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罪案





薄   ?br />     “啊?……”江续、翟广大吃一惊。    
    “除了我,谁要是动一动,车就会爆炸。”汪学成神秘地眨眨眼:“我主要是怕阿拉善右旗那小子,不通过我们把车卖了,多了个心眼。”    
    其实,江、翟二人心里明白汪学成的鬼心眼,他是对他俩不放心,只好暗暗叫苦。    
    “车还没脱手,后患无穷,不如把它开到阿拉善右旗荒芜人烟的地方炸掉算了。”    
    “炸掉?”江续大惑不解。    
    “对!不能因小失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汪学成眼珠瞪得像鸡蛋。    
    “也是……”江、翟佩服大哥的高明。    
    尔后,他们几次想把车炸掉毁灭罪证,种种原因没有得逞。    
    “另外,二弟,三弟!咱们还得想想,如果公安怀疑上我们……”汪学成捻着稀稀拉拉的胡须。    
    “那咋办?”江、翟嘴巴大张,不知所措。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汪学成来回踱步:“事往好处办,要往坏处想,还得多准备些炸药,万一被公家怀疑,我们就抢先炸掉公安刑侦大楼……”    
    “啊?……”江、翟惊得欠起屁股。    
    “然后,咱们再炸市政府大楼。”汪学成牙齿咬得格嘣响。    
    “为啥?”江、翟不明白。    
    “为啥?!”汪学成清清嗓子:“咱们把公安的刑侦大楼和市政府大楼一炸,他们只忙着处理后事,就顾不上抓我们了,我们可趁空溜之大吉。”汪学成摇头晃脑。    
    “对呀!大哥说得对。”江续一拍手:“姜还是老的辣。”    
    “大哥就是大哥,不愧多吃几年干饭。”翟广赶紧讨好。    
    汪学成无声地笑了。江续不住地默默点头。翟广龇着牙,兴奋得不住地用袖子擦额头的汗。三人痴心妄想地得意忘形了。    
    几天后,他们搞来几十包烈性炸药,装进一黑色提包,并接好了引信和电雷管。    
    他们多次去察看预谋爆炸的地形、地点,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爆破方案。    
    金昌的四月,泛青的树木开始鼓起胚芽,百花盛开,万木葱茏的时节即将到来。然而,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里,一种潜在的危险,疯狂的阴谋正在威胁着人们。    
    


第一章 1号大案重中之重的案中案

    入夜,市公安局大楼灯火通明。四楼,指挥中心会议室,“百日严打”第二次清查搜捕集中统一行动电话会正在紧张召开。    
    会议桌前依次坐着市委书记蒋延东、市长甘庭德、主管政法的常务副市长王多民以及市、区人大、政法委和公、检、法、司等领导。    
    B人车失踪已经三个多月,公安出动警力上千人次,审查嫌疑人几百名,至今没有结果。这事,像一团迷雾缭绕在人们心头。    
    联想到以前几起出租车被劫案,B会不会……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各种传闻和猜测令人不寒而栗。尤其是出租车行业的司机们更是人心惶惶,几乎达到了谈车色变的程度,公安局上下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电话会后,市领导和局领导又把这事作为“严打”重中之重提到会上。局长廖原用手指狠狠地敲着桌子:“B人车失踪,在全市影响很大,市领导也非常重视。甘庭德市长要求我们要把这件事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来看,这起案件直接影响到我市社会治安稳定和改革开放,讲政治,维护治安稳定就是要落实到每一件事上……”廖局长越说越激动,最后,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刑警支队长杨有清。    
    此时,杨有清浓眉紧蹙,神情严肃,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曾任永昌县公安局局长的他,具有扎实的实战经验。他向廖局长点点头,眼里透出一种刚毅和自信。    
    之前,他多次召集下属研究查找方案,并把汪学成纳入视线,只是尚无有力证据。眼下,他手下的刑警二大队正在全力出击。    
    十天前,一条线索使杨有清为之一振。侦查员曾祥军通过半个多月的内查外调,有一外号“海蠓”的人有盗窃摩托车嫌疑。    
    杨有清当即喊来王兆福、李占东,果断指示:曾祥军摸到的这条线索要一查到底,决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刑警二大队的案情分析会上,个头不高机灵精明的曾祥军沉默中眼珠一眨:“海蠓是海中的软体动物,这人的外号叫它老家有可能是沿海一带人或许与沿海有关。”他每遇到难题善于联想和推理。    
    他的话很有见地,李占东表示赞同,经认真分析很快形成一套方案。于是,重点排查对象的名单迅速列出来。各派出所户籍室的微机“咔哒”响个不停。查询——分析——核实,几个昼夜的辛苦,曾祥军终于查到了外号叫“海蠓”的盗窃摩托车犯罪嫌疑人。证据在手,刑警二大队快速将其秘捕。    
    顺藤摸瓜,扩大战果。5月27日下午6点多,李占东刚从守候点下来,准备再给守候的队员们买些方便面,前脚刚进办公室,报话机传来副大队长吕培禄带曾祥军、祁世军抓获盗窃摩托车团伙首犯的消息。    
    李占东黑瘦的脸流露抑制不住的兴奋,这位一向以沉着老练善于敢打敢冲闻名于全局的34岁的大队长,下陷的眼眶里激动得溢满了泪水,艰难的十天十夜,他带领二大队全体弟兄,昼夜守候在犯罪嫌疑人可能落脚的几处窝点。饿了,他们啃包方便面,渴了,喝口凉水,没吃过一次热饭,没喝上一口开水,没沾过一次炕席。十天下来,弟兄们的胡须都有半指长,脸瘦去一圈。杨有清心疼了,要在往日,他准给弟兄们放两天假,让他们美美睡上一觉,可现在不能啊,犯罪分子一天不归案,老百姓的人、财、物就多一分威胁,或多一分损失。    
    杨支队长听完汇报后,他与郑银生跟大家一一握手,问寒问暖。随后,命令王兆福率二大队人员分兵三路,连夜出击阿拉善右旗、民勤、永昌等地抓人追赃。    
    凌晨5点,刑警大院先后响起汽车的马达声,三路人马凯旋而归。团伙中7名成员被擒,追回摩托车14辆。    
    一直没有合眼的杨有清、郑银生赶快奔下楼来。    
    秘书室主任赵强敲开商店的门,买来两箱“康师傅”,给大家改善夜餐生活。他们三人每人提一个大暖瓶,给队员们泡方便面。有的队员刚吃上几口,就趴在桌上打起呼噜。    
    东方深黑的天幕上挂起了启明星。刑警支队和二大队的头头们揉着充满血丝的眼睛,又聚集在杨有清的办公室。    
    杨支队长在认真地听取每一个人的发言后说:“这个盗窃摩托车团伙活动猖狂,犯罪事实严重,背后很可能有更大、更深的罪行。要在深挖这伙团伙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战果。”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一条思路就这样形成了。    
    突击审讯,各个击破。口供笔录在逐渐加厚。    
    攻坚战中,一盗车贼供述:听别人说,河西堡八一水泥厂有个翟广的人偷过几辆摩托。冯宏庆心头一振,这与汪学成提供的线索有相同之处。    
    兵贵神速。早八点半。王兆福、冯宏庆、李剑、祁世军驱车前往河西堡、永昌抓捕翟广。    
    河西堡派出所姚所长听取情况介绍后,马上集合管段民警调查了解。    
    狡猾的翟广不吃窝边草。    
    飞转的车轮又把他们载向八一水泥厂。保卫科的同志说:“翟广好长时间没来上班了。”冯宏庆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着:翟广,永昌县六坝人。    
    王兆福他们没有泄气:就是挖地三尺,也得把你翟广挖出来。    
    北京吉普在六坝村边停下。车上跳下四个翟广的“朋友”。    
    “你们找谁?”翟广的父亲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民,憨厚的脸上刻满了皱纹。    
    “我们是翟广的朋友,路过这儿,想来看看他。”王兆福回答。    
    “噢,请坐,请坐!”翟广父亲热情地搬凳子让座。    
    刑警们心里有点内疚,真有些不忍心和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说谎。    
    “翟广好长时间没回家了。”老人摇头叹气。    
    从翟广家出来,看看表已是两点多,四人饿得肚子咕咕叫。李剑买来方便面,一人一包,边啃边往永昌县城赶。    
    这天,是农历四月八。永昌古城一年一度的庙会。小城的街道上挤满了四面八方的人,店铺、摊点林立,叫买声此起彼伏,城内一片人的海洋。县局刑警队的民警们大都在庙会上执勤,王兆福他们挤进人群,好不容易找到他们。翟广在永昌无前科,他们不了解这个人。刑警们没有失望,在古楼附近各饭馆梳蓖子。    
    那次,汪学成告诉冯宏庆,翟广在永昌牌楼有个亲戚开饭馆。(后证实是假情况)经分析断定汪学成所说的牌楼就是城内著名的钟鼓楼。    
    永昌钟鼓楼又名声教楼,位于永昌县城四街交汇处,明代万历年间所建,高245米,中呈拱洞,通过四街,飞檐斗拱,四面悬巨匾,整个看去雄伟壮观,钟鼓楼上两块巨匾上的大字“民淳俗美”、“威宣沙漠”,雄浑古朴,赫然醒目。绝不能让犯罪分子在“民淳俗美”的金昌大地上作祟,一定要查清B人车失踪下落,扬我公安雄风,打出严打声威,“威宣沙漠”。刑警们心潮难平,两眼冒火。他们巧妙地在各个大小饭馆侦查翟广的下落,老板和服务员虽然很热情,但不知道这个人。    
    刑警们饥肠辘辘,饭馆炒菜的香味一股儿一股儿地往他们鼻子里钻,他们没有时间消受,只是干咽唾沫。这一天,刑警们没有大的收获。晚上,审讯盗贼连轴转。有人又吐出:汪学成帮盗窃摩托车团伙首犯往阿拉善右旗销赃一辆摩托。刑警二大队的弟兄们又一阵激动,于是,抓捕汪学成、翟广的大网在全市悄悄拉开。


第一章 1号大案令人激动的传呼

    五月二十八日,天空晴朗,艳阳高照。汪学成躲在自家的房里,他没有勇气拉开窗帘,他讨厌明媚的阳光。他不敢出门,更不敢上街,蹲在屋子里像蹲监狱。金昌电视台天天滚动播出全市“严打”消息。这当儿他禁不住又扭开电视开关,伴随着播音员那清晰圆润的声音,屏幕上显现出公安干警威武雄壮的出击场面:5月27日晚,我市1500余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保卫干部,在全市展开第二次集中统一清查搜捕行动……”    
    汪学成心里七上八下打鼓跳,脊梁骨渗出冷汗,连咳嗽都不敢大声,走路都不敢踏响楼板。他不能坐以待毙,决定再探听一下虚实。于是,他抓起电话,给冯宏庆拨了个传呼。这时,冯宏庆正在市区某处守候。突然,腰间的BP机响起。他取下传呼机一看,浑身的血液似乎停止了流动,呀!这不是汪学成打的传呼吗?汪学成呀,汪学成,你终于露面了。他先是一怔,后是大喜。    
    这几天,刑警二大队全体出动,架网布控,昼夜守候,只要汪学成一露头,即可成为瓮中之鳖。老奸巨滑的汪学成始终小鬼不露面,刑警们心急火燎,眼熬得通红,嘴唇上起泡。经分析,汪学成很可能还要与冯宏庆联系,故不可打草惊蛇,操之过急,在严密控制中,引蛇出洞。    
    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冯宏庆飞身下楼,马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顺手掏出两张十元票往司机怀里一塞:“快……公安局刑警队。”    
    5分钟后,冯宏庆跳下车没顾上司机找钱就直奔值班室。    
    “快快快,快去抓汪学成!”冯宏庆风风火火,十万火急。    
    市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和二大队探长高峰、侦查员曾祥军、雷小宁、李剑正在值班。    
    “在哪里?”大家“霍”地站起。    
    冯宏庆准确无误地报出地址。    
    “我在电话上稳住他。”冯宏庆扬起剑眉。    
    抓住战机,事不迟疑。副局长果断地决策。短短的两分多钟,抓捕汪学成的方案形成。高峰等四人顶上手枪子弹,即刻出击。    
    “一定要稳妥冷静,千万不可冒失。”临出门冯宏庆一再叮咛。    
    马路上,小巷里。高峰四人说说笑笑,行动自然,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别人眼里他们是一群前往快速办事的小伙子。    
    4分钟后,他们来到汪学成家楼下,高峰他们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楼梯上,他们的脚步轻得相互间几乎都听不出来。    
    汪学成家门口。曾祥军、雷小宁、李剑左右隐蔽,高峰屏住急促的呼吸,抬起右手……。    
    值班室。冯宏庆激动得涨红了脸,情况告诉他,必须稳重再稳重,他深知汪学成心狠手毒,万一说话不慎或流露出急躁将给抓捕带来很大困难,或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冯宏庆的心怦怦跳个不停。他稳稳神,抓起话筒,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