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切。在鲍罗廷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人士多次在一起商讨改组办法,最后形成一个完
整的计划,并向孙中山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国民党改组前修改党纲,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纲。力求取得按党
纲改组国民党的一致意见。
二、制定国民党党章。
三、在广州和在第二中心上海组织党的坚强团结的核心,然后在全国建立国民
党的地方组织。
四、尽快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以便讨论和通过党纲党章。选举新的执行
委员会。派出最优秀最积极的国民党员在广州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五、在召集全国代表大会时,必须使每一个代表懂得。他今后要做的事情是什
么,怎样按照新的方式建立基层组织。
孙中山欣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并按此程序加紧了国民党的各项改组工
作。
1923年10月6日,鲍罗廷与200只在狂风中丧生的绵羊为伴。乘一艘中国近海汽
船抵达广州。他当即被带到河南岛上那家士敏土厂。
鲍罗廷后来回亿说:
孙逸仙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请我与他同坐,将我凝视了几秒钟。我向他转达了
莫斯科方西的问候,转达了政治代表加拉罕的问候。我说,加拉罕期待一有适当时
机即同他晤谈。然后,我简要地向他说明了我来广州的目的,并就中国特别是广东
的局势向他提了几个问题。
鲍罗廷是他的化名,其真名叫米哈依尔。马尔科维奇·;格鲁中贝格。他来中国
的目的,是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并资助、训练和装备一支强大
的国民党军队,从而大大改变中国各派势力的力量对比。
鲍罗廷乘火车穿过西伯利亚,来到贝加尔湖,再转赴尘土飞扬的北京。在北京,
他听完苏联大使加拉罕的情况介绍,就经由陆路去上海。在上海,他会见了一些苏
联人和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然后搭船去广州。去广州的船是一艘又小又破的近海
航行的货轮,上面装着绵羊。途中遇上一场台风,货轮险些沉没,拦在甲板上的200
只羊都淹死了。几天之后,货轮驶进珠江,停泊在广州码头,才把羊肉卖掉。
在去拜见孙中山的路上,鲍罗廷有机会察看了这座城市。他看到广州到处都是
衣衫槛楼、懒洋详的游民和军容不整、逛来逛去的士兵。他得知,这些熙熙攘攘的
士兵有4万之众,他们虽然都从国民党那里领取薪饷,一天即耗费26000美元,但他
们却分属于各个军阀,都在闻风待变。其中忠于孙中山的士兵,现在只有200名,用
作警卫。其他忠于他的士兵,都在上次广州大败退中牺牲了。
鲍罗廷来到广州不久,陈炯明再次来犯,兵临城下,跃跃欲试。想重新夺取广
州。可是广州城内的那些雇佣军沉湎于寻欢作乐、根本无意于守城掏敌。
鲍罗廷很快通过共产党招募了540人的志愿部队。他亲自指导广州的防守工作,
认这五百多人打先锋,迫使陈炯明的军队很快逃离。
孙中山对鲍罗廷的勇敢、机智印象很深,更加倍任这位苏联顾问,把国共合作
和改组国民党的许多问题都交给他帮助处理。鲍罗廷也很尊重孙中山,在孙中山谈
话时,他总是洗耳恭听,只有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才说话。
后来,法尼娅同两个儿子前来与鲍罗廷团聚,他们全家搬进了一座幽暗的黄色
小楼。鲍罗廷之所以看中这座房子,除困其靠近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外,还有一个原
因:鲍罗廷喜爱骑马,在没有时间长途放骑的情况下,后面的阅兵场可以任其驰骋。
他们一家人佐在楼上几间大小不一的顶篷很高的房间里。在会客室,孙中山和列宁
的照片分挂在墙上两边。鲍罗廷的中国助手佐在楼下,共产党员翟秋白是他的助手
和翻译之一。
10月25日,孙中山委托廖仲恺、邓泽如在广州召开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讨论
改组计划。各级干部百余人出席。28日,廖仲俏在会上宣布孙中山的意见指派廖仲
恺、胡汉民、林森、谭平山、邓泽如、杨庶堪、陈树人、孙科、吴铁城等9人为临时
中央执行委员,汪精卫、李大钊、谢英伯、古应芬、许崇智为临时中央候补执行委
员,组成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聘请鲍罗廷为顾问,着手办理国民党改组事宜。
然而在讨论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正是:
别看相互称同志,
未必胸中志相同。
欲知事态如何发展,请看下回续写。
第十四回
修改党规决心破疑心 贿选总统支票换选票
对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廖仲恺的态度最为积极,到处奔走呼号。这时
的张继,也持积极态度。一些国民党的元老们对他们的活动极为不满。
“他们干吗像阴谋家一样到处乱钻?”林直勉冷冷地说。
“谁不知道张继曾经在法国‘鹰山共产村’待过几个月!”汪精卫轻蔑地说。
汪精卫心胸狭隘,疑心很重从一开始就反对接纳共产党。
其他如邓泽如、林森、邹鲁、居正等也全持相同的态度,一股强有力的抵制力
量正在悄悄形成。孙中山甚至接到了邓泽如、林直勉等11人以国民党广东支部各义
写的一份《检举共产党员报告书》。他感到几分悲凉:为什么这些相处了十几年、
几十年的同志竟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呢?
孙中山把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请到大元帅府,态度严肃地说:“改组
的事情近日党内意见纷纭,我请称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讨论这件事。”
一阵沉默。廖仲恺和汪精卫的目光闪电般地碰撞了,一种敌意不可遏止地流露
出来。胡汉民暗暗叹息一声:干吗为了一些来路不明的外人伤了自家的和气呢?他
认识孙中山20年了,也许这是一件最令他无法理解的事情了。
“我收到一份检举书,是弹劾共产党的,请你们过目。”孙中山尽量压住火气。
缓缓地说。然后从案头取出一叠稿纸。推到他们面前。那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
头小字:
窃以为本党改组,其动机虽出自我总理之乾纲独断。惟组织法及党章等草案。
实多出俄人鲍罗廷之指示……此回改组,陈独秀因粤人对伊感情太坏,乃避去,而
以其党徒谭平山出面而任事。陈独秀则在暗中牵线。内里之阴谋,经为其党徒范体
仁因争权而冲突,遂向国会议员徐德和详细陈述……
看到这里,廖伸佬冷玲一笑:“乱弹琴!范体仁是《新国民》月刊的主编,根
本不是共产党员,而是我党的老同志,他怎么会知道共产党的内情呢?”
汪精卫欲言又止。
胡汉民接过检举书,继续念道:陈独秀本为陈炯明特别赏识之人,曾自言“宁
死不加入国民党”,且尝在学界倡言,谓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绝无学理的根据,
指斥我党为落伍之政党,总理为过时之人物……陈独秀此次加入吾党,乃有系统有
组织之加入,其大前提,则借国民党之驱壳,注入共产党之灵魂。其方略:(甲)则
使我党丛结国际之仇怨。(乙)则使吾党在国内断绝实力源之援助。乃以打倒帝国主
义、打倒军阀为标语。夫此二标语,实堂堂正正,无可非议者,然运用之,制为具
体政纲(如政纲之中、二两条,即时阴谋所在),直示世界,则我党永无获得国际上
同情之一日。我党对于军阀之攻击,只限定于曹锟、吴佩孚。今陈独秀派替我党立
言,则连及张作霖、段棋瑞。务使国中实力派,因此而与我党决裂,使我党陷于孤
立无援之地。此陈独秀共产党对于我党阴谋之纲领也。
“嗯。这一段写得相当精彩!”汪精卫拍案叫绝。
“你的意思是怎样呢?”孙中山淡谈地问。
“我早看出来了,”汪精卫激动地说,“国民党就像猪精,共产党就像石猴子。
一旦让石猴子钻到猪精的肚子里,翻起斤斗来,可是要猪精的命呢!”
孙中山扭头注视着胡汉民:“展堂以为如何?”
“容共也罢,报共也罢,总之应该以我党能保持主义,精诚团结为前提。”
孙中山冷静地说:“党章党纲草案,是我请鲍罗廷起草。再由我加以审定的,
陈独秀并末与闻其事,怎么能疑神疑鬼呢!”
汪精卫脸一红,不再说话了。他掂出了孙中山话里的分量。从此摇身一变,唱
起了高调。
孙中山提起笔,毫不迟疑地在检举书批道:“此次俄人与我联络,非陈独秀之
意也,乃俄国自动也。若我因疑陈独秀,而连及俄国,是正中陈独秀之计。而助之
得志矣。”
又在最后一段话旁边批示:“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
以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
及受屈之人民耳。”
“把这个交给邓泽如。”孙中山说,已经不是商量的口气。“请他们邀请所有
老同志开会,统一看法,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星期天再来问明。”
然而不用等到星期天,邓泽如、林直勉等人已经离开了广东。显然,他们仍在
固执己见。
写至此,也该提一提北方的情形了。
从袁世凯死后到1920年7月这段时间里,皖系军阀段祺瑞操纵北京中央政权,其
背后,有日本政府的支持。7月,美、荚两国为与日本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支持
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发动直皖战争,两军战于河北的杨村、涿州一带,结果,皖
系失败,直系夺得了北京的中央政权,占据了华北和长江流域。日本于是扶植另一
工具——奉系,以代替皖系。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支持下,在直院战争中联直倒
皖,乘机入关,势力达到京(北京)山(山海关)铁路沿线和内蒙古各地,并在北京政
权中和直系分享权力。过了一年多,直、奉两系的矛盾日趋尖锐,于1922年4月间便
爆发了直奉战争。两军战于长辛店、马厂等地,结果奉系失败,退出关外。日本于
心不甘。继续扶持退到东北的张作霖和占有浙江、上海的皖系残余卢永样,与直系
对抗。直系获胜后,便想武力统一全国,在1923年发动了攻占四川、湖南、福建等
省的战争,并向广东进攻。美国供给直系价值300万美元的军火,并训练吴佩罕的飞
机队,给以各种军事支持。直系兵强马壮,疯狂起来,一面到处占地盘,一面残暴
地镇压民众,特别是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工人实行血腥的屠杀,造成震惊全
国的“二七惨案”。
军阀之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拉锯一般,混战不已,政府首脑,也是今天你
下台,明天我上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
1922年5月10日,直奉战争硝烟未散,直系各路要员就成批成批地赶钱保定召开
分赃会议了。分赃会上。曹锟部下都主张实行政变,赶走现任总统徐世昌,让曹大
帅立即上台当总统。刚从天津前线赶回来的吴佩孚却另有主张。这时,中国北有徐
世昌、南有孙中山两个总统,怎样才能把他们一起去掉呢?吴佩孚绞尽脑汁。终于
想出一个“法统重光”的办法,即恢复1916年的旧国会。这样一来,南北两个总统
均为非法,都应下台。但吴佩孚也不想让曹锟当总统,他想找一个傀儡先过渡一下。
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把傀儡去掉,由自己当总统。傀儡人选,他想到了下台总统黎
元洪。
吴佩孚不便说出自己的心思,就对曹锟说“咱们能让黎元洪上台,当然也能让
他下台。等他去职后,那时全国不但统一了,而且顺理成章地选举您为名正言顺的
总统,岂不更好?”曹锟一想,也对,就同意了。
吴佩孚立即行动,5月14日通电各省。征求对恢复旧国会的意见。19日,曹、吴
联名通电,征求民意。接着,旧国会参议院议员王家襄等26人,众议院议员吴景濂
等40人。在天津举行临时会议,通电全国,依法自行集会。在咄咄逼人的形势下,
徐世昌感到日暮途穷,不得不在6月2日宣布辞职。同日,曹、吴通电:“恭迎黎大
总统依法复职。”并派人去天津迎请。于是,黎元洪于11日到京就职。
黎元洪上台届,局势不稳,内阁屡变。他原准备恢复伍廷芳为国务总理,因曹、
吴反对,又改任颜惠庆重新组阁。由于许多人不肯出任,一个月后又请王宠惠代理。
至8月,又请唐绍仪组阁。不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