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然
能力?文科出身的安然可不知道那些什么火药啊、机器啊、纺织之类的东东,从小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她对那些农作物啊、酿酒啊什么的也完全一窍不通。安然大学里学的是英文在这里完全等于零,十几年的企业管理、品牌运作工作经验在以后自己有一定实力的时候还可能用得上,目前没什么用。
倒是自己从六岁开始学的苏绣现在可真对上口了。上一世,安然幼时特别调皮,拿妈妈的话说就是“屁股上长刺似的三分钟都坐不住”。
而那时邻居家从上海过来到儿子家养老的老太太是正宗的苏绣传人,有一手刺绣绝活和徒手做旗袍的真功夫,据说她和她的师傅在上海滩是小有名气的。这老太太和小安然不知怎么的特别有眼缘,向来坐不住的安然竟然可以坐在一旁看老太太绣花半天不动的,后来安然就跟老太太学习刺绣,一学好几年,直到读初二时老太太去世。老太太过世前甚至还将珍藏的五大本绣花图样送给安然。读大学时,安然可是靠这一手绣艺兼职赚了不少学费和生活费。
接着还有什么呢,厨艺?安然无聊时曾看过几部穿越小说,里面就有穿越女主卖食谱开饭店的。
这还真得感谢二十一世纪那成天不绝于耳的地沟油、苏丹红之类的奸商杰作,弄得读大学之前连手帕都没洗过一块的娇娇女冷安然在能够独租一套一居室,拥有自己的小厨房之后立马开始学习给自己做好吃的,网上那菜谱比比皆是啊,东南西北各大菜系、中式西式泰式韩国菜日本料理…。。。只要你想到,基本上都能搜得到。
安然成天全国各地出差,当地代理请她去的必然是本地有名的酒楼食档,点的也必然是镇店名菜,引起安然兴趣的有空就会上网查查相关作法,甚至动手试验。当然了,纯粹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虚荣心,能做出个大概的样来就不错了,要都能做出那个水平,那些大厨们可不都要买块豆腐撞死了。
尤其,有一段时间安然突然决心培养自己“贤妻良母“的潜质,真是大大花了很多空余时间和精力狠狠研究了许多食补、煲汤、以及五花八门的各式点心作法。
所以,厨艺方面,安然的水平多好谈不上(她承认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菜谱、配方、操作程序可是记得不要太多了。说起来一套套的,只要不让她亲自动手露馅,嘿嘿……
问题是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在的这个时空饮食文化发展得如何,她的这些食谱点心方子能否给她带来多少机会?
安然正在心里独自盘算着,刘嬷嬷和秋思拿着绣绷子和一张小靠背椅子走了进来。
“小姐,您要不要躺下歇息?我和刘嬷嬷在这边做活边陪着您”秋思摆好小椅子给刘嬷嬷坐下,回头看着秋思问道,“老李大夫说了,小姐醒过来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啊头晕呕吐的就再请他过来来瞧瞧,如果没有就好好休息,等那肿块消了就不疼了。”
“我想出去走走,就在院子里”安然回答,亮晶晶的眼睛期盼地看着刘嬷嬷。她真想运动一下,老躺在这没病也躺病了。
“这可不成,你乖乖地躺着休息,大夫说了你这撞到了脑袋,没有养好不能乱动,很容易犯晕的”刘嬷嬷想也不想一口回绝。
安然想想也是,先养好身体,
攒点精神再说吧。
她转头对着在矮墩子上坐下的秋思说:“你帮我拿本别的书看看吧,有趣儿点的。”
秋思忙放下绣绷,过来打开桌子下面的大木箱子,边挑选着书边问“游记好不?还是诗集?”夏芷云教安然识字时大都带着秋思的,秋思认得很多字,还能写一点。
安然低头一看那箱子,哎哟喂,这么多书,整整一箱子诶。
搜寻脑中的记忆,这是夏芷云的东西,原来摆在她房间架子上的,夏芷云过世后,
安然就收拾到箱子里收进自己的房间了,这也是她唯一能带到庄子上来的母亲的东西。
“拿本游记吧,再看看有没有风俗民情的?”安然回答
秋思拿了本《李铭游记》和一本《大昱风物志》给安然,安然眼尖,指着一本墨色封面的书说道:“那本《百年史传》也递过来给我瞧瞧”。
秋思递了书过去,关好箱子就又坐回去继续绣荷包了。
刘嬷嬷生病以来耽误了很多绣活,也一直没有进项,可怜的一点存钱也都抓药用掉了,现在他们还欠着老李大夫药钱和诊费160文呢,这还多亏了老李大夫心善,看他们主仆三人实在无法憋出钱来也不催着。
于是,刘嬷嬷和秋思两人忙着手中的绣活,安然就默默地翻着书页,了解她现在所在的这个时空、这个地域,她要在这里生存下去,还要活得很好。
第三章 了解大昱
就这样过了5天,安然粗略看完了那三本书,还在同刘嬷嬷、秋思聊天时通过刘嬷嬷的唠叨、回忆、感慨、憧憬中套出了不少资讯。
这是个与安然前世所处的那个世界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时空,安然自诩掌握挺好的历史知识在这也就半点用处都没有了。
所幸,这是个和平的年代,当今皇上是大昱朝第三代帝王。第一代昱元帝推翻前朝,浴血拼杀中创立了大昱皇朝,不过只当政11年就薨了。第二代昱阳帝在位28年,稳固皇权,镇压前朝余孽的数次暴乱,收服相邻的少数民族政权。老百姓的生活逐步安定下来,开始安居乐业。
大昱皇朝国姓钟离,现在的第三代帝王乃刚刚登基不到四年的昱文帝钟离赫。
安然想,这应该是这个大昱皇朝百事待兴,大力发展经济的重要时期。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不到50年的新兴皇朝,一位年轻的帝王(推算过去应该30出头),只要他不愚、不暴虐、不阿斗,此时应该正满怀抱负要安定民心,增强国力,实现国富民强。
根据刘嬷嬷对昱文帝登基这三年多时间朝廷推行的民生政策的描述,比如减赋税、鼓励开荒、鼓励经商、严惩贪官等市井小民乐见并乐于谈论的事,这个皇帝应该是一个有着长远眼光和开明头脑的帝王。
这样的年头,社会风气应该不会太坏,百姓勤劳挣钱的机会也会多一些。
本来呢,这皇帝也好,朝廷也罢,跟安然这个小小少女没半毛钱关系,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安然深知经济发展、民生民情离不开政治。当然了,了解一些就够了,这些认知能够让安然心安一点,也敢想去做一些事情。试想啊,
这要是个乱世,想着保命就够了。
除了刚“醒”来的第一天刘嬷嬷不肯松口外,安然每天早晚都会坚持让秋思扶着在院子里走几圈,她后脑上的包包已经慢慢消下去,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刘嬷嬷也就不再反对了。
这是一个不大,但还算齐整的小院,一溜三间正屋,屋子左边有一个厨房,右边还有一间小棚子堆了些杂物。小棚子前面空地上围着一小圈竹栅栏,估计之前应该是养鸡什么用的。
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榆树,榆树边上还有一口井。
安然会认识榆树是因为前世有一次去济南出差,那儿负责她公司品牌的主管徐蓉跟她关系挺好,带着她和店长几人到城郊自己家里吃农家饭,徐蓉的妈妈特意让小孙子从村口的大榆树上摘了好多榆钱儿给她们包了一顿别有风味的饺子,吃的安然那叫回味无穷。离开村子的时候她们一群人还专门去“参观”了一下那棵榆树,并拍照留念。回到深圳后安然兴致盎然地到网上“百度”了好多关于榆钱儿的资料,不过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再尝榆钱。
可惜啊,现在早已经过了吃榆钱儿的季节。安然抬头看着大榆树,惬意地眯了眯眼,嗯,她很期待明年春天的到来。
整个院子,安然最满意的还是那一人半高的院墙,目测过去至少有2米2。虽然旧,但看起来很结实。
这在这个庄子上是唯一的。
刘嬷嬷说,冷家是从平县俞家买的这个庄子,俞家是个商户,已经过世的俞老太爷白手起家,生意做得挺大,但是子嗣单薄,只有一个儿子娇生惯养长大。俞老太爷过世后,掌家的俞老爷花钱的能力比挣钱能力强,家业渐败,亏得有个追随老太爷多年的老掌柜忠心得力,才得以保住俞家在平县的几间铺子。俞老爷的妻子温婉贤良,屡屡规劝夫君奋发向上,学习经营,却令得俞老爷非常厌恶她,还娶了冷弘文的妹妹冷幼琴为平妻。当年,冷家虽穷,但新科举人冷弘文才学出众,前途看好,而且冷幼琴也算是楚楚动人。
冷幼琴进门没多久,俞夫人被送到这个庄子上养病,据说当时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不到一年就病死了。
夏芷云嫁入冷家后,大半嫁妆充入府中,冷老夫人把夏芷云名下的一大片田地给卖了,
高价从冷幼琴手上买下了这个庄子。
刘嬷嬷每次说道夏芷云就抹眼泪,安然心中却是感慨:“又是一个傻女人啊!”
第四章 去平县
安然身子好了,就跟刘嬷嬷、秋思一起赶绣活,她先用了三天时间把绣架上未完成的百花图绣好。
安然绣百花图用的还是原身记忆中的绣法,是刘嬷嬷教的。刘嬷嬷的女红在冷府里是最好的,府里针线房的绣娘大都跟刘嬷嬷请教过绣艺。安然和秋思自小也是跟着刘嬷嬷学刺绣的。安然觉着刘嬷嬷的绣法很像前世的瓯绣,前世安然学的主要是苏绣,但为了博采众家之长,增长眼界,老太太也给安然介绍过粤绣、湘绣、蜀绣、顾绣、京绣、瓯绣等各主要刺绣流派的特色。加上安然本身对刺绣有着浓厚的兴趣,长期以来倒是逮到很多机会欣赏、研究了不少各大流派的优秀作品,甚至是大家名品。
刘嬷嬷对安然这几天刺绣的速度和热忱觉得很是惊讶。之前的安然虽然刺绣很有天份,也会跟她们一起做从绣庄接来的绣活,但并不是很热衷,绣的速度也比较慢。比如那副百花图,前面一半绣了将近15天,可这后面一半安然就绣了不到3天。
自从夏芷云死后,安然极少开口说话,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最经常做的事就是发呆。偶尔看点书,绣点东西,也是做着做着就发起呆来。
可是这次醒来后,刘嬷嬷发现安然“活力”了很多,虽然话还是很少,但听她们说话的时候眼里有了明显的兴致,有时还会问一些关于夫人、关于夏家的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样总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安然刺绣的熟练度和速度明显比以前强太多,而且一绣起来就是连续两三个时辰。
秋思对刘嬷嬷的疑惑很不以为然:“这不是好事吗?这说明小姐长大了,想通了。一定是天上的夫人保佑着我们小姐。难道嬷嬷不喜欢小姐这样吗?”
刘嬷嬷一愣,是啊,小姐长大了,更懂事了,这不是很好吗?想那么多干啥?
这天晚上,孙大家的小石头过来了,告诉刘嬷嬷明天他的哥哥大石头要去县里,问刘嬷嬷要不要搭他家的牛车去,或者要不要帮忙捎带什么东西。
孙大是庄子里的佃户,家里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顺序排下来是大石头、二石头、大丫、小石头、和小丫。刘嬷嬷经常指点大丫和小丫刺绣,两家走得比较近,每回他们家用牛车去县里,
都会叫上刘嬷嬷。庄子里的其他人坐牛车都要付车钱,一人一趟来回五文钱、单次3文钱,可孙大家从来不肯收刘嬷嬷的钱。
这次刘嬷嬷生病、跟着安然受伤,已经很久没有去县里送绣活了,最近三人赶了不少荷包、绢帕出来,还有安然绣的那幅桌屏和刘嬷嬷绣的一套三幅大屏风。家里的油、盐都没有了,还欠着老李大夫的钱,刘嬷嬷确实也准备去一趟县里。
看着刘嬷嬷跟小石头确定了出发的时间,送小石头出门后,安然抬起头对刘嬷嬷说:“嬷嬷,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县上。”
“姐儿,你想买什么吗?嬷嬷给你带回来。”安然很少出门,这还是她第一次提出要跟去县里。
“不是,我就是想去看看,
我还没去过县里呢。”安然拉着刘嬷嬷的袖子,大眼睛亮亮的满是渴求。刘嬷嬷心头一软,摸了摸安然的头,
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安然就起床了,约好的出发时间是辰时一刻。
前世的安然一直有个习惯:冬天爱钻被窝睡懒觉,上班时间都是闹钟敲三遍,赖到最后一刻起床,周末就是不睡到肚子饿绝不起床。其他三个季节却是勤快得很,
一早就醒,一醒就起,多出来时间就看看书,听听音乐。对这一季节性特点,安然谓之“身体的自然反应,冬眠效应”。
秋思把安然上半部分的头发梳起两个小包包,下半部分则扎了两根麻花辫。
今天,安然穿了一身淡蓝色的交领单衣襦裙,粉红色的系带,下裙打了褶子,裙摆上绣了几只翩翩飞舞的大蝴蝶。衣服的布料不是很好,但还算透气舒适,缝制和绣花都是极其精美的,可以看出做衣服人的用心。
这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