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之最
后终被外犬所杀食的故事,讽刺那些倚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黔之驴》
写一头体大声宏的驴子,终为老虎识破其无能的本质进而被吃的故事,嘲讽
那些“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的骄横跋扈而实际无德无能的封
建权贵。《永某氏之鼠》写老鼠因某氏神之,饱食无祸,后房子易主,鼠故
态依旧终遭杀灭的故事,斥责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这组寓言无情地
鞭挞和辛辣地讽刺了那些狐假虎威、外强中干、恃宠骄横、得意忘形、凶残
暴虐的官僚贵族及其爪牙,并指出他们最终得到的只能是十分悲惨的结局。
《负版传》生动而深刻的描写了负版贪婪取物,因好爬高而终致坠死的故事,
引出当今达官贵人们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终致身败名裂的事实,猛烈地抨击
当时腐败的吏治。《罴说》写猎人善吹竹管作各种兽鸣以引兽捕之。先作鹿
鸣欲捕鹿,结果引来了凶猛的罴并被罴吃掉。指出那些“不善内而恃外者,
未有不为罴之食也”的道理,可谓警策动人,发人深省。柳宗元的寓言,篇
幅短小精悍,笔锋尖刻锐利,语言犀利凝练、含蓄,风格严峻沉郁,富于生
活气息,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柳宗元第一个以大量的寓言作品,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发展的新阶段。
由于他的努力,寓言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学形式,从而
登上了大雅之堂,对后世寓言文学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
最早的“小说”称谓
最早的“小说”称谓,出自战国庄周(约前369—约前286)《庄子?外
物》一书。书中有“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之说。这里的“小
说”仅意为浅薄琐屑之言。至汉代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小说者,
街谈巷语之说也”,这才近似于现在的“小说”之意。小说,作为一种重要
的文学样式,起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经汉代已具小说意味的小说家书
及“杂史”和魏晋南北朝已粗具小说规模的志怪轶事之作,至唐代传奇已基
本成熟,再经宋代话本的发展,至明清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产生了大量
优秀的章回小说,这是我国小说灿烂的黄金时代。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中
国人有千万的小说,他们已经有小说时,我们的祖先还在森林里生活呢。”
现在,小说已成为我国文学百花园中极为发达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按其篇幅
长短和内容广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说
这一文学样式,在我国文学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文学的发展与繁
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
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史前口头文学中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以神为中
心,是远古人民根据自然和社会现实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形象化的解
释和描述。传说则以现实人物、事件为依据,亦多有神异幻想色彩,故可通
称神话。神话和传说,都是古代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们的想象和幻想大
胆而丰富、新奇而奔放,且多用夸张的手法和大胆的比拟,给人以自由驰骋、
无所不能的感觉。它们充满了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
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美好追求,表现他们改天换地的伟大气
魄、坚强意志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崇高精神。古代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
影响很大,它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它的浪漫
主义精神和丰富而大胆的幻想,启发了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
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屈原的楚辞、庄子的散文、李白等人的诗歌,特
别是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乃至鲁迅的《故事新编》和郭沫若的《女
神》等,无不从中吸取营养。尤其是它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和对现实的积
极态度,以及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和力量,对作家进步思想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早大量记载神话传说的书
最早大量记载神话传说的书,是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全书共18
卷,3 万多字。旧称夏禹或伯益所著,但不可信。实际并非一人一时之作,
约在战国中期以后有人记录成文,秦汉时有人增补而成。书中保存了不少远
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
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这些神话传说,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
材和艺术形象,特别是对魏晋志怪小说乃至整个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书中“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
耳”。其中虽也写了人,但其中枢是神,故可说它既是文言志怪小说之祖,
又是白话小说语怪之祖。
最早最大的神话传说专集
最早最大的神话传说专集,是当代神话家袁珂(1916—)所著《中国古
代神话》。1950 年初版。共7 篇:导论篇、开辟篇、黄炎篇、尧舜篇、夏殷
篇、周秦篇等。分为10 章,除第一章《导言》外,其余均为各个时期的神话
故事。包括《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下)、《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帝
俊》、《帝尧和舜》、《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鲧和禹治水》、《远
国异人》、《夏以后》(上、下)等。故事除源于《山海经》外,还采自历
代经史子集、笔记、类书等古籍。中国古代神话十分丰富,但在此之前却无
人荟萃成书。袁珂对浩瀚的古代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排比综合,
将其片段熔铸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前所未有的文学精品。
最早赞颂女性的神话
最早赞颂女性的神话,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所
著《淮南子?览冥训》中所记:“女娲补天”。它是我国原始社会流传下来
的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它反映了我国原始人对自然作斗争的伟大力
量。故事说:最初的时候,天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相传是共工氏与祝融氏
相战,头触不周山,造成“天柱折,地维缺”的局面,洪水泛滥,烈火焚烧,
毁灭了人类及一切生物。在这灭绝一切的巨大灾难面前,女娲迎难而上,救
人民于危亡之中。她千方百计,历尽艰辛,补苍天、正四极、涸淫水、杀黑
龙、平冀州,再造天地,复生人类与万物。她不仅是今天世界的创造者,而
且是人类万物的始祖。传说她对人类的贡献很多,比如说她与伏羲兄妹相婚
而产生人类,后来他们又制订婚礼,禁止兄妹通婚,使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
又说她还抟黄土造人等。女娲作为人类女性的最早化身,在古代人民的口头
文学中,第一次得到了热情的歌颂,它也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社
会反映。
最早歌颂英雄的神话
最早歌颂英雄的神话,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所
著《淮南子?本经训》中所记“后羿射日”。它大概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的
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神话。传说在尧的时候,10 日并出,毁尽了庄稼草木,
又有毒蛇猛兽为害,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后羿奉尧
之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诛凿齿”、“杀九婴”、
“缴大风”、“灭猰貐”、“断修蛇”、“擒封■”、“射十日”,终使风
调雨顺,天下太平,“万民皆喜”。可能在远古时代,我国发生过一次或数
次大旱,万物枯焦,蛇兽为害,生灵涂炭。人民在度过重大灾难之后,不愿
再遭厄运,于是幻想有一个神弓射手后羿射日除害灭灾,造福人类。后羿是
古代劳动人民理想的英雄化身,他作为劳动人民自己的英雄形象,第一次在
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中得到了热情的赞颂。这个神话故事,还赞扬了劳动人
民优良的劳动工具和巧妙的劳动技能,表达了古代人民敢于战胜一切的乐观
主义精神。
最早反映除暴和统一的神话
最早反映除暴和统一的神话,是《山海经?大北荒经》所载“黄帝擒蚩
尤”。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姬姓。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
氏;国于有熊,又曰有熊氏。蚩尤,姜姓,炎帝后裔,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九
黎族的首领。他有兄弟81 人,分别为9 个部落的81 个氏族的酋长。相传他
们都是兽身人言,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像妖怪一样暴虐天下。九黎族长
期兵扰炎帝族,后驱逐炎帝族至涿鹿(今河北怀来县),又兵扰黄帝族。黄
帝率众联合炎帝族奋起迎战,令应龙攻之,激烈拼杀,并请天女魃助战,大
败风师、雨伯,最后擒杀蚩尤,统一了华夏民族。这个神话传说中的战争场
面惊心动魄,艺术想象丰富奇特。那蚩尤就像一个暴虐的妖魔,而黄帝却是
一个降魔大将军,他以智勇击败了逞强好战的蚩尤,正义战胜了邪恶,第一
次实现了民族的统一。这个故事是我国氏族社会部族之间互相争斗的反映,
也是拥护黄帝的中原人民的意志的表现。传说黄帝还有不少发明创造,对人
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后代都是中原各部落的首领。今天,我们每一位
中国人,都因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而骄傲和自豪。
最早反抗天帝的神话
最早反抗天帝的神话,是《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所载“刑天与天帝争
权”。刑天,是人民幻想的神化人物。他大胆而勇敢地与天帝争夺权力。后
失败了,被天帝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仍以两乳为目,以
肚脐当嘴,拿着盾牌和板斧挥舞着、抗争着。这实际是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当
时象征绝对权威的天帝的反抗,也表现了阶级社会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叛逆精
神,这是一种极为大胆的革命思想。西晋诗人陶渊明诗“刑天舞干戚,猛志
固常在”,即咏其事;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更称誉刑天是“金刚怒目式”
的英雄。
流传最广内容最丰富的神话
流传最广内容最丰富的神话,是《山海经?海内经》等所记载的“鲧、
禹治洪水”。相传,远古洪水泛滥不止,大神鲧哀念人民之苦,未经天帝允
许且偷了他的宝物息壤填塞治水。帝怒并命火神祝融将其杀死于羽山郊野。
鲧死其尸3 年不烂,且从肚中生出禹。禹又继父命治水,历千辛万苦驱走防
风氏,逐去共工,凿通龙门,在应龙、伏羲大帝、瑶姬帮助下,擒无支祁,
杀共工之臣相柳(繇),终治洪水,天下安平。据后人记载,禹继父志,领
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在治水的13 年中,他三过家门而不
入。后因治水有功,被四岳推举,由舜选为继承人。舜死之后,担任了部落
联盟领袖。鲧是为人民牺牲的英雄形象,是中国式的普罗米修斯;禹是人民
拥戴的英雄首领。他们治水的故事,数千年来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
它既是屹立于民族历史的一块丰碑,也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与力量的赞歌,
世世代代鼓舞着无数为民除害造福的人们。
最有影响的四大传说
最有影响的四大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
蛇与许仙。牛郎织女分别是牵牛星和织女星衍化而来的神话人物。织女为天
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与河西牛郎后,乃断其织。天帝大怒,责令她
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故事初见于《古诗十九首》,至《风
俗通》佚文又有牛郎在会织女时,乌鹊于天河之上为他们搭桥,名为“鹊桥”。
孟姜女相传为秦始皇时人,因丈夫范喜良被迫筑长城,便万里送寒衣,哭于
城下,城为之崩裂而发现丈夫尸骸,悲痛投海而死。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唐代,
可能是由春秋时“杞梁妻”哭夫崩城的故事附会而成。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
祝英台同窗共读3 年。祝与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欲与梁结为终身伴侣,便
在回家前向梁托言为妹作媒而相许。后祝父将英台另许,英台抗婚不从。在
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两人先后殉情。他们死后,化作一对蝴蝶,翩翩结伴起
舞,实现了在人世间所不能实现的夙愿,表达了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千年修炼才得女身的白蛇,又叫白娘子、白素贞。她由于思凡而与使女青蛇
(小青)下山至杭州,与许仙结为夫妇。法海和尚视白、青为妖,多次从中
破坏。白蛇英勇反抗,但终因临产无力再战被法海凭借佛法镇于杭州西湖边
雷峰塔下。故事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主题。上述四大传说,由于共同的反抗
?