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就先把我张作搁杀了吧,我可不愿意再看见不幸的惨剧了!”会场里的气氛慢慢缓
和下来。这时,张作霖才最后表态说:“那就交给学良去看着办吧!”
张学良本来同情那些被俘将领,自然不会加害,因此,郭松龄手下的将领一个
也未受处罚。
然而郭松龄倒戈失败,对于当时的革命形势来说,无论如何算得一场悲剧。人
们同情和惋借他的结局,更恼恨日本借机出兵东北。
12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告全国民众书》,指出日本不
仅支持军阀,而且直接出兵与中国人作战,“全中国人,任何阶级的中国人都应该
起来参加此次由反奉面反日的运动,以保全中国国家的领土主权与民族自由。”
12月26日,南京市民万余人游行示威,抗议日本出兵满洲。27日,上海200多个
团体6万余入集会。举行反田、反张游行示威。31日。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特别
市党部、北京学生总会、爱国运动大同盟等团体组织5万多人,在天安门前召开“国
民反日进兵大会”。全国其他地区也纷纷集会游行,对日本出兵东北表示极大的愤
慨。
陷入被动的张作霖为了收拾郭松龄倒戈造成的残局。防止国民军入侵,通电全
国,宣布东三省独立,以山海关、秦皇岛为界,布置防线,“保境安民”,由他以
镇威上将军名义主持东三省军政事务。
按下北方不表,再把笔触拉回到国民革命的中心广州。
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过,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了。
这是一次各党各派、各种政治势力无不瞩目的大会。
这是一次既重炮猛轰西山会议派,共产党又主动让步的大会。
这是一次既让革命者扬眉吐气又给日后理下祸根的大会。
这是—次既显当时辉煌又令后世遗憾的大会。
然而不管人们怎样评说,历史就是那样展开了。
当时国民党中央和西山会议派都提出召开“二大”问题。是到广州参加国共合
作的“二大”,还是去上海参加西山派的“二大”?许多人一时拿不走主意,徘徊
于二者之间,妥协风气甚盛。
国民党主要领导人汪精卫优柔寡断,软弱无力,以致“二大”筹备工作拖泥带
水,杂乱无章。
12月初,共产党人吴玉章、杨音公等率出席会议的四川代表团最先到达广州。
吴玉章立即往访狂精卫,谈到“二大”时,汪精卫愁眉苦脸地说:“大会恐怕开不
成了。”吴玉章问是阿故,汪说:“邹鲁、谢持他们闹得那么厉害,如果我们召开
大会,形势岂不更加严重?”
吴玉章不以为然,认为如果不能如期举行“二大”、只能助长西山派的气焰,
使中阅派更加动摇。他对汪精卫说:“现在邹鲁等人这样疯狂,他们不但排斥共产
党,也排斥广东的国民党,不跟他们斗一斗,怎么成?否则,许多同志流血牺牲换
来的这块根据地就要垮台,你这个国民政府主席的位子只怕也坐不住了。”
汪精卫点头称是。但他对西山派的反共行为又进行开脱:“西山会议派只有两
点钟,是一两个人可恶,别看闹得凶,多数是跟着起哄,同这些人还是可以和好的。”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吴玉章的意见,表示不能让广—州的“二大”破产,而要按
期召开。此后、即紧锣密鼓地进行大会的筹备工作。国民党中央开会,推举吴玉章
这位既是老同盟会员又主持着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的共产党员担任大会秘书长,杨音
公等共产党人也在大会秘书处工作。
对于国民党“二大”匝实现的目标、鲍罗廷曾与共产党人周恩来、陈延年等商
议,确定打击右派、孤立中派、扩大左派的政策,准备在大会上公开开除一批反共
的国民党新老右派的党籍,使中央执行委员会左派占绝对优势。但中共中央总书记
陈独秀对国内形势作了悲观的估计,认为郭松龄倒戈的失败,标志革命转入低潮,
因此应该多争取中派,甚至一部分西山会议的参加者,也可以争取,而对左派,不
宜急予扩大。于是,根据这一目标,国共两党的一些领导人进行了协商。
12月下旬的一天,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共代表陈独秀、
蔡和森、张国焘与在上海的国民党代表孙科、叶楚伦、邵元冲在上海外白渡桥苏俄
领事馆内,就国民党“二大”及两党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上午口时,两党6位代表如约到达,围坐在领事馆楼下的大客厅里开始晤谈。一
见面,仍和平时一样,表现出亲热的样子,互相寒瞳、问候,但气氛却显得严肃。
开始,都随便聊,没有人谈到广东、上海、北京最近发生的事,说话都很谨慎尽量
避免说那些容易惹起是非的话。
一会儿,谈判进人工题。陈独秀就国民党中领导权的问题谈了中共方面的意见,
说:“中共并没有包办国民党事务的企图,而且从来都反对这种企图。前不久,中
共中央已通知各地方党组织,要求各地多推选国民党人士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
会。中共亦不希望在大会的中央委员改选中,增加中共方面的中央委员人数。中共
主张国民党的事应由国民党来负责。”陈独秀还澄清了一些流言,他说,“至于广
东方面的情形事实上不如外间所谣传,要排斥某些人士参加。广东负责当局希望各
位先生能步调一致,担负起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各项责任。”劝他们能回广东
参加“二大”。
陈独秀的话,使孙科、叶楚伦、邵元冲多少放了些心。于是,他们相继作了简
短的声明,主旨是说他们也很珍惜、爱护广东的一切,如果情况许可,他们都愿回
广东参加大会。但他们也公开提出,以后共产党应少干预国民党的事务。
双方通过反复交涉。在国共关系一些问题上,逐步形成一致意见。本来,孙科
等人跑到上海,只是想对广东方面造成一种威胁,现在陈独秀主动相邀,找他们谈
判,他们正好借梯下台,因此,除在领导权上表示强硬态度外,在其他问题上也做
了一些让步。最后,双方达成七点协议,内容大致是:号召团结,在孙先生的三民
主义和国民党改组以来的既定政策之下,大家都应支待广州国民党及其所领导的国
民政府;中共以国民革命为中心任务,继续与国民党共同努力,但不包办国民党事
务,不排斥国民党忠实党员;在国民党领导机关内共产党员的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
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推迟到上海一些领导人回广州时召开:两党在合作
中产生的问题应在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解决等。协议制定后,双方代表签字,
并认为还有些具体问题须在“二大”上解决,不必在此详加讨论,以免节外生枝,
使两党产生误会与矛盾。
对于这次上海谈判及谈判后所达成的七条协议,孙科等人十分满意。都表示要
回广州参加“二大”,并表示愿意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与合作。
上海谈判后,中共中央认真履行协议,曾将协议方策再三向基层党员报告。为
了将协议精神贯彻到国民党“二大”上去,陈独秀特派张国焘去广州出席“二大”。
并担任中共党团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在会议期间指导党团活动,执行协议原则。
年底,国共两党要人纷纷聚集广州。
李大钊、于右任等率领北京代表团来了。
恽代英、沈雁冰等率领上海代表团来了。
西山会议派的几名成员也来了。
还有那位“东征英雄”蒋介石,12月31日一回到广州,就被授予一枚金质勋章,
第二天,即神采飞扬地出现在大会会场。
广州原省议会楼大厅门口,高高扎起了绿色松柏门楼,门楼两侧写着对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大厅之内,正中高悬孙中山遗像,旁置“奋斗”
两个大字。1926年元旦,礼炮轰鸣,两架飞机在空中翱翔,抛撒着纪念品。在节日
的气氛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开幕仪式。
正是:
今日同在旗帜下,
明天再看真与假。
欲知大会如何开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二回
蒋介石试探汪精卫 沈雁洋协助毛泽东
话说国民党“二大”元旦举行开幕仪式,实际工作是从1月4日开始,一直开到
19日。
大会278名代表中,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了168人。中派代表65人,右派45
人。由于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了绝大多数,使会议得以继续坚持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而使西山会议派受到严厉的打击。
大会以汪精卫、谭延岂、邓泽如、丁惟汾、谭平山、经亨颐为主席团成员吴玉
章为秘书长。
毛泽东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出席大会,席位为第13号。会前,他被指定
为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五位成员之一,并为国民党中央起草了《中国国民党对全国
及海外全体党员解释革命策略之通告》,严厉批评西山会议派的言论和行为。在大
会上,毛泽东作了“一大”以来的宣传工作报告,并参与起草了《宣传决议案》、
《党报决议案》等文件。
会议的主角是汪精卫,他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
蒋介石在会上引人注目。在“一大”上,他连正式代表都不是。刚过去两年,
这一回她不仅是代表,而且在1月6日下午,向大会作军事状况报告。他以东征凯旋
者的姿态,踌躇满志地说:“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
蒋介石报告完毕,全场掌声雷动。此时,代表李子锋站了起来。提出一个动议:
“请全体代表起立,向蒋同志致敬,勉其始终为党为国奋斗。”
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在会议场合向一位并非领袖的人起立致敬、还从来没有过。
左派人物詹大悲看不下去,向大会主席团写了一信,要求从大会记录上删去李子锋
的动议。不过当时蒋介石风头正劲,俨然成为政治新星,却也由此可见一斑。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总理遗嘱决议案》、
《对外政策决议案》以及有关党务、政治、财政、军事、宣传、工运、农运、妇运
等决议案。
大会听取了路友于“关于弹劾西山会议审查报告”,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决
议案》和《处分违犯纪律党员决议案》。把策划西山会义的谢持、邹鲁二人“永远
开除党籍”;对于参加西山会议的附和者居正、邵元冲、叶楚他、林森、张继等12
人给以警告处分,并限期两个月内具复于中央执行委员会,若不接受大会警告,是
甘心背叛国民党,而与谢持、邹鲁同趋,开除其党籍;戴季陶未得中央执行委员会
之许可,以个人名义发布《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一书,以致发生不良影响,惹
起党内纠纷,大会予以训令,促其猛省,不可再误。
在大会讨论《党务报告决议案》时,黄埔军校代表袁同畴节外生枝,说国民党
内所以发生两派纠纷,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从事党务活动而不肯公开造成的。他
提出三个解决办法:“(一)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时,声明自己是共产党员。(二)
共产党员要将在国民党内的活动公开。(三)中国国民党员加人共产党时,要得该地
党部之许可。以上三样办法,如果办到,其纠纷将不解自解。”
毛泽东当即站起来逐条反驳。关于共产党人的身份,他说:“如果怕声明自己
是共产主义者,也决不是真正共产党员了。但是共产党在中国还算是一个秘密组织,
与俄国共产党执政可以公开活动,情形不同。在中国共产党一日未取得法律地位,
是不能不秘密的。如在上海等地,也要声明,便马上要受枪毙了。”关于共产党的
活动,他说:“在共产党的友党中国国民党的势力之下公开是可以的。但在他处,
也要公开,就马上要给人解散消灭,这便足以使国民革命中一部分力量受一个重大
打击,也于革命前途是不利的。”至于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的问题,他这样说“无
论何党,党员出党入党应有绝对自由,实不必有若何的限制。”
张国焘、高语罕、范鸿(吉力)也驳斥了袁同畴的主张。毛泽东和他们三人的发
言得到很多代表的赞成。袁同畴势单力孤,无言以对,不得不表示:“本席可以收
回前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