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祸害国民党”。胡汉民原以为自己这个“代帅是孙中山的天然继承人”,没想到被 
汪精卫夺去国府主席的位置,而汪之上台,有赖于廖仲恺之支持,所以对廖颇为不 
满。他与廖个人关系—向很好,但这时对右派的反廖倒廖言论,始终听之任之,不 
加反驳和制止。 
  8月初,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传言,什么某人对某人如何不满,某派对某派如何批 
评,廖仲恺、汪精卫、蒋介石已被列入暗杀名单,云云。谣言四起,风雨满城。一 
时廖仲恺周围阴云密布。压力一天大似一天。但是他毫无畏惧之态,依然四处奔忙, 
开会、演讲、理财。 
  何香凝对他说:“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人放出风来阴谋行刺,你也该多加两个 
卫兵防备一下才是。” 
  廖仲恺一笑:“增加卫兵,只是捉拿刺客方便,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天天 
到工会、农会、学生会去开会、演说,而且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他们要想谋杀我, 
很可以假扮成工人、农民、学生模样。混人群众中间下手的。我平生为人做事,凭 
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民众的地方。有人对我坚持联俄、 
联共不满,可不这样做没有出路啊!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 
的。” 
  何香凝理解丈夫的一片赤诚,但毕竟深为忧虑,遂提出与廖拍一张合影。廖仲 
恺说:“为国为党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有什么可顾忌的!” 
  遇害前两天,在国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坐在廖仲恺身边的汪精卫塞给他一张 
纸条,告诉他据传有人将对他不利,请他注意。廖仲恺当时耸耸肩笑了,回答道: 
“我也听说了。我们都是预备随时死的,那有什么关系!听说人家要用手提机关枪 
杀死我们,用手枪、炸弹是常听见的,若是用手提机关枪,却新鲜得很!” 
  甚至到遇害前一天,当有人以右派要杀廖仲恺的确切消息报告时,廖仲恺仍然 
大义凛然地说:“值兹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 
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 
  8月19日晚,廖仲恺为了给黄埔军校筹集经费工作到深夜,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第二天上午8时,他偕同何香凝自东山寓所驱车赴惠州会馆中央党部参加中执委第1 
06次会议。途中遇着国府监察委员陈秋霖,便载之同车而行。当汽车开到平时警卫 
森严的中央党部大门前,他和陈秋霖先下车,在门前登至第三级台阶时,突然自骑 
楼下跳出两个暴徒,向他开枪射击,大门铁栅内也有暴徒同时开枪,共射20余发。 
他身中4弹,俱中要害,当场仰面倒地,不能做声。同行的陈秋霖也被射中一枪,带 
伤避入宣传部办公室。此时随行的卫士闻枪声赶来,举枪向凶手射击,打中其中一 
人。其余五六人夺门面逃走。何香凝和卫士赶紧把廖仲恺和陈秋霖架上汽车,送往 
东门外百子路公医院抢救。廖仲恺因伤势过重,途中即与世长辞,为民主革命流尽 
最后一滴血,年仅48岁。陈秋霖也在两天后不治身死。 
  廖仲恺的牺牲,距孙中山逝世只有5个月,两位知心挚友,真是生也相依,死 
也相依。 
  廖案轰动了朝野四方。 
  当天,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召开紧急联席会议,决定由汪精卫、 
许祟智、蒋介石组成特别委员会,“授以政治、军事及警察一切全权,应付时局”。 
周恩来、杨匏安等共产党人参加了特别委员会的工作。胡汉民不仅被排除在该委员 
会之外,而且本人及其接近人物,多被认为廖案之嫌疑对象。许崇智虽被列为该委 
员会成员之一,但因为他的部下多与廖案有关,一开始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而 
汪精卫、蒋介石,因右派行刺名单中有他们的名字,此刻身价大增。特别是蒋介石, 
严辞谴责右派是反革命,是甘心投靠帝国主义、为虎作伥的“群小”,口口声声要 
为廖党代表报仇,因此得到了“左派军人”的桂冠。特别委员会实际上成了汪蒋联 
合专政的机构。借着清查廖案,汪、蒋有权审查任何人与党、政、军机关,二人获 
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当天,蒋介石即以卫戍区司令名义,宣布广州全城戒严,命令何应钦率领第一 
军第一师分布市区警戒,并派兵驻防市区制高点观音山阵地。于是,蒋介石控制了 
整个广州市。 
  几天以后,侦查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当场被卫兵击伤而被捕的凶手陈顺供称, 
他们曾领了一万元港币,作为暗杀廖伸俏的代价。经查,行刺所用的子弹系前几天 
由石井兵工厂配发的,手枪之登记持有人为郭敏卿,来配领子弹的为朱卓文,朱、 
郭为作案的最大嫌疑人。公安局遂逮捕郭敏卿(后处决)。特别委员会顺藤摸瓜,查 
出林直勉、胡毅生、梁鸿楷、魏邦平、梁士铎、杨锦龙等均系刺廖同谋。 
  8月25日,蒋介石一声令下,悲愤欲狂的黄埔军校学生们蜂拥而至。夜间,这支 
队伍像洪水一般涌入市区,流入每条大街小巷。天亮之前,林直勉、梁鸿楷、张国 
帧、杨锦龙、梁士铎、谭启委等人束手就擒。然而遗憾的是主犯朱卓文、魏邦平、 
胡毅生这时已潜逃香港,逍遥法外。 
  经过审讯,终于弄请了谋杀案的主要情节,证实是英国人和国民党右派集团共 
同策划的。暗杀前,在胡汉民家开了好几次“倒廖会议”,并接受了港英当局200万 
元的贿赂,主要成员有邹鲁、林直勉、许祟智、吴铁城及其他右派成员。大部分人 
主张暗杀,少数不赞成。如孙科就说:“倒廖我赞成,但不赞成用暗杀手段。”但 
毕竟是决定用暗杀手段了。出面组织和收买凶手的是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党 
朱卓文、梁鸿楷、魏邦平等人。英国人许诺,事成之后,让梁鸿楷当总司令,魏邦 
平为广东省长。显然,他们刺死廖仲恺,意在推翻国民政府。因为当时省港大罢工 
正进行得波翻浪涌。而国民政府是支持罢工斗争的,廖仲恺更是走在前边。 
  案情查明后,国民党右派集团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堪称弄巧成拙,而得利最 
多的便是蒋介石和汪精卫。 
  何香凝当时有诗祭夫曰: 
    哀思惟奋酬君愿, 
    报国何时尽此心!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右派纷纷离别去 精英渐渐聚拢来     
  话说廖案披露后,胡汉民因为知情而不加阻止,受到广泛谴责。他堂弟胡毅生 
虽然逃走了,但他哥哥胡清瑞和亲信林直勉却被逮捕并供出实情,这使他大丢面子, 
抬不起头来。汪精卫为免除后患,正好借廖案驱逐胡汉民,于是指责胡对廖仲恺之 
死要负政治上的责任。驱胡对蒋自然也有好处,所以蒋对汪大力支持,8月25日搜捕 
凶手时也把胡汉民押解到长洲要塞看管起来。9月8日,胡汉民以养病为由得到释放。 
13日,汪精卫到颐养院去看望胡汉民,叫胡辞职离粤。22日,胡汉民以“出使苏俄” 
为名,从黄埔港登上俄国“蒙古号”轮船,灰溜溜地离开了广州。 
  至于倒许,更是蒋介石蓄谋已久的事。这时因廖案涉嫌,许崇智已处于被审查 
的地位。蒋介石经过调查,宣布许祟智的罪名是纵容部下勾结右派刺廖,并有阴谋 
叛国的行为。同时蒋又把许本人把持财政、私吞公款、克扣军饷等种种罪状散布出 
来争得了汪精卫和各军军长对他倒许的支持。蒋介石还把粤军中对许不满的将领李 
济深、陈铭枢设法拉到自己一边,同时下令对梁鸿楷军缴械改编,并收买了许的嫡 
系第二师的旅长谭曙卿等人,使许陷于内外交迫的境地。从8月底,许祟智事实上已 
被置于蒋介石所派的黄埔学生军的武装监视之下。9月15日,许企图调回驻守东莞、 
石龙的他最得力的许济、莫雄两个师,以武力保卫他的地位。征得汪精卫的同意, 
蒋介石于9月18日深夜命令黄埔军校全体师生武装出发,抢占了要地,防止许济、莫 
雄回师广州。19日深夜,蒋介石对许崇智突然袭击,将许软禁起来。接着,按计划将 
“发兵勤许”的许济、莫雄两部包围缴械,编入了他的第一军。 
  9月20日凌晨2时,蒋介石派人给许祟智送去他的亲笔信。 
  在信中,蒋对他的盟兄和老上司冷嘲热讽,大张挞伐。大意为廖案发生,阴谋 
毕露,害党叛国者均为吾兄所部,知人之不明、用人之不当、竟酿此巨变惨祸;收 
编不少旧军队,名称繁多,毫无整顿计划、致令奸人逞虐;控制各地的收入月达100 
万元以上,而部队缺衣少食,几个月不发军钢,官兵怨愤。大宗款项用于河所?日事 
聚敛。将欲何为?霸占中央银行,囊括全部税收,不给各军。最后,蒋介石要求许 
崇智暂离粤境,免得阻碍革命的进展,“无以对总理在天之灵”。 
  许崇智见到蒋介石的信后,接连给蒋打了两次电话,蒋介石理也不理。许崇智 
知道大势已去,止不住对天长叹。下午3对,许崇智在陈铭枢的武装“护送”下,登 
船离开广州的安乐窝,悄然去沪。 
  凶手被抓,胡、许离粤,过去和他们接近的人物,如邹鲁、伍朝枢、居正、谢 
持、张继等均感不安,处于惊惧之中。两广盐运使邓泽如虽被任命继廖为财政部长, 
但亦心怀退志。不久,国府委员兼广州市政委员长伍朝抠潜行赴港,呈请辞职;邹 
鲁亦借组织“国民外交代表团”名义出国;谢持、居正、邓泽如、张继等亦纷纷离 
穗。 
  这时,汪精卫、蒋介石扬眉吐气起来。过去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被称为孙 
中山麾下“三杰”,今日一死一走,汪可以高枕无忧,稳做他的国民党最高领袖了, 
他怎能不扬眉吐气呢?倒许的实现,使蒋介石扫除了挡在前面的最大障碍,奠定了蒋 
介石成为最高军事统帅的基础,而且国民党元老辈的右派无法在广州立足,也给蒋 
这位晚辈进身到国民党领袖位置造成了极有利的形势,蒋又怎能不扬眉吐气呢? 
  廖仲恺被害,引起了全国各界深切的哀悼,工农大众尤其无比悲痛。不少人流 
泪痛惜。广东各地工农群众纷纷举行追悼会,仪式的隆重为广东历史上所罕见。印 
度、波斯、德国、苏联、摩洛哥、士耳其、保加利亚、叙利亚等国代表参加了在广 
州举行的追悼会,暹罗(今泰国)、韩国等国发来唁电。中国共产党唁电国民党,给 
予廖仲恺以极高的评价。省港罢工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通电说:“提起廖仲恺先 
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我们无产阶级的好朋友。他自身虽不是无产阶级,他却尽了他 
一切的力量来帮助无产阶级:他帮助工人组织工会,组织工团军;他帮助农人组织 
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对于本会,更是尽力帮助。” 
  廖仲恺被刺案一发生,周恩来就得到消息。他顾不得和新婚妻子说一句话,立 
刻从家里赴到医院去探望,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回家。当他回家的时候,仅有的一套 
西装染满了血迹;邓颖超大惊失色,忙问缘故。他反而安慰妻子不要紧张,把妻子 
拉到椅子上坐下,然后才平静地说出事情原委。 
  原来周恩来等人在蒋介石处商定当晚11时动手搜捕廖案凶手,不料戒严比他们 
商定的时间提前两小时实行,口令临时改了。周恩来驱车到司令部去时,门前的警 
卫突然喝问口令,一听回答不对,随即开枪射击。司机头部中弹,当场牺牲。周恩 
来机警地卧倒在车座下,司机的鲜血溅满了他的全身。车一停,他立刻跳出车外, 
高声宣布自己的身份。警卫这才停止射击,走上前去“啪”一个敬礼。这是周恩来 
一生中无数回遇险中的一次。 
  廖案告破后,周恩来撰写了《勿忘党仇》、《沙基惨案与党代表之死》等悼文, 
痛斥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罪恶行为,愤怒地指出:“我党自改组后,最显著的 
尊命势力便是革命军之组织和工农群众之参加国民革命,这两种伟大事业的做成, 
多部分的功绩要属之于廖先生。而最近几次反帝国主义运动,廖先生更是惟一的急 
先锋。廖先生亦因此而愈加见忌、见恨于反革命反工农群众的分子。” 
  共产党人恽代英在悼文中也称颂廖仲恺是国民党中“最急进最不妥协的领袖”, 
“是他帮助孙中山、主张国民党改组,主张吸收一切革命分子加入国民党;在改组 
以后,是他惟日孜孜的尽力于工农运动,反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