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默的玩笑,引起阵阵笑声。
谈过几次,终于达成了一项协议。
1月26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发表了。宣言表明孙中山公开确立联俄政策,
也表明了苏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
宣言共四条。第一条称:“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
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
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
与完全国家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越飞君并确告孙博士。中国当得俄国国
民最挚热之同情,并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第二条,孙中山要求越飞“再度切
实声明1920年9月27日俄国对中国通牒列举之原则”、越飞对孙中山重申“俄国政府
准备且愿意根据俄国抛弃帝政时代中俄条约连同中东铁路等合同在内之基础,另行
开始中俄交涉”。第三条,“因承认全部中东铁路问题。只能干适当之中俄会议解
决”,故孙中山表示“中东铁路之管理。事实上现在只能维持现状;且与越飞同意,
现行铁路管理法,只能由中俄两政府不加成见,以双方实际利益与权利极时改组”。
第四条,越飞正式向孙中山宣称:“俄国现政府决无亦从无意思与目的,在外蒙古
实施帝国主义之政策,或使其与中国分立。”孙中山则表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
由外蒙古撤退。”
送走了越飞,孙中山即偕宋庆龄返回广州。此前,陈炯明已被逐出广州。孙中
山决定到广州第三次建立革命政权。
行前,孙中山对幕僚及随从人员讲:
“我们又要到广州去了。这一次,我们有了苏俄的帮助,情形将会和以前大不
相同。你们中间或许有人会怀疑。苏俄是不是真的帮忙?我想说明一点就够了,各
位大多跟我在永丰舰上待过,我们目睹各国的兵舰在我们的河流里自由出入,对永
丰舰却一点儿帮助都没有,不但没有帮助,还把水雷卖给叛军,想杀死我!他们现
上的鱼雷专家,还替叛军设计放雷,惟恐我们不死!各位曾在这些兵舰中间,看见过
挂苏俄国旗的军舰吗?没有!”
孙中山提高声调:“苏俄革命一成功,马上宣布废除对华的不平等条约,并派
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我先后见过维经斯基、马林、达林、越飞,他们都对中国革命
很关心,向我提出了国共合作和改组国民党的问题。我以为他们的许多建议都很好。
现在外面议论很多,说我孙文‘与布尔什维克密谋’,希望各位勿信谣言。我的主
张光明正大,都写在和越飞的宣言里嘛,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密谋’!”
孙中山1月15日从上海启程,21日到达广州。鉴于目前正采取联合北方的段祺瑞、
张作霖和西南各省的都督共同打倒曹锟、吴佩孚,考虑到如果恢复大总统职位,一
定会受到他们的反对,于是孙中山改任大元帅职。3月1日,大元帅府正式成立。孙
中山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长、谭延岂为内务部长、伍朝枢为外交部长、程潜为军政
部长、邓泽如为建设部长、朱培德为拱卫军总司令、蒋介石为大本营参谋长、杨庶
堪为大本营秘书长。
广东政权重建之后,立即道遭反革命势力从四面八方的包围和进攻。孙中山一
面进行改组国民党和联俄、联共的工作,一面不得不四面出击,与澈对势力殊死苦
战。长期的心力交摔使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他内心不仅充溢着失望和愤怒,而
且还有—种过去不常出现的急迫感和焦虑感,仿佛他的生命已经面临着时间的挑战。
为了确保安全,这时的孙中山、宋庆龄住在河南面的士敏士(水泥)厂。作为一
项措施,来客必须经过马坤的盘查。马坤是孙中山的加拿大籍保镖,过去当过职业
拳击手。一个曾经礼节姓地拜访孙中山夫妇的美国人回忆说:
我们在广州逗留的那几个月,甚至在半公开场合,也很少看到大元帅露面时没
有孙夫人在身旁,—没有马坤那好斗的,至少是高度保护性的面孔紧侍左右。一个
星期日的上午,我们荣幸地到孙博士那个水泥厂行营兼官邱去拜访。当时,与孙博
士形影不离的那个加拿大人站在他书房门口的楼梯角落里。他不仅打量我,还打量
我夫人,好像要确保我们的来访不会加害他的主子。
这年5月1日,内外交困中的孙中山收到一封电报,电报是越飞写来的,电报中
告诉他—个好消息。
原来孙、越宣言签订后,廖仲恺即奉孙中山委派,陪同患足疾的越飞去日本,
以便商谈合作中的具体问题。为避开特务的侦察,廖仲恺以女儿梦醒赴日治病为掩
护。他们到达日本后,住进伊豆山海滨的“热海饭店”,一边通过温泉浴治疗越飞
的足疾,一边秘密会谈,时间长达月余,天天讨论,一谈就是好几个钟头。廖仲恺
后来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竭诚拥护者和促进派,与这一个月同越
飞的恳谈大有关系。
越飞将会谈的情况及时报告国内,得到国内的首肯,5月1日,越飞自日本电告
孙中山,他已收到苏联政府关于所讨论的长期计划的答复,内容如下:首先,国民
党应开展广泛的具有真正政治意义的政治准备工作,军事行动和政治机构的建立,
应以此为基础;其次,苏联准备向国民党的组织提供200万金卢布,用于统一中国,
争取民族独立工作。这笔款子供一年之用,分期支付,每次付与50万金卢布;第三,
可以利用苏联的军事物资和教官建立设有各兵种的国内军校。
孙中山大喜过望,5月24日回电越飞,对苏联的援助表示感谢,对提出的前提条
件表示同意,并表示可能源员前去莫斯科详谈。
再说这时的蒋介石,却很少在孙中山身边,而是过着悠哉游哉的日子。
他去年陪孙中山到上海后,只在孙中山的寓所帮助办事七天,就到了普陀山海
岛,又是到南天门探奇,又是去般陀庵观鱼。他在日记中写道:“上海一天都不能
住。人们骂北京是铸造恶人的烘炉,则上海更是一个大烘炉,铸造恶人的范围比北
京更为广泛。”
上海本是蒋介石的“发祥地”,此时为何让他如此厌恶?蒋介石没有明说,其
实真实的原因是,他所经营的交易所生意彻底失败了。交易所的人本来就是尔虞我
诈,受到他们挤压的蒋介石这时自然要把他们咒骂为恶人。
蒋介石情绪低落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满于孙中山只在军事上倚重他,而在党内
却没有他这位永丰舰上“有功之臣”的地位。在当时国民党改组的各种委员会中,
均没有给他一个头衔,在各种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中,也不请他参加。因此,他
感到“心绪不佳,亦无所事”。
孙中山以知心朋友的心情,给蒋介石写信,邀请他到上海来:介石兄签:
日来事冗客多,欠睡头痛。至今早始完全清快,方约兄来细商今后各方进行办
法。而闻悉兄已回乡,不胜怅怅。日内仲恺、汉民、精卫将分途出发,往日本、奉
天、天津等处活动。寓内闲静,请兄来居旬日,得以详筹种种为荷。
收到如此亲切的信,蒋介石也没有去见孙中山,而是带着陈洁如去无锡游太湖
去了。万顷堂上涟漪荡漾,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使蒋介石暂时忘却了满腹烦恼。
后来,蒋介石奉命到讨贼军任许崇智的参谋长,但不过一个月就以这个部队较
前“毫无进步”为由,离职还乡。孙中山好劝歹劝,他才返回福建。回来后又不理
事,跑到鼓很屿,借宿涌泉寺,游览回龙阁,拜谒朱嘉桐,并挥笔写下“其介如石”
四字,让人携刻在山石之上,以扩大自己的影响。
孙中山成立大元帅府后,胡汉民、汪精卫、邹鲁、林业明、林直勉、胡毅生专
程跑到宁波来劝蒋介石去广州赴任。蒋陪同这六位国民党大员游览宁波的七塔三寺
和天童山诸景,后于4月20日以参谋长职入大元帅府办公。三个月后,他又以“参俭
军务。不为人谅”为由,离开孙中山,避往香港去了。
正是:
本是沙场征战客,
为何忽成林泉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二回
朱玉阶万里觅新路 毛润之三大进中央
按下蒋介石的故事暂且不表。让我们看看另一位国民党将领走的另一条道路吧。
因为此人后来在国共两党关系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叫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昆明讲武堂毕业,后加入同盟会。蔡锷举起
反衰护国大旗时。他随护国军第一军选人四川,担任支队长。不畏强敌,英勇作战,
立下战功,晋升为少将旅长。后又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护法战争,决心把反对北
洋军阀的斗争进行到底。不料护法运动很快就失败了c朱德目睹辛亥革命时期的许多
老同盟会员纷纷变成了抢夺地盘、争权夺利的新军阀,而且自己也身不由己地卷入
了西南军阎的混战之中,不禁感到茫然、苦闷和彷篁。
五四之后,朱德经过好友孙炳文的介绍,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
步认识到西南军阀和北洋军阀并没有实质的不同,用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并
不能达到救国的目的,要革命必须另寻新路。
1920年底。未德随驻川的滇军回到云南,推翻了士皇帝唐继尧的统治。他出任
云南陆军宪兵司令、云南省警察厅长。这时,他有权有势,薪俸很高,有一个贤慧
的妻子,并且染上了大烟瘾。如果他愿意,尽可以像别的军官那样,出入于秦楼楚
馆,沉湎于红灯绿酒。但是,他痛感“国事日非”,寻求救国真理的念头时时索绕
他的心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觉得功名利禄犹如粪土,救国救民,以天下为
己任,才不枉来到红尘一遭。于是、他抛弃高官厚禄。于1922年3月离开了昆明。
朱德来到重庆。他的旧交、已霸占川东的杨森闻讯,请他前去作客。宴席麻将
牌接连不断,歌女的软语、刺耳的琴声、满溢的烈酒,一切都笼罩在鸦片云雾之中。
觥筹交错之后,杨森邀请朱德入幕,许以师长之职。
然而朱德却连连摇头。他拒绝了。
杨森问是何故。
朱德说:“多谢将军美意,怎奈我已厌倦了打来打去的日子。正打算去欧洲留
学,寻找新生活。”
杨森笑了。作陪的刘湘也笑了,不以为然地说:“留学有什么意思?何必浪费
时间和金钱,到峨眉山休息休息不就够了!”
朱德执意不肯留下。杨森不便勉强,说道:“好吧,留学回国以后,一定虚席
以待!”
这时,朱德听说共产党机关设在上海,就乘船顺流面下。不料到那里后,却没
有找到处于秘密状态的党的关系。转而来到北京找他的好友孙炳文,想利用孙炳文
在报馆工作、见多识广的有利条件找到党。
孙炳文陪同朱德重返上海。他们听说经历了陈炯明叛变的孙中山已回上海,便
敲响了莫里爱路29号的大门。
孙中山正在筹划如何平息叛军,于是对朱德、孙炳文说:“我己和滇军联系,
准备组织讨贼军。你们何不重回滇军,组织一支队伍呢?如果你们这么做。我可以
先讨十万元整编费。”
朱德、孙炳文表示报绝。他们说:“说句冒昧的话,我们以为今天跟这个军阀
联合。明天跟那个军阀结盟,最后总是革命派吃亏,军阀势力增强,很显然,这种
办法不行。因此。我们决定到外国留学,在重新回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之前。要先会
见共产党人。研究共产主义,寻找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孙中山听了这些直率的话。不仅不气恼,反而说:“好,出国留学也是一条可
取之路。不过你们既然留学,为什么不到美国去?美国没有封建背景,又有很多进
步制度。”
“美国也许对美国人很好,可是美国对于先生为共和国而进行的斗争却从来不
加援助,它只承认和帮助先生的敌人。我们愿意去欧洲是因为听说社会主义运动在
欧洲最强大。”
孙中山点点头,继续说:“是要顺乎潮流哟!我正在制订国民党的新政策。希
望你们学成归来,帮助我!”
朱德、孙炳文想不到被人称为“大炮”的孙先生如此谦虚、诚恳,很受感动。
可惜他们后来回国效力之时,孙先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