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的思维方式-贾新玉
千万富翁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索取的主要原因是拥有更多可给予的
阔绰来自于改善他人的处境;索取的主要原因是拥有更多可给予的
有人说:“有了富裕的源泉,就产生了给予。”千万富翁采取一切必须的“行动”来尽可能多地为世界增添价值。千万富翁能体会到为世界增添价值的做法所带来的平和安详、感激和拥有财富的感觉。这正是人间最大的快乐之一。
因此,要想成为千万富翁,首先你必须给予。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不合逻辑。但你想一下,朋友最多的人是不是他首先就是别人值得依赖的朋友?获得爱最多的人是不是最具有爱心的人?这就是开明的千万富翁的信念——给予就是获取。
“给予就是获取”为我们打开了创建财富的精神世界。请付出你的时间、你的赞同、你的微笑、你的忠告、你的智慧、你的敬意、你的幽默感、你的才能、你的关注、你的鼓励、你的爱。所有这一切都会大量地流回到你的身边。精神境界能够扩大、增加一切所给予的东西的价值。“给予就是获取”让我们、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结果成倍放大。
投资商坦伯顿基金的创始人约翰马克斯坦伯顿说:“捐款永远能为你的投资带来最大的回报。”探询一下大多数大财团的幕后情形,你会发现一种共同的模式——他们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给予能够让财富增值。有人把金钱想象为三种形态:固态(物质)、液态(头脑)和精神状态。当你从感激和富绰的高度付出金钱的时候,它就把你从物质形态推到了精神境界。
正如水经过加热会膨胀一样,金钱通过给予而膨胀。给予能够实质上让金钱放大、增值、翻番。相反,你把自己的钱攥得越紧,它就变得越紧缩。
捐献是一种金钱放大器,而不是减少金钱。无论你做什么,它都会使之膨胀、加倍、增值。当你开始按照这一法则生活时,你就会获得30倍、60倍或者100倍的增值回报。
当你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的时候,大自然会确保明年在你摘取苹果的地方长出两个苹果。一粒苹果种子能够长出一棵苹果树;一季苹果的种子能够造就一片苹果林。
派往非洲的医生及传教士阿尔伯特施惠泽说:“人生的目的是服务别人,是表现出助人的激情与意愿。”他意识到,一个积极思维者所能作的最大贡献是给予别人。
前任通用面粉公司董事长哈里布利斯曾给属下的推销员这样的忠告:“忘掉你的推销任务,一心想着你能给别人什么服务。”他发现人们一旦思想集中于服务别人,就马上变得更有冲劲,更有力量,更加无法拒绝。说到底,谁能抗拒一个尽心尽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呢?
…
千万富翁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千万富翁们把服务看作是一种投资
千万富翁们把服务看作是一种投资,是产生金钱的种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
住在一家美国旅馆里的一位旅客从楼上急匆匆地下来,到了大厅里的收款台前结帐,离乘火车的时间只剩下15分钟了。突然,他想起还有一些东西忘记在房间里了。
“喂,招待!”他对旅馆招待员说,“跑上去看一下我是不是把一包东西忘在那里的桌子上了?快点!”
招待员跑上楼去了。5分钟过去了,这位旅客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样子很生气。最后那个招待员空手来了。
“是的,先生,”他回答那个旅客,“你把你的包裹留在那里了,它确实在你房间里的桌子上。”
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这位招待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但可以想象,他会挨一通臭骂,也许还会饱尝老拳,甚至会因旅客的投诉而卷铺盖回家。可怜的是:他其实并没做错什么事,仅仅是缺少了那么一点服务的主动精神。
欲显示你的价值,非把你服务的精神加倍,供给世人不可。
——亨利福特
每一个成为千万富翁的人都懂得,出来做事,要有服务的精神,尽量能够做多一点,做好一点,主动一点。这表他们的工作不是专为酬报,而是一种责任感和贡献感在促使他们这样做。
要做多一点,做妥当一点,多过别人所希望或要求的,渐渐地会使别人留意,甚至感激你的工作态度,给你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带来发挥你才能与服务精神的机会。
艾米面包公司创始人艾米舍贝尔曾经这样说过:“人们都盯着这门生意,以为效益可观,因为你卖的是面粉和水。但他们并不把热情、细致定位和对职员的要求算进去——这些才是巨大的。而这些并不像看起来那样迷人。这是非常令人难堪的。”
想挣钱和发财是每个人的本能愿望。可是许多人的挣钱方法太落后了,“金钱第一”的人因被钱迷住,而忘了这样的道理:不播种生长钱的种子,钱是不会自动来的。
一个千万富翁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仅仅为了钱而去做一些事情,真正的千万富翁们懂得建立品质恒久的项目,并使相关人都觉得自豪。
千万富翁们把服务看作是金钱的种子。也就是说“服务第一”的态度可以创造财富,把服务放在首位,金钱自会滚滚而来。
热心提供优良服务的服务员不必担心他们的小费;而一个对顾客的空杯子视而不见的服务员(干吗给他再加咖啡呢,他们看上去不像是给小费的人。)结果真是得不到任何小费。
总是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秘书,将来她的薪水一定不错。而另一个秘书则在想:“这些信件稍微乱一点有什么关系,我一周的薪水才60元,他们还指望得到什么呀?”这样的秘书只会停留在每周60元的阶层上。
经常给别人提供比他们预料的更多的服务。这一点点额外的小事就是对金钱的投资,这种投资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自愿早上班,晚下班,帮助公司分担一些繁重的工作,这也是投资;给顾客提供正常范围以外的服务也是投资,因为它会使顾客再来。提出一种提高效率的新想法也是一种投资。投资,无疑会带来利润;提供服务,也同样收获金钱。
千万富翁们往往认为:在我们为人类做出服务的同时,世界用财富来作为与我们交换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奖赏。如果我们拿出最好的服务,那么我们可以期待一个与之相称的奖赏。
千万富翁们往往从为大众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开始着想,而不是从追求利益的角度开始着想。只要自己的公司有了优质的产品或者优秀的服务,钱也就自然源源不断地滚到他们的钱袋里来了。只要对服务质量备加关心,钱也就自然会随之而来。
…
千万富翁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一个人的收入
一个人的收入永远跟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品质、服务的价值成正比
一个人的收入跟这个人付出的价值成正比,而价值不是由个人来认定的,而是顾客认定的。很多人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可是顾客不接受,那么很抱歉,它在经济上就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你看世界首富们,付出了多少的价值:他们提供了多少的就业机会,多少人靠他生活;他们提供了多少产品,给多少的顾客。
一个人的收入永远跟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品质、服务的价值成正比。
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艺术家赚钱,有的艺术家却穷困潦倒?因为顾客决定作品的价钱。你定价500万元可是在市场上乏人问津,等于没有500万的价值,有人愿意付2000万买毕加索的画,它就值2000万,因为有人愿意付这个价钱。价钱不是你认定的,是顾客认定的。
常常有人问,他这么卖力工作,为什么收入没有增加?其实是因为他只服务于他的老板,他服务的人数不够多,薪水当然也不多。
为什么很多业务员有二三万、四五万,甚至数十万的年收入,因为他服务的人数比较多,他是直接服务顾客,增加公司业绩的人,而拿固定薪水的,可能只是做间接服务。
一个企业家对市场上所赋予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大的,一个政治家对国家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赚钱跟贡献没有直接关系,可是赚钱跟顾客所认定的价值,跟有多少人愿意购买你的产品,绝对是成正比的。
劳斯莱斯是最好的汽车,可是它服务的人数不够多,所以它并不是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反观丰田汽车和三阳汽车、福特汽车,他们都是非常赚钱的汽车企业,他们并不是制造全世界最棒的车子,可是在那一阶层的顾客群心中,他们已经做到最高品质,而且他们的价位是合理的,因此他们的车很普及。
和这些企业相关的汽车厂商都成了巨富,因为他们服务的人数比较多,因为每一个人都认为,那样的车子对他们是很有价值的。要赚钱就要提升服务的价值,以及服务的范围。
成功的贡献建立在一种态度之上,一种尽可能在自己事业上做得最好的态度,为在自己领域中成为最棒的而去努力工作。许多千万富翁都主动地付诸于行动,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应该把事情做得好的需要,和应该完成对别人有帮助的需要。而赢利却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但他们通常赚得了比那些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工作的人,更多更多的回报,即使在利润上也是如此。斯蒂芬乔布斯——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我们做苹果电脑,是因为我们真的在乎更高质量的计算机,作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因为我们想赚美元。”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件真实事件。
比琪梅克娜是在一次偶然机会中进入商业界,这转机就是她小孩转校时。
这所学校共有700名学生,他们的父母亲各拥有特殊的才能与技能,但学校并未善加运用这份难得的资产。
于是,她会见许多位家长,并听取他们意见,决定在学校的图书馆中设置人才银行。从此她举办许多活动,包括演讲、协助教师的教学及其他放学后的活动,邀请家长们参加。这些活动使家长们更有参与感,比过去公式化的活动要生动。
因这构想的成功,她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在社区成立互协组织。如此一来,在同一社区的人能互相利用时间与技能,如从商者可以迅速地找到秘书,画家找模特儿,上班族找育婴的保姆等。
有此经验后,梅克娜对自己的中介能力很有自信,于是决定在自家创设互助服务公司,主要业务为收集资讯与调查的工作,处于卖方与买方的中介地位。需顾问人才者,她就为其联系适合的人员;想租借摄影器材的人,则为其介绍理想的租借公司。
这种中介业必须拥有很多的顾客,否则很难维持下去。为此,梅克娜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尽量满足顾客的需要。经7年之久,她克服了各种困难与窘境,终于使公司营运稳定。而在这段期间,与其说她致力于扩大公司的规模,不如说她更重视使公司的服务更具特色。
国际知名的广告公司傅康贝的创始人之一康恩曾经说过:“如果你们忘了我今天说些什么也无妨,但只要记得下面这段话,就有机会在广告界出人头地:‘超级市场里的那个女人不是个白痴’,她是你太太!她还是世界上最精明的消费者。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多达3 000种,但任何一种上涨一分钱,都逃不过她的法眼。所以,当你们写广告时,别把她当白痴,请给她应得的尊重!”
真正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往往对消费者都是尊重的,因为他们懂得越尊重消费者,消费者买得越多。试想,我们平日看到的广告有多少违背此原则的,别以为你在电视或印刷品上看到的广告都是成功的,其实失败的远比成功的多。判断广告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应该只有一项,那就是销售量。换句话说,成功的广告会使看过或听过该广告的人,因此选择该家公司而非别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布利斯说:“我告诉我们的推销员,如果他们每天早晨开始干活时这样想:‘我今天要帮助尽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我今天要推销尽量多的货’,他们就能找到一个跟买家打交道的更容易、更开放的方法,推销的成绩就会更好。谁尽力帮助其他人活得更愉快更潇洒,谁就实践了推销术的最高境界
创造财富只是副产品,它不该成为惟一的目标。真正的目标应该是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以替他人创造利益。
——盖瑞布莱尔
…
千万富翁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