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展翅高飞
早上6点起床洗漱后,陈海燕打算像小时候念书的时候一样,搬张椅子在屋外读书,幸而这个时候的鸿兴公司,租的办公室与宿舍都在一楼,外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陈海燕不想吵醒宿舍的人,而且她也拿不到办公室的锁匙,到围墙那里,坐在树下,偶有微风拂过,感受到早上的清晰空气,大脑立刻清醒,这个时候看书,效果也好过于其它的时候。
是的,读书,陈海燕以前受过好几年的封闭式英语教育,她是一个典型的“哑巴”式英语学生,能书写简单的英文,而让她读出来,却发音很不标准。陈海燕打算执行老师告诉过她的一个方法:读书的时候,眼到,手到,心到,口到,这样,才能记牢内容,也才能摆脱不能开口的尴尬。
而英语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陈海燕决定要花大量时间来识记单词,至于语法,陈海燕以前已经被语法困扰了好多年,她并不想再套用语法,再在语法学习上面花时间,毕竟,就像小时候刚接触中国字的孩子,都是从认字开始,到了念书的时候,也是认得字多了,才慢慢开始造句,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字,她可没有学过什么语法,还不是照样用得流利!
陈海燕打算拿到工资后去买一台复读机,跟着磁带来练自己的口语,并打算以后如果有机会,就像那个留学朋友所说的,找一张国外的经典原声大碟,一字一句的跟读,体会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环境里的种种用法。
想到这里,陈海燕立刻开始行动,找出自己的包包,翻出来江州前,她特意带上的在学校里面用过的二级与三级的考试书,这些书本上面的内容由浅到深,非常适合这个时候的她学习。
第二十二章 由排队引起的话题
时光,在人不经意间溜走,一周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过去。
早上起床后,走到宿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陈海燕照例开始一天的学习。
已经是10月,江州的温度却依然持续升高。国庆节放假那几天,宿舍的女孩子们有的回家,有的去亲戚朋友家,公司里面其它的人也走得只剩下几个,在这几天,陈海燕每天都看书,累了的时候,就一个人到处去逛逛。
新的一周,上班没有多长时间,财务部主管就走到陈海燕桌前。
“陈海燕,你有没有存折?我们公司发工资是打到存折里面。”
陈海燕一听,郁闷了,怎么自己就忘记了这件大事呢,光顾得高兴提前结束试用期,每一个月会多拿到200元钱了,却没有想到早点去银行办一张银行卡。想到这里,陈海燕郁闷地回答道:“我没有办存折,这个周六的时候,我再去银行里办。”
“我们公司是在中国农业银行发工资的,你办好了后,告诉我存折号就行了。”财务主管笑了笑,又接着说道:“下周一上午一定要给到我,要不就没有办法及时发工资给你了。”
“好的。”陈海燕听到自己没有像以前一些同事那样,因为存折号给到财务部的时间晚了,工资就拖了几天才发,于是,高兴了。
不过,陈海燕回头再想起周六的时候得去银行排队,就又郁闷了。
陈海燕对这个时候的银行,是爱恨交加。记得前世的时候,也是在鸿兴公司,因为要办存折,特意很早就去银行排队,那个时候的银行还不像后面几年为了做好服务,进银行门口时拿了号码,就到大厅里面的椅子里坐着等候。陈海燕记得那次她在农行排了整整三个小时队,才办好存折,出了银行门后,陈海燕觉得手和脚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因此,后面,陈海燕存取钱直接是利用柜员机,再也不去银行受那排队的罪了,就算银行后面提高了服务,也很少光顾银行大厅办事。
陈海燕想,这个周六下班后就立刻去银行排队,虽然知道周六的时候,人肯定比平时多,但为了办存折,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不过,陈海燕提醒自己,一定要记得带上一本杂志,要不,在银行大厅里面排着队,东瞅瞅西看看,这样晃几个小时,那可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而且会因为没有事情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但手上带着一本杂志,看着书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了。人的感觉,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陈海燕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只有在排队的时候,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叫龙的传人。她就低着头偷笑了。
旁边的傅琪看见陈海燕突然在财务主管来了后,一个人偷笑,于是奇怪地问道:“陈海燕,你又想到什么好事了,竟然一个人在偷笑?”
“我只是因为周六要去银行排队办存折,所以想起以前看书时看到的一个笑话而已啦。”陈海燕笑着回道。
“啊,是什么笑话,快告诉我一下。”傅琪放下手中的文件,凑到陈海燕面前。
陈海燕告诉了傅琪那句话,傅琪最初听到后,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看见傅琪仍然露出一幅奇怪的表情,陈海燕告诉她由银行排队想起这句话,傅琪这回明白了,立刻笑出声来。
前面的王芳和潘英听到傅琪的笑声,都奇怪地回过头。
“傅琪,你干吗啊,突然这么笑。”王芳手上正写着资料,听到傅琪的笑声,手一抖,写错了一个字。
“是啊,你笑得那么大声,连我客人都问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呢。”潘英结束了所讲的电话后,也奇怪地问道。
“我跟你们说哦,刚刚陈海燕告诉我了一个笑话。”说到这里,傅琪又忍不住地笑出来了。
“唉,你先别忙着笑啊,总要告诉我们是什么笑话,大家一起乐一下嘛。”王芳看见傅琪只是讲了一句话,又自个笑了,心急地问道。
“那个笑话就是,咳,咳”傅琪笑得太大声了,刚想说话,就被吭到了。
王芳和潘英看见傅琪这样,一致地翻了个白眼给傅琪。傅琪看见她们的白眼,咳得更大声了。
“好了,好了,傅琪,喝口水先压一下。”陈海燕看见傅琪的眼泪都咳出来了,连忙递过水杯。
然后,无奈地看向王芳和潘英,说道:“其实是很简单的笑话啦。刚才我打算周六去银行办存折,想起周六下午银行肯定很多人排队,就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
“快说,什么笑话!”王芳不依了,被人这么吊着胃口,着急了。
“只有在排队的时候,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叫龙的传人。”陈海燕用很快的语速,讲完这句话,然后就不吭声了。
“排队的时候,为什么说排队的时候才叫龙的传人呢?”王芳听到后,不明白了。
潘英也不明白,用眼神看向陈海燕,希望她能解惑一下。
陈海燕无法,想像不到这个时候的人,怎么这么纯,估计是没有接触过多少笑话,于是陈海燕将此句话再放慢地说了一遍,并说道“你们想一下,去银行排队的情况,再对照这句话,就明白了。”
王芳和潘英再念了一遍这句话,再对照着想起自己去银行排队的情况,对看一眼,都乐了。
王芳还特意摇着头,用家里面的方言,将这句话再念了一遍,听到王芳家里面方言与这句话搭配在一起的效果,傅琪,潘英和陈海燕都乐了。
坐在后面的Coco看见前面几个女孩子突然都趴在桌面上,肩膀一抖一抖的,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于是走到前面,问到:“你们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个都趴在桌上?”
陈海燕听见Coco的声音,立刻抬起头,其它的几个人也都抬起头,嘴角的笑容,止也止不住。
Coco愈发地奇怪了。
潘英平时跟Coco关系比较好,看见大家都不出声,只是笑,于是,潘英跟Coco说了原因,Coco听到那句话,再想起自己当年是周日去银行排队办存折,那次排了整整五个小时,由当时的情况,加上这句话绝妙的形容,Coco也乐了。
Coco回到座位上后,特意端着杯茶,晃到康副课长桌旁,讲了这句话,然后,康副课长又晃到财务部主管桌前,也讲了这句话。
这下,整个公司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出声。
始作佣者,陈海燕,则低头处理手上的事情,看见大家都因为这句话笑出声,一方面高兴于自己还能给大家在工作间隙带来快乐,一方面则又庆幸老吴不在办公室,要不,还不知道会挨怎么样的批呢!
第二十三章 小龚来电
周末的时候,陈海燕再次体会了一把站着排队四个小时的感觉。四个小时前走进银行大厅的时候,陈海燕手上拿着二本杂志,四个小时后走出银行大厅的时候,这二本杂志,陈海燕连每页下面的广告都浏览完了。
回到宿舍后,陈海燕看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有一种孤独的感觉袭上心房。以前的时候,陈海燕一个人租房过日子,习惯了只有她回到房间后,那个房间才有一点人气,而在她早上上班离开后,房间则失去这点人气。这次,到了鸿兴公司,像学生时代一样,和几个同龄人一起住在宿舍里,闲时八卦聊天,忙时互相帮忙。此次陈海燕看见宿舍的朋友都走亲访友去了,于是,她开始想念读书时的朋友了。
想到就做,陈海燕翻出通讯录,首先联络小龚,小龚和陈海燕同学二年,念书时住同一间宿舍的对面下铺,实习的时候也分到同一个医院,不过这次则是住同一间宿舍的对面上铺。三年中,她们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班同学要找谁,只要找到其中的一个,就也能找到另外一个。
翻出通讯录后,陈海燕习惯地打开包包,想拿着手机拨打电话,找了一遍,没有找到手机,陈海燕这才想起,这个时候是1999年,她还没有买手机,唉,这人的习惯呀,还真是一时半会都没有办法改变过来。陈海燕有点小郁闷了。
好吧,此路不通,走另外一条道。陈海燕走出宿舍,到公司旁边的小店买了一张电话IP卡,找到路旁的公用电话亭,这个时候的公用电话亭,因为经常有人使用,比起后面几年,还是要干净很多,里面也没有人随地小便留下的怪味,虽然电话亭的玻璃墙上依然贴有小广告,但陈海燕想起在公交站牌上面或墙壁、路上看见的各种小广告,虽然气愤于这种“牛皮癣”,却也只能叹息一下。
电话接通了,陈海燕深呼吸一口气,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小龚留的是她舅舅医院的电话,陈海燕很有礼貌地问道:“叔叔,你好,我是龚华珍的中专同学,我想问一下,她有在吗?我怎么样才能联络上她呢?”
“啊,你好,龚华珍在拿到毕业证后,就去云州打工了。”话筒那边传来小龚舅舅的声音。
“云州?”陈海燕很激动,因为云州离江州很近,她以后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和小龚聚一下了,于是,立刻问道,“叔叔,我也是在毕业后到江州打工了,你有龚华珍在云州的联络电话吗?”
“有的,你记一下。”小龚舅舅报出电话号码,陈海燕拿笔记下,怕记错,还再跟小龚舅舅核对了一次。
挂断电话后,陈海燕立刻拨通小龚的电话。
“小龚啊。”陈海燕特意停顿,等待小龚叫出她的名字。
“啊,原来是你啊,小陈。”小龚也不甘落后地叫出陈海燕的名字。说起来也挺搞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带队的医生都习惯称呼他们为小龚,小陈,小李,小王。最初听到的时候,陈海燕也很难适应这种称呼,后面习惯了,也跟几个同学互相如此称呼对方。
“小龚啊,你现在在云州?”
“是啊,你呢?在家里面吗?”
“没,我也是拿到毕业证后就出来打工了。你猜一下,我现在在哪里?”陈海燕开始吊小龚胃口了。
“你也出来了?”话筒那端传来小龚惊讶地问话。
“是啊。”陈海燕随口应了声,又重复道:“你猜猜我现在在哪里?”
“你也出来打工了,该不会也是在云州吧?”小龚不确定地问道。
“错,哈哈,我在江州。”陈海燕公布了答案。
“江州,那也很近啊。有空的时候,你可以过我这里来玩。”小龚热情地邀请着陈海燕。
“是啊,你有空的时候,也可以过来江州玩。”陈海燕也回以邀请。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些目前自己在做的工作等话题,然后约好以后经常联络,就挂断了电话。
陈海燕很兴奋,回到宿舍后,立刻将小龚的电话号码仔细地抄到通讯录本子里,准备这个周末就去小龚那里。
未想,世事如棋,变化多端。陈海燕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望小龚,就在几天后接到了小龚的电话。
“小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龚兴奋的语气,从电话那端传过来。
“小龚,什么好消息啊,竟然让你这么兴奋?”陈海燕一边顺口回着小龚的话,一边整理着手上的资料。
“小陈,你知道我们这届本来应该是包分配的吧?”小龚没有讲什么消息,直接爆出这句话。
“不是吧,我记得,我们前一届包分配,到我们这一届,就不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