信说要进京面圣,那是咋回事儿?皇上还封了你个仁善员外,这个是干啥的?”
他们家本来就是老百姓出身,也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所以苏静森就一边喝鸡汤,一边将事情说了一遍:“这个员外也不是干啥的,就是个名头,和黄员外一样,不管事儿。倒是小荷那个,我打听过了,公主下面是郡主,郡主下面是县主,这个可尊贵着呢。”
“真的?”苏奶奶大喜:“这个公主我知道是皇帝的女儿,郡主和县主是干啥的?”
“郡主是王爷的女儿,县主是郡王的女儿,奶奶,这个就相当于唱大戏的时候,封了个什么一品夫人之类的,县主还在一品夫人上面。”苏清荷胡扯着解释道,苏奶奶不管听没听懂,只顾着跟着乐呵:“那咱家可就是出了个贵人了?这可太好了,我孙女儿就是能干。”
说着又看苏张氏:“都是你将孩子教的好,当年我就说你是个好的,这么些年,多亏了你了,你就是我们老苏家的大恩人。我得多谢谢你,若不是你,老苏家哪儿能站起来啊。”
“娘,可当不得您的谢,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苏张氏赶忙摆手笑道,苏奶奶连连说好,又转头说苏静森:“以后可得对你媳妇儿好点儿,可不能学那些坏胚子,一有个钱,就赶紧张罗小妾什么的,今儿我这话就放这儿了,咱们老苏家,没那规矩,不管将来当多大的官儿,不能纳妾!”
苏静森有些惊愕,随即赶紧拍胸脯保证:“娘,我是那种人吗?您放心,我以后保证只有孩子娘一个媳妇儿,我年纪都多大了啊,哪儿干那事情是不是?”
“还不是那黄员外,家里有个钱,光是小妾就有七八个!”苏奶奶颇为不屑的说道:“这女人一多,就容易闹事情,你们是不知道,前段时间你们没回来,黄员外那大老婆,又将一个小妾给赶出来了,可怜那姑娘,就穿着一身单衣服,差点儿没冻死。呸呸呸,大好日子的,不说这个晦气事情。后天可是腊八了,大家都在这儿吃饭才行。”
“娘,都听您的。”大伯娘苏李氏在一边笑着说道:“只是我瞅着四弟妹家人不少,咱们是不是得多准备些?”
“这个不用,咱们一家子吃饭,不用外人,只让他们在我家自己吃就行了。对了娘,我们给您买了几个下人,以后您和我爹,就光享福了,有啥事情,吩咐一声就行,可不用自己干了,您和爹年纪也不小了,可得注意着身体。”
苏张氏连忙说道,又叫了人过来:“这是赵老三夫妻俩,这是齐狗蛋一家子,都挺能干的,赵老三家的会做饭,齐狗蛋家的会浆洗衣服什么的,地里的活计也是会两手的,他们卖身契在我手上,也不用担心不听话什么的,您和爹尽管使唤。”
本来苏张氏是打算买几个小丫鬟的,但是大刘嬷嬷说,小丫鬟恐怕不会安生呆在村子里,苏张氏这才改了主意,一家子也比较方便,将来还能放到别的地方去用。
这可把苏爷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