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芳名谱
儿他可以说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他就是南城守将啊!我岳父呢,他在哪儿呢?他可是献城的大功臣!”
杨广脸色铁青,高建武的岳父在哪,身子不知道,可脑袋就在盒子里装着哪!一
第二百零六章 替罪羊
广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想不出怎么应对高建武,要不信拿不出证据来,要信他的话吧,那就得找替罪羊了,是谁把好好的局面给弄成了血流成河?
他在上面默不作声,可底下却炸了锅了,大臣们议论纷纷,十个里面有九个不信高建武的话,甚至这个人是不是高建武本人,他们都怀疑!但怀疑归怀疑,别人可以说眼前的这个人不是高建武,可如果这个人一口咬定他就是高建武,别人也找不出证据来反对,这是个两难问题!
各国使者们也在大声议论,操着不地道的汉语,叽里呱啦地说着,比划着,个个脸上露出喜色,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摇头晃脑,口沫横飞!
左卫大将军张瑾平常和宇文述挺不对付的,看大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大着声音道:“皇上,臣看此人獐头鼠目,毫无筋骨,岂能是辽东城主高建武?臣以为高建武乃是高句丽王的弟弟,就算不威武高大,骨头总归会硬些吧!”
杨广想了想,点头道:“不错,朕也有此想法!”他看向李勒,道:“宇文爱卿,如何能定此人就是辽东城主?”
李勒忙道:“皇上,此人是我派进城去的勇士,在荣留公府里救出来的,当不会假,而且他还有城主的大印,臣已辨过真伪,确是粪土王高元颁出的金印!”
还没等杨广说话,张瑾又多嘴多舌地道:“如果高建武用了招金蝉脱壳之计,舍弃金印不要。用这个替身来迷惑皇上。那又当如何?”
宇文述忽道:“张大将军,你为何怀疑此人的身份,难不成你见过高建武?”
“这个……”张瑾顿时语塞。正思索着怎么反击宇文述,忽听高建武急道:“怎么又怀疑我不是我自己啊?我不是我自己,那我是谁啊?”
李勒道:“咱们没见过他,但高句丽的兵将总会见过地,找个高句丽地将军上来一认便知!”冲侍立在殿外的安西兵将道:“押上几个高句丽的将军上来,分开押。然后把那颗金印也拿上来!”
苏定方冲李靖努了努嘴,李靖立即捧着金印,进了大殿,苏定方则转身下山,亲自去带高句丽地俘虏!
李靖将金印交给李勒,李勒又转给了太监,他道:“皇上,这位将军就是臣派进辽东城的勇士。名叫李靖,如何在马面城中救出的荣留公,详情问他便知!”
杨广哦了一声,现在他实在没心情问到底怎么救的。甚至他连眼前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高建武,他都不关心。他只希望眼前之事快点结束,稀里糊涂地就算了,别让他在各国使者面前丢面子了!
李勒冲李靖打了个眼色,李靖立马儿就明白话该怎么说了,抬头看了看杨广的脸色,察言观色可是当大官地必备技艺,毫无疑问,李靖是个当大官的料!
他道:“皇上,此人便是高建武无疑,这点一会儿自有人证明。臣只是想说今日能够攻取辽东城,实是皇上运筹帷幄之结果,如果不是皇上仁德为先,辽东城主岂能主动降顺?”
杨广这才舒服了些,虽然李靖也姓李,不过倒挺会说话的,把高建武的真假给轻轻拨到一边,这个马屁拍的好!
李靖又道:“虽然高建武来降得晚了一步,但辽东城却划入了我大隋的版图,在此全军共庆之际,臣以为只需将引起叛乱的主犯找出来,严加惩治,也就够了!”
李勒在旁道:“正是,臣也以为如此!”
李渊在旁边一直不说话,虽然李勒告诉他要主动请罪,可他也不笨,见有人对高建武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就不出声了,干嘛要主动请罪,说不定没罪呢,姓宇文地岂是好人,何必听他的胡言乱语!
可听李靖说只要惩罚个主犯就行了,这下子李渊就急了,朝廷上的事向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现在当着这么多外国使者的面,皇帝肯定更不想追究下去了,找个替罪羊修理一番,是板上钉钉地事!
明知杨广不想听,然而李渊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跪上前来,道:“皇上,臣以为此人是不是高建武,还未可知,如果听他一面之辞,冤枉了旁人是小,可皇上遭了蒙蔽是大呀!”
杨广大怒,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渊,心你也姓李,人家也姓李,可李靖却能为朕把大事化小好,非要把小事变大,当真让人讨厌!“
还没等杨广申斥李渊,就见苏定方把高句丽俘虏带上来了,苏定方多会办事呢,他带上来的都是些死硬份子,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地那种人。上山时他还嘲笑了一通这些将领,你们荣留公在皇上面前怎么怎么痛哭流涕啦,怎么苦苦哀求饶命啦,把战败的责任都推到你们身上啦,等等,说了一大通,把高句丽的将领搞得怒火万丈!
见人证被押了上来,宇文述忽然道:“张大将军,我和你打一个赌,我赌此人就是高建武!”
张瑾把脖子一梗,道:“我赌他不是!”
宇文述道:“好,皇上作证,咱们赌脑袋的!”虽然他也不怎么相信这人就是高建武,可李勒既然一口咬定他就是,当爷爷的,就算把脑袋搭上,也得力挺孙子!
张瑾脸色一绿,这个他可不敢赌,为了一个狗样儿的高句丽王公,赌上自己的脑袋,犯不着啊!
第一个高句丽大将被押进了大殿,两旁的安西兵狠狠地将他按倒,把脑袋压低,将领半边脸着地,目光所及,旁边正是高建武!
这将领一看到高建武,顿时破口大骂:“你这个卖国贼,枉为大王亲弟,竟然向中原蛮子奴颜婢膝,无耻之尤!”
—李勒笑道:“够了,带下去,再换一个上来!”他得意洋洋地看了一眼张瑾,张瑾摸了摸鼻子,心想:“要糟!”
第二个将领又被带了上来,还没等安西兵按倒他,他也大骂道:“高建武,你这个畜生,你出卖国家,我恨不得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
安西兵噼噼啪啪地打他的耳光,可这将领仍然骂不绝口,要不是有人架着他,他非冲上去把高建武咬死不可!
大臣们和使者一起点头,看来这人当真是高建武了,而且他投降也是真的,要不然高句丽的将军能这么恨他嘛!
安西兵急忙把将领给扯了出去,又带进一个来,新带进来的高句丽将领,倒并不冲动,进殿之外,被按倒在地也不挣扎,问他话也不说,就如同哑巴一样!
张瑾心想:“还好,总算碰到了个不肯‘作证’的!”
李勒见这个将领不合作,挥挥手,叫再带进一个来!这将领被拉起身之后,却突然说话了,“大人,我有话要对你说!”说着探身向前!
高建武被骂得满头是汗,见终于有人肯和自己好好说话了,他也探过身来,道:“你要说什么?”
这将领一口浓痰吐到高建武的脸上,喝道:“我做鬼也不饶你!”
满殿大哗,大臣和使者们都道,行了,这人必是高建武无疑,而且还是个卖国求荣的家伙,看来刚才所说不假,他确实想献城,结果被李世民给搞砸了!
李渊脑袋嗡的一声,完了,世民和元霸这替罪羊当定了!
高建武恶心的想吐,他擦净脸上的浓痰,道:“皇上,臣说的是实话吧!您是有德明君,臣愿归顺于您,想让您兵不血刃地得到辽东城,可却被人生生破坏,求你给臣做主啊!”
嘴上说着,心中却是很欢喜,挨了顿臭骂,又被吐了个满脸开花,但责任总算推出去了,看来这命算是保住了!
杨广抚着额头,实不知该怎么决断才好,他为人残暴,好大喜功,可却不是傻子,那会相信高建武的屁话,估计十有八九是被俘虏之后,现编出来的,而李勒见头功被抢,所以才指使他当殿诬陷!他内心深处,明白李世民是被冤枉的,但李世民立有头功,现在看来也是假的,很有可能是冒功,否则李勒干嘛非要下狠手修理他?
正想着呢,李世民和一众手下,换好了盔甲,一起从后面转了出来,罗成和阿史那思摩都是满脸喜色,李元霸有些惭愧,走在众人最后!
李世民一到大殿,就看到李勒跪在殿前,满脸奇怪表情地看着自己,而老父李渊也是神色古怪!还没等李世民给杨广行礼,就听宇文述道:“将这冒功领赏的小子拿下!”
第二百零七章 头功属谁
前武士一齐拥出,将李世民等人按倒在地!李世民大了套盔甲的功夫,怎么就发生突变了,难道冠军侯告了我的刁状不成?
他大声道:“敢问皇上,微臣犯了何罪……”话一出口,便知不妙,这不等于在质问皇帝了吗,赶忙又道:“微臣冤枉,微臣冤枉啊!”
杨广心想:“冤枉是肯定的,但没罪却不见得,你冒功领赏,这本身就是欺君之罪,是要满门抄斩的!”
其实现在杨广也挺为难,如果杀了李世民,说不定会寒了一部份将军的心,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
可不杀李世民,现在各国使者可看着呢,高建武就算胡说八道为保性命,又能如何?他有金印这个物证,又有一大群对他骂不绝口的人证,人证物证俱在,如果说高建武胡说,那势必给使者们落下口实,说他对待属国降臣残暴!
那些使者才不关心大隋朝的皇帝公不公平呢,他们要的是,事情必须朝着对属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只要他顺了使者们的意,那就是好皇帝,以后还会朝贡,还会称臣!要不然,只需“兔死狐悲”这四个字,就足够做为不来朝贡的理由了!
杨广想了半天也没说话,这种为难事,最好能让大臣们出口,以后万一出了篓子,往大臣们身上一推就成了,也不损他天朝宗主的威信!
大臣们见他目光扫来,赶忙看向别处,都不出声言语!只有宇文述小声道:“张大将军!”见张瑾看来。他用手在颈间一比。那意思是说:“你的脑袋该给我了吧!”
张瑾心想:“你要跟我赌脑袋,我可没答应!”他把心一横,出了酒案。在李勒身边跪下,大声道:“皇上,李世民欺君罔上,冒领宇文将军地功劳,罪不可赦,当凌迟处死。满门抄斩!”事情一出,他便开始撇清关系,再不肯和李勒唱对台戏!
李勒心想:“他奶奶地,你个老小子变得还挺快的,眨眼功夫就转口风了!”
李世民没听到刚才殿上的对话,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只好去看父亲李渊!
李渊心想:“早知如此,还不如刚才我一上殿。就说世民因不知实情,以致于弄坏了事情,不知者不怪,倒也没啥大不了地!现在倒好。话晚说了一步,就弄了个满门抄斩!”
李渊用哀求的目光看向李勒。现在只要李勒说一句话,让出功劳,再胡编一通,给皇帝个台阶下,不在使者面前丢了面子,也许事情还有回旋余地!
李勒可没有那么好心,功劳可以不要,但要想这么放过了李家老二,他却是不肯的!心里暗暗盘算起来,要说满门抄斩,那是扯淡,杨广就算再厌恶李渊,也没将他杀了,而李渊在隋末造反的反王中,算是起兵很晚的一个!
杨广和李渊必竟是亲戚,这份感情虽然可以离间,但用现在这个理由却不行,因为一个投降的高句丽公爵,杀了自己亲戚,杨广再残暴也不会做这种傻事!
要么不整死他们,要整就必须要整死,绝不能做整不死,还让他们怀恨在心地蠢事!与其做拉完屎擦不干净屁股的事,不如干脆先憋着!
李勒叹了口气,冲李渊点了点头,转头对杨广道:“皇上,微臣以为,李世民将军并不知道荣留公归顺一事,以至于出了些纰漏,但他敢与突袭入城,怀誓死之心,为国效力,此份勇武,当为我军楷模,皇上何不暂且寄人头与李将军项上,让他戴罪立功,以赎其罪呢?”
杨广巴不得快快把此事了结,就算要追究责任,也不能在这里追究啊,等各国使者不在时,再说不迟!他当即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
张瑾一听,心说:“完,又押错宝了!他们宇文家的人变脸真快,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没个定数!”抢的又不是他的功劳,他何苦找李渊的麻烦,不声不响地退到一边,再不出头。
李勒又道:“皇上,我大隋为万国之宗主,虽然属国的君主偶尔头脑发热,做出些错事来,但皇上宽宏大度,还当包容才是,其实以微臣之浅见,这得到辽东城的第一大功嘛,自然是皇上您地,第二大功嘛,应该是高建武高公爷的,至于臣等,都是在皇上的洪福之下,立了些小小的功劳,今天是大喜地日子,微臣以为就提这些不愉快的事了!”
大臣们纷纷点头,他们也希望赶紧把事情掀过去。各国使者一致认为李勒说得太对了,尤其是东突厥地使者阿史那俟利弗,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