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然
光。
“好,就这样说定了,七日后我让张叔去接你们过来。现在我们先去吃饭,他们把合作契约都准备好了,我们吃完就可以签了。”郑娘子虽然只看到安然画了一幅牡丹图,但她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对安然充满了信心。
合约内容基本上是按照早上谈好的,安然从合约的条款和字眼上也看出郑娘子的合作诚意,没想耍什么诈。两人在各自的名字下面按了手印,合作关系正式成立。
张叔套了马车,把安然他们买的东西搬上车,就在铺子门口侯着。
安然看了看天色还早,问送她们出来的红锦,“可以让张叔先带我们转去买一些笔墨纸砚吗?”
“当然可以,”红锦转头交代张叔“你带冷小姐她们去笔墨轩吧,那儿的东西全,然后送她们回庄子,路上慢点稳点。”
笔墨轩也不远,买齐了笔墨纸砚和彩色颜料,安然又选了两本字帖。刚才签合约时她就很担心要她写名字,那真的是要露丑了,毛笔字啊,小时候比划过几天而已。
不过安然倒是没去想着弄什么鹅毛笔之类。她觉得要融入这个时代,还是要好好练好毛笔字的。
在马车就要出商业街的时候,安然又请张叔停了一下,在一家看起来生意很好的食铺买了一只白切鸡、一大块酱猪肉,两块绿豆糕,和一笼小笼包子。独自在家的秋思也不知道是不是连霉米粥都舍不得多喝呢。
马车确实比牛车舒适又快多了,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庄子里,秋思正敞开着门在院子里焦急地打转转呢,看到马车行驶过来停在自家门口,赶忙奔了出来。
张叔帮着把东西搬进院子里,安然示意刘嬷嬷塞了一块小碎银子给张叔。张叔推了一会儿还是收下了,乐呵呵地赶回县城去。
安然让秋思赶紧关好院门,她们住的小院离其他人家比较远,没有什么相邻的房子,现在天又黑了,应该没有人看到他们的这堆东西。
刘嬷嬷和秋思忙着把放进厨房的东西先归置好,面料布匹放在空着的那间屋子里,里面有一个空箱子。安然把笔墨纸砚等物放在自己房间桌子上,转头跟拿着首饰包袱进来的刘嬷嬷商量到:“嬷嬷,我想把那间空屋子改成书房,我也好有个画图练字的地方,哪天你找木匠定做一套桌椅吧,桌子要大点儿。还有,打三个浴桶吧,我们仨一人一个。”
现在用的那个浴盆实在“惨不忍睹”,而且刘嬷嬷和秋思好像是用一个木桶打水在厨房里洗的,多不方便呀。在安然看来,洗浴应该是一种享受。
“好,那就打两个吧,我和秋思用一个就行。7日后我们去县城时我找福生一趟。看他能不能过来两天做一套桌椅,浴桶就从他们铺里买了。”刘嬷嬷知道安然不想让庄子里的人知道些什么。
“就照嬷嬷你说的安排吧。走,我们去把给秋思买的东西给她,顺便看看她把那只鸡啃完没,她可经常说要把庄头娘子家的那几只鸡给宰了吃的。”
安然和刘嬷嬷走进厨房的时候,秋思正一边小口小口吃着包子,一边乐呵呵地看着那些米面之类,好像还没从震惊中回醒过来,怕一眨眼那些东西就跑了。
“就那几个包子,还没吃完啊?这鸡怎么都没动”安然乐呵呵地打趣道“我们还以为你已经把这只鸡连骨头带皮的都吞进去了。”
“这包子味道真好,我要慢慢品尝,”秋思咽下一口包子,笑得眉眼弯弯,“这只鸡,还有猪肉放着小姐慢慢吃。”
“不用,这大热天的可不能放,想吃了我们再买,”安然坐下来,撕下一只鸡腿递给秋思,“我们现在有好多银子呢,你别舍不得吃,我们的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秋思咬了一口鸡腿,幸福得眼眶都红了:“小姐,你们快跟我说说,今天郑娘子给了什么活儿了?怎么能有这么多钱?还买了这么多好东西?”
刘嬷嬷也在安然旁边坐下,简单地把今天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遍,说到夫人在梦中教小姐技艺时声音都哽咽了。秋思也激动得泪水盈眶,原来是夫人在保佑她们,她就知道,夫人放心不下小姐啊。
“好了啦,我娘不就是希望我们的日子过得好吗?你们别掉眼泪了。从今以后,我们要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穿得美美的,过得舒舒服服的。这样,我娘在天上也高兴啊。”安然赶紧出声调节一下此刻有点伤感的气氛。
“对对对,别难过了,我们把小姐照顾好才是最重要的。小姐现在这么能干,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刘嬷嬷抹了抹眼角,又笑起来。
“还有,关于我娘在梦里教我东西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也不要让庄子里的人知道我们日子过好了,要有人探听就说我们接了大的绣活做得让客人满意了,郑娘子送了几身衣服作为奖金。”安然想了想,慎重地交代两人。
两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很认真地点头应了。
第十二章 再进一笔,置产
接下来的日子安然过的是惬意又自在,刘嬷嬷按她的说明给她做了一套练功服,每天早晨她在院子里慢跑几圈,做套健身操,就开始练功(安然前世可是跆拳道黑带二段)。
然后洗个澡,吃秋思刚熬好的红枣糯米粥或花生红豆粥。接着开始练字、画图,午饭过后睡上小半个时辰,醒来喝一杯蜂蜜水或吃一碗绿豆汤消暑,边跟刘嬷嬷、秋思聊天边忙着手里的刺绣。郑娘子不是希望新店开业有震撼性的绣品么,她或许可以帮这个忙。
刘嬷嬷忙着赶制安然的衣服,是安然自己设计的。秋思则在做刘嬷嬷的和她自己的衣服。一天傍晚,主仆三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用井水镇过的西瓜,一边听秋思气愤地讲述今
天去佃户家买青菜时碰上庄头娘子,被她阴阳怪气地说了一通的事。
安然看着院子里的空地,问道:“嬷嬷,我们可以自己种些青菜,再养两三只**,也可以天天有鸡蛋吃。”
刘嬷嬷犹豫了一下:“我和秋思都没种过菜啊,种花,我倒是看以前夏府里的王嫂做过。”
安然前世倒是玩过阳台种菜,在淘宝上买了阳台种菜套餐,但那是在盆里种,跟地里种应该有区别,但不会差太多吧?
“也许差不多离呢,买菜种子的时候可以跟他们请教一下。而且我们也不种多,就这一块地方就可以了,看这块地的样子,之前应该是个小花圃吧。我们仨也吃不多,天冷的时候我们每次去县里还可以带些易存放的蔬菜回来。”安然卖力劝说着看起来有点意动的刘嬷嬷,“至于鸡,更是两三只就可以,想吃就杀一只来吃,吃掉一只补一只。反正我们是养来吃的,不是为了换钱。福生哥哥过来的时候让他帮我们在那个小棚子里弄个鸡舍,白天里不下雨就把鸡赶到那竹栅栏里”
“是啊是啊,养鸡很容易的,剩饭剩菜、再买点谷子就可以了。”最喜欢吃鸡肉的秋思赶紧附和。
“好吧,那我们下次去县里就买些菜种和小母鸡回来试试。”刘嬷嬷想了想,觉得也挺好。
跟郑娘子约定的这天早上,安然三人刚拾掇好,张叔就来了。今天三人都穿了新衣,一脸的喜气。
到了丽绣坊,刚走进郑娘子的小会客室,正在低声跟红锦交代什么的郑娘子就看见她们了,满眼惊艳地迎了上来,连声赞叹:“安然,你今天真是太漂亮了。还有这身衣服,真别致,你在哪里买的?”
安然今天梳了个双罗髻,两边各插了一朵浅紫色珠花。
她穿着一件米白色软绸交领上衣,衣身绣了朵朵金黄色桂花,领口和绣口都用鹅黄色双绉滚了边,下系鹅黄色双皱裙,腰间用浅紫轻纱系成两条长长的飘带,与裙同长。大昱女子服装惯常的设计是下裙和腰带系在上衣外面,而安然这件上衣是略微收腰,衣摆盖住下裙的腰头,腰间宽宽的浅紫轻纱若隐若线
“呵呵,不是买的,是刘嬷嬷做的。”安然笑着给郑娘子福了个礼。
“是我们小姐设计得好看,我还从来没做过这么漂亮的衣裳呢!”刘嬷嬷见郑娘子看向她,连忙解释到,声音里透着无限的骄傲。
“安然,你可真是大才,我看福城最高级的成衣坊都设计不出这样漂亮的衣裙。”郑娘子真心赞叹到。
“您太夸奖了,我只是喜欢画漂亮衣裳喜欢画好看的东西而已。”安然依旧浅浅笑着,没有一丝得意之色。
“您还是先看看我完成的绣图,有不喜欢的我再画过。”说着安然看向秋思,示意她将一叠绣图拿出来递给郑娘子。
红锦和紫缎连忙撤去桌上的茶具,帮着将图纸展开铺在桌上。
郑娘子边看,安然边解释:“这张是竹报平安,这是金玉满堂,这是松鹤延年,这是寒梅傲雪……这里面有2张大套图,可用于多扇曲屏,3张大图,可用于独扇大屏,3张中图,可用于壁挂或屏风,2张小图,可用于台屏或坑屏。”
郑娘子满脸惊喜地看了一遍,又倒回来再看了一遍。她是对安然有信心,可这些绣图比她意料的,或者说比她期待的还要强很多啊。
安然不但画得好,新颖独特,更重要的是适合刺绣,连绣图的名字都寓意极好。很多绣庄,包括丽绣坊,都曾高价请画师做画,但多数这样的画好是好,却不适合刺绣。
郑娘子两眼亮亮地看着安然,感觉自己真是捡到宝了,嗯,她真是很庆幸自己那天当机立断地与安然签下合作契约。
按照合约上定的价钱,郑娘子又加了点凑了个整数900两,按安然的要求给了她一张500两,4张100两的银票。
安然让刘嬷嬷收好银子后,对郑娘子说:“有件事还请郑娘子您帮忙,请不要让外人知道这些图是我画的,包括以后每个月画的绣图。我们来丽绣坊只是接绣活。”
郑娘子知道安然不想张扬,但她对此求之不得,马上点头应下,并当即交代了红锦注意。又对安然说:“以后每次约你们过来,我都会让张叔接送你们,这样你们买东西也方便。”
安然和刘嬷嬷连忙称谢。
郑娘子最近非常忙啊,而安然她们今天也有很多安排,就告辞出去了。跟红锦约定酉时初回到这里让张叔送她们回去。
她们计划先去找福生,刘嬷嬷已经有近两个月没见过福生了。跟福生谈完她们再去采买。
可是当三人走到福生做学徒的木匠铺时,却见店铺已关张,门上贴着“转卖”两个字。正想敲门,眼尖的秋思已经看到不远处正是福生走过来。福生开了门让她们进去,铺子里已经基本清空了。
很快,福生从后面找了一条长凳出来让三人坐下,自己则顺手拿了一块木墩坐着。刘嬷嬷一坐下就着急地问道:“你师傅不是年初刚整修扩大了院子,要给他儿子回来娶亲用吗?怎么这就要卖了。还是只卖前面店铺,后面的院子不卖?”
“不是的,都要一起卖的。”福生解释道,“我刚刚就是又去了一趟牙行,师傅师娘都在后院整理行李,他们很着急想尽快脱手离开。”
原来福生的师傅张木匠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早年去京城做学徒学做生意,后来辗转去了东北的一个城市。本来计划今年回来接手木匠铺子的,张木匠夫妇还特意用儿子托人带回来的钱重新修整并往后扩大了院子,准备等儿子回来张罗着他结婚生子。不曾想他儿子做工的东家生了一场重病,担心自己死后留下孤女寡母受人欺负,又看重张木匠儿子的忠厚能干,就决定在他咽气前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把自家的五个旺铺都作为嫁妆,只要求善待他的女儿和妻子。
张木匠的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让父母把这里的房产卖了,去东北跟他一起生活,还希望他们能赶上他成亲的日子。
所以张木匠夫妇就赶紧关张,遣了一众伙计学徒,张罗着卖铺卖房子。可是着急脱手就容易被人压价,老夫妇又舍不得,毕竟不久前刚刚花钱修整的,还带了套全新的家具。
福生人厚道憨实,感念张木匠夫妇多年来待他不错,就主动留下来帮忙整理行李、处理剩余木制货品等杂事和联系卖房的事。
安然想了想,问道:“福生哥哥,你师傅想卖多少钱呢?你能不能带我们参观一下这宅院?”
“450两银子,”福生虽然有些疑惑,还是很快回答:“包括这间铺子和后面一个两进的院子。其实这个价钱很公道了,正常的话肯定不止这个价。只是人家一知道师傅着急脱手就拼命想压价。”
虽然不知道安然为什么想看这个院子,福生知道她的处境一直不好,但还是顺从地带着三人往后院走去,边走边为她们介绍。
铺子后面是一个小院子,两边各有3间厢房,左边的3间一间是个小厨房,两间是给伙计和学徒住的,右边的3间一间作了仓库,另外两间打通了作为木工房。
走过这个小院子,就是那个两进宅院的大门。第一进外院有四间正房,一间厅房和左右共八间厢房,院子里左右各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