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然
但杜家也算体面的大家族,作为左相府的嫡孙,肯定不能像郭家那些人似的明目张胆上赶着要过继给郭年瀚。所以她只能迂回着来,让幼子杜修杰经常在大长公主面前承欢,让女儿晓玥经常在外祖母和瑜儿面前吹吹风,夸赞修杰懂事乖巧。想着有一天母亲自己开口,他们就能“为了母亲和兄长,勉为其难”地应下。
想到这几年晓玥和修杰在大长公主面前伶俐、乖巧的表现,郭年湘目光复杂地望着自己的母亲,这外孙再怎么做,都比不过孙子一句讨巧的话啊。
第八十三章 将离
“娘,您对那冷安然的评价可真高,轻易就认了孙女。还有那个什么夏君然,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他救了瑾儿,我们给他一大笔钱就是了,就那么认作义孙,您也不怕以后带来什么麻烦。”郭年湘实在想不通一向清冷的母亲怎么会那么冲动地做了个这么惊人的决定,而且速度之快,她都来不及反对。
“就是,瑾儿还那么小,万一有个什么,不是便宜了那……”杜晓玥也嘟囔着附和自己的母亲。
“玥儿,”郭年湘急忙喝止,却已经看到母亲那瞬间墨黑得几乎要滴出汁来的脸。
大长公主冷冷地瞪着杜晓玥:“你很盼望瑾儿出事吗?”
杜晓玥被外祖母那冰冷的目光和冰冷的话语吓坏了:“不……不是……我……我……他……瑾儿……”
终于,杜晓玥“哇”地一声,掩着脸跑出去了。
“娘,玥儿她不是那个意思,她……”郭年湘真是后悔今天出门没看黄历,玥儿一向机敏讨喜,今天怎么连连说错话?
“行了,你去看看她吧。我今儿也不太舒服,想去床上歇歇,你们这就回去吧。”大长公主挥了挥手。
“娘”郭年湘似乎还想说什么,可是看到母亲脸上明显的不耐,另外也着实担心女儿,还是告退出去了。
“兰香(徐嬷嬷的闺名),你说我是不是之前给了他们太多希望?”大长公主闭上眼睛,声音里透着疲惫和一丝酸楚。
许嬷嬷轻叹一口气:“公主,过一段时间,他们想开了就好了。”
以大长公主的精明,不是没有看出郭年湘夫妻的意图。如果真到不得不选的时候,她确实会考虑最小的外孙杜修杰,那孩子毕竟有着着郭家一半的血脉,而且同瑜儿一起长大,还是有一份兄妹情的,以后应该也会看顾瑜儿。
五年多了,儿子媳妇始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虽然大长公主的心一年比一年凉,身边所有人都劝她死心,连皇上也劝他早日给年瀚找个优秀的嗣子继承侯爵。可是她总是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也不知道还在等待什么。
除了徐嬷嬷,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么多年来,她无数次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梦见儿子、媳妇抱着一个襁褓,笑着对她说:娘,您有孙子了。
大长公主坚定地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暗示:不能放弃。
就在认回瑾儿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做了这个梦,梦中婴儿的襁褓动了,那个孩子正要转过头来,她使劲瞪大了眼睛,想看清孙子的小脸,就在那个关键时刻,她醒了……
她是感激安然,感激她救了瑾儿并带回京城,感激她们姐弟对瑾儿的真心疼爱。但是她认下安然姐弟为义孙义孙女,并不仅仅是报恩,她就是觉得自己跟这姐弟俩特有眼缘,瑾儿跟安然的缘分更是非同一般。她的直觉告诉她,安然姐弟会真心对待瑾儿和瑜儿的,这个决定,对瑾儿、瑜儿有利无害。
因为瑾儿和瑜儿也要南下,要安排的事情和准备的东西不少。时间紧迫,大长公主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郁闷,先找了人快马去青门打前哨和通知樊家人做开祠祭祀的准备。
安然听说此事相当惊讶,太突然了。瑜儿才8岁,瑾儿才5岁,这么小的孩子长途跋涉,忒辛苦了。而且那些惦记侯府继承权那么多年的人怎会甘心?万一起了歹心怎么办?电视、小说里多得是类似的情节,什么扮山贼,雇杀手的,花样百出。在京城里他们不敢轻易动手,一旦出了京城,还是那么长的路途,可趁之机不少呢。安然想反对,可是她不敢贸然提出,她不知道这所谓“开祠祭祀”是不是非常重要,是不是一定要瑾儿到场。
安然小心措辞,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担忧,询问能不能晚几年,等瑾儿大一些的时候再去。
大长公主对安然的反应非常满意,瑾儿瑜儿跟安然同去福城小住,对安然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安然首先想到的是瑾儿可能遇到的危险,即使同胞亲姐的反应也不过如此吧?
“无妨,我已经安排了暗卫和护卫,而且来回都是跟张大人的官船,皇上派的礼官和护卫也会同去。”大长公主摸着瑾儿的小脑袋:“瑜儿、瑾儿的母亲没有亲兄弟,只有一个姐姐,所以也就没有至亲的侄儿可以代接皇封和行子侄礼。菊花的一生吃了很多苦,就留下这一对血脉,还是让他们去吧。否则长大以后,他们会责怪我的。然儿,你和君儿是瀚儿和菊花的义子义女,也是要去参加祭祀大礼、招待宾客的。你们坐的船会直接到青城,开祠祭祀礼完成后,你们再回福城,瑜儿和瑾儿就跟着你,张大人回京时会去冷府接他们俩。然儿,祖母就将瑜儿和瑾儿交给你照顾了,徐嬷嬷会与你们一同去。”
安然听到这,知道已是既定的事,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在这古代,“孝”字大于天。大长公主只有瑾儿瑜儿一对孙儿,自是会做好最周密的安排。而且听到徐嬷嬷也跟着,安然就松了一大口气。
徐嬷嬷拍了两下手,门外走进来四位丫鬟打扮、英姿勃勃的女子。大长公主对安然笑道:“她们都是从你义母生前近身亲卫和旗下将士的孩子中严格挑选出来的,别看她们只有十四五岁,却都是从三四岁开始习武,武艺非凡,而且灵敏机智。”
说完转向四人:“青鸿、青鹄、以后你们俩就贴身照顾小王爷,青雀、青雁,你们跟着小郡主。此次去闽州,你们要听从然儿和徐嬷嬷的安排,片刻都不能离开瑾儿和瑜儿。”
“是。”四人连忙应道。又跪下见礼:“奴婢见过小王爷,见过小郡主,见过安然小姐。”
接着,许嬷嬷又招进一个人,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嬷嬷。
大长公主慈爱地看着安然:“然儿,这是宫里出来的桂嬷嬷,是我向太后讨来的,以后就跟着你了。一来她是有品级的宫嬷,是我派在你身边照顾的,别人不敢轻视。二来桂嬷嬷是难得的教导嬷嬷,你要用心跟她学习各种规矩和技能。桂嬷嬷没有亲人,以后你也要好好待她。”
安然不傻,在大将军王府两位舅母也教了她很多东西,当然知道这种宫嬷的价值,知道大长公主这是真心把她当坐孙女看顾,感激万分地跪下:“谢谢祖母,然儿明白。”
桂嬷嬷正要跪下认主,被大长公主和安然同时拦住了。大长公主说道:“桂嬷嬷,然儿是本宫的义孙女,但你是六品的宫嬷,除非犯了错,平时就不用跪了。以后,就请你费心照顾和教导然儿,本宫和然儿都不会亏待你的。”
桂嬷嬷连声称是,像她这种情况,下半生就是指靠着安然了,安然好,她才能好,以后也才能有个好的养老生活。桂嬷嬷在宫中也算是阅人无数,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眼光,这安然小姐一看就是个聪敏大气、精明却不失和善的主子。何况,她的身后还有大将军王府和大长公主。
预定离京的日子没几天了,大将军王府里的气氛蒙上了一层离愁别绪。众人很舍不得让安然姐弟二人离开,尤其老太君,巴不得找个借口把安然留下(冷府不知道君然)。
可是安然和君然想在清明节前赶回福城,刘嬷嬷每次一提到安然多年未能祭拜夏芷云,几人就免不了流泪一场。而从未见过亲娘的君然更是想到夏芷云墓前祭扫、倾诉一番。
老太君把身边的大丫鬟明霞给了安然。秋思和小端都专攻刺绣,安然现在很少让她们做其它杂事儿,舒安、舒敏则不太擅长细致、周到的活儿,她们还是偏向护卫。
明霞今年16,11岁那年卖身葬父进了夏府。明霞的爹病死前是私塾先生,所以明霞也是能写会算,在老太君身边呆了三年,也跟着见了不少的世面。每个月都需要跟老太君嫁妆铺子、庄子的管事联系、对账目,处理起事情来很是稳重得体。
安然自然是很满意明霞,但要“挖”走外祖母身边的得力干将还是觉得不好意思。老太君笑道:“府里每年都要买进一批小丫鬟培养,层层择优替换,因为一般丫鬟到20岁都会放出去或者配小厮。如果一等大丫鬟一直不动,后面的丫鬟就没有上升的机会。
我院子里现在的四个二等丫鬟,六个三等丫鬟都很不错,二等丫鬟里的明玉和明佩最出挑,我准备让明玉接替明霞手上的事情,把明佩给君儿。这也是给后面的小丫鬟机会嘛,呵呵。”
安然这才安心地谢过老太君。古代人讲究“长者赐,不可辞。”
由此,明霞改名舒霞,明佩改名舒佩,分别跪下行礼认主,做了安然和君然身边的一等大丫鬟。
宋氏和何氏则忙着张罗给安然姐弟带回福城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上等药材……不过,只一小部分打包在一起,是准备跟安然到冷府的。其它大部分另外打包,将跟君然一起到安然在福城购置的“夏府”。
安然看着那些足足可以装下两马车的东西,简直要晕了:“二舅母、三舅母,不要带这么多吧?人家不知道还以为我们搬家呢。”
宋氏摆着手:“不多,不多,现在松散着感觉好像很多,打包好就一点都不多了。我们已经精简再精简,你大舅舅大舅母托人送回来的东西就把我们二房三房的份额给挤去了三分之一。嗨,看在他们那么远送来的份上我们就不跟大房计较了。下次方便的时候再托人给你们送去。”
安然看着宋氏一副“慷慨大度”的模样哭笑不得,人家不知道还以为这大房占了多大的便宜,多得了什么好物什呢,谁能想到只是多花了银子多送出东西。
几人正谈笑着,一个小丫鬟进来回报:“老太君,闽州知府齐大人的夫人和公子求见。”
第八十四章 反悔了
闽州知府齐大人 ?'…87book'不就是跟姐姐退亲的那家人吗?君然皱起眉头:“他们来干嘛?”
小丫鬟回道:“那位齐夫人说是姑太太生前最好的朋友,是来看老太君和表小姐的。”
“算了,既然来了,也不好撵出去,二媳妇你去见见吧。”老太君挥了挥手,她是没有兴趣应酬这种人的。夏芷云生前不但对她有恩,还相助良多,却换得她那样对待安然,这时候上门又要图谋什么?
“是,”宋氏应道,转身走了出去,她倒是想看看这对欠教训的母子来这想做什么,欺负了安然还敢上门,当他们大将军王府是软面捏的吗?
此时,外院厅房里,齐夫人紧张得很,满心不安地坐着,她不敢想象老太君会怎样对待她,还有安然,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平县庄子里安然那副清冷、凌厉的样子。
可是为了儿子,她又不得不来试一把,齐荣轩下月就要参加春闱,几位先生都说能进榜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排前的名次就不好说,除了才学本身还要看运气。进榜以后还要靠关系,要不随便给扔到哪个穷乡僻壤做知县之类,没得找地哭去。
都怪她自己,竟然相信那个林雨兰的话,以为大将军王府不会认安然这个外孙女了,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多年不闻不问。而且据说夏芷云的嫁妆都在冷老夫人和林雨兰手里,偏偏荣轩又中了冷安梅的道,这才昏了头,跟安然退了婚约。
然而现在……
刚听说冷安然被大长公主认为义孙女的时候,两位兄长一家对自己母子三人殷勤备至,可是自从那天被宝儿踢爆退婚的消息,一个个看他们都像看疯子、傻子似的。加上儿子齐荣轩那次在双福楼见过安然后,一直念念不忘,苦苦央求她再次去提亲。
虽然知道希望不大,她还是不忍心拒绝儿子,去一趟,让他死了心也好专心备考。
齐夫人正游思千里,听得门边站着的丫鬟大声通报:“二夫人到”。只见一位身穿石青色镶橙红毛滚边上襦、并妃红百褶裙,梳飞仙髻的贵妇款款而来,身后跟着两个大丫鬟、两个嬷嬷。
宋氏走到正中的主位坐下,看着齐夫人,淡淡地说道:“我们老祖宗略感微恙,回屋休息去了。这位齐夫人有什么事,我可以转达。”
齐夫人酝酿了半天见老太君时要说的话,却没想到人家根本连见都懒得见,这位二夫人也是一副送客的表情。心里微恼,脸上却不敢显。“二夫人,是这样的,我带着我儿荣轩上门,是为了向老太君和然姐儿请罪来了。”
“请罪?”宋氏一副吃惊的样子,“你们做了什么事不成?我们老祖宗和我们家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