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即处死。吴佩孚手刃后退旅、团长数十人,悬头于电线杆示众。因此,吴军抵抗极
为顽强。四、七军拼死冲锋,叶挺独立团一马当先分割包围敌人,各个击破。敌军
不支,忍无可忍,竟反身向自己督战部队开枪射击,杀出一条血路,夺路而逃。四、
七军遂于当日攻克贺胜桥。
9月1日,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2日晚,四、七军开始爬梯攻城,旋因伤亡太大
而停止。
9月3日,蒋介石乘车抵达武昌城附近的涂家湾。他不顾武昌城高壕深、工事坚
固、易守难攻的特点,命令李宗仁和四军副军长陈可钰率部再攻,“限于48小时以
内攻下武昌”。北伐军两次强攻,均未能奏效,且伤亡惨重。担任主攻任务的独立
团一营几乎全部阵亡,周恩来颇为器重的共产党员、营长曹渊以身殉职。
5日,李宗仁开始第三次攻城。这时,他对蒋介石的蛮干颇为不满,然而接着发
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看法。李宗仁后来回忆说:
正当前线战况最激时,蒋总司令忽然约我一道赴城廓视察,我因为蒋氏未尝当
过下级军官,没有亲上前线一尝炮火轰击的机会,深恐其在枪林弹雨下感到畏葸胆
怯。我二人走到了城边,战火正烈,流弹在我们左右簌簌横飞,我默察蒋氏极为镇
定,态度从容,颇具主帅风度很使我佩服……
蒋介石眼看着强攻无望。逐下令停止攻击,改变策略,在围困武昌的同时,派
第八军的何健、夏斗寅两师于9月5日从嘉鱼渡江,先围攻江北的汉阳。那汉阳守军
刘佐龙力不能敌,即声明附义加入革命军,蒋介石立即委任刘佐龙为国民革命军第
十五军军长。刘佐龙附义后,即从汉阳炮击吴佩孚在汉口的司令部。7日,第八军二
师渡过汉水,占领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已有两镇被攻占,吴佩孚仓惶逃往河南信阳,
留下3万人死守武昌,由刘玉春、陈嘉漠督军。到10月10日,被困40天的孤城武昌终
被克复了,赫赫一时的吴大帅从此一蹶不振。
按下两湖战场,再叙江西战场的景况。
那孙传芳军中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战略家,名叫蒋百里。还在北伐军强渡泪
罗江时,他就向孙传劳献计三策:上策,乘北伐军北上和吴佩孚交战之际,以重兵
自江西向湖南进击,占领长沙,切断北伐军归路,与吴佩孚合击北伐军;中策,待
北伐军围攻武汉时,孙传芳可指挥海、陆大军溯江而上,解武汉之围,使吴军与北
伐军相峙于武汉以南,然后待机而动;下策,固守江西,以逸待劳。
此三策好生厉害。倘若孙传芳采纳上策或中策,那一段的历史必是另外一种样
子。然而孙传劳对此三策均无兴趣,他想的是:待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再从北伐军
手中夺过武汉,使五省联军成为七省联军。故而眼看吴佩孚溃败,也不支援一兵一
卒。而在9月初北伐军兵临武昌时,即令浙江省总司令卢香亭进驻江西,准备从北伐
军手中接过武汉、控制两湖。
不过世界上的事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孙传芳想得很美,然而却把算盘珠拨拉错
了。未等他西上武汉之时,蒋介石已经部署了攻赣计划。当时在江西战场上的北伐
军有二、三、六军和一军的两个师。从9月6日起,北伐军先后攻克赣州、萍乡、修
水、高安等地。进抵南昌附近。此时南昌之敌只有邓如琢的一个骑兵团,守军约60
0余人。9月19日,北伐军在南昌城的工人、学生及江西省警备队的配合下,一举攻
占了南昌。
正在萍乡的蒋介石闻讯大喜,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安源煤矿,当晚出席萍乡各界
的欢迎会,在演说中一再感谢各界民众对北伐军的支援。
孙传芳听到南昌失守后,大为震惊,立即由南京赶到九江亲自督战,并调遣精
锐部队第一、二、十方面军从南北反攻南昌。
北伐军进攻南昌的主力,是程潜的第六军和王相龄所部第一军第一师。王柏龄
进人南昌后,得意忘形,夜宿妓院寻欢作乐。敌军突然反攻时,因该师军中无主,
与敌军刚一接触,几乎全军覆没。王柏龄和党代表缪斌只身逃脱。9月21日,北伐军
退出南昌。22日,再次攻入南昌,24日又被迫退出。邓如琢部杀了个回马枪后,闭
城三日,大肆捕杀配合北伐军入城者。
在北伐军进军声中,从苏联回国并加入国民党的冯玉祥于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
师,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宣布全军集体加入国民党。在总司令部中,任命共产
党人刘伯坚为政治部副部长,聘请苏联人乌斯曼诺夫为政治军事顾问。随后接受李
大钊的建议,确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在北方策应北伐军。
再说10月初,蒋介石决定再次攻打南昌。11日,二、三军和一军二师攻城开始。
由于南昌守军在城外放火焚烧民房,使北伐军失去进攻的屏障,l2日,攻城失利。
同日,蒋介石亲临南昌城南门指挥作战,决定当夜爬城硬攻。白崇禧以不宜背水攻
城为由。不同意围攻,但蒋介石坚持己见,自只得服从。结果冷不防,城内守军敢
死队突然从城下水闸中破关而出,黑夜中将第六团几乎全歼,攻城各军仓皇撤退,
秩序大乱;蒋介石急得紧紧抓住白崇禧的手,不断问:“怎么办?怎么办?”幸而
白祟禧已在赣江上游搭了两座浮桥,于是命令全军以浮桥退回赣江两岸。混乱中,
部队及装备损失极大。
对于蒋介石北伐途中的武昌、南昌战役的指挥,周恩来曾于十年后——1936年
7月9日在陕北白家坪的窑洞里,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作过精彩的评
述。斯诺问:“蒋介石作为一个军人,您对他作何评价?”周恩来略加思考后回答:
作为一个战术家,他是个拙劣的外行,作为一个战略家,也许好一些。
作为战术家,蒋介石采用拿破仑的方法,拿破仑的战术需要极大地依靠士兵的
高昂的士气和战斗精神,依靠必胜的意志。而蒋介石在这方面老犯错误,他过于喜
欢把自己想像成为一个带领敢死队的突击英雄,他带领一个团或是一个师,也总是
搞得一团槽,他老是集中部队,企图猛攻夺取阵地。1926年武汉战役,在其他部队
失败后,蒋介石率领一个师攻城,投入全部力量强攻敌防御工事,结果全师覆没…
…南昌,蒋介石又重蹈覆辙,他不等增援部队到达,就用他的第一师向这个被孙传
芳占据的城市发起突击。孙传芳后撤,让蒋介石进入部分地区,然后反击,把蒋军
逼入城墙和一条河之间的起伏地带,致使蒋军大败……’
不过,蒋在战略上要比战术上强一些,他的政治嗅觉要比军事嗅觉强,这就是
他能争取其他军阀的原因。他常能相当老练地全面策划一次战役……
蒋介石指挥进攻南昌失败后,撤退到高安县城设立司令部,命令全军暂行休息,
以检讨江西战场第一期作战得失。他认为北伐军在江西战场进展甚微的主要原因是
协同作战不够。10月15日,他和加伦、李宗仁、白崇禧等共同制定了《肃清江西计
划》。他将江西战场的北伐军编为左、中、右三路,自己亲任总指挥。左路指挥官
为李宗仁并从武汉调第四军的张发奎第十二师协同李宗仁的第七军作战。右路指挥
官为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中路指挥官为第六军军长程潜。第一军的一、二师仍为总
预备队,由刘峙任指挥官。
11月1日,江西第二期作战开始。2日,左路军向赣北进攻,并攻克德安,截断
了九江与南昌的联系,然后转向攻取九江。中路军进攻奉新、安义,肃清了南昌西
面守敌。右路军肃清了南昌外围敌军。随后,三路大军会攻南昌。8日,朱培德第三
军首先攻进南昌城。9日,白崇德率军追击残敌。俘敌3万余人。孙传芳在江西的10
万主力几乎全部被歼,同时后院失火,浙江省长夏超率部起义,福建周荫人部下倒
戈,上海工人武装暴动,孙传芳见败局已定,乘军舰匆匆逃回南京去了。
江西战火停息后,蒋介石驻人南昌。随即命令驻守汕头的何应钦率部沿东海岸
进攻福建。由于孙传芳将主力全部投入江西战场,福建空虚,东路北伐军未经激烈
战斗便先后占领了永定、漳州等地。到12月18日,何应钦兵不血刃进驻福州,占领
了福建全省。
孙传芳后悔当初未用蒋百里之计,但叉不甘心就此失败,便想到了北方的张作
霖。
正是:
一着不慎全盘输。
覆水难收后悔迟。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回
周恩来冒险指挥起义 白祟禧和平率部入城
话说孙传劳不曾料到北伐军会有如此凌厉的攻势。在震惊动惶恐之中,他急忙
派人北上向张大帅求援。
奉、鲁军的将领们都集中在天津。11月13日,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召开军事会议,
讨论联台对付北伐军问题。张宗昌以及孙传芳、吴佩孚、阎锡山的代表都出席了。
张作霖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首先发言。他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当总统的野心。并
说:“当前的问题应当团结北洋派、先军事后政治。”
但会场气氛相当沉闷。张作霖问孙传劳的代表:“你们那儿还有多少军队?”
回答:“还有5万以上:”张作霖觉得这是在欺骗他,当即很不愉快。
孙传芳了解到会议的情况,深知这次会议的重要性。11月19日,他突然亲临天
津,直接闯到会场里。张作霖吃了一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孙已向他深鞠一躬。
口说:“我对不起大帅了!”
大家从惊愕中醒悟过来,一起热烈鼓掌。张作霖拉他坐到自己旁边。
孙传劳向会场抱拳致札,一脸诚恳地说:“过去我们有什么误会,那都是兄弟
之争,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这里,我给各位赔礼道歉!”他顿了顿,又说,“我们
北洋派应该重新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南方的赤党!”
他的话又赢得了一片掌声。孙传芳表示他不回任了,把浙江、江苏和安徽都交
给部下去料理。
会场气氛顿时变得极其活跃。张作霖一拍大腿,大声道:“大丈夫处世光明磊
落,岂可乘人之危夺人地盘!”
孙传芳说:“事到如今,就别再说什么地盘不地盘了。我情愿回浙江,让出江
苏来请鲁军接防,鲁军总部设在南京,以便指挥前方。”
张宗昌满面通红,大吼道:“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你不要把我张宗昌当成是不
讲义气的小人。我的军队开到浦口后,换乘轮船开往前方,决不经过南京!”
“这是各位看得起我孙某人,不过,”孙传芳说,“为了统一指挥起见,目前
应组织一个讨贼军统率办事处,推举雨帅为全国讨赤总司令,本人愿听候调遣。”
在孙传芳的鼓动下,11月19日,由他领衔,直、鲁、晋、豫、苏、皖、赣、浙、
闽、陕、察、热、绥、吉、黑15省区联名推戴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
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宣誓就职,并任命孙传芳为安国军副司令仍兼苏、皖、
赣、浙、闽五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为安国军副司令兼直鲁联军总司令,杨宇霆为
安国军总参谋长。张作霖又组织了“安国军总司令部”,内设总务厅、军务厅、秘
书厅,实际是一个变相政府。27日,又把安国军总司令部迁到了北京。半年之后,
张作霖终于袍笏登场,在北京组织了安国军政厢,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职,充当了北洋军阀的末代统治者。
却说北伐军出师数月,锋芒所向,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
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把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沉重地打击了帝
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这一胜利是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取得的,广大
工人、农民、学生和其他各界民众的热诚支持和各地群众运动的有力配合,形成了
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革命武力和民众相结合的巨大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
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冒着酷
暑随军出发。北伐进军路上,共产党组织工人、农民担任侦察、向导、送信、运输、
救护,直至拿起武器参加战斗。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无疑是北伐战争克敌制胜约
根本保证。
正在北伐军的声威震撼全国,革命前途灿烂似锦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