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七十年代
奖闾ā⑴臁⒔鹇淼木裢赐舐绞∏谆嵊选⒉喂鄯梦屎驮谔ㄍ搴O亢叫小⑸然疃衙罡=ㄇ跋卟慷樱咏袢掌鹜V苟源蠼鹈拧⑿〗鹈拧⒋蟮!⒍5鹊河斓呐诨鳌! ?br /> 《告台湾同胞书》
遮挡
首都机场新建成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其中出现女性正面裸体。有关人员思量再三,最后还是好心地用木板把她们遮挡了起来。
1.1 中美建交,邓小平出访美国
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按照双方协议美国宣布同台湾断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于1980年1月1日终止。1979年内,美国暂停与台湾签订新的销售武器的协议。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赴美国进行正式访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美。3月1日,中美两国在对方首都正式建立大使馆。同月,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和美国首任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分别到任。从此,中美两国关系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邓小平和总统卡特
美国三大电视网的黄金时间全部变成了“邓小平时间”
2月5日上午,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一行结束了对美国八天的正式访问,乘专机离开西雅图经日本回国。
邓小平的这次出访,在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中国热”。在访问过程中,邓小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地与卡特总统以及其他美国官员进行会谈;会见了数以百计的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界和文教界的知名人士;在不同的场合向数千人直接发表讲话,并回答了一批又一批记者提出的问题。那几天,两千多名新闻记者追踪采访和报道了这一历史性事件,美国三大全国性电视网的黄金时间则全部变成了“邓小平时间”。
1.11 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子
1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地主富农分子经过几十年的劳动改造,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央决定:除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以外,凡是多年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以及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经群众评审,县革委会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
1月 安徽凤阳农民揭开农村改革新篇章
1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名农民冒着极大的危险,“偷偷”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起了大包干。他们在一张纸上按了红手印,发誓:“哪个因大包干进大牢,全村养活他一家。”邻村得知后,也模仿着悄悄干起了大包干。6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在凤阳听了有关大包干的汇报后,当即表示支持。从此,中国农村开始了深刻的革命。
中国第一条电视商品广告
3月9日,上海电视台播放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参桂补酒”;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
黑白岁月再现1979年(2)
2.17 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
2月17日,中国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对越进行自卫反击战。这次自卫反击战,歼灭和重创了越军的有生力量,拆除和摧毁了越方设在中国边境的据点和军事设施,击毁和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作战物资,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中越边境曾是一条友好边界,从1974年起,越南不断派兵越界巡逻、修路、开荒,干涉中国方面的巡逻和生产生活,破坏两国友好的边界线,恶化两国关系,严重威胁了中国南疆的和平与安全。3月5日,中国宣布自卫反击已达到预期目的,3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境内。
中国边防部队炮击越军
恢复老字号“全聚德”
公元1835年,一位叫杨全仁的从蓟县到北京经商。开始,他在街上摆摊出售鸡鸭,1864年(清同治三年)杨全仁利用从皇宫传出的烤鸭技术开设了一家“全聚德”。
新中国成立后,前门外的“全聚德”烤鸭店,在“文革”中,改名为北京烤鸭店,扩大了门面,改进了经营。另外,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又开设一家烤鸭店。
本年,和平门北京烤鸭店及前门、王府井分店,均恢复了原来的名称:全聚德烤鸭店。
7月 在深圳等地试办经济特区
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特区,当时称“出口特区”,后更名为“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最早是由邓小平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提出。他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就特区建设和发展又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纪要,规定了政策措施和发展方向。
话剧《假如我是真的》引起争论
《假如我是真的》,是沙叶新等根据1979年夏在上海发生的一起小骗子冒充高干子弟到处招摇撞骗的案件创作的话剧。该剧运用讽刺的手法,批判了特权思想。
演出后,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受到了文艺界和有关方面的重视,有的欣赏,有的反对,有的主张修改,由此而产生了较长时间的争论。到全国第四次文化会议召开前后,争论达到高潮。争论主要集中在戏的主题和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处理、情节结构和形象创造等艺术处理以及对骗子该不该同情等问题上。
9.15 第四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
9月15日,第四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为迎接本届运动会,共青团中央、国家体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举办全运会“新长征火炬接力”活动。此活动沿途经过16个省、市、自治区,全程1.2万公里,历经77天,有200多万青年参加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从火炬传入会场时开幕到9月30日结束参加比赛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0个单位的代表队,共有15189人参加。开幕式上16000人表演了团体操《新的长征》。比赛项目成年组为34项,少年组2项,有5人5次打破世界纪录。
邓小平给运动员颁发奖章
杭州恶少“二熊”被判死刑
孪生兄弟熊紫平、熊北平出生于高级干部家庭,湖北省红安县人,分别为杭州重型机械厂和杭州制氧机厂工人。自1974年5月至1978年8月,两人纠集犯罪分子马少华、钱永敏等人,结伙强奸、轮奸、猥亵妇女达百余人。经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杭州市公安局先后逮捕了这伙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其中熊北平认罪态度好,缓期两年执行(后熊北平在狱中自杀)。其他各犯,依法判处三年至十五年徒刑。
1979年11月14日,杭州市6000多群众参加公判大会,表示坚决支持法庭的严正判决。
11.12 私营工商业者恢复劳动者身份
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等单位提出的《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按行业公私合营时,有一大批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劳动者被带进公私合营企业,把他们统称为私方人员,按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对待,这是不妥当的。按照文件精神,70万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及其他劳动者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恢复了劳动者身份。
11.26 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权利被恢复
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关于中国代表权的决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它的旗和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歌。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是“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它不能使用目前使用的歌、旗和会徽,而今后使用的歌、旗和会徽必须得到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批准。
在七十年代的路上跑捉迷藏、官兵抓强盗、老鹰抓小鸡
七十年代最廉价的游戏——捉迷藏、官兵抓强盗、老鹰抓小鸡
有天笔者翻拣2003年的报纸,抬眼间看到一个很醒目的标题——美参院军委会成员警告伊拉克不要“捉迷藏”。
话题再转回来,二十多年前,捉迷藏可是孩儿家最常玩的游戏,它在上海话中叫作“培丫猫猫”,而西南地区一直称其为“逮猫儿”,到了山东就改叫为“摸瞎驴”,两广一带则称之为“蒙蒙躲”。这游戏不挑地儿,学校、弄堂、野外,哪儿都能进行。它玩法也很简单,先用猜拳等方式决定某一方被手绢蒙上眼睛,等别人藏好,再扯下布条出去找人。草垛、谷堆、屋顶、树尖、石柱都是理想的藏身之所。被逮着了就得罚站,或唱儿歌,甚至趴在地上学驴绕一圈。那时经常会闹出些笑话来,比如,一个孩子道:“我再躲一次,你能找到我的话,我家里那个大西瓜就全让你吃了。”另一个问:“我找不到你怎么办?”第一个孩子说:“我会躲到那棵桃子树后面。”
当时,孩子们没有电视可看,更没有电子游戏可玩,刚上学,作业也不多,所以每天晚饭过后,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总是匆匆忙忙扒完最后一口饭,把碗一搁,便迫不及待地冲向晒谷场,大家一起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它规则很简单,将现有的人数分成两拨,猜拳论输赢,决定谁做匪,谁当兵。然后再指定个地儿,作为关押强盗的牢狱,游戏便开始了。强盗们下山了,勇猛的官兵前往追捕,每抓到一个强盗就将他关进大狱。讲义气且带有几分野性的强盗们前来解救自己的同伙,有被救出的,也有双双陷入囹圄的。等到强盗们全部抓光,一轮游戏也就结束了。满头大汗的双方互相交换角色。有时扯得过猛,强盗的衣服被扯破了,静夜里发出清脆的撕裂声。强盗要求暂停,在月色中将破衣服脱掉,干脆赤膊上阵,身上滑溜溜的,抓起来就困难多了。夜色就在酣畅的游戏中渐渐地浓了,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喊声,我们只能惋惜地结束玩乐,拖着疲惫的身子,也带着一天的满足回家睡觉,同时约定,明晚再玩个痛快。在被窝里,大家会依稀听到打骂和孩子的哭泣声,声音自然来自那个衣服被扯破的“强盗”家里。
那时候,我们在学校里可比现在文明多了,又是唱革命歌曲又是戴小红花,连玩的游戏也是文绉绉的——“老鹰抓小鸡”。通常是胖胖的幼儿园阿姨做“母鸡”,我们就扯着她衣襟,尖叫着蹦着两腿儿,左挪右闪。当老鹰的是轮着来,轮到谁谁都不乐呵,小鸡全被捉光了才能换人。开始的时候,“鸡儿”这边的阵容壮观,长长的一队人马,个个挤眉弄眼,朝凶神恶煞的老鹰说着风凉话。女孩子腿软,跑不快,老鹰就专朝她们的方向扑。大家讲究的是“友谊第一,游戏第二”,但蛮横的老鹰有时候难免力道过猛,把小姑娘的花衣裳扯得露出了胳膊肘儿。她们会立马低下头,面红耳赤地藏到教室里去了。那小鸡们极狡猾,经常浑水摸鱼,被捉住了,瞅准机会又跑回“笼子”里。这游戏因为有老师的参与,不能放开了来玩,自然让人心存几分懊恼。不过,那女老师实在是太漂亮了,发梢上还别了朵刚摘下来的白玉兰,那风姿又弥补了我们心里的不满。
在七十年代的路上跑弹弓、水枪、橘子皮枪
七十年代男孩子的武器——弹弓、水枪、橘子皮枪
隔着纱窗看树梢上那轮清冷的月亮,古朴而宁静的廊檐青瓦泛出柔软的青光,晚寐的鸡开始了黑暗中的歌,吊着贼眼珠的灰老鼠从古旧的沥青墙上一掠而过……这一切像一格格静止的风景,构成了我对胡同的整体印象。七十年代的童年是灰白的,在记忆纵深处无限蔓延。我们这一群孩子,常常骑着破单车,在胡同里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些狭窄的空间真是静得发慌,偶尔有几个看不出年纪的老者在狭小的骑楼下打着鼾,我们就在这样的寂静中,穿过了一个又一个颓败的拐角和暗门。
大家扎堆在一起,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