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斗:素颜倾城
灵珊将洗漱水放在桌上,程文晟往水里漂了一眼,只是清水。刘芷荷取了一张白毛巾用水濡湿了之后,就放到了脸上,轻轻地擦去未消去的睡意。
在府中,就算是最低等的丫鬟,也会用些东西洗脸,要么就往水里滴一些香油,要么就用一些花精,以至于一洗完脸,整盆水都变得混浊,可是看看刘芷荷用过的水,就跟刚端出来没什么两样。
灵珊端着刘芷荷用过的水就要往外走,被程文晟叫住了。
“不用准备什么姜茶了,铺子里面还有事,我该走了。”
刘芷荷只是坐在椅子上,给自己沏了一杯茶,程
文晟说要走,她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像这个人只是空气。如果不是她在凉茶入嘴之前说了句让灵珊去送他的话,他可能真的要怀疑她是不是失聪了。
“不管如何,还是谢谢你们昨晚上的照顾。”
见刘芷荷还是没什么反应,程文晟也懒得在这里碰灰了,抬脚走出了流香园。
“没想到这个三少爷还挺知礼数的。”
见他一个少爷还会和她这种卑微的丫鬟道谢,灵珊忍不住有感而发。
刘芷荷将手中的杯子重重地往桌上一放,杯中的水也在这时候溅了出来,落在了她的袖子上,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你知道什么,别人三两句话就把你骗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呢!”
这几乎是灵珊伺候刘芷荷这些年来,第一次见她发脾气。而且从刘芷荷的语气中,这顿火不是冲着自己来的,明显是冲着三少爷去了。
“姑娘,你怎么了?”
灵珊正在想着将事情问清楚的时候,就听得门外传来了陌生的叫唤。
“刘姑娘在吗?”
第一百九十七章 红梅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这倒是稀奇了。
先是从来没踏过流香园的程文晟醉倒在她门前,现在居然也有人会找她了。
刘芷荷和灵珊对接踵而至的怪异情况都说不出一个缘由来,最后还是灵珊出去接待客人。
“姑娘,是管家派人送衣服过来了。”
灵珊站在门口,对屋内的刘芷荷喊道。
刘芷荷将房门拉开,果见一位丫鬟举着托盘,上面大概有好几件衣服呢。
“让她进来吧。”
灵珊让开身子,让那个丫鬟走了进来。
丫鬟将衣服放到桌子上,不着痕迹地四下打量了一下房间,这才和刘芷荷行李告辞。
“总感觉这人有点问题。”
灵珊一边查看着衣服,一边喃喃念着。
除了沈如颜,哪个人进门来不是把东西丢了就走了的,更有连门都不敢进的,生怕和刘芷荷扯上什么关系,避她如瘟神。这个丫鬟不仅从容不迫地进了门,还逗留了那么大一回,这也算是破天荒的头一人了。
“我还有什么是能被他们算计的,别想那么多了,拿去试试吧,看合不合身,也好及时通知那边改尺寸。”
刘芷荷望着这一无所有的房间,忍不住自嘲起来。
灵珊想了想,觉得她家小姐虽然说得有些消极,但还是在理的。点点头,将自己的衣服挑出来,退下去试衣服去了……。
元宵节
终于,到了元宵节,也就是沈如诗出嫁的当天。沈如颜起了一个大早,和程文轩回到了沈府。程文轩见到林城,脸色还是有些不悦,不过好歹是没把他少爷脾气摆出来。
在仆人们欢天喜地地欢送下,沈如诗总算是坐上了花轿。沈如庭和二娘同去送亲,沈府这边,就由沈如颜打理。送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往林府去了。
送亲的队伍一走,这府中就安静了许多。往后也将安静许多,仆人们做事都带着笑意,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们真心为自己的主子找到了好归宿而高兴呢。
忙到黄昏的时候,客人就三三两两的少了起来,沈如颜也总算是卸下了重担,走到了兰曦苑的院子,却被娘亲身边的丫鬟兰儿拦住了。
“兰儿,你怎么来了?”
“大小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娘找我?”
沈如颜点点头,跟着兰儿过去了,程文轩一直在门口等着沈如颜,听到了她的声音,本想过来找她的,没想到被兰儿捷足先登,这也让程文轩将两人谈话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听进去了。
他早就派人去调查过沈府的事了,虽然关于沈如颜的信息,他还是一无所知,但是对沈府的情况,他还是已经有了个了解的。
沈如颜虽然是嫡出,又是长房,但是因为沈夫人的懦弱,导致在二房进门之后,大房一直备受欺辱。
沈二夫人就和他程府那个让人不省心的二娘一样,最是个刁蛮泼辣的角色。但是程文轩很清楚,虽然二娘泼辣,但是还是不敢惹自己娘亲的。
这沈府中的情况就不同了。
光用想的也想得到,沈如颜在少年时候,肯定是吃了不少苦的。
听说沈如颜还有一个妹妹,姓沈名如雪,在多年前,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丧生火场,沈家人视这个三小姐为家族耻辱,甚至将她从族谱中除了名。沈如颜和这个亲妹子极为要好,据说在如雪出事了之后,她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喜怒不行于色,永远都是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并且只有在燕儿逗她的时候,她才会露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其他人见着她的时候,永远都是一副冰块脸。
据说,不仅仅是沈如颜,就连沈家的二少爷沈哲翰也是,在沈如雪出事之后,两姐弟的性格竟然变得出奇一致。也正是因为沈哲翰这种性格,才让他以一种强盛的姿态在诡谲变幻的商场打出一片天地。
对这个沈哲翰,程文轩无疑是欣赏的,这种欣赏,是在听墨书说了他的才华之后,才油然而生的。与他的容貌无关。
只可惜沈哲翰是个男儿身,他有着梦中仙子的容貌和他颇为欣赏的,像沈如颜一样出众的才华。这样的人,才是他一生追求的伴侣。
只可惜,天意弄人啊。
越接近沈家的人,程文轩就越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
他似乎在因为沈如颜淡忘那个仙子,又似乎在因为沈家人,而一遍遍地再加深对那位女子的印象。
对自己的这种心思,他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程文轩边想着,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跟着沈如颜的身影往佛堂走去。
他倒不是有意跟踪,转念一想,他和沈如颜是夫妻,见岳母而已,有什么他不能去的。于是想着,正打算叫住沈如颜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到了佛堂。
“娘。”
丫鬟带沈如颜进来佛堂之后,就很识趣地退下去了,程文轩在丫鬟离开之后,才走上前来,只听着沈如颜在唤着沈夫人。
“颜儿,你来了,来来,坐。”
佛堂的窗户大开着,以至于程文轩在门外就能看见佛堂内的情况。见母子俩似乎是在叙旧,程文轩升起不
忍之心,也没想打扰,想虎毒还不食子呢,这亲母女,也不会出什么事。就在他嘲笑自己多疑,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听得沈夫人说道。
“颜儿啊,今天是你的诞辰,为娘的也不能为你做什么,这里是一碗长寿面,你吃了再去忙吧。”
那是一碗很清淡的长寿面,没有肉丝,清汤白面,上面飘着一点葱花,面条沉在汤底,形状甚至都没有街边卖的好看。
“怎么了?这自己做的,是没有外面的好看,只是想起你以前和如雪着要吃长寿面的时候,觉得你应该还是喜欢娘亲手做的面的。”
见沈如颜迟迟不肯动筷子,沈夫人还以为她是嫌弃了呢。忍不住叹息起来。
沈如颜摇摇头,拿起桌上的筷子,望着那晚再普通不过的面条,忍不住落下了泪来。泪水滑过脸颊,流出了一条长长的红痕。
“娘,今天也是如雪的生日。”
沈夫人拿着手帕,坐到沈如颜的身边,替她轻轻擦掉泪水。
“傻丫头,都是嫁了人的了,还这么不懂事,今天是你的寿辰,好日子,哭什么啊。”
沈如颜接过手帕,自己擦掉泪水,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回答道。
“我只是想起了如雪,今天也是她的寿辰,不知道她有没有长寿面吃。”
说着,沈如颜的泪水便又止不住地滑落下来,沈夫人见状,也不再劝,只将沈如颜拥进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
“苦了你了,孩子,哭吧,哭出来就好受了。”
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女儿,沈夫人自然是比谁都要了解的。她受了苦,她的心比谁都疼,若不是……,唉,一切都已经是后话了。
沈如颜在娘亲怀里痛哭的场景,深深刺痛了程文轩的心,沈如颜哭的时候,他不是没见过,在刚成亲只是,她因为三弟的一句‘卑贱’而哭倒在燕儿的怀里,那时候的他只是觉得纳罕。可是,今日只听到房中传来的她嘤嘤哭泣声,他的心就止不住地抽疼。
程文轩压根就没有意识到短短半年的时间,他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望着正在柔声安慰沈如颜的沈夫人,程文轩有那么一丝丝的羡慕,如果能够把沈如颜拥入怀,让她敞开心扉痛哭的人是自己,该有多好啊。
他知道,沈如颜心中有着一道门,在门内的人,她会不顾一切地去保护,并不存一丝怀疑之心。像燕儿,像沈夫人,在她们面前,她就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经历过伤痛的女人,会笑,会哭,会快乐,会痛苦。可是,在门外的人,绝对看不到这样的沈如颜,她永远都是淡淡的,冷着一张脸,就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淡看芸芸众生的世间百态。就放佛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和她无关。即使是生死这样的大事,她也可以说拿起就拿起,说放下就放下。
他也想走进那扇门,让她全副身心地相信,让她放心地在她怀里,被他保护。
很显然,这绝对是个比登天还要难上百倍的幻想。
不过,他程文轩正是那种喜欢迎难而上的人。望着房间内,正在抽泣着的沈如颜,程文轩毅然转身离开。
沈如颜,怎么办,我真的不能答应你的要求,我竟然想和你白头偕老,生生世世。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宝马香车雕满路
沈如颜从佛堂出来,妆容早就已经花完了,她用了一方素巾掩面,回到兰曦苑才将妆补好,脱下正装,换上一身楼空白碟轻纱绯色长裙。就见墨书在门外的候着了。
“可是有事?”
沈如颜正想再去巡视一番,燕儿追上来给她递上来一件雪狐披风围上,这才放她出门。只不过在门口见到墨书,忙坏了的她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相公来,遂开口问了一句。
“爷已经在等您了,让我接您过去。”
知道程文轩待这个二少奶奶比别的姨娘不同,墨书自然要恭敬几分。
“二爷?”
“是的,他已经在街上等您了。”
燕儿本来就因为上次辱骂他的事而心中有愧,又见姑爷这是在有心事示好。心中也有心帮他们一把,遂凑在她家主子的耳边说道。
“小姐,姑爷都这般了,好歹给他一个面子,别让他在下人面前跌了颜面。”
燕儿一反常态帮那个她最讨厌的姑爷——程文轩,这让沈如颜百思不得其解。但她每个字都说到她的心坎上了,好歹他是她的相公,她总不能真的连这点颜面都不给他吧。
她最后还是如了墨书的愿,和燕儿坐上了马车。墨书将两人送到了街口就停下来了,只说了程文轩在前面等她,自己一个人驾着马车退下去了。
被丢在大街当口的主仆二人顿时有了一种被耍了的感觉。
想着既然已经到这里了,又何妨进去逛逛,反正府中的事也尽数打点完毕,再一些琐碎的小事,有穆青在就绰绰有余了。
这元宵佳节自与别时不同,人皆争相出户,贵族子弟,平民白丁,大家都在这条条相连的大街上,赏花游玩,肆意娱乐。
古人曾有元宵佳节诗文记录如下:
彼时,王孙公子皆“子顶背带头巾,地长背子,宽口裤,侧面丝鞋,吴绫袜,绡金裹肚,妆着神仙;佳人都是肩冠儿,插禁苑瑶花”,才子佳人手儿厮挽,有五千来对。除了看灯,便是歌舞笙箫,彻夜狂欢。
这一副盛景,当真就是比那古书上记载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而聚众斗花灯的,也不在少数。找个空旷的地儿,摆上几个竹篙,把每人选的花灯都挂上去。这看上去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里里外外地挂起来,少说也得有百数。什么金莲,玉梅,芙蓉,牡丹等各色花灯,应有尽有。花灯影里,酒门内外,皆是一片喧闹盛景。而那些大府人家自然就更加热闹了。沈府是因为沈如诗的亲事将元宵节看得比去年淡了一些,但是其他稍微有些家底的大户门前,都扎起灯棚,那山上,更是挂灯千余盏。四面灯火不计其数。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有耍和尚的,踏竹马的,舞鲍老的,唱词曲的,演傀儡戏的……,终日鼓乐喧天,笙歌聒耳。
每每这个时候,都是好玩的燕儿会出来跑跑,她都是在铺子里忙得晕头转向,这一旦将事情都放下来了,她看什么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