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一叹





  
  最后的“富红小炒”关门了四个月有余,来看房的人依然有,想要开饭馆的依然有。房东不忍,实言相告,有人不信邪,非要自己试一把。房东摇摇头,决不出租。可是放着又实在是资源浪费,于是装点装点,自家开了个书店。
  
  王剑每天第一个起床,他要早起给他的蛋糕经销商送货。上厕所的路上,他发现了这个变化。他回去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青子。他知道青子喜欢看书,这对她来说,一定是个最好的消息!
  
  青子马上起床,去上厕所。也许是“富红小炒”关门太久了吧,她已经很久不去注意它了。现在它悬上了一块新的牌子,改弦更张,换成了一家书店,这让她有些惊喜。可是时间还早,它还没有开门,她只能回去刷牙洗脸,去买早餐。
  
  等到上午快十点了,她觉得书店一定开门了,就叫了王敏和她一起过去。看看架子上的书,排排行行,分门别类,罗列得还真不少。王敏忙着去看那些言情,青子却觉得这些东西肤浅、直白,毫无文采或价值可言。她只去武侠里面找金庸,现代里面找鲁迅、叶圣陶、老舍,当代里面找池莉、毕淑敏、路遥,还好,这些人都在,心里便对这个店多了几分赞许。又去找外国名著,马克?吐温、福楼拜、巴而扎克也有,她便兴冲冲地去挑书了。
  
  王敏手上已经拿了两本言情,催她快点找,她就去问老板怎么借书。借书方法很实惠:交三十块钱压金,借一本书一天收费两毛,月底结账。青子一听,毫不犹豫地掏出三十块钱,老板给她开了一个收据,等她挑好书又在本子上将书名作了登记。王敏拿着手上的书问道:“我呢?我还要再交压金吗?”
  
  店主笑着说:“你们是那边蛋糕店的,我还怕你们不还我的书吗?不过今天刚刚开张,才收了你的钱发发市,图个吉利嘛。”
  
  青子也笑着说:“你这里书挺全的嘛,以后生意一定会好的。”
  
  店主高兴地说:“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两人便得意地一笑,满意地拿着书走了。回到店中,小朋和小军一看两人借来的书,不由大失所望地说:“原来借来的是这种书!”
  
  青子笑着问:“那你们想要什么书呢?”
  
  小朋说:“当然是武侠的啦。金庸的、古龙的、卧龙生的,那看起来才有意思。”
  
  王敏撇撇嘴说:“武侠我才不看呢。我就喜欢看这样的书!你们不喜欢看,就自己借去!”
  
  青子心里暗笑,却不参与争执。只是王敏,自从有了这个书店,忽然对书显得孜孜不倦起来了。
  




红丽的情事

  转眼又是一个夏天,一天两人去还书时,看到店里换了一个人。一个男孩儿,鼻子上架着一副厚重镜片的眼镜,坐在柜台后面埋头看书。听见有人进来,抬起了头,青子看到了他满脸的学生气息。
  
  青子扬了扬手上的书,说:“我们在这里借书,这两本书看完了,换一下。”
  
  男孩子慌忙站了起来,他笑着说:“好的,书放在这里吧。”
  
  青子将书放在桌子上,一边进去在书架上挑书,一边问他:“开店的是你爸爸吧?”
  
  他说:“是啊。我放暑假了,来帮我爸看店,顺便也多看点书。”说完拿过青子送来的书登记,却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对不起,你来找一下你的名字吧?”
  
  青子过去帮他在账本上找自己的名字,男孩儿拿起青子还过来的书,仔细地看书名,一边小声读了出来:“《德伯家的苔丝》。”他对青子说:“你喜欢看这些书啊?”
  
  青子一边说:“是啊。”一边将找到的一页指给他,他又认真地看了一下青子借过的书,有些吃惊地对她说:“你真会看书啊,你借的都是些好书!”
  
  青子说:“我不喜欢看那些泛滥的言情,我还是喜欢名家写的东西,有内容,有思想,看过能让人沉思。”
  
  男孩儿说:“是呀,不过好的书看起来吃力一点,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看得又慢又费解,还是简单一些的书省力。有些人看书本来就是为了消遣,如果把自己弄得很累,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青子说:“那你为什么看书呢?也是消遣吗?”
  
  男孩儿说:“我不光为了消遣,喜欢的成分更多一点。”
  
  青子问他:“那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呢?”
  
  男孩儿说:“跟你有点像。这样的书,看了能让人感动,能留在记忆里,让你觉得好像和书中的人一起走过了一段人生一样。那些书,”他指了指那一大书架的言情,“也看过一两本,因为那么多人看,我也看有什么好看的,可是好不容易忍着看完,书一丢下,就忘了写的什么了。”
  
  青子也说:“是啊,都是富豪巨贾,什么跨国公司、庞大家世,一个英俊潇洒不羁的公子哥儿,一个貌美如花却个性十足的灰姑娘,说着文理不通的傻话,做着一串令人不可思议的傻事。女孩子们偏偏个个喜欢这样的书,反正我是不理解。”
  
  王敏一边忙着挑书一边说:“我就喜欢看这样的,这就是我的梦!要是我有一天也和书中的人一样,那该多好!”
  
  青子笑着说:“那是因为你还是个孩子!等你长大了,你就不会喜欢这样的书了。”
  
  王敏吐了吐舌头说:“我还没长大吗?我应该长多大才算大呢?”
  
  青子说:“跟我比起来,反正你是永远没我大!”
  
  两人说着,她已经挑了一本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递给他登记书名。他端端正正地抄下,站起来双手递给了她。她笑着接过书,和王敏一起出了书店。
  
  这短短的几天里,青子知道了不少关于男孩儿的东西。他叫吴浩,现在省会的一所医学院校就读。之所以学医的原因据说是他爸爸的主意,一家人当初对他的择业问题作了激烈的讨论和苦苦的思索。后来吴浩的爸爸嗓子有些不'炫'舒'书'服'网',去了一家诊所拿药。回来的路上他若有所思,直到回家后忽然一拍他聪明绝顶的脑瓜宣布说:小浩学医去!将来作个医生!这个行当,上可去医院做医生,下可回家开诊所——咱不是还有门面房嘛——而且这个职业好,风吹不着着雨打不着,就是去乡下当个赤脚医生,人家还给你个小凳子坐呢。人家都得求着你,谁都得给你面子,多有脸面啊。
  
  吴浩本人不参与意见,他愿意服从家人的安排,就这样,因为这个职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吴浩做了一名医学院校的自费生,好象其中还得了一位叔叔的大力帮忙。而这些情报,统统是王敏去邻居的店里串门得来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在父母的荫庇下长大的性格懦弱的男孩儿。他虽然鼻子上挂了一幅眼镱,近视高达800度,可这个度数的达到与学习无关。在中学里,他爱看书,但不是课本;他乖乖地学习,但不是在听课——他的光荫用在了与老师打游击战看课外书上。所以他的成绩一塌糊涂,但他的语文成绩奇好,后来他就在高考中只读懂了语文一课的题目。其它的试卷上,凡是选择题,统统采取了一个方法——依次选择。比如第一二三四题,答案就是A B C D ,依次类推,其它的要么空白,要么在数学试卷上写上个0还是1,反正他是尽力了。上了医学校后,尽管那些无穷无尽惹人生厌的医学名词、花里胡哨曲里拐弯的各种药各让他头大,但他还是很愿意捧着书本念念有词。
  
  他并不担心他的前途,因为他的父母早已为他未来的每一步都作了充足的准备和一切的打算。他只消老老实实地虚度光阴就成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主张,尽管那只是一些他的父母打算后剩下的细枝末稍而已。
  
  但他似乎和每一个人都亲近,都能做到言谈甚欢。青子和王敏甚至在他的书店里碰到了红丽,她正握着一本书,跟吴浩亲密地交谈着。她一见到两人来了,笑眯眯地打了个招呼,就捧着书走了,王敏却对着她的背影皱起鼻子哼了一声。
  
  吴浩本是坐在椅子上的,一见两人来就笑着站起来说:“这么快就看完了?”
  
  青子说:“觉得爱斯美腊达的命运挺悲凉,急着往下看,所以看得就快一些。”
  
  吴浩笑着说:“你跟我一样,看到人物的命运不好啊,要遭遇阴谋啊,就看得快一些,想把坏的快点看过去,看有没有好的结局。”
  
  青子笑着说:“你要是真的着急,不会先看看结尾吗?”
  
  吴浩说:“那不行,跟着情节的发展看到结尾才有意思,先看过就没劲了。好像一个人,知道自己反正都难逃一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青子笑着反问他:“怎么没意思?就像一篇文章里写的放羊的孩子那样——放羊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成亲,成亲是为了生孩子,生孩子是为了放羊一样,怎么没意思?”
  
  吴浩听了她的话,忍不住笑着问她:“那你先看结尾吗?”
  
  青子说:“坚决不看。”
  
  王敏搭话说:“看看又怎么啦?我有时候看得急,也会先看看后面。又没有谁管着你,一定不让你看!”
  
  吴浩说:“所以说你是个孩子嘛,你还不承认!”
  
  王敏反驳道:“你也跟我差不多大,你不也是个孩子吗?不过等你跟红丽结了婚,那你就不是个孩子了。”
  
  吴浩一下子红了脸,他说:“谁说我要跟红丽结婚了?”
  
  王敏说:“大家都在说呀。你还以为谁不知道呢。”
  
  青子也听王敏说过这个消息,不过吴浩和红丽年龄相差太多,少说也有六七岁,这似乎是个站不住脚的谣言,简直没有一点可信度。但是现在看到吴浩的表情,大约是确有其事了。她有些吃惊地问道:“这是真的吗?”
  
  吴浩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她不知道怎么想起来的,还托人跟我家里提了这事……这种人,我是不喜欢她,我妈说她还不错……”
  
  青子不禁有些佩服红丽的胆量,敢想敢为,这才是巾帼本色,只是用在这里,是否也太雷人了?可是听吴浩言语,似乎这件事倒有几分可行性。
  
  两人回到店里,青子还在吴浩的事情中回不过神来。这样一个毫无主见的孩子,他真的愿意接受父母所安排的一切吗?一个人如果只有顺从,那他的人生是幸福和丰满的吗?她心里对吴浩不由生出了许多的同情。她走了院中,目光落在了院子里的那棵核桃树上,它早已又结了一树青青的果子,正枝繁叶茂地孕育着自己的希望。她想起去年她吃过的青核桃的肉,白白的,脆生生的,别有一种滋味。
  
  她看到王剑在店里做着蛋糕,烘好的一箱蛋糕要起出来,他正满头大汗地站在烤箱前取蛋糕。热烘烘的香气喧腾着弥漫在整个店里,刚出炉的面包是最鲜香的,她趁热拿了一块,对着电风扇一边吹一边小块小块地揪着吃。
  
  王剑看着她笑笑,他说:“饿啦?要不要叫小敏去给你买点点心吃?你上次不是说炒刀削面好吃吗?我叫她给你买一份回来。”
  
  青子一边吃一边说:“这不是点心吗?这个就够了。要是吃了刀削面,我晚上还怎么吃饭?”
  
  王剑说:“不吃没关系,晚上我再给你买夜宵吃。”
  
  青子说:“不用了。别操心了,忙你的吧。”王剑便不再说话了,继续自己的工作。青子忽然觉得刚才的一幕是如此的熟悉,仿佛在很久很久的何时出现过,又仿佛是在她何时的梦中。她手上捧着那块热腾喧软的蛋糕,竟然痴了。
  




回家的路

  出乎意料的是,一天红丽竟然来店里买蛋糕,说是带回去给奶奶吃。她的心情看起来不错,青子猜想也许她和吴浩的事情就要成功了吧。想别人所未想,做他人所未做,却也竟然能够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青子听王敏说过,红丽看上吴浩大约是因为他外表清秀,又是市里人,家境也不错,她素来心高气傲,再要她回乡嫁人是绝不可能的;而吴浩家人则看上红丽生意兴隆的摄影店,料想她既能赚钱,又精明能干,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青子心里暗笑,这成什么了?把条件写在纸上,列出A、B、C吗,然后再一一对比,看有多少可以打勾,多少可以打叉?然后凭着这些勾和叉,就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她想起了自己、想起了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