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北上。
消息很快传到山海关前线,像传染瘟疫一样,直军的斗志迅即瓦解。加上首尾
无援,不几天工夫,便全线溃败了。
11月3日,吴佩孚带着二千多名官兵登上军舰,浮海南下。
他在甲板上举目四眺,只见众天茫茫,海鸥乱飞,一派苍凉萧杀景象,不禁长
叹一声,吟曰:
可惜清明平旦气,
都从梦里误平生!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
逊帝逐出紫禁城 英才离开法兰西
话说北京政变后曹锟被迫退位,将大总统印信移送国务院,由黄郛组成摄政内
阁。少数保皇党人和前清遗老遗少乘机活动,又想捧出那博仪逊帝来。冯玉祥一看,干
脆一不做二不体,决定驱逐溥仪出宫、以绝后患。
11月3日,国民军将原紫禁城守卫部队缴械,调北苑听候改编。清室闻讯,惊恐
万状,便暗中与外界联系,以谋对策。
鹿钟麟知悉此事,立即报于冯玉祥、黄郛,井说:“驱逐博仪。须从速进行,
否则迟了恐生变故。”
黄郛连夜召开紧急阁议,将原来的优待清室条件加以修改并讨论通过,同时筹
组清室善后委员会,以处理溥仪出宫的一切事宜。
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曰:
今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之各种规章制度仍存于今日,
特将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如左:
一、大清宣统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
切权利。
二、自本条件修改后,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
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三、清室按照原优待条件,即日移出禁宫,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但民国政府
仍负保护责任。
四、清室之宗庙寝陵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五、其一切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当归
民国政府所有。
紧急阁议将此条件通过后、即决定由北京警备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壁、会
同社会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宫执行。
5日晨,三人会商执行步骤。张璧说:“这是一件大事,需要带多少军警?”鹿
钟麟答:“军、警各20名就够了。”
计议既定先将故宫外军警布置妥当,并将电话线割断,然后率军、警各10名入
神武门。每通过一门,就分置军警监视其值岗卫兵,不许走动。鹿、张、李径趋溥
仪住所。
这时,清室正在储秀宫召开御前会议,由内务府大臣绍英出迎。鹿钟麟等出示
国务院通过的修改优待条件。并告知来意,请其转达溥仪立即迁出宫外。
绍英内心惶恐,却故作镇静,和三人套近乎。他指指李煜瀛说:“你不是故相
李鸿藻的公子吗?何忍出此?”李笑而不答。又指鹿钟麟说:“你不是故相鹿传霖
的一家吗?为什么这样逼迫我们?”
鹿钟麟说:“你要知道。我们来此不是为了私事,乃是公务。我们执行的是国
务院的命令,是为了民国,同时也是为了清室,如果不是我们,那就休想这样从容
了。”
绍英说:“我大清人关以来,宽宏为政,没有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况优待条件
尚在,怎么能这样办呢?:”
鹿钟麟冷冷地哼了一声,说:“你这是替清室说话。可是清朝人关以后的‘扬
州十日’、‘嘉定三屠’,老百姓是永远忘不了的,这个账就不要算了吧!况且张
勋复辟,颠覆民国,优待条件早为清室所毁弃。当时全国军民一致要求严惩复辟祸
首,到现在还是一个悬案。最近摄政内阁成立,各方又纷纷提出惩办复辟祸首,群
情激愤,就要直接采取不利于清室的行动。现在宫内外已布满军警。其势汹汹,就
要动手,如果不是我们劝阻他们稍停片刻,只怕现在就要出乱子了!”
绍英无话可说,不得不入告溥仪。但往返数次,仍希望鹿钟麟等有所松动。鹿
渐渐失去了耐性又怕拖得时间久了再生变故,便故意大声对随从人员说:“告诉外
边,事情还在商量,先不要开炮放火,再延长20分钟!”
溥仪在里边闻言,大惊失色,立即答应出宫。随即交出印至,收拾私物,在鹿、
张、李的监视保护下,一同离开紫禁城,到后海甘水桥旧醇王府邸居住。宫太监、
宫女均任其自由迁出宫外,散于民间。
消息传出,顿兴轩然大波,各界作出强烈反应。
段祺瑞对此举大为不满。他致电冯玉样:“颂闻皇宫锁闭,迫移万寿山等语。
要知清宫逊政,非征服比。优待条件,全球共闻。虽有移佐万寿山之条,后商未为
不可。迫之,于优待不无刺谬,何以昭大信于天下乎?望即从长计议。”
几年前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胡适、对此事居然也表示不满。他致函摄政内阁外
交总长王正廷说:“先生知道我是一个爱说公通话的人,今天我要向先生们组织的
政府提出几句抗议的话。今因下午外间纷纷传说冯军包围清宫,逐去皇帝。我韧不
信,后来打听,才知道是真事。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
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
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正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胡适发出此信,又亲赴醇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在欧美国家看来,
全是东方的野蛮。”回来后对别人说起和溥仪相见的情景,尚有几分自得:“我叫
他皇上,他叫我先生。”
胡适的抗议发表后,除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致函胡适表示赞许外,多数人纷
纷指责。周作人致函胡适说:“这次的事从我们秀才似的迂阔头脑去判断,或者可
以说是不甚合于‘仁义’,不是绅士的行为,但以经过二十年拖辫子的痛苦的生活,
受过革命及复辟的恐怖的经验的个人眼光来看,我觉得这乃是极自然极正当的事。”
李书华、李宗桐也致函朗适对他的言论表示“非常骇异”。信中说:“中华民
国国土以内,绝对不应该有一个皇帝与中华民国同时存在。皇帝的名号不取消,就
是中华民国没有完全成立,所以我们对于清帝废除帝号,迁出皇宫,是根本上绝对
赞同的。这是辛亥革命应该做完的事,而现在才做完,已经迟了十三年了。”
辛亥革命的一员健将章太炎,致电黄郛等人。对驱逐溥仪出宫极为赞扬,誉为
“第一功”。他认为,溥仪身在五族共和之内,而妄行复辟,制造内乱,本应受刑
事处分,现在饶他一命,令其出宫,“仍似过宽,而要不失为优待”。
孙中山闻讯,大喜过望,即致电冯玉祥,认为“复醉祸根既除,共和基础自固”。
那溥仪出得宫去,初不适应,但也产生了几分解脱感。这天黄昏,他穿上民服,
带领两名随从,走出醇王府,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游来逛去,只见店铺酒楼四处林
立,胡同小院纵横交错,五行八作人来人往,感到事事新奇。来到一处饭馆门前,
看见几个顽童借着灯光,正在拍着手儿唱歌谣。他听着怪有意思。可惜没听清歌词,
便笑眯眯地让小孩再唱一遍。仔细听去,才听清这首童谣如下:
东直门,挂着匾,
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照电影儿,
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儿。
四眼井儿,不打钟,
隔壁儿就是雍和宫。
雍和官,有大殿,
隔壁儿就是国子监。
国子监,一关门,
隔壁儿就是安定门。
安定门,一甩手儿,
隔壁就是交道口儿。
交道口儿,跳三跳,
隔壁儿就是土地庙。
土地庙,求灵签。
隔壁儿就是大兴县。
大兴县,不问事。
隔壁儿就是隆福寺。
隆福寺,卖葫芦,
隔壁儿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南,四牌楼北,
四牌楼底下喝凉水。
喝凉水,怕人瞧,
隔壁儿就是康熙桥。
康熙桥,不自来,
隔壁儿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没有人,
隔壁儿就是齐化门。
齐化门,修铁道,
南行北走不绕道。
溥仪听着特别有趣,然后叹息一声,对随从说:“我在北京这么多年,成天关
在官里,歌里说的这些地方,竟都没有去过。”
随从说:“是啊,北京的好去处多着呢,以后有机会慢慢逛吧!”
然而这样的机会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来到。他在醇王府住了短短的三个月,就带
着婉容、文绣等人,由日本公使馆派人送到天津张园居住。行前,他对记者说:“
余极愿为一自由之人,长此困守深宫,胥为礼法束缚,余甚难堪。此次出宫,为余
夙愿,今始克偿,故并元其他不便之感。”后来,溥仪在日本的卵翼下当了“满洲
国”皇帝,日本投降后被苏军俘获并送回中国,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被特
赦,成为拿工资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61年10月,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同年的时候,缚仪和37年前逼宫的鹿钟麟坐
到了一起。他们不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而是紧紧握手,亲切交谈,抚肩搭
背,合影留念。鹿钟麟激动地说:“奇遇,这真是奇遇!”溥仪大声说:“今天你
看到的,不是从前的溥仪了,我是新生的溥仪!”聊着聊着,鹿钟麟问:“你还记
得吗?当时我把你押出故宫送到醇亲王府,临下车时我问你,你是愿做老百姓呢,
还是愿做皇帝?”搏仪说:“我记得很清楚,我说我要做老百姓,可是老实说,那
时我心里想的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哟!”这次不平凡的会面后,鹿钟麟将他与博仪
的合影照片拿给家人看,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是我进宫把‘皇上’赶跑的。现
在,溥仪认为当年‘逐宫’很对,并不记恨我,而且与我合影,说明了他的胸怀和
改造的成功。”
这是后话。按下不提。
再说北京政变虽说额为成功,但冯玉样的处境却很艰难。在直皖战争中,失败
的段棋端一直避居天津,这时认为时机已到,加紧活动起来。他暗中指使山东督军
郑士琦向冯玉祥提出拥护段棋瑞出山。张作霖这时又与冯玉样争起地盘来,两军各
不相让。吴佩孚跑到南京后,又与齐燮元一起拉拢直系势力,企图组织“护宪军政
府”。冯玉祥没有办法,为防止直系势力北上,决定联皖制直。10月25日电请孙中
山北上,26日又通电,拥护段祺瑞为国民军大元帅。30日,张作霖也通电推段为联
军统帅。为组织新的过渡政府,并调处国民军和奉军之间的关系,11月10日,冯玉
祥和张作霖到了天津。在段祺瑞寓所举行会议。
三派首领见面了。冯玉祥魁梧的身材和张作霖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瘦小的东北
王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帮了他大忙的大个子,目光里透出一丝轻蔑。
段祺瑞建议光讨论政府的组织问题。
“这事我已经想好了。”冯玉祥抢先发言。他详细阐述了关于委员制政府的构
想,并且强调说,国家政治建设计划,不是一两个人所能集中,也不是一两党派所
能把持,必须集一国贤豪的主张,以最公平的办法确定下来。
“你的意见固然高明,”段祺瑞说,“但它只能作为目标。现在南北分裂,国
内一片混乱,你的设想恐怕只是纸上谈兵。”
冯玉祥说:“怎么是纸上谈兵?孙文来电表示愿意北上,南/北分裂即将结束。
和平统一的局面眼看就要形成。”
张作霖本来就看不起冯玉祥,他尖锐地质问:“既然国家大事不是一两个人所
能集中,又何必非等孙文北上不可呢?”
段祺瑞笑了笑,故作平静之态:“是啊,确实如此。”
冯玉祥鉴于自己的处境,遂与张作霖共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执政。
随后,段祺瑞赴京就职。同一天,张作霖违背“奉军不入关”既诺言,率奉军入北
京,以武力赶走了驻守北京的王承斌。冯玉样实实在在地被涮了。
与此同时,孙中山动身北上了。
也就在这时候,26岁的周恩来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是1924年秋回国的。在国共实行合作之后,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国内革命
运动发展很快,急需大批干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7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